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41燃烧与灭火课件+教案鲁教版九年级全册4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00959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41燃烧与灭火课件+教案鲁教版九年级全册4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化学41燃烧与灭火课件+教案鲁教版九年级全册4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化学41燃烧与灭火课件+教案鲁教版九年级全册4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化学41燃烧与灭火课件+教案鲁教版九年级全册4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化学41燃烧与灭火课件+教案鲁教版九年级全册4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41燃烧与灭火课件+教案鲁教版九年级全册4Word下载.docx

《化学41燃烧与灭火课件+教案鲁教版九年级全册4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41燃烧与灭火课件+教案鲁教版九年级全册4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41燃烧与灭火课件+教案鲁教版九年级全册4Word下载.docx

燃烧与物质的性质有关,

物质要具有 

2.点燃两支蜡烛,其中

一支罩上烧杯

罩上烧杯的蜡烛 

没罩烧杯的蜡烛 

燃烧与氧气有关,

要 

3.分别用火柴点燃木条

和煤块.

木条 

煤块 

燃烧与温度有关,温

度要达到 

2、对照课本125页讨论:

(看教师补充实验讨论)

小结:

燃烧需同时具备 

个条件。

★补充:

着火点:

是使可燃物能够持续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可燃物固有的性质,与可燃物的性质和颗粒大小有关,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一般条件下,只能降低或升高温度,但却不能降低或升高着火点。

所以不能通过降低或升高着火点来灭火。

3、探究灭火的方法与原理:

(每组一人用一种不同的方法来熄灭蜡烛)

⑴想一想:

大家提到的灭火方法为什么能够灭火,你能根据破坏燃烧的不同条件将这些方法分类并归纳出灭火的原理吗?

1、(方法)

2、(方法)

3、(方法)

⑵你能用一句话归纳出灭火与燃烧条件之间的关系吗?

⑶讨论如何针对不同火灾进行灭火?

5、如何预防火灾的发生?

当发生了火灾你如何自救?

三、达标检测:

1、用水浇灭燃着的木柴,是利用降低木柴的着火点来达到灭火的目的,对吗?

为什么?

2、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A如遇到电线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发现家里煤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所有排气扇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高层住房着火,在等待救援时打开所有门窗

3、在日常生活里,要根据不同的火情使用相应的灭火方法。

例如:

实验室酒精灯起火常用 

来扑灭;

炒菜油锅起火常用 

一般火灾常用 

扑灭,油类火灾常用 

书库起火常用 

扑灭。

4、试着将灭火的实例与有关的原理用短线连接起来?

实验室药品着火用灭火器扑灭

移去可燃物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可用水扑灭

隔绝氧气

森林发生较大火灾时,消防战士会把火势蔓延前方的一片树木砍走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5、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猛烈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沿楼梯迅速下楼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④封闭房门⑤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⑥跳楼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②④⑤

6、用扇子扇炉火,为什么越扇越旺?

而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为什么一扇就灭?

四、课后反思: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预习导学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法的分析,从化学反应角度认识燃烧和灭火的原理。

2、通过对乙炔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条件的探究,知道控制燃烧的条件就能达到促进燃烧和防火、灭火的目的。

3、通过对“燃烧条件”的学习,认识到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

1.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促进燃烧的方法

◆教学过程:

知识点1:

灭火原理和方法

【活动天地】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做这样的事情,如吹灭蜡烛、熄灭酒精灯、关掉煤气炉的火等等,这些都是灭火。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在不同的情形下都用过哪些灭火的方法?

为什么这些方法能够灭火?

[自学阅读课本112页也可以小组讨论来解决]

灭火的方法

采取这些方法的主要目的

降低温度

隔绝空气

移走可燃物

『在线测试』当以下物质着火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灭火?

1、油锅起火

2、课桌椅起火

3、吸烟引起被子着火

灭火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应从源头上阻止火灾的发生

知识点2:

燃烧的条件

知道灭火的原理就可以推测燃烧的三个条件:

【议一议】请同学们分析,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归纳】燃烧的概念:

【实验探究】点燃火柴,当火柴头朝下或朝上时,分析哪种方式火柴更容易燃烧?

『在线测试』假如你现在来到了一座陌生的宾馆,为了防范火灾,你应注意哪些事项?

一旦发生火灾,你该采取哪些自救措施?

(安全教育)

知识点3:

促进燃烧的方法

【活动天地】请同学们推测乙炔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说明理由。

实验现象

乙炔在空气中燃烧

乙炔在氧气中燃烧

【议一议】怎样验证乙炔在氧气中燃烧后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并说明理论根据。

【活动天地】你能对下列问题作出解释吗?

由此你能总结出采取那些方法能促进可燃物的完全燃烧?

1.厂烧锅炉用的煤通常要加工成粉末状。

2.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汽缸。

3.用煤炭烧锅炉时,要用鼓风机不断往锅炉中鼓入空气。

4.家庭用的燃煤通常要加工成蜂窝煤。

5.在空气中加热铁丝时,铁丝不会发生燃烧;

如果在纯氧中加热铁丝,它就会火星四射,剧烈燃烧。

【归纳总结】促进可燃物完全燃烧的方法:

(1)

(2)

爱心提醒:

可燃物的完全燃烧可以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可燃物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的气体,污染环境同时也浪费能源。

多识一点阅读课本115页“多识一点”的内容,了解一氧化碳中毒及其预防,并会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课堂小结:

请谈谈你本节学习的收获:

◇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物质在氧气中就一定能燃烧

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黑烟

D.在空气中不易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可能燃烧

2.下列促进燃烧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烧锅炉时,将煤加工成粉末并用鼓风机不断往锅炉中鼓入空气

