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养殖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884126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0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奶牛养殖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奶牛养殖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奶牛养殖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奶牛养殖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奶牛养殖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奶牛养殖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奶牛养殖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奶牛养殖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奶牛养殖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XXXXXXXX养殖有限公司于2007年7月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

XX,注册资本3800万元,由XXXX有限公司和自然人XX共同出资,其中XX有限公司出资3610万元,控股95%。

XXXX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四十多年历史的专业乳制品加工企业,2003年在美国纳斯达克OTCBB市场挂牌上市,总部设在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

现有员工1200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180人,销售人员8000多人。

目前,公司已发展到拥有XX北京生物科技公司、XXXX分公司、XX拜泉分公司、XX甘南分公司、XX齐市分公司等9家全资子公司,26个省会级城市销售分公司,近7万个销售网点。

产品定位为孕婴营养专家及中高档孕婴奶粉。

获奖状况:

2002年3月获得婴幼儿配方奶粉国家免检称号;

2003年12月获得调制奶粉国家免检称号;

2004年获得XX省非公有制企业纳税50强称号、全国轻工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称号、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乳制品销量在全国排名第九、豆粉销量在全国排名第五。

2005年6月XX商标被国家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5年9月荣膺中国名牌荣誉称号。

中国驰名商标的获得实现了齐齐哈尔市企业在该项上零的突破。

目前,企业的发展目标是进入全国乳制品行业前三名,提高XX品牌企业的国际、国内知名度,打造XX自主品牌,建设具有XX省特色的国际一流乳品企业。

二、项目区自然经济条件

XX县位于XX省北部,地处小兴安岭与松嫩平原过渡带,地势丘陵起伏,距省会哈尔滨283公里,距齐齐哈尔市202公里,毗邻对俄重要口岸黑河市。

地理坐标为东经126°

01ˊ~126°

41ˊ,北纬47°

43ˊ~48°

18ˊ。

全县辖4镇、8乡,143个村,幅员面积2083平方公里。

总人口27万,非农业人口占22%,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县。

2007年,全镇奶牛存栏4,800头,生猪饲养量达1万头,大鹅饲养量3万只,涌现出了丰平村、护路村等各类畜牧养殖专业村,全年畜牧业总收入达2,450万元,人均畜牧业收入660元,占农村人均纯收入的23%。

XX乡吉利村幅员面积25492亩,其中:

耕地21750亩,草原180亩,林地1992亩,总水面30亩。

总户数780户,总人口3156人, 

其中:

劳动力总数1260人。

2007年实现粮食产量230吨,奶牛存栏304头,人均收入3850元。

三、项目建设条件

1.建设地优势

生产基地位于奶牛养殖带和我国奶业优势区域规划范围内,地处东经126°

,北纬47°

,美丽富饶的乌裕尔河横贯南北,湿地肥沃,碧空如洗,绿草滴翠,特别适合奶牛养殖。

2.政府重视

近年来,XX县始终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措施来抓,加强领导、细化措施、完善服务、打造平台。

各乡镇、各部门成立专门组织领导机构,主要领导经常抓,主管领导具体抓,任务分解层层抓,切实把奶牛生产任务落到实处。

3.资金有保障

各乡镇、各部门采取多元化、多渠道融资,增加资金投入,解决农户发展奶牛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

4.政策有保障

在鲜奶收购价格上,XX在省奶价基础上提高0.10元/公斤、县政府补贴0.10元/公斤,奶价补贴政策补到五年。

5.种源基础雄厚

奶牛品种选用荷斯坦奶牛,初期由XX省政府世行办统一进行国内招标,国外采购。

奶牛繁育所需冻精主要由XX省家畜繁育指导站提供,该站年可提供优质冻精200万剂。

6.饲料资源充足

XX县拥有耕地170万亩,草原25万亩,盛产大豆、玉米和小麦,素有“克拜粮仓”的美誉,饲料饲草资源丰富。

而且作物的秸秆和饲草的农药残留量很低,保证产出优质乳品。

7.社会服务体系健全

XX县有畜牧服务中心,乡镇有畜牧综合服务站,村屯有畜牧综合服务室,可为养户提供从良种繁育、防疫灭病、饲料生产到科学饲养管理等一系列技术服务。

8.鲜牛奶加工能力强

2001年落户XX的XXXX有限公司,具有四十多年专业乳品制造历史,专业从事营养乳品的科研开发与生产销售。

现XX在XX的鲜奶日处理能力达到550吨,年鲜奶需求量达到17万吨,规划到2012年在XX的年鲜奶加工能力将达到30万吨以上,可保障项目牛奶的销售。

四、建设必要性

XX县位于XX省中部,齐齐哈尔市东部,地处我省西部奶牛养殖带。

幅员面积208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0万亩,草原面积25万亩,盛产大豆、玉米和小麦,素有“克拜粮仓”的美誉,饲料饲草资源丰富。

