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0讲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作业精装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92102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0讲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作业精装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0讲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作业精装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0讲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作业精装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0讲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作业精装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0讲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作业精装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0讲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作业精装版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0讲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作业精装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0讲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作业精装版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0讲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作业精装版Word文档格式.docx

向2mL0.1mol·

L-1硝酸银溶液中加入1mL0.1mol·

L-1NaCl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几滴0.1mol·

L-1的Na2S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

2.(20xx北京平谷一模,9)下列选项中的操作、现象与结论完全一致的是(  )

操作

现象

结论

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

溶液褪色

HClO有漂白性

无水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

溴水褪色

乙烯和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向浓度、体积都相同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各滴加1滴酚酞

变红,前者红色深

结合H+能力:

>

HC

用发光小灯泡分别做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导电性实验

发光强度:

HCl溶液强于CH3COOH溶液

CH3COOH是弱电解质

3.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编号

实验内容

向苯和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浓溴水

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向10mL0.2mol/L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mol/L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mol/L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证明在相同温度下,溶解度:

Mg(OH)2>

Fe(OH)3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将浓盐酸加入碳酸钠溶液中,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证明非金属性Cl>

4.(20xx北京西城二模,28)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研究亚铁盐与H2O2溶液的反应.

【实验Ⅰ】

试剂:

酸化的0.5mol·

L-1FeSO4溶液(pH=0.2),5%H2O2溶液(pH=5)

取2mL上述FeSO4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5%H2O2溶液

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稍后,产生气泡.测得反应后溶液pH=0.9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溶液变红

(1)上述实验中H2O2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产生气泡的原因是             . 

【实验Ⅱ】

未酸化的0.5mol·

L-1FeSO4溶液(pH=3),5%H2O2溶液(pH=5)

取2mL5%H2O2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上述FeSO4溶液

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产生大量气泡,并放热,反应混合物颜色加深且有浑浊.测得反应后溶液pH=1.4

(3)将上述混合物分离,得到棕黄色沉淀和红褐色胶体.取部分棕黄色沉淀洗净,加4mol·

L-1盐酸,沉淀溶解得到黄色溶液.初步判断该沉淀中含有Fe2O3,经检验还含有S.检验棕黄色沉淀中S的方法是                    . 

(4)对于生成红褐色胶体的原因,提出两种假设:

ⅰ.H2O2溶液氧化Fe2+消耗H+

ⅱ.Fe2+的氧化产物发生了水解

①根据实验Ⅱ记录否定假设ⅰ,理由是              . 

②实验验证假设ⅱ:

取    ,加热,溶液变为红褐色,pH下降,证明假设ⅱ成立. 

(5)将FeSO4溶液加入H2O2溶液中,产生红褐色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实验Ⅲ】

若用FeCl2溶液替代FeSO4溶液,其余操作与实验Ⅱ相同,除了产生与Ⅱ相同的现象外,还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不褪色.

(6)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原因是                                . 

(7)由实验Ⅰ、Ⅱ、Ⅲ可知,亚铁盐与H2O2反应的现象与              (至少写两点)有关. 

5.(20xx北京朝阳一模,28)某学生进行如下实验A:

实验A

条件

加热

ⅰ.加热后蓝色褪去

ⅱ.冷却过程中,溶液恢复蓝色

ⅲ.一段时间后,蓝色重新褪去

(1)使淀粉变蓝的物质是       . 

(2)分析现象ⅰ、ⅱ认为:

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促进淀粉水解,冷却后平衡逆向移动.设计实验如下,“现象a”证实该分析不合理:

“现象a”是             . 

(3)再次分析:

加热后单质碘发生了变化,实验如下:

Ⅰ.取少量碘水,加热至褪色,用淀粉溶液检验挥发出的物质,变蓝.

Ⅱ.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冷却过程中一直未变蓝;

加入稀H2SO4,瞬间变蓝.

对步骤Ⅱ中稀H2SO4的作用,结合离子方程式,提出一种合理的解释:

              . 

