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8兰亭集序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211546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8兰亭集序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8兰亭集序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8兰亭集序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8兰亭集序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8兰亭集序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8兰亭集序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8兰亭集序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8兰亭集序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8兰亭集序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8兰亭集序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

兰亭集序

第一课时 基础巩固

一、积累运用

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虚诞(dàn)癸丑(kuí)

趣舍万殊(shú)峻岭(jùn)

B.齐彭殇(shānɡ)会稽(jī)

形骸(hái)晤面(wù)

C.嗟悼(dǎo)修禊(xì)

骋怀(chěnɡ)符契(qì)

D.嗟叹(jiē)流觞(shānɡ)

激湍(tuān)曲水(qǔ)

解析:

A项癸ɡuǐ,殊shū;C项悼dào;D项曲qū。

答案:

B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B.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D.失其所与,不知

解析:

A项,“趣”通“趋”,趋向、取向。

B项,“悟”通“晤”,面对面。

D项,“知”通“智”,明智。

答案:

C

3.对下列句子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

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自由放纵地生活。

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

读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表达出来。

C.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译文:

过去所喜欢的,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译文:

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解析:

正确译文应为:

读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不能明白于心。

答案:

B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映带:

映衬、围绕。

B.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列坐:

排列而坐。

C.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惠风:

很好的风。

D.所以游目骋怀

骋怀:

开畅胸怀。

解析:

C项,“惠风”,意思是“和风”。

答案:

C

5.下面各句按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死生亦大矣 ②齐彭殇为妄作 ③放浪形骸之外 ④不能喻之于怀 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⑥悟言一室之内

A.①②/③⑤/④⑥B.①②⑤/③④/⑥

C.①②/③⑥/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

C项,分别为判断句/省略句/介宾短语后置句。

答案:

C

6.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解析:

①于:

在。

②于:

对。

③其:

他们。

④其:

人们的。

答案:

C

7.下列各句中“信”意为“信物”的一项是(  )

A.信可乐也

B.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C.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D.愿陛下亲之信之

解析:

A项“实在”;B项“使者,指媒人”;C项“信物,凭据”;D项“信任”。

答案:

C

8.对“临”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面对、迎)

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临时)

C.居高临下。

(从高处往低处看)

D.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将要)

解析:

B项“临”意为“对着”,也可引申为“阅读”。

答案:

B

9.下列“于”字用法、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C.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D.因击沛公于坐

解析:

B项为“对”,其他意思是“在”。

答案:

B

10.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所描绘的景物清明澄澈、生机盎然,与作者高洁的情怀和心灵有密切关系。

B.面对兰亭美景,作者兴尽悲来,感慨良多,不由得哀叹自己“不知老之将至”。

C.作者认同“死生亦大矣”的说法,而对“一死生”“齐彭殇”的说法持否定态度。

D.文章尽管有“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低沉情绪,但总体来说思想是积极乐观的。

解析:

B项中“不由得哀叹自己‘不知老之将至’”不当。

文中泛指所有的人,不是说自己。

答案:

B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次:

旁边

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与:

交往

C.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悟:

理解

D.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喻:

明白

解析:

C项,“悟”,通“晤”,面对面。

答案:

C

12.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所以”相同,两个“之”字相同

B.两个“所以”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C.两个“所以”不同,两个“之”字不同

D.两个“所以”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解析:

“所以”:

①是“用来”的意思;②是“……的原因”的意思。

“之”:

①是动词,“往、到达”的意思;②助词,“的”。

答案:

C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虽是书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表达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探求。

B.在生死观方面,作者感到人事在变、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此要及时行乐。

C.本文语言或骈或散,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D.综观全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行文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具有波澜起伏之美。

解析:

B项,“因此要及时行乐”的说法有误。

答案:

B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两句话翻译的重点是文言实词的含义:

“向”,过去,以前;“俯仰”,一瞬间;“陈迹”,旧迹;“一”,把……看做一样;“虚诞”,虚妄荒诞;“齐”,把……看做相等;“妄作”,妄造、没有根据。

答案:

(1)以前所感到欣慰的事,一下子就成了旧迹。

(2)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三、语言表达

15.根据意思写出名句。

(1)写出《兰亭集序》中谈及的“人之相与”的两种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兰亭集序》文采斐然,其中不少用语成为成语,如“______________”表示纵目四望,心胸开阔;“______________”表示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而“______________”则被用来比喻文人雅兴。