经过几年的发展,到2007年末全县奶牛存栏已达到2.21万头,年鲜奶产量达到3.65万吨,牧业收入达到900元,占农村人均收入的比重达到23.3%,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尤其是2001年引进的龙头企业--XX有限公司,现已发展成拥有九家子公司、资产超过5亿元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XX品牌已进入全国十大品牌奶粉前四强,现XX在XX的鲜奶日处理能力达到550吨,年鲜奶需求量达到17万吨,规划到2012年在XX的年鲜奶加工能力将达到30万吨以上,对全县奶牛养殖业起到巨大拉动作用。

2007年XXXX公司实现产值11.72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3.7%;

上缴税金4039万元,占全县工商税收的比重达到57.9%,是XX县的重要支柱企业。

为了不断拓宽农民增收途径,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同时解决龙头加工企业原料危机,提高奶牛单产水平,由散养向集中化模式过渡,使奶质全程受控,由此XX县XX乡政府抓住XX省实施利用世行贷款建设奶源基地项目的契机,提出本项目,其建设必要性如下:

1.符合国家制定的奶牛优势区域布局和XX乳业总体发展规划。

XX荷斯坦奶牛存栏、鲜奶产量和乳制品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是全国奶业第一大省,在我国制定的奶牛优势区域范围内。

规划到2010年,规模养殖的奶牛占全省奶牛存栏的60%以上,现代化奶牛场(园区)奶牛单产水平达到7吨以上,鲜奶年产量1200万吨,国内乳品市场占有率30%。

2.符合XX县乳业总体发展规划。

XX县政府以发展奶牛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提升奶牛生产标准化水平为核心,为不断壮大奶源生产,推进“主辅换位”步伐,促进奶牛产业化进程,根据奶牛发展实际,制定了XX县乳业总体发展目标,到2010年奶牛存栏达到6.989万头,日交售鲜奶平均346.4吨,年交售鲜奶17.795万吨。

3.是粮牧结合,延伸产业链,发展生态农业的需要。

发展奶牛养殖业实现了牛多、肥多、粮多、收入多。

为发展循环生态农业提供了途径。

为生产绿色食品,优化畜牧业内部生产结构,实现农业的综合协调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是解决目前存在的良种奶牛数量不足,单产较低,饲养规模小而分散,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的有效途径。

5.是实现农作物产出过腹增值,解决粮食与饲草饲料的就地转化,加快农牧民致富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6.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XX县户均人口4人,户均劳动力2.2人,户均拥有土地一般在20亩左右,按现有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劳动生产效率计算,每户只需要0.4个劳动力,而有1.8个劳动力闲置。

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是XX县政府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

7.是增加乳制品的供应量和质量,促进人们改善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增强人民体质,实现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需要。

8.符合省情特点,是实现富民强省目标的需要。

五、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

《我国牛奶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XX省畜牧业“十一五”规划及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

《XX省奶业振兴工程方案》

《XX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XX县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国家发改委利用世界银行贷款2003~2005年财年备选项目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XX省统计年鉴》

世界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XX省奶牛项目评估报告》

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奶牛存栏500头,其中成母牛300头,后备母牛200头;

年产鲜奶2073吨;

总投资1063.01万元;

财务内部收益率25.86%;

静态投资回收期4.97年;

世行贷款78万美元;

贷款偿还期8年(含宽限期3年)。

第二章行业规划及市场发展

一、国家对我省作为奶牛优势区的规划

我国将奶牛养殖划了三大优势区,分别为牧区、农区和城市郊区。

牧区的内蒙古、新疆奶牛头数占全国总数的35.8%。

农区和农牧结合地区饲养数量超过全国饲养量的一半,其中饲养数量较大的有XX、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

大中城市郊区以北京、上海、天津饲养量较大。

从奶类产量看,年产量在100万吨以上的有XX、河北、内蒙古,占全国总量的37.5%,其中XX是我国奶类生产第一大省,产量占全国的17.1%。

为此国家制定了相关的发展目标的措施:

以市场为导向,以良种为基础,以产业化经营为纽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高基地规模经营水平,加快产业科技进步,率先实现生产集约化、产品优质化、产业现代化,带动全国奶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相对集中原则。

