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教案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87689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政治《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政治《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中政治《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中政治《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教案 新人教版.docx

《高中政治《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教案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教案 新人教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政治《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教案 新人教版.docx

高中政治《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教案新人教版

河北省行唐县第一中学高中政治《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教案新人教版

 

《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教案

一教学目标:

具体要求:

1知识要求:

识记财政、预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以及我国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范围。

2能力要求:

通过对预算及其执行过程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状态的理论分析,结合预算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收支只能是大体平衡,不能绝对相等的情况,培养学生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和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

3觉悟要求:

让学生意识到我国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道理,教育学生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

二教学重点:

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

三教学难点:

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

四教学方法:

阅读法自学法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CAI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

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是如何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关系的?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地说,一是国家要有一定的积累,二是企业也应有一定的积累,三是要充分考虑到劳动者个人利益。

其中,归国家占有的这部分产品,形成国家收入,主要在全社会范围内使用,即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这就是国家支出。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二财政的收入和支出(CAI)

(学生阅读本课时的内容并思考):

①财政的含义、内容、特点及其本质是什么?

(CAI)

②财政是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来实现的?

(CAI)

③预算和决算的含义各是什么?

(CAI)

④为什么说"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

(CAI)

⑤(讨论):

国家预算就是中央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计划(CAI)

⑥预算就是决算,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为什么?

(CAI)

⑦什么是预算体系?

预算的主要内容什么?

(CAI)

⑧什么是财政收入?

它由哪些形式组成?

主要形式是什么?

(CAI)

⑨什么是财政支出?

它的作用和范围各是什么?

(CAI)

⑩财政收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最理想的状态?

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吗?

为什么?

(CAI)

⑾什么是财政收支平衡?

什么是财政赤字?

(CAI)

(学生阅读课文后请十位同学回答上述问题,教师归纳并请学生在课本上划出相应部分)

1财政的含义、内容、特点及其本质(CAI)

(1)含义: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CAI)

(2)内容:

国家对社会产品的分配(CAI)

(3)特点:

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力(或具有强制性)而进行的社会产品的分配;它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是一个历史的范畴(CAI)

(4)本质:

以国家为主体,在全社会范围内集中统一的一种产品分配关系(CAI)

(过渡):

财政是通过预算而实现的。

那么,什么是预算呢?

2预算和预算体系(CAI)

(学生回答):

预算的含义:

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

决算的含义:

上一年度财政收支的实际情况(CAI)

(教师):

(1)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

(学生阅读课文第17页第5自然段,了解预算的功能)

(讨论一):

国家预算就是中央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计划(CAI)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国家预算的构成包括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因为我国的国家机构是由中央和地方各级组成的,与此相适应,预算也是由中央和各级地方预算组成国家预算体系。

无论是中央的还是地方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计划都是属于国家预算。

所以,不能把国家预算仅仅理解为中央预算。

(讨论二):

预算就是决算,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为什么?

(CAI)

(学生讨论后教师分析):

预算和决算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预算是政府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决算则是上一年度财政收支的实际情况,是预算的结果。

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2)预算体系和预算的主要内容(CAI)

预算体系是指国家预算的总体结构状况。

我国的预算体系由中央和地方预算构成。

(过渡):

预算的主要内容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

这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两个方面。

3财政收入及其组成形式(CAI)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授):

(1)财政收入的含义:

国家通过一定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资金(CAI)

(2)财政收入的形式:

①税收收入(税)(CAI)

②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利)

③债务收入(债)

④其它收入(费)

4财政支出及其作用、范围(CAI)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授):

(1)财政支出的含义:

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重新分配。

(CAI)

(2)财政支出的作用:

通过对财政资金的分配,国家的各种职能才得以实现。

(CAI)

因此,财政支出规定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文献,也可以反映政府的政策。

例如,国家对科、教、文、卫支出的增加,说明了政府重视这些部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财政支出的范围:

①经济建设支出(CAI)

②科、教、文、卫支出

③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

④债务支出和其它支出

(过渡):

财政既有收入也有支出,收入和支出存在哪些关系呢?

