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农田水利配套 构建流域灌排体系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93942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善农田水利配套 构建流域灌排体系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完善农田水利配套 构建流域灌排体系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完善农田水利配套 构建流域灌排体系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完善农田水利配套 构建流域灌排体系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完善农田水利配套 构建流域灌排体系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善农田水利配套 构建流域灌排体系文档格式.docx

《完善农田水利配套 构建流域灌排体系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善农田水利配套 构建流域灌排体系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善农田水利配套 构建流域灌排体系文档格式.docx

建筑物工程配套差,淤积严重,有的虽经治理,由于建筑物缺乏,沟通路断。

三是灌溉工程缺乏一个完整的流域性灌溉供水规划,造成井、黄灌区重叠,缺水区过量建设引提水工程,机井、扬水站利用率低,黄河水资源浪费严重,地下水采补失衡;

引黄灌区布局不合理,渠系配套差。

另外还有46万人及牲畜吃水问题没有解决。

上述问题的存在,直接制约了这一地区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因此,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工程,构建流域灌排体系,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切愿望和迫切要求。

二、工程概况

(一)农田配套设施建设

1.防洪除涝工程建设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在完成骨干河道治理的同时,为解决滚坡水成灾,在对支流河道和主要洼地的治理上,采取高低水分排、洪涝水分排、排灌分设和分割治水的原则,调整了支流排水线路,对解决滚坡水发挥了明显作用。

1970年至1985年,对流域内较大支流及滨海独流入海河道按上述原则进行了扩大治理。

兴建桥、涵、闸等各类建筑物6000余座,共计完成土石方7.5亿m3,完成投资近6亿元。

2.机井建设

在半干旱的鲁北平原地区,打井是最古老的也是最基本的一种灌溉方式,但从砖井或机电井,从单一的盲目取水到研究水文地质情况结合水资源的合理开发调度,考虑布局,选取井型,则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认识过程。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机井灌溉开始在流域内得到广泛运用并不断发展。

截至1980年底,鲁北地区共打机井、电井10.34万眼,其中深井1344眼,配套7.68万眼,装机6.65万台、41万马力;

装电机1.08万台、5.16万千瓦。

井灌控制面积787.41万亩,纯井灌面积328.31万亩,1980年实灌面积510.9万亩。

3.引水涵闸、扬水站工程建设

(1)金堤河

为利用汛末和上游引黄灌溉尾水,金堤河上兴建了引水涵闸7处,引水能力86m3/s,控制灌溉面积104.2万亩,1979年实灌面积52.6万亩;

兴建了扬水站6处,提水能力8m3/s,1979年实灌面积4.03万亩。

(2)漳卫河

漳卫河原来水量较多,历史上就有引水灌溉的传统。

解放后,灌溉事业发展较快,既有国家工程,又有乡村自办工程。

到1979年已建万亩以上引提水工程61处,设计灌溉面积197.71万亩,1979年实灌面积76.5万亩。

其中,引水流量5m3/s以上扬水站7处,提水能力59.3m3/s,设计灌溉面积91.87万亩;

控制灌溉面积5万亩以上的引水涵闸5处,引水能力146m3/s。

(3)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

为拦蓄部分地表径流供灌溉提水、回补地下水及解决人畜吃水问题,从1968年开始,在三条干流河道陆续兴建了34座拦河闸的同时,两岸兴建扬水站101处,设计灌溉面积225.14万亩,1979年实灌面积108.8万亩。

其中,徒骇河37处,设计灌溉面积69.37万亩,1979年实灌面积39.91万亩;

马颊河59处,设计灌溉面积145.97万亩,1979年实灌面积61.79万亩;

德惠新河5处,设计灌溉面积9.8万亩,1979年实灌面积7.1万亩。

(二)盐碱地改良

我省海河流域属易涝易碱平原地区,碱地面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接近700万亩,一般年份在治理前也达450万亩以上。

碱地面积的发展规律,既有因气候及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而变化的方面,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随社会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

解放后至农业合作化期间,生产力得到发展,碱地的发展被控制在300万亩左右。

1958年大搞引黄灌溉,由于农业和灌排措施跟不上,破坏了平原地区自然平衡状态,加之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连续几年自然灾害以及农村工作中的失误,生产力遭到破坏,土地盐碱化加重,至1962年盐碱地面积扩大到699.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5.8%。

三年经济调整时期,生产力有所恢复,碱地面积略有下降的趋势。

1965年后,各灌区又逐步开始复灌,当时排水体系未建成,标准又低,盐碱地面积又出现二次小高峰,1974年盐碱地面积达414.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6.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与完善,农业生产力大大发展,碱地得到了有效改善。

