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9304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治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政治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政治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政治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政治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

《高一政治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治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政治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

高一政治组集体备课记录

高一政治组集体备课记录

泸溪一中2015-2016年度高一政治组集体备课

第一次集体备课

时间:

2015年9月1日地点:

高一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龚长云参会:

高一政治备课组全体教师

1、传达校教研会议精神:

对新老师的要求;工作作风的转变,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东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政治教师的特别要求。

2、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计划: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用三个课时讲完

(2)本课教学重点:

商品的含义和属性;货币的本质和职能;纸币的产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3)本课教学难点:

商品的价值;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贮藏手段职能;纸币为什么能够代替金属货币;通货膨胀率和纸币贬值率的计算

(4)难点突破方法:

a、商品价值的突破:

举一个简单物物交换的例子,分析其中能够交换成功的原因,为什么要交换?

(使用价值,质的不同);为什么能够交换?

(价值量相等),由此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价值”的经济学意义;

b、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简单的物物交换到扩大的物物交换的困难,引出一般等价物的含义;在列举历史上出现过的一般等价物,发现其中的缺陷与不足,由此讨论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必须具备的条件,由此得出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c、货币贮藏手段职能:

强调执行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第二次集体备课

一、时间:

2015年9月8日地点:

高一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龚长云参会:

高一政治备课组全体教师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进度安排:

上完第一课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二框信用卡和外汇的内容;另一节课讲练习

2、下周教学安排:

讲完第二课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

3、重难点分析:

(1)重点:

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

(2)难点:

商品价值量的确定;社会劳动时间的概念;社会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和商品价值总量之间的关系;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之间的关系;

(3)突破方法:

通过一个案例题,对涉及的量进行计算,从而弄清这几对关系

4、课时安排:

本周第一课时讲完供求决定价格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本周第二课时讲完价值量的及对关系。

 

第四次集体备课活动

一、时间:

2015年9月22日地点:

高一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龚长云参会:

高一政治备课组全体教师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

讲完第三课两框内容:

消费及其类型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重难点分析:

(1)重点: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衡量消费水平的指标——恩格尔系数;

(2)难点:

如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水平提高的一般规律,消费结构。

(3)突破方法: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这一个知识点时,要从三个方面讲解:

①避免盲从

②避免情绪化消费

③协调消费,精神资料消费与物质资料消费协调;通过对知识点细致精讲,从而突破本课难点。

3、课时安排:

本周第一课时讲完消费及其类型;本周第二课时讲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第五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

2015年9月25日地点:

高一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龚长云参会:

高一政治备课组全体教师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

讲完第四课两框内容: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说明:

由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内容较多,一节课讲不完,因此我们建议本课两框共用三个课时讲完)

2、重难点分析:

(1)重点: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高考常考内容);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高考常考内容);

(2)难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以及三个具体表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注:

本课知识点比较碎,易错点多,尤其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框讲解时需要精讲精练)

3、突破方法:

在讲生产对消费的反作用时,可以结合当前热点问题进行讲解,例如各种培训热,考试经济等;“消费所形成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这里要讲清楚“调整”和“升级”所表达的不同含义;在讲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时,一定要把每个环节所起的作用讲清楚;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一定要注意“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区分开来;特别强调公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一定要把公有制形式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区分开来。

第六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

2015年10月5日地点:

高一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龚长云参会:

高一政治备课组全体教师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

结束第四课剩下的内容,讲完第五课第一框内容的前半部分:

公司的类型;

(说明:

由于上周内容还剩一个课时,企业的经营这一框预计要两个课时,因此本周新课部分实际只能上完企业经营的前半部分,即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因此集体备课时只把新课部分降到企业经营这部分。

2、重难点分析:

(1)重点:

公司的含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企业的经营;

(2)难点:

公司的含义,尤其是对公司法人的理解;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企业兼并与强强联合的区别,企业破产的意义;

3、突破方法:

对的公司含义的理解,着重要讲透彻法人的含义,围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这两个问题来讲解;对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分,通过列举一个表格来说明,使这两者的、区别一目了然。

 

第七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

2015年10月12日地点:

高一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龚长云参会:

高一政治备课组全体教师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

结束第五课第一框企业的经营与发展部分;讲完新课部分:

新时代的劳动者

2、重难点分析:

(1)重点:

就业的意义;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解决就业问题的方法,政府,企业,个人应承担的责任;劳动者自身应树立的择业观;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意义;如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从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自身角度谈;劳动者维权的途径

(2)难点: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如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重难点)

3、突破方法:

就业对社会的意义,着重从社会稳定和社会再生产两个角度来进行;对于择业观,则运用案例法进行讲解,通过多媒体展现一些反应这些观念的图片来理解;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强调要用合法途径维护,反对用非法暴力手段(结合当前拖欠民工工资,跳楼讨薪等热点问题)

 

第八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

2015年10月20日地点:

高一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龚长云参会:

高一政治备课组全体教师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

讲完第六课的两框新课: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股票、债券和保险

2、重难点分析:

(1)重点:

储蓄存款的种类和利率的计算;储蓄存款的本质和意义;我国商业银行的种类和业务;股票的本质和特点;股票和债券的比较;债券的性质;商业保险;