请同学们看书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

假如财政收入大于支出,节余过多,则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利。

假如财政收入小于支出,则意味着财政支出要依靠借债来维持,这种状况可能导致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平衡,引发通货膨胀。

财政收支的最理想状态是财政收支相等,因为这时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

但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财政收支相等的情况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

这是因为:

第一,国家的经济状况是运动、不断变化的,收入的来源、数量,支出的项目、需求量,都不是固定的;第二,预算是在实现财政收入之前编制、实施的,收入和支出都是在一年中陆续实现的,不可能在实现了全部财政收支之后再进行安排支出。

5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CAI)

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者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

财政赤字是指当年财政收入小于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

我国近年来都出现了财政赤字,如出2000年的财政赤字是2598亿元

(随堂练习,运用以上所学知识,进行材料分析)

(材料分析):

见课文第12页"资料卡"

199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汇总情况是:

全国财政收入安排8397.94亿元,比去年执行数增长14%,与国民经济保持了同步增长。

全国财政支出8967.94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13.3%;重点保证了国家明确规定需要的重点支出。

其中,支援农业支出安排592亿元,比上年增加73.58亿元,增长14.2%;教育事业安排1189.07亿元,比上年增加148.85亿元,增长14.3;科学事业费安排125.5亿元,比上年增加15.65亿元,增长14.2%。

几项重点工程支出的增幅均高于全国财政财政收入的增长。

此外,为稳定农业经济发展,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国家要增加粮食和棉花储备,需增加中央财政支出40亿元;加大扶贫支出和对少数民族及贫困地区的转移支出25亿元。

(结合材料分析回答):

1在以上预算草案中,财政收入与支出是否为最理想状态?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199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财政收入支出并不是最理想状态,因为支出大于收入570亿元,出现了财政赤字。

2在以上预算草案中,重点财政支出是哪几项?

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1997年全国财政支出重点是农业、教育、科学事业等方面,此外,国家增加了粮食和棉花储备的支出,以及对贫困地区的支出。

这些事实说明了,这几类部门发展更受重视。

因为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目前,我国农业基础地位较薄弱,投入不足是原因之一,所以,我国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目的是为了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早日实现现代化;国家增加了粮食和棉花储备,表明我国粮棉丰收,国家加大了收购量和储备量,也是保护农民和利益,也是重视农业的体现。

教育、科学事业属于第三产业,我国为了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国家增加对科学、教育事业的支出,表现了我国对科教事业的重视,并将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同时,也是为了加快对第三产业的发展。

中央财政增加了对贫困地区的支持,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

(课后练习):

不定项选择题:

1关于财政的论述,下列正确的是:

()

A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性地征收部分社会产品在整个社会范围内集中分配

B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C财政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分配关系

D财政是通过中央预算来实现的

2关于国家预算,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预算是计划经济中一种经济手段

B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

C预算是国家的立法文件

D预算是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

3财政收支平衡是指:

()

A财政收入和支出相等

B财政收入略大于财政支出

C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

D略有节余

参考答案:

1ABC2BC3ABD

第五章》第一节》国债概念

一、国债概念

  国债是国家依据信用原则,从社会上吸收资金以满足财政需要的一种形式。

国债是公债的一种,公债是指政府的债务,包括国债和地方债。

  在西方国家,一般采用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分立的体制,通常将中央政府的负债或债务称为国债,将地方各级政府的负债或债务称为公债。

在我国,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是统一的,共同组成国家预算,因此公债即为国债。

随着分税制的逐步完善,中央和地方将独立实施预算,地方预算有可能发行公债,这样中央所负债务和地方所负债务必将有所区分。

  国家预算又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在国家的综合财政计划中处于主导地位。

国家的综合财政计划包括国家预算收支、预算外资金收支、银行信贷资金收支、现金收支、企业部门财务收支、外汇收支等。

(1)课时

课题:

书法---写字基本知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

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

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

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

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

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1、书写姿势:

做到“三个一”:

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

2、了解钢笔的性能:

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

1、基本笔画包括:

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

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四、作业:

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

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

我的思考:

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

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

(2)课时

课题:

书写练习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

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

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

1、检查学生书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