为防治土壤盐碱化,自1963年以来,本流域开始采用综合治理措施,在治涝工程的标准上考虑到改碱的要求。

蓄淡压碱、深沟排碱、植树造林,对土壤脱盐起到了一定作用。

据惠民地区水利局(现滨州市水利局的前身)1973年对沾化县胡营洼、无棣县东官庄深沟台田进行的调查总结显示:

胡营洼土壤含盐量原来重者达0.8%,轻者为0.3%,成苗率一般为20~30%,粮食单产50斤左右;

1965年至1966年建设深沟台田3万亩,土壤含盐量降至0.1~0.2%,成苗率提高到80%左右,粮食单产增至250斤左右。

东官庄深沟台田0.2万亩,效果也很明显。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连续干旱,在排水河道上建闸蓄水,促使地下水位抬高,加之河道淤积,排水沟的排盐作用明显降低。

1974年后,由于排水系统已基本形成,标准已适当提高,盐碱地变化趋势为平稳状态。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群众积极性提高,对农田精耕细作,增施有机肥料,培肥地力,中耕松土减少了潜水蒸发,植树造林和大搞农田排灌工程,有力地控制了盐碱化发展而处于稳定或改好状态。

但由于流域水平排水能力较差,土壤盐分排除量有限,次生盐渍化还潜伏着危险性。

据1982年统计,鲁北地区尚有盐碱地面积368.3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5.0%。

(三)河道建闸

山东海河流域治理在挖深河、排洪涝、防改碱的基础上,为了调节、控制地下水位,提高灌溉保证率,加强水源的调、蓄、引的功能,并给沿海挡潮,解决部分人畜用水困难问题,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干流在编制总体设计时,根据水电部批复要“适当考虑抗旱灌溉的措施”,规划逐段建立节制闸。

经过反复、科学的试验和论证后,自1967年开始至1983年,先后在三条干流河道上兴建拦河闸34座。

其中,1972年至1983年建设拦河闸3座,即:

马颊河莘县马村闸、德惠新河平原王风楼闸和陵县后张闸。

同时,在支流河道上修建了星罗棋布的节制闸。

年调蓄能力达到10亿m3,其中骨干河道拦河闸设计蓄水能力2.3亿m3,年调节水量7.73亿m3,设计灌溉面积208.5万亩。

这些拦河闸工程利用骨干河道蓄水,使地表水、黄河水得到了合理有效的拦蓄、调控和利用,遏制了沿河地区地下水位的过度下降,缓解了当地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不仅促进了沿河农业生产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下游沿河地区人畜吃水及工业用水问题。

配合有控制的引黄灌溉系统,在以井保丰、以河补源的灌溉方针指导下,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四)引黄灌溉

我省海河流域地处黄河下游,黄河流经鲁北南部边界,水量比较充沛,矿化度低,而且由于地形南高北低,这使黄河从水源上和地形上为当地人民开发利用提供了天然的优越条件。

早在北宋时期就曾出现过引黄河水淤灌农田,民国年间也修建过几次虹吸工程,但其规模小,时间短。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引黄灌溉事业才真正蓬勃发展起来,从而使这个地区的农业生产落后、人民生活贫困的面貌得到改变,并且一跃成为我省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

然而引黄事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初办—大办—停灌—复灌—稳固发展几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兴建引黄济卫工程,1950年3月在利津县试办了綦家咀引黄放淤闸,设计引水流量1m3/s,当年放水试办成功。

1956年1月,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大力发展引黄灌溉。

在引黄灌溉初期,由于工程建设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因此均取得了较好的灌溉效益和改碱效果。

1958年,在“大跃进”的形势影响下,引黄灌溉工程建设也出现了“大干快上”的局面,由于灌溉工程不配套,管理极为粗放,灌区实行“大引、大蓄、大灌”,引水无度。

在重灌轻排的情况下,致使地下水位迅速上升,出现了大面积内涝和土壤次生盐碱化,粮棉普遍大幅度减产。

在此形势下,1962年国务院范县会议决定,山东引黄灌区全部停灌。

1965年黄河下游干旱严重,1966年3月,水电部同意恢复引黄灌溉工作。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流域进入干旱期,特别是1968年大旱,年降雨量324mm,仅为多年平均的一半。

