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905655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守恒定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质量守恒定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质量守恒定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质量守恒定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质量守恒定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守恒定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质量守恒定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守恒定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守恒定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解释常见化学现象中的质量关系,如:

铁生锈质量增加,木炭燃烧成灰质量减少等。

(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4)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反应中某元素的质量。

(5)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

化学反应前后“六不变、两变、两可能变”:

1.六个不变:

宏观上①元素的种类不变,②元素的质量不变,③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微观上①原子的种类不变,②原子的数目不变,③原子的质量不变。

2.两个改变:

宏观上物质的种类改变;

微观上分子的种类改变。

3.两个可能变:

宏观上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微观上分子的总数可能改变。

要点三、化学方程式

1.定义: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含 义

实例(S+O2

SO2)

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反应物是硫、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硫,反应条件是点燃

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即质量比)

   S + O2 

SO2

   32:

16×

2 :

(32+16×

2)   

32:

32  :

 64

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关系

(粒子个数比)

S + O2

1 :

1  :

 1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S+O2

SO2为例):

(1)质的方面:

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2)量的方面:

每32份质量的硫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3)粒子方面:

每1个硫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硫分子。

 1.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就是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之积的比;

 2.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之比是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之比,而不是质量比。

【典型例题】

1.发射“嫦蛾一号”的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规推进剂,其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8N2+2N2O4=3X+2CO2+4H2O,则X的化学式是()

  A.N2    B.H2    C.O2   D.C

2.已知反应X+3O2

2CO2+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C2H6B.C2H4C.C2H2D.C2H6O

【变式】已知反应Na2CO3+2HCl=2NaCl+X+CO2↑,则X的化学式为()

A.COB.O2C.H2OD.Cl2

3.在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8

2

20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0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X的质量为6g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X、Y

  C.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是1:

3  D.该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

【变式1】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12g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和2g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A.8gB.18gC.28gD.30g

【变式2】农业生产中我们常用到一种氮肥硝酸铵。

已知高温或猛烈撞击均会使硝酸铵产生大量气体,放出大量的热因而发生爆炸。

已知硝酸铵发生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4NO3=2N2↑+O2↑+4X,则X的化学式为。

【变式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8

1

36

1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0

31

反应后,甲的“待测”值应为()

A.10B.8C.4D.0

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

小刘、小李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刘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下图A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下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①查资料得到这两个实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小刘的实验:

CuSO4+2NaOH=Cu(OH)2↓+Na2SO4

  小李的实验:

CaCO3+2HCl=CaCl2+H2O+CO2↑

②实验完毕后,使用A装置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是:

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

而使用B装置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是:

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3)实验讨论:

  ①小刘认为:

在化学反应前后,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②小李认为:

在化学反应前后,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③你认为   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④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

【变式】在右图的装置中,当两种溶液发生反应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CO2↑+H2O),天平不再保持平衡,指针向右偏转。

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要使天平在反应后仍然保持平衡,一定要设计反应在装置中进行。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下列各项中,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④⑥   D.①③⑤

2.在化学反应C+O2

CO2中,生成m个二氧化碳分子,则参加反应的氧原子个数为()

A.3mB.mC.2mD.4m

3.有一种新型“即热盒饭”,其饭盒底部分为两层,一层盛有水,另一层盛放镁和铁的混合物。

使用时打开隔离层,即发生反应:

Mg+2H2O=Mg(OH)2+X↑。

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断物质X属于( ) 

 A.单质  B.化合物  C.氧化物  D.混合物

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关系成立的是(  )

A.MnO2是加快H2O2分解的催化剂,所以催化剂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

B.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空气中可燃物燃烧必须与氧气接触,所以把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是灭火的有效方法之一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得到的氧化镁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镁条质量不相等,所以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5.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50mL水和50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

D.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6.修建“娄新高速”公路是我市“十一五”期间的重大建设项目,在修建公路的土石方爆破中要用到黑火药,黑火药爆炸时反应如下:

S+2KNO3+3C=K2S+X↑+3CO2↑。

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N2B.NO2C.NOD.N2O

7.将6g碳放在盛有10g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所得的生成物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A.3:

2B.3:

4C.3:

5D.3:

8.根据化学方程式A+NaOH=B十H2O推断,B、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A.12B.18C.22 

D.40

9.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用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也可用在玻璃仪器上标注刻度及文字。

氢氟酸与玻璃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

SiO2+4HF=X↑+2H2O。

关于物质X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能含有氢元素

B.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硅元素、氟元素

D.X是一种氧化物

10.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6.4

3.2

4.0

0.5

反应后质量(g)

2.56

7.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1.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B.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丙属于氧化物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

D.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12.某纯净物M微热就能分解生成NH3、H2O和CO2,由此还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M不稳定B.M是化合物

C.M中含有水 

D.M由四种元素组成 

二、填空题

13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测定室内空气的污染物甲醛的含量是否超标。

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KMnO4+5CH2O+6H2SO4=2K2SO4+4MnSO4+5X+11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14.用质量比为3:

1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充分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比原来(填“变大”、“变小”、“不变”)。

三、综合题

15.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7

2.2

7.9

0.9

反应后质量/g

6.6

2.7

则反应后A的质量为;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该反应中B和D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6)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和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4.8Kg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高锰酸钾?