综合考虑优势产区的基础情况、资源状况等因素,围绕龙头企业、消费市场建设集中连片的奶源基地,形成主导产业突出,区域整体推进的格局。

龙头带动原则。

瞄准市场需求,树立名牌企业,创立名牌产品,健全市场网络,通过产业化带动奶业现代化。

效益并重原则。

兼顾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

通过奶业发展,加快农牧民致富步伐,并统筹考虑资源开发与保护、奶牛增长与环境治理等因素。

XX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正处于世界奶牛带,荷斯坦奶牛存栏、鲜奶产量和乳制品产量均居全国首位,人均占有奶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是全国奶业第一大省。

在乳品加工方面,XX省培育了完达山、龙丹等国内知名品牌,还引进了XX、雀巢、光明、伊利等一些国际、国内驰名品牌。

XX省重点建设中部的哈尔滨、绥化、牡丹江等3个地(市)7个市(县),西部的绥化、大庆、齐齐哈尔、黑河、伊春等5个地(市)15个市县区,以及东部的鸡西、双鸭山市等2个地(市)3个县(市)。

内蒙古重点建设呼市、包头市、呼盟三大奶源基地,包括呼市4个县(旗)、包头市1个旗、呼伦贝尔盟8个旗县场,13个旗县场。

通过引进、扩繁和选育,全面提高高产核心奶牛群和种公牛质量及生产水平;

加强区域内配种站点的建设,通过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技术,提高良种覆盖率。

重点完善北京、上海和XX3个种公牛站;

建设和完善饲养高产奶牛500头以上的奶牛育种基地80处;

完善基地县配种站点400处;

建设10处DHI测定系统。

重点是发展“规模饲养、集中挤奶、统一服务”的生产模式,建立奶农合作组织,加强奶农与加工企业的紧密联系,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

建设500头以上规模的高产奶牛小区400处;

发展10头以上的奶牛饲养专业户12万户;

建设机械化挤奶站1200个;

建设配套环保设施400处。

大力推行“公司+农户”模式,采取有效组织手段,协调和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通过服务机制、契约机制以及股份合作机制等方式,实现利益对接,加快奶业产业化进程。

二、XX省乳业现状及规划

1.XX省乳业现状

XX省地处世界优质奶牛带上,拥有比较丰富的奶业生产资源和良好的发展基础,在奶业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乳及乳制品生产基地,奶牛存栏量、鲜奶产量和乳制品加工量3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截止2007年末,XX省奶产量达到516.1万吨,XX乳业大省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目前,以哈尔滨市周边、滨洲铁路沿线为重点,集中连片、水平较高的奶业优势产业带正在形成。

2008年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

奶牛存栏和鲜奶产量要达到两位数增长;

实现牧业产值620亿元,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3%左右;

规模化饲养比重突破70%;

转化粮食160亿公斤,实现转化增值效益8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牧业纯收入新增80元以上。

2.XX省乳业规划

到2010年,规模养殖的奶牛占全省奶牛存栏的60%以上,养殖小区和专业大户奶牛单产水平达到6.5吨以上,现代化奶牛场(园区)奶牛单产水平达到7吨以上;

优质高产奶牛达到60%以上,全省平均单产达到6吨;

全省奶牛存栏320万头,鲜奶年产量1200万吨,国内乳品市场占有率30%;

全省成年乳用和肉用种公牛存栏分别达到170头和380头,年生产冻精分别达到300万剂和500万剂;

全省专业养殖村屯、养殖专业小区和现代化养殖场(园区)全部实现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

全省乡镇畜牧兽医站达标率为100%,村村都有畜牧兽医服务室。

三、XX县乳业现状及规划

1.XX县乳业现状

到2007年末全县奶牛存栏已达到2.21万头,年鲜奶产量达到3.65万吨,牧业收入达到900元,占农村人均收入的比重达到23.3%,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2.XX县乳业规划

到2010年奶牛存栏达到6.989万头,日交售鲜奶平均346.4吨,年交售鲜奶17.795万吨。

发展布局按照县建园区、乡建小区、发展专业村和培育示范户的路子,着力提高奶牛的标准化和规模化饲养水平。

利用三年时间培育高产优质万头奶牛镇2个,即北部的宝泉镇和XX乡,其奶牛存栏超500头的村都要发展成奶牛标准化养殖村;

南部乡镇奶牛存栏300头以上的村都要发展成奶牛标准化养殖村。

每个村都要培育2个养殖数量在50头以上的规范化、标准化奶牛示范养殖小区;

每个村培育3个奶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屯;

每个村培育4个养殖数量在10头以上的标准化奶牛示范养殖户,初步建立“2、3、4”示范带动工程。

四、乳业市场发展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膳食结构逐步发生改变,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的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注重乳制品的消费,人均占有牛奶将会大幅度增长,这就要求奶牛养殖业应有一个较快的发展。