经过生产实践和水资源的论证分析,人们开始认识到对半干旱的鲁北来说,缺水是绝对的。

要发展生产,除积极开发利用地下水外,黄河是应当首先考虑的自然水源,放弃这一水源是无法被人们接受的,但是,在引用上必须坚持既积极又慎重的原则。

因此,从1968年开始,又逐步恢复和发展了引黄灌溉,黄河逐步成为鲁北地区最主要的水源地。

截至1984年,鲁北共兴建各种引黄工程32处,设计引水能力830.92m3/s,设计灌溉面积1253.32万亩,干支流配套465.69万亩,四级配套112.5万亩,年实灌面积1437.09万亩。

其中,引水能力大于25m3/s、灌溉面积大于30万亩的灌区有聊城的位山、德州的潘庄、李家岸、邢家渡、滨州的簸箕李、小开河、韩墩、东营的王庄等8处,总设计引水能力680m3/s,设计灌溉面积1075.6万亩;

其它25处为小型涵闸和虹吸工程,总设计引水能力150.9m3/s,设计灌溉面积177.72万亩。

三、工程效益

经治理,我省海河流域建成了以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和几十条主要支流为骨干的大型排水网;

以34座拦河闸为枢纽工程,同大批机井和纵贯南北的几大引黄工程相结合,灌溉工程初具规模。

在原来旱涝频繁、十年九灾的鲁北平原上,初步有了一个河道纵横、大小相通、各河互济,排、灌、蓄、调相结合的水利灌排体系,对抵御旱、涝、碱自然灾害,改变鲁北地区工农业生产面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防洪除涝工程效益

治理前,徒骇、马颊河系干流河床狭窄,堤防断残,支流淤塞,行洪排涝能力很低,河道洪水持续时间长,经常平槽行洪,沿岸涝水难以排除,农田大面积长时间积水,涝灾极为严重。

治理后,流域的防洪除涝效益显著:

一是降雨汇流时间缩短,减少了积水成灾。

二是面上治涝工程的兴建,改变了滚坡水淹了上洼淹下洼的现象。

从治理后的几个丰水年因涝灾减产情况看,1971、1974、1977年四十五天连续降雨量接近或局部超过六四年雨型降雨量,但受涝面积或因涝减产程度均比1964年减少2/3以上。

三是排水能力得到了一定提高,治理后,流域的泄洪能力提高到3912m3/s,除涝能力提高到2539m3/s,河道洪峰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从而减轻了洪涝成灾面积和灾害程度。

如徒骇河夏口站,1964年汛期暴雨成峰最大日平均流量336m3/s,洪峰过程持续6天左右,平槽行洪达半月之久;

1977年连续45天降雨量比1964年仅少100mm多,而产流387m3/s的持续时间还不到半天。

从1970年至1980年,累计减少淹地面积2745万亩,少损失粮食64.54亿斤,合11.6亿元;

减少倒房141.5万间及其它财产合8.1亿元,共计19.7亿元。

(二)灌溉效益

截至1982年,鲁北地区2530万亩耕地已有60~72%得到灌溉或抗旱送水,确保了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

据统计,聊城市位山灌区复灌前,粮食亩产219斤,复灌后1975年为400斤,1981年达638斤,为复灌前的2.9倍。

德州市复灌前1949~1971年,平均粮食单产187斤,复灌后1972~1980年平均356斤,增长近一倍,1981年达583斤。

该市的平原县徐庄、恩城、王大卦、腰站四个乡镇,1981年小麦没浇水的一般亩产50斤以下,浇二水的200~300斤,浇三水的400~500斤,浇四水的500~700斤。

另外,已建灌溉工程在供给胜利油田、沾化电厂、中小城镇工业和生活用水方面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三)扩大了输水能力,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大量灌溉工程的建设,除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12.25亿m3外,几大引黄干渠搭起了向北部缺水地区送水的骨架,以丰补缺,每年平均送到徒骇河、马颊河以北14.8亿m3水。

1981、1982年经位山、潘庄干渠引黄济津送水8.4亿m3。

位山灌区已把黄河水送到卫运河沿岸的冠县、临清和北部的高唐;

潘庄、李家岸已把水送到夏津、武城、德州市、宁津、乐陵、庆云北部边远地区;

簸箕李可北送黄河水到无棣,对解决缺水地区的抗旱用水、人畜吃水、保证农业丰收发挥了极大作用。

大量的拦河闸和扬水站及时地拦蓄了地表径流,灌溉了农田、回补了地下水,提高了水的重复利用率。

(四)机井灌溉大量提取地下水,有效地控制了地下水位。

特别是汛前用井腾空土壤库容,大大减轻了汛期暴雨形成的洪涝威胁,而且调蓄了地下水量,发挥了洪涝碱兼治、扩大水源的多重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