(3)作者写兰亭的“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兰亭的“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达作者生死观的两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2)游目骋怀 情随事迁 流觞曲水 (3)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4)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16.集古人成句,是各种体裁的集句中最为流行的,而碑帖集句与碑帖集字(简称集字)为对联,是利用现成的碑帖拓片来搭配出联语。

但碑帖一般字句不多,又很难与别的碑帖配伍,因此,集句很难,成联极少。

上海豫园一笠亭联,乃集王羲之《兰亭集序》,为清代陶澍所作,请补出横线上的词句。

(一笠亭在豫园内大假山旁):

游目骋怀,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日也天朗气清

答案:

(1)此地有崇山峻岭 

(2)仰观俯察

17.请仿照下面示例,就王羲之写一段评论,要求内容要符合人物特点,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不超过80字)

示例:

狂放不羁酒中仙——李白

他是一颗璀璨的明星,灿烂了整个盛唐的星空。

他飘逸,“欲上青天揽明月”;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狂放,“我辈岂是蓬蒿人”!

他用酒涤荡自己的秉性,用诗放牧自己的灵魂!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例句抓住了李白的狂放,运用了比喻和排比来写。

“是一颗璀璨的明星”是比喻,“他飘逸……他自信……他狂放……”是排比。

答案:

一代书圣——王羲之

狼毫一挥是生命的舞动,砚纸是他的舞台,满载生命的厚重。

楷如泰山稳立,行如清冽之风,草如龙凤舞动。

他让人们真正了解什么是书法,他让世界了解中国书法的伟大。

第二课时 能力拓展

一、基础提升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癸丑/揆情度理 修禊/锲而不舍 闲适/群贤毕至

B.作祟/崇山峻岭湍急/惴惴不安彭殇/一觞一咏

C.和睦/惠风和畅妄作/作威作福垓心/放浪形骸

D.嗟悼/绰绰有余聘任/游目骋怀夙愿/世殊事异

解析:

A项,分别读:

guǐ/kuí,xì/qiè,xián/xián;B项,分别读:

suì/chóng,tuān/zhuì,shāng/shāng;C项,分别读:

hé/hé,zuò/zuò,gāi/hái;D项,分别读:

jiē/chuò,pìn/chěng,sù/shū。

答案:

D

2.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字和“斯”字相同,两个“虽”字也相同

B.“是”字和“斯”字相同,两个“虽”字不同

C.“是”字和“斯”字不同,两个“虽”字相同

D.“是”字和“斯”字不同,两个“虽”字也不同

解析:

“是”和“斯”都是指示代词“这”的意思。

第一个“虽”表示转折,意思是“虽然”;第二个表示假设,意思是“即使”。

答案:

B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少长咸集(都)     畅叙幽情(幽深内藏)

感慨系之(附着)喻之于怀(比喻)

B.群贤毕至(全)崇山峻岭(高)

终期于尽(至,及)列坐其次(排列)

C.茂林修竹(修整)人之相与(交好)

修短随化(变化)其致一也(情趣)

D.清流激湍(急流的水)暂得于己(一时)

向之所欣(一向,向来)列叙时人(一个个地)

解析:

A项喻:

明白;C项修:

高;化:

指自然;D项向:

过去,从前。

答案:

B

4.比较以下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

②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③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④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解析:

①把,②用来,③因,④来。

答案:

D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②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③足以极视听之娱 ④齐彭殇为妄作 ⑤引以为流觞曲水

⑥所以游目骋怀 ⑦足以极视听之娱 ⑧终期于尽

A.①⑧/②/③/④⑦/⑤⑥

B.①⑥/②/③⑤/④⑦/⑧

C.①/②⑧/③⑤/⑦/④⑥

D.①⑥/②⑧/③/⑦/④⑤

解析:

①形容词用作名词,②⑧形容词用作动词,③⑤动词用作名词,⑦形容词使动用法,④⑥动词使动用法。

答案:

C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亦将有感于斯文 列坐其次

B.俯察品类之盛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感慨系之矣 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D.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引以为流觞曲水

解析:

C项,感慨:

有所感触而慨叹。

自足:

满足。

A项,“斯文”古义:

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

文雅。

“其次”古义:

水的旁边;今义:

排在第二位的。

B项“品类”古义:

指自然界的万物;今义:

物品的种类。

“所以”文中表凭借;今义:

表因果关系的结果。

D项,“俯仰”古义:

转眼之间;今义:

低头抬头。

“以为”古义:

“以之为”的省略;今义:

认为。

答案:

C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幽

B.临

C.期

D.次

解析:

A项,“幽”均有“深”的意思。

B项,“临”的意义分别是面对/临近,将要;C项,“期”的意义分别是:

至、及/读jī,周;D项,“次”的意义分别是:

旁边/行军途中驻扎。

答案:

A

8.下列句子中“一”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①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②悟言一室之内

③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④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⑤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⑥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⑦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⑧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⑨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A.①⑦B.③⑧

C.②⑧D.①⑨

解析:

③⑧句中“一”均为数词活用作动词,是“一样的”意思。

答案:

B

9.下面各句中都有“之”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②及其所之既倦

③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⑤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⑦南阳刘子骥!

