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试题卷2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8985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试题卷2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三语文试题卷2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三语文试题卷2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三语文试题卷2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三语文试题卷2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试题卷21.docx

《初三语文试题卷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试题卷2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语文试题卷21.docx

初三语文试题卷21

初三语文试题卷

一(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细流脉脉(mò)神龛(kān)钦差(chāi)鳞次栉比(zhì)

B.佝偻(lóu)心系故乡(xì)荡涤(dí)戛然而止(jiá)

C.间或(jiàn)挑拨离间(jiān)黯然(àn)中流砥柱(dĭ)

D.折本(zhé)锲而不舍(qiè)棱角(léng)步履蹒珊(pán)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喝采 黄粱梦 气冲宵汉 立杆见影

B.烦燥 打秋风 涣然一新 举止安详

C.妥帖 渡难关 墨守成规 声名鹊起

D.馈赠 陶磁碗 真知卓见 火中取粟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就在两年前,他还到四川雅砻江谷地   ,一天内攀登上500米高的山岭,又下降到1000米深的峡谷。

②他们请一些有经验的儿科大夫担任“电话医生”,就儿童保健方面的问题   咨询,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

③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

A.考察  进行  目不暇接B.考察  提供  应接不暇

C.考查  提供  应接不暇D.考查  进行  目不暇接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庆幸,我还没有老。

即便老了又怎么样,不是有句话叫老当益壮吗?

B.科学家最可贵的是不断进取、发展创造,而不是亦步亦趋或者妄自尊大,因为跟踪别人,墨守曾经的成功(以往的成绩),不是科学家的任务。

C.我相信习惯可以养成,也可以打破,但决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无比的毅力的。

D.修复工程的施工与设计者的想法有很大的出入,有的地方可以说背离了设计要求,与设计者的想法是南辕北辙。

5、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雨停了,月亮穿过云雾,把明亮的光辉洒在广场上,广场像用银子铺成似的。

在有积水的洼地上,      ,变成了透明的、奇异的、童话世界,

A.同时有无数个月亮,映照着如同水晶体一样的五月之夜的乡村,天空和地上到处闪动着月亮的影子,

B.映出了闪动的月亮的影子,好像天空和地上同时有无数个月亮,把这五月之夜的乡村,映照得如同在水晶体中一样,

C.同时有无数个月亮闪动着妩媚的影子,五月之夜的乡村,被映照得如同白昼一样,

D.映出了闪动的月亮的影子,天空和地上好像都在燃放着焰火,五月之夜的乡村变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6、下面各句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鹦鹉能言,不离于禽;猩猩能言,不离于兽。

B.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事情感动着:

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

C.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

D.十二年过去了,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

她妈妈也一定好了吧?

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

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只选做三小题)(3分)

①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诸葛亮《出师表》)

②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

③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初春小雨》)

④,山色空濛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8、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3分)

本公司是属中外合资的专业生产家用电脑的中型企业,为了扩大产品的国际市场,加快投资开发家用电脑系列产品,急需能熟练运用英语的对外营销人员10名。

本着公开、公平竞争为原则,现向社会招聘。

有意者可来电来函垂询。

9、仿照划线句子的格式和修辞续写两个句子,使之与划线句子构成一组排比。

每个人都应该有高尚的理想和科学的信仰。

大厦巍然屹立,是因为有坚强的支柱,理想和信仰就是人生支柱;   ,   ,   ;   ,   ,   ;

二(2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7题。

悠悠垂钓

龙潭湖公园自有它的迷人处。

东湖的湖心岛,面积不大,像金龟伏卧波中。

岛上杨柳婀娜,芳草萋迷,杂花丛丛。

每当晨光熹微之时,笑吟吟的钓客从四面八方向这里流动。

刹时间,岛上充满活力;有人忙着选水窝,有人忙着整理钓竿,有的则往水里抛洒鱼食。

一阵"动乱"之后,岛上除偶尔一两声鸟鸣外,一切又变得悄无声息。

这时的湖心岛,四周伸出了许多长长的触角--一条条钓竿。

千百年来,垂钓入诗又入画。

然而,它留给我的印象是凄冷的。

传说中,姜太公渭水磻溪之钓,东汉严子陵富春江之猎,很有点远离人间烟火之味;宋朝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也不能不说有点孤独感;再读读自号“烟波钓徒”的张志和的《渔父》诗“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以及“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江雪》诗,又总觉得他们与其说是写钓,倒不如说是借钓表达有志不得伸的抑郁心情而已。