发展奶牛养殖业不仅能够直接满足我省人们的需要,而且也会为国内、国际市场提供更多的乳制品所需的奶源。

由于中国乳制品消费市场巨大,乳业成为我国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成长性最好的产业,已被公认为“朝阳产业”。

XX把畜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性措施来抓,通过发展乳业,加快粮食过腹转化增值,快速拉动农民增收。

同时,推进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力争把粮食主产区尽快建成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2002年XX省启动实施了奶业振兴计划。

全省各地积极发挥粮食、饲草、秸秆丰富的优势,突出发展奶牛养殖,使奶业在畜牧业和农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

目前,随着青贮饲料种植和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全省畜牧业科技含量明显提高,高产奶牛的比例也进一步增加。

奶牛业的发展不能只注重数量的增长,更要注重质量的发展。

发达国家的奶业发展采用减少牛饲养头数,提高奶牛单产水平,保持奶牛产量稳定增长的战略。

美国从1984~1994年,奶牛总头数从1105.9万头,减少13.84%,而头均年头号数增长14.5%,而同期奶牛单产水平提高了48.7%。

目前,美国奶牛平均7300kg,而我国目前奶牛平均单产水平仅为3500kg,差距十分明显。

因此,奶业发展要走质量型道路。

首先,要坚持改革与发展并举、改造与建设并重的原则,加快乳品企业的公司化、集团化和现代化步伐。

其次,适应市场需求,积极开发高品质、强竞争力的新产品。

第三,要着眼于产业长远发展,通过经济、技术、服务等手段完善奶源基地建设。

五、本项目养殖规模

依据世界银行扶持XX省奶源基地建设项目的要求及项目区的条件,本园区选择荷斯坦奶牛,拟订最终达到奶牛存栏500头的规模,其中成母牛300头,后备母牛200头。

根据每头牛年平均产牛奶7500kg,年总受胎率97%,产犊率95%,估算本项目年产鲜牛奶为2073吨。

第三章奶牛饲养

一、奶牛养殖工艺流程图

二、奶牛品种的选择

本项目选择荷斯坦奶牛。

荷斯坦牛(又名黑白花牛),属于奶用型的品种,原产于荷兰,是世界上产奶最高的品种。

其特点是体格高大,乳房庞大,后躯发达。

泌乳母牛年产奶量7000Kg左右,乳脂率3.6-3.7%。

具有生产性能高,适应性强、遗传稳定、利用年限长等特点,还具备喜粗饲料、耐严寒、抗病力强等地域特点。

本项目选育目标为:

生产牛群单产7500Kg,乳脂率3.6%。

三、牛群周转计划

本项目根据奶牛年总受胎率97%,产犊率95%,年平均胎间距≤420d,成活率92%,母牛机率50%,每头母牛利用年限为5胎,正常年成母牛群淘汰率10%,牛群周转计划表如下:

牛群周转计划表

年度

项目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购入成母牛

300

 

成年母牛

受胎率

95%

97%

产犊率

92%

成活率

90%

年产犊

236

248

后备母牛

118

200

青年牛

32

育成牛

82

105

母犊牛

36

63

出售公犊

124

出售母牛

42

40

成母牛

54

淘汰牛

30

总存栏(年末)