(4)探究碘水褪色后溶液的成分:

实验1:

测得溶液的pH≈5

实验2:

取褪色后的溶液,完成如下实验:

①产生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Ag2O的作用是                                    . 

③依据上述实验,推测滤液中含有的物质(或离子)可能是          . 

(5)结合化学反应速率解释实验A中现象ⅰ、现象ⅲ蓝色褪去的原因:

                                                    . 

B组 提升题组

6.(20xx北京昌平二模,11)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将少量Fe(NO3)2加水溶解后,滴加稀硫酸酸化,再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

Fe(NO3)2已变质

向KI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再加入CCl4,充分振荡

液体分层,下层溶液呈紫红色

氯的非金属性比碘强

炭粉中加入浓硫酸并加热,导出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

有白色沉淀产生

有SO2和CO2产生

向AgNO3溶液中滴加少量NaCl溶液,然后再向其中滴加KI溶液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生成黄色沉淀

溶解度:

AgCl>

AgI

7.(20xx北京昌平期末,1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实验结论

浓盐酸

Na2CO3

Na2SiO3溶液

非金属性:

C>

Si

食盐水

电石

溴水

乙炔可与溴发生

加成反应

浓硝酸

Al

NaOH溶液

铝和浓硝酸反应

可生成NO2

浓硫酸

Na2SO3

KMnO4酸性溶液

SO2具有还原性

8.(20xx北京海淀一模,27)感光材料AgBr的发现推动了化学感光成像技术的发展.胶片冲印的化学成像过程如下:

感光:

涂有AgBr胶片的感光部分被活化,形成显影区;

显影:

用显影液将显影区被活化的AgBr转化为Ag,形成暗影区;

定影:

用定影液(含Na2S2O3)将胶片上未感光的AgBr转化为Ag(S2O3,形成透光亮影区;

水洗:

用水洗去胶片上残留的可溶性银盐,自然干燥后形成黑白底片.

(1)①显影液可将AgBr转化为Ag的原因是显影液具有     性. 

②定影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③下图是一张经冲印后得到的黑白底片,其中含银元素最多的区域是      (选填字母序号). 

(2)已知:

ⅰ.Ag+(aq)+Br-(aq)AgBr(s) K1=1.9×

1012

Ag+(aq)+2NH3·

H2O(aq)Ag(NH3(aq)+2H2O(l) K2=1.1×

107

ⅱ.2Ag(S2O3(aq)Ag2S2O3(s)+3S2(aq),白色Ag2S2O3易分解生成黑色Ag2S.

①     (填“能”或“不能”)用氨水作定影液,理由是                       . 

②新制定影液(含Na2S2O3)和废定影液[含Na3Ag(S2O3)2和少量Na2S2O3]的鉴别方法如下:

a.盛装新制定影液的试管为     (填“A”或“B”),若继续向该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将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 

b.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试管A中产生现象的原因:

  . 

答案精解精析

1.A 加入食醋,红色很快褪为无色,可以证明“84”消毒液的氧化能力随溶液pH的减小而增强.

2.C A项,氯气与NaOH反应,碱性减弱也会使其褪色,不能判断HClO有漂白性;

B项,二氧化硫也能使溴水褪色,不能确定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C项,水解程度越大,对应酸的酸性越弱,则由现象可知结合H+能力:

C>

HC;

D项,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有关,浓度未知,不能判断电离出离子浓度及电解质的强弱.

3.C A项,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的三溴苯酚能溶于苯,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

B项,氢氧化钠过量,不存在沉淀转化,得不出Mg(OH)2、Fe(OH)3的溶解度大小关系;

C项,Na2CO3水解溶液显碱性,加BaCl2溶液后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所以红色变浅;

D项,HCl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

4.答案 

(1)2Fe2++H2O2+2H+2Fe3++2H2O

(2)Fe3+催化下H2O2分解产生O2(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取加入盐酸后的黄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棕黄色沉淀中含有S

(4)①反应后溶液的pH降低

②Fe2(SO4)3溶液

(5)2Fe2++H2O2+4H2O2Fe(OH)3(胶体)+4H+

(6)H2O2分解反应放热,促进Fe3+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产生的HCl受热挥发

(7)pH、阴离子种类、温度、反应物用量

解析 

(1)H2O2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H2O2+2H+2Fe3++2H2O;

(2)反应中有Fe3+生成,Fe3+可催化H2O2分解产生O2;

(4)①实验Ⅱ中反应后溶液的pH降低,所以假设ⅰ不正确;

(6)根据刺激性气味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不褪色,可以推知该气体为氯化氢,产生原因为H2O2分解反应放热,促进Fe3+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产生的HCl受热挥发.