(2)难点:

储蓄存款的本质和利率的计算(尤其是年金的计算);三种债券的比较;储蓄、股票和债券三种投资方式的比较;商业保险的本质和意义。

3、突破方法:

对三种投资方式的比较可以用一个表来说明,分别从收益性和风险性两个角度来进行比较。

 

第九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

2015年10月30日地点:

高一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龚长云参会:

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

(1)做完一套第二单元的测验卷

(2)进行期中模拟测验。

两张试卷讲解预计两到三节课(考虑到各个班级课程安排,有的班级有三节课的复习时间,有的班级只有两个课时)

(3)讨论期中复习的问题和上次教研活动对本次期中考试的安排

2、内容概要:

期中考试题型为25道选择题,四道大题;分值分布为选择题50分,四道大题50分;两道大题出题方向为价格的有关知识和社会再生产的有关知识

3、应对措施:

四道大题非常像我们之前讲过的两道练习题,因此在复习时再给学生强调一遍。

 

第十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

2015年11月5日地点:

高一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龚长云参会:

高一政治备课组全体教师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

讲完第七课两框新课: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2、重难点分析:

(1)重点:

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的内容,原因和意义;按劳分配的内容和意义、适用条件;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2)难点:

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如何实现社会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3、突破方法:

本课第一框理论性较强,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对现实经济生活的解释能力弱,因此在讲课时着重从理论层面进行讲解,弱化对现实经济生活,目的是要学生能够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的一些概念;能够区分收入属于按什么分配。

第二框题的难点是如何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围绕“一个制度,两个举措”进行讲解,第一个举措要特别强调“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所侧重的不同方面,前者是强调处理好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秩序,而后者强调行业的收入差距;另外要注意第一个举措是在初次分配领域,第二个举措是在再分配领域;课堂上还要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不同。

第十一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

2014年11月10日地点:

高一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龚长云参会:

高一政治备课组全体教师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

结束上周第七课剩下的一目,预计一个课时;讲完第七课第一框内容——国家财政;

2、重难点分析:

(1)重点:

财政的实质;财政预算和决算;财政的三大作用;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如何处理财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财政的收支状况及其经济意义

(2)难点:

财政的三大作用,尤其是第三个作用——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这里涉及到国家宏观调控和相关的财政政策

3、突破方法:

运用相关的资料图片来说明财政的作用,比如财政在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的作用;通过展示三峡水利枢纽、青藏铁路、南水北调和西气东输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图片,以此说明这些工程浩大,需要财政的强有力支持,从而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因此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通过展示金融危机时,政府扩大财政支出刺激内需的资料,以此来认识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进而讲解财政政策的类型和宏观国民经济形势。

第十二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

2015年11月15日地点:

高一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龚长云参会:

高一政治备课组全体教师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

讲完第八课第二框征税与纳税的内容;第一课讲完本框第一目,第二课讲完本框第二目。

2、重难点分析:

(1)重点:

税收的特征;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义务;违法税法的四种常见表现

(2)难点:

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3、突破方法:

增值税要注意讲清楚纳税人和特点。

增值税的两个特点是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地方,因此通过一个案例是说明税收的实际操作,以此来理解增值税的这两个特征;关于个人所得税,着重讲解计算方法和特点意义(注意区分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的不同)

 

第十三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

2015年11月19日地点:

高三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龚长云参会:

高一政治备课组全体教师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

市场配置资源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重难点分析:

(1)重点:

资源配置的含义、必要性和方式;市场经济的含义、机制、优点和市场秩序;诚信体系建设;市场调节的缺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的目标和三大手段;

(2)难点:

市场配置资源和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调节缺陷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之间的区别;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国家宏观调控的三大手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突破方法:

在讲课中可以运用具体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市场配置资源;市场调节的三大缺陷之间的区别主要区分自发性与盲目性和滞后性之间的区别,前者主要是由市场主体主观原因造成的,而后者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客观原因造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要注意的是科学的宏观调控,着重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因此宏观调控能比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做的更好,更有成效,这点可以结合08年金融危机中美两国的不同处理方式和不同效果来加以说明;国家宏观调控三大手段的区分,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进行说明;特别强调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注意原来的“基础性作用”变为现在的“决定性作用”。

第十四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

2015年11月23日地点:

高一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龚长云参会:

高一政治备课组组全体教师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

讲完第十课的两框内容——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围绕主题,抓主线;

2、重难点分析:

(1)重点:

“三步走”发展战略;总体小康的特点;全面小康的目标和实现方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和措施;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资源节约些、环境保护型社会;

(2)难点:

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和要求;

3、突破方法:

本课理论性强,文件语言多,因此要结合我国社会现状充分挖掘文字背后的内涵。

 

第十五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

2015年11月26日地点:

高一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龚长云参会:

高一政治备课组全体教师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

用一周两个课时讲完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这两框;

2、重难点分析:

(1)重点: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2)难点: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影响;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3、突破方法:

经济全球化对不同国家的不同影响主要从当前国家贸易格局来理解,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被动地位;如何提高开发型经济水平主要结合我国国际贸易中处于价值的低端链来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