418

500

四、饲养方案

目前奶牛业从营养理论、饲养实践到饲养的组织形式都取得了突破,该项目实施中拟采用以下几项高产奶牛饲养技术。

1.犊牛饲养

犊牛产出后60分钟内饲喂1~2千克的初乳,用碘酒消毒脐带,待牛体干后移入犊牛舍,哺乳时间、哺乳温度要固定(38℃)。

出生后至5周左右为哺乳期,45天后饲喂代乳料。

2.育成牛饲养

大量供给优质干草,避免过剩的能量供给,通过充分运动健壮肢蹄,控制日增重在0.6~0.8千克,使24个月龄时体重达550千克左右。

13~15个月龄体重375千克,体高130厘米以上时进行人工授精。

3.泌乳期饲养

(1)泌乳初期

将能量不平衡的时间控制在最小限度(60天以内),饲喂质量最好的粗饲料和高营养浓度的混合饲料。

一般混合饲料等谷物的供给量为体重的2.5%以内,一次的最大供给应为4.0千克。

掌握个体状况,根据泌乳量的变化,每隔3天增加供给混合饲料。

防止低乳脂率,维持瘤胃的机能,供给缓冲剂,注意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补充。

(2)泌乳中期

实行以粗料为主体的供给体系,混合饲料在干物质中所占的比例为35~40%,混合饲料的供给量要根据乳量体重隔10天变更一次,避免急剧变化。

(3)泌乳后期

实行以粗料为主体的供给体系,混合饲料在干物质中所占的比例为30%左右。

注意体内脂肪的蓄积,对于容易变肥的牛要控制玉米青贮、多喂干草。

要供给年轻牛成长所需的附和营养(头胎时增加维持量的20%,第2胎另增加10%)。

(4)干奶期

干奶牛与泌乳牛分开饲养,仅饲喂水和稍差些的干草。

蛋白质量为干物质的11~12%为宜,钙的摄取量限制在60~80克,从产前一周开始降低到20克以下。

力争保证干奶期60天左右,这样可以保证下一胎的产奶量最高。

五、全混合日粮(TMR)

分群喂养,采用全混合日粮饲喂方法。

将混合精料、青贮饲料、青干草科学搭配,按泌乳牛、育成牛、犊母牛和干奶牛的不同配方配置饲料。

用行走式的喂料机,将饲料搅拌均匀,使奶牛均匀采食,防止奶牛产生添砖毛病。

六、集中榨奶技术

各园区共用挤奶厅及榨奶设备。

基地内共配备三套榨奶设备,承担各园区奶牛的榨奶任务,并自动完成榨奶过程中的刺激按摩、自动脱落、电子计量、乳房炎监测、牛号自动识别、发情鉴定等项工作。

榨奶完成后牛奶通过管道自动入贮奶罐,经制冷后保存,管道自动清洗。

由于鲜奶榨出后由全封闭管道进入贮奶罐,杂菌数可控制在30万以内,奶罐内储存鲜奶可保持在24个小时内只升高1摄氏度,保证了鲜奶的质量。

为了保证奶质和产奶量,在榨奶过程中必须经过以下4个阶段:

(1)清洗阶段

用40~50℃的温水,按先后顺序洗乳头孔、乳头、乳房底部中沟、左右侧乳区和乳镜。

(2)按摩阶段

当操作人员套上榨奶杯组后,奶牛没有或者有少量牛奶溢出,泌乳激素的作用工程需要1分钟的时间,然后排乳反射开始。

(3)榨奶阶段

当排乳反射开始时,奶流快速增加,当奶流量超过200克/分时,自动转换为榨奶阶段。

在这个阶段,当荷尔蒙起作用和牛奶压出奶包时,合适的真空快速挤出牛奶。

以确保挤尽乳房里的奶,这对获得高产量和保持乳房健康很重要。

(4)后榨奶阶段

当牛奶流量低于200克/分时,自动转换到低真空,榨奶系统以和按摩阶段相同的低真空与慢脉动运行。

这意味着降低了有害的过度榨奶的危险,榨奶杯组可以一直套着,操作人员可根据工序需要决定取下时间。

七、饲养管理

管理是生产者与动物、动物与环境直接发生关系的环节,对生产水平决定份额达20~30%,是科技含量较高的又一环节。

本项目将采取以下管理办法。

1.牛舍管理

每栋牛舍配备4~8名饲养员,负责奶牛的喂养与舍内卫生。

项目采用人工清粪,以降低污水排出量和节水。

每天定时清除舍内粪便,送到粪便处理场,用少量清水冲洗粘污地面,污水直接通过沉降口,进入污水沉淀池。

舍内地面做一定坡度,便于粪水排出,不与鲜粪相混合。

2.兽医防疫管理

在提高产量、质量与技术管理及经济效益上,采取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技术。

奶牛饲养工作中,兽医防护除了保证安全生产外,还存在对消费者人畜共患病防护的问题,应严格执行防疫制度,保证奶牛无疫病。

具体措施如下:

(1)场区设专职兽医人员及兽医室建立健全防疫消毒制度。

设立门卫并带更衣消毒室、消毒槽。

(2)场区围墙严密,人员和车辆进出口设有消毒设施。

进出生产区的人员一律更衣换鞋,紫外线消毒,车辆要经过消毒槽。

(3)场内外运输车辆和工具等严格分开管理。

(4)对牛舍和运动场要定期进行消毒,日常要保持牛舍的清洁卫生、通风良好。

(5)室内粪尿及时清理到粪便处理站处理。

(6)定期进行防、检疫工作。

定期进行布病、牛结核、5号病、牛乳房炎等疫病的检疫,接种疫苗或治疗,需要淘汰的牛及时淘汰。

完全消灭口蹄疫、结核、副结核、布昏杆菌病、牛肺病等恶性传染病。

(7)环境卫生状况良好、定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