至于海上钓鳌客李白扬言“以虹霓为丝,以明月为钩”,“以天下无义气丈夫为饵”的钓鱼法,更属遣愤之音了。

前几天,我带孩子去龙潭湖玩。

在离湖心岛不远的小径上,迎面碰到了一对钓客,一老一少。

六十多岁的老者,持钓竿前面走,后面紧跟着一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手里提着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

我上前搭话:

“哎呀!

钓这么大的一条鱼,您老今天下酒有活鲜了!

”老者一听,知道我是外行,摇着钓竿指了指湖心岛笑着说:

“我年岁大了,想活动一下身体,锻炼锻炼目力、腕力。

”年青人接着道:

“我们师徒俩是搞玉雕的。

一件大型玉雕作品,仅磨磨光就需一年功夫。

我坐不住,又粗心,操刀时常出毛病,师傅说,垂钓须静若处子,心神专一,就带我到这里'学艺'来了。

我看着师徒俩,一股激情直荡心灵:

生活中随手撷取一朵浪花,竟能映照出建设者的心!

看来平静的垂钓,也响着时代的强音!

我们有什么理由,在多姿多彩的生活里,硬是把发光的东西遮蔽起来呢?

10、本文第三段中“学艺”的“艺”字的含义是什么?

(3分)

11、作者为什么在第二段中说垂钓留给他的印象是“凄冷”的?

(3分)

12、在作者看来,古今垂钓者的垂钓目的有相通的地方,纵观全文,有哪些方面相通?

13、有人认为第三段写“师徒两人垂钓”的文字破坏了全文的和谐整体美,你认同这种看法吗?

请写出两条理由。

(5分)

植物为啥“犯困”

植物“犯困”,即植物睡眠,在植物生理学中被称为睡眠运动。

它既是一种有趣的自然现象,也是一个科学家们数十年来积极探索的科学之谜。

每逢晴朗的夜晚,细心观察会发现,一些植物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比如合欢树,它的叶子由许多小羽片组合而成,在白天舒展而又平坦,而一到夜幕降临,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双成对地折合关闭,就好像被手碰过的含羞草。

花生也是一种爱“犯困”的植物,它的叶子从傍晚开始,便慢慢地向上关闭,表示要睡觉了。

酢浆草、白屈菜、羊角豆等也是会睡觉的植物。

不仅植物的叶子有睡眠要求,娇嫩艳丽的花朵似乎更需要睡眠。

比如生长在水面的睡莲花,每当旭日东升,那美丽的花瓣就会慢慢舒展开来,似乎正从甜蜜的睡梦中苏醒过来;而当夕阳西下时,它便闭拢花瓣重新进入睡眠状态。

由于它“昼醒晚睡”的规律性特别明显,故而获得了“睡莲”的芳名。

各种各样的花儿,睡眠的姿态也各不相同:

蒲公英入睡时,所有的花瓣都向上竖起闭合,看上去象一个黄色的鸡毛帚;胡萝卜花则垂下来,恰似一个正在打瞌睡的小老头……

植物的睡眠运动会对它本身带来什么好处呢?