2、在2H2O通电2H2↑+O2↑中,参加反应的H2O与生成的H2和O2的微粒个数比为;

质量比为。

3、实验室用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

若31.6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可制得多少氧气?

同时得到多少克二氧化锰?

4、实验室里可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Zn+H2SO4===ZnSO4+H2↑

某实验需要氢气2g。

(1)求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

(2)某兴趣小组用的是从废旧电池中得到的含杂质10%的锌皮制取氢气。

现有这种废锌皮15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最多得到氢气多少g?

26g黄铜(Cu-Zn合金)与100g稀硫酸在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25.8克。

求:

⑴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在A+B=C+2D中,已知2.9gA跟4.9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gC,又知道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

2、下面是某位同学一道计算题的解答过程,请指出其中的错误(答出3条即可):

  题目:

3.25gZn和足量的盐酸反应制取H2,问可制得H2的质量是多少?

  解:

设可得H2为Xg。

    Zn+2HCl=ZnCl+H2↑

    65     1

    3.25g   X

    65∶1=X∶3.25g  X=211.25g

  答:

可制得氢气211.25g。

  错误:

  

(1);

  

(2);

  (3)。

3、加热31.6

g高锰酸钾,当得到3.2g氧气时,剩余的固体为()

A.K2MnO4和MnO2B.KMnO4和MnO2

C.KMnO4和

K2MnO4D.KMnO4、K2MnO4和MnO2

4、在2A+B==2C反应中,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4

B.48C.4D.8

5、4.6g某有机物完全燃烧时需消耗9.6g氧气,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H2O,该有机物中()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碳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可能含氧

6、硝酸铵(NH4NO3)是一种常见的氮肥。

请通过计算回答

(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硝酸铵中氮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 

A.2:

B.4:

C.1:

D.1:

16

2、电解54克水,可得到氢气( 

 

) 

A.6克 

B.3克 

C.1.5克 

D.8克

3、4克氧气可跟( 

)克氢气完全反应。

 A.1 

B.0.5 

C.2 

D.4

4、如下图所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气体发生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

反应前

35.6

反应后

34.8

(l)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结果精确到0.1g,下同)。

(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5、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

如果要制取5.6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配平方程式:

FeS2+O2-Fe2O3+SO2,其化学计量数正确的一组为( )

A.4、11、2、8B.5、11、2、8C.4、13、2、8D.4、11、2、9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S+O2=SO2 B.S+O2

SO2↑

C.S+O2=SO2↑ D.S+O2

SO2

3.10 

细铁丝在充足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是( )

A.一定小于10 

gB.一定等于10 

gC.一定大于10 

gD.约等于10 

g

4.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该反应中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是(  )

A.4∶5∶2B.31∶24∶47C.31∶32∶142D.124∶160∶284

5.下列化学方程式①~④中书写错误的有() 

①在空气中点燃镁带:

2Mg+O2

2MgO 

②用稀盐酸除铁锈:

FeO+2HCl=FeCl2+H2O。

③用锌粒和稀盐酸制氢气:

Zn+2HC1=ZnCl2+H2↑ 

④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贝壳投入稀盐酸:

CaCO3+HCl=CaCl2+CO2↑+H2O

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

6.A物质和B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mgA和ngB发生反应,生成C的质量是( )

A.等于(m+n)gB.小于或等于(m+n)gC.小于(m+n)gD.大于(m+n)g

7.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2+3Y2=2Z”的叙述错误的是(  )

A.Z的化学式为XY3

B.若mgX2和ngY2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m+n)gZ

C.若X2和Y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另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若agX2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2

8.4g氢气和34g氧气充分燃烧后,生成水的质量为( 

 )

A.32gB.36gC.38gD.以上都不对

9.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C2H5OH+O2─CO2+H2O

(2)Fe(OH)3+H2SO4─Fe2(SO4)3+H2O

(3)FeCl3+NaOH─Fe(OH)3↓+NaCl

(4)CO+Fe2O3─Fe+CO2

(5)Ca(OH)2+Na2CO3─CaCO3↓+NaOH

10.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

(2)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3)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

11.在反应A+B=C+D中,5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gC;

若2.5gA和足量的B反应,可生成D的质量是。

12.有化学反应A+B=C+2D。

已知49gA恰好与29gB完全反应,生成了60gC,则同时生成Dg。

现已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A为98,B为58,C为120,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

13.下图为氧化汞受热分解时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根据以上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从图示中我还发现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三、计算题

14.实验室用锌跟足量的稀盐酸(HCl)反应,可以制得氯化锌和氢气。

如果用32.5g的锌可制得氢气多少克?

15.甲醇(CH3OH)是一种有毒、有酒的气味的可燃性液体。

甲醇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可发生如下反应:

8CH3OH+nO2

mCO2+2CO+16H2O。

若反应生成3.6g水,请计算:

(1)m值是。

(2)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多少克?

(写出规范计算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