5.答案 

(1)I2

(2)加入碘水后,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不变蓝)

(3)解释1:

6H++5I-+I3I2+3H2O

解释2:

4H++4I-+O22I2+2H2O

解释3:

2H++I-+IO-I2+H2O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4)①Ag2O+2I-+2H+2AgI+H2O

②证明上层溶液中存在I-;

沉淀I-,排除向滤液中加入稀H2SO4后,I-被氧化生成I2的可能

③HIO(或IO-)、HIO3(或I)、H+

(5)现象ⅰ:

部分I2挥发,部分I2与H2O发生反应;

现象ⅲ:

淀粉完全水解.加热时,I2与H2O的反应速率大于淀粉水解的速率

解析 

(1)能使淀粉变蓝的物质是碘单质.

(2)分析不合理,则冷却后淀粉并未重新生成,因此加入碘水后溶液不变蓝.

(3)步骤Ⅰ说明加热碘水,碘会挥发;

步骤Ⅱ说明褪色后的溶液中存在碘元素,但只有酸化后才形成碘单质.联想碘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可知,溶液变蓝可能是因为酸性条件下,I、IO-与I-发生了归中反应,也可能是因为O2将I-氧化生成了I2.

6.B A项,酸性条件下亚铁离子、硝酸根离子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

B项,下层溶液呈紫红色,说明碘化钾被氧化成碘单质,即氯气的氧化性大于碘单质,从而可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碘强;

C项,SO2和CO2均不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不会生成白色沉淀;

D项,所用AgNO3溶液过量,不存在沉淀的转化,故不能得出溶解度:

AgI.

7.D A项,浓盐酸易挥发,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也能使Na2SiO3溶液变浑浊,不能说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也就不能说明非金属性:

Si;

B项,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中往往混有硫化氢等还原性气体,也能使溴水褪色,不能证明乙炔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C项,常温下,铝遇浓硝酸发生钝化;

D项,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8.答案 

(1)①还原 ②2S2+AgBrAg(S2O3+Br- ③a

(2)①不能 由K1>

K2可知NH3与Ag+的结合能力弱于Br-与Ag+的结合能力

②a.B 随滴加AgNO3的量的增加,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变黑

b.A试管溶液中存在平衡:

2Ag(S2O3(aq)Ag2S2O3(s)+3S2(aq),滴入的Ag+与S2结合生成Ag2S2O3,使c(S2)下降,促进上述平衡正向移动,导致白色Ag2S2O3沉淀大量析出,Ag2S2O3又分解生成黑色Ag2S导致沉淀变黑

解析 

(1)①AgBr转化为Ag的过程中,银元素的化合价从+1降到0,所以需要加入还原剂,则显影液应具有还原性;

③暗影区银元素以Ag单质的形式存在,亮影区银元素以Ag(S2O3形式存在,灰白区两种形式并存,用水洗去可溶性银盐,暗影区银未被洗去,亮影区和灰白区均有部分银被洗去,所以暗影区含银元素最多;

(2)②废定影液中存在平衡:

2Ag(S2O3(aq)Ag2S2O3(s)+3S2(aq),滴加AgNO3溶液,Ag+与S2结合生成Ag2S2O3,使c(S2)下降,促进上述平衡正向移动,导致白色Ag2S2O3沉淀大量析出,Ag2S2O3又分解生成黑色Ag2S;

而新制定影液中主要含有Na2S2O3,滴加几滴AgNO3溶液,Ag+与S2反应生成Ag(S2O3,无明显现象,所以A试管中盛有废定影液,B试管中盛有新制定影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