为了揭开这个谜底,科学家们进行了难以数计的研究与实验。

最早发现植物睡眠运动的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

一百多年前,他在研究植物生长行为过程中,曾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观察,发现一些积满露水的叶片,因为承受水珠的重量而运动不便,往往比其他能自由运动的叶片容易受伤。

后来他又用人为的方法把叶片固定住,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达尔文虽然无法直接测量叶片的温度,但他断定,叶片的睡眠运动对植物生长极有好处,也许主要是为了保护叶片,抵御夜晚的寒冷。

达尔文的说法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却没有足够的证据,所以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最初,解释植物睡眠运动最广泛的理论是“月光理论”。

提出这个论点的科学家认为,叶子的睡眠运动能使植物尽可能少地遭受月光的侵害。

因为过多的月光照射,可能干扰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损害植物对昼夜变化的适应。

然而,使人们迷惑不解的是,为什么许多没有光周期现象的热带植物同样也会“犯困”?

这一点用“月光理论”就无法解释清楚。

后来科学家又发现,有些植物的睡眠运动并不受温度和光强度的控制,而是由叶柄基部中一些细胞的膨压变化引起的。

如合欢树、酢浆草、红三叶草等,通过叶子在夜间的闭合,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

尤其是合欢树,叶子不仅仅在夜间关闭、睡眠,当遭遇大风大雨时也会逐渐合拢,以防柔嫩的叶片受到摧残。

这种保护性的反应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科学家们提出一个又一个观点,但是仍没有一个圆满的解释。

正当他们感到困惑的时候,关国科学家恩瑞特在进行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后提出了一个新的解释。

他用一根灵敏的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结果发现,呈水平方向(不进行睡眠运动)的叶子的温度,总比垂直方向(进行睡眠运动)的叶子的温度要低1℃左右。

他认为,正是这仅仅1℃的微小差异,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相同的环境中,能进行睡眠运动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与其他不能进行睡眠运动的植物相比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还发现了一个有关植物睡眠的有意思的现象:

植物竟与人一样也有午睡的习惯。

植物午睡的时间,大约在中午11时至下午2时。

此时,叶子的气孔关闭,光合作用明显降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科学家认为,植物午睡主要是由于大气环境的干燥、炎热引起的。

午睡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抗衡干旱的本能,为的是减少水分散失,以便在不良环境中生存下来。

看来,植物为啥“犯困”的说道还真不少呢?

(《科学大观园》2()04年7期)

14、对植物“犯困”现象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植物“犯困”,即植物睡眠,是指植物到了一定的时间需要睡眠的一种有趣的自然现象。

B.植物的叶子和花都“犯困”,都需要睡眠。

如合欢树、花生、酢浆草等植物的叶子,睡莲、蒲公英、胡萝卜等植物的花都有睡眠运动。

C.最初解释植物“犯困”的最广泛的理论是“月光理论”──叶子的睡眠运动能使植物尽可能少地遭月光的侵害。

但这一理论不能解释所有植物的“犯困”。

D.达尔文经过观察和研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

叶片的睡眠运动对植物生长极有好处,主要是为了保护叶片,抵御夜晚的寒冷。

15、对植物“睡眠运动”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科学家研究发现,合欢树、酢浆草、红三叶草等植物是通过叶子在夜间的闭合来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

B.有些植物的睡眠运动并不受温度和光照强度的控制,而是由叶柄基部中一些细胞的膨压变化引起的。

这一发现推翻了“月光理论”。

C.合欢树的叶子不仅在夜间关闭、睡眠,当遇到大风大雨时也会逐渐合拢,以防柔嫩的叶片受到摧残。

这是适应环境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D.在相同的环境中,能进行睡眠运动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比不进行睡眠运动的植物有更强的竞争能力。

16、对植物“午睡”习惯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植物午睡主要是由于大气环境的干燥、炎热引起的。

B.植物午睡的时间,大约是中午11时到下午2时。

C.植物午睡时,叶子的气孔关闭,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花瓣也向上竖起或下垂闭合,如睡莲花。

D.植物午睡是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抗衡干旱的本能,以减少水分散失,便于在不良环境中生存下来。

17、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合欢树遇到大风大雨时叶子会逐渐合拢,含羞草被人用手碰触时叶片收拢,都是为了防止柔嫩的叶片受到摧残,这是植物的一种自我保护。

B.植物睡眠有利于其较快生长,也更只生存竞争能力,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更应多培育有睡眠运动的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