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前往

⑧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A.③⑤⑥⑧/①④⑦/②

B.③④⑤⑥/②⑧/①⑦

C.①②/③⑤⑥⑧/④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解析:

③⑤⑥⑧为结构助词“的”,①④⑦均为代词,①句中代“它”,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④句中代“他”,代“生乎吾前”之人。

⑦句中代“它”,这件事。

②往,到达。

答案:

A

10.下列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②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B.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C.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会天大雨,道不通

D.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解析:

A项均为时间短暂,B项繁盛/多,C项相会/恰逢,D项即使/虽然。

答案:

A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

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及长,辩赡,以骨鲠称。

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因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

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

门生归,谓鉴曰:

“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鉴曰:

“正此佳婿邪!

”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

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

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道士云:

“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尝诣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

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每自称:

“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

”曾与人书云:

“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晋书·王羲之传》)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

B.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

C.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

D.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

解析:

“吊”有“慰问”之意,“止一吊”就是“只慰问过一次”,“遂不重诣”紧接上句,主语都是羲之,“述”是下句的主语,“谓羲之当候己”中“己”是“候”的宾语,也不能拆开。

答案:

C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子”和“从伯”中“从”意思是堂房宗属,“从子”即“侄子”,“从伯”即“堂伯”。

B.“以骨鲠称”句中“骨鲠”指王羲之的书法笔力遒劲。

C.“尤善隶书”中“隶书”应该是汉字的一种字体。

D.“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中“同志”是指志向、志趣都相同的人。

解析:

“骨鲠”在这是“正直、刚强”的意思。

答案:

B

1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

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只不过为人狂放傲岸,言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感遗憾。

解析:

D项,“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应为“王述先前曾在会稽任职,因母亲去世,辞职守丧”。

答案:

D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王羲之小时候不善于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

(2)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参考译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

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

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耿直而著称。

他特别擅长隶书,是古今以来的第一人。

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

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人阮裕在当时享有盛名,而阮裕也把王羲之和王承、王悦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

有一次,太尉郗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王家子弟。

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

“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都显得拘谨不自然。

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坦腹而食,若无其事。

”郗鉴说:

“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

”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王羲之有高雅的喜好,注重衣着饮食,修身养性,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

会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名士荟萃,谢安未做官时就住在这里。

还有孙绰、李充等人,皆以文章盖世,他们都在这里建有住宅,与王羲之情投意合。

王羲之曾和一群好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宴集,并亲自作序,来抒发自己的志向。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于是就带着亲友去观看。

谁知老太太听说他要来,竟把鹅烹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一整天。

当时,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去观看,非常高兴,多次恳求道士要买他的鹅。

道士对他说:

“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啦。

”王羲之欣然命笔,写好后把鹅装在笼子里带回去了,一路上乐不可支。

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篚木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体。

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几天。

王羲之的书法在当时就很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

王羲之常自称:

“我的书法和钟繇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

”又曾经写信给人说:

“东汉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当时骠骑将军王述年轻有声誉,与王羲之齐名,但王羲之却看不起他,因此二人不和。

王述先做了会稽内史,因为母亲去世,就辞职守丧,王羲之来接替他的职务,只到王述家去吊唁一次,就再也不登门。

王述每次听到外面有号角声,总以为王羲之来看望自己,连忙洒扫庭院来迎接他。

这样过了几年,而王羲之竟然不去,王述深感遗憾。

三、语言表达

15.下面是一段介绍王羲之书法的文字,请用比较工整的语句(如排比)概括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主要贡献。

要求:

①符合原意;②不超过30字。

在书法史上,王羲之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

他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在书法上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中晚年时,他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体稚拙的局面,锐意改革,书风大变。

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使楷书趋于匀称俊俏,挺拔多姿;他开创了今草,其草书用笔多变,流畅而富有韵致,比起前人有了质的飞跃;他的行书婉转灵动,俊逸妍美,从此行书取得了与篆隶楷草并列的地位。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题目要求概括“王羲之的贡献”,运用排比句式。

可筛选末句的“他对楷书的结构……加以变革”;“他开创了今草……质的飞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