B.烧柴时把柴棍支起来

C.增加可燃物的用量

D.设法提高氧气含量

3.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发现厨房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油烟机通风唤气

B.油锅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

C.油库、矿井一定要严禁烟火

D.扑救电器着火时首先要做的是切断电源

4.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下列情况能发生燃烧的是()

A.白磷置于80℃的水中。

B.白磷置于10℃的水中并通入氧气

C.白磷置于80℃的水中且通入氧气

D.白磷置于lO℃的水中

5.燃烧是指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________反应。

物质燃烧的条件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条件必须_______________。

灭火的原理是将可燃物与___________________,或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达_________之下,或远离火源。

6.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

根据燃烧的条件填写:

曹军的木船是______________,木船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能力拓展题:

1.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

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探究燃烧的条件:

设计并进行实验(如下图)

(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

(2)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没蘸水的小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

(3)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玻璃杯罩住。

分析实验

请帮小明将未完成的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

设计意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燃烧与物

质的关系

只有可燃物

才能燃烧

(2)

燃烧与温

度的关系

没蘸水的小棉团燃烧

蘸水的小棉团不燃烧

(3)

玻璃杯内蜡烛熄灭了

玻璃杯外蜡烛仍燃烧

得出结论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常识一点通:

用扇子扇煤炉火时,为什么越扇越旺?

而用扇子扇蜡烛火焰时,为什么一扇就

燃烧与灭火复习导学案

复习目标:

1.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能用化学科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火的问题,增强消防意识。

3.知道控制燃烧的条件能导致不同燃烧现象,可以达到促进燃烧和防火、灭火的目的。

4、认识充分燃烧的重要意义和不充分燃烧的危害。

5、记住乙炔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会写在不充分燃烧和充分燃烧条件下的化学方程式。

复习过程:

【知识回顾】

1.燃烧的概念:

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 

与 

发生的一种 

的剧烈 

的。

2.燃烧的条件:

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① 

② 

③ 

3.灭火的原理:

4.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

5.爆炸:

6.易燃物与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7.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②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③乙炔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④点燃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⑤天然气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跟踪练习】

1、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船只,熊熊燃烧的船只借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

则曹军的木船是 

,木船燃烧的条件是 

2、

灭火实例

灭火方法

采用此方法的目的

油锅着火

实验桌上酒精着火

森林着火

电器着火

3、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并起火燃烧,我国的救援人员在灭火工作中作出了贡献。

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是( 

A、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B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C、设法阻止石油喷射D、设法降低油井口的温度

4、烧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的更旺,这是因为( 

A、温度易达到着火点B、木柴是可燃物C、散热快D、使柴和空气充分接触

5、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

系列做法正确的是( 

A、厨房煤气泄漏,迅速开启排风扇B、室内起火,立即敞开门窗C、煤矿井下停电,赶快引燃火把照明D、逃离火灾现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县历年考试题】

1、在空气中敞开放置的一瓶无水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A.没有与氧气接触B、无水酒精是液体C、没有达到着火点D、酒精没有可燃性

2、古语到“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

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

“火要虚”的目的是()

A、增大散热面积B、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3、1995年12月8日,在克拉玛依特大火灾中有288名中小学生葬身火海,灾难震惊全国。

为此专家呼吁:

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

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①沿楼梯迅速下楼②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口③封闭房门④跳楼,快速逃离⑤拨打119电话⑥用干毛巾堵住口鼻,寻找安全口⑦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

A只有①②⑥B只有④⑤C只有②③⑤⑦D只有①④⑥

4、在使用煤气或天然气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若夜间发现家中的煤气或天然气泄漏,根据所学的知识你认为最合适的做法是( 

A、马上打电话报警B、马上打开排气扇,抽出气体C、马上打开门窗换气,关闭阀门D、马上拉开灯,用烛火检查漏气处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C、燃烧一定发光发热D、在面粉厂、煤气站、加油站一定要严禁烟火

6、右图是“禁止烟火”的消防安全标志。

下列场所中,应贴有此标志的是( 

①煤矿②加油站③面粉厂④煤气站

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④C只有①②④D只有①②③④

7、民用住宅失火后,下列灭火措施不当的是( 

A、隔离可燃物B、关闭电源、喷水降温C、把棉被用水浸透,覆盖在可燃物上,防止火势迅速蔓延D、一旦发现火情,迅速打开所有的门窗

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气球爆炸B、氢气燃烧C、一氧化碳中毒D、白磷自燃

9、把煤做成蜂窝状是为了( 

A、降低着火点B、散热面积大C、方便运输D、使煤和空气充分接触

10、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炒菜,油锅不慎起火,立即盖上锅盖,其目的是隔绝油与空气的接触B、家庭用的煤通常要加工成蜂窝煤,目的是增大氧气的浓度,促进煤燃烧C、敞开放置在实验室中的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没有达到酒精的着火点D、室内着火被困,立即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口

11、下列公共标志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A只有①③④B只有②⑤C只有①④D只有①②③④⑤

12、通常所说燃烧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 

的 

反应;

要使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② 

③ 

;

向着火的木柴上覆盖沙子灭火,此方法的目的是 

13、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实例

用煤炭烧锅炉时,要用鼓风机不断往锅炉中吹入空气

增大与氧气接触面积

14、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他发现热水中白磷(不溶于水)熔化成白色小液滴。

不久,铜片上的白磷开始燃烧,而红磷及水中的白磷都不燃烧。

请你回答:

(1)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2)实验完毕,小明将烧杯中的热水慢慢倒出,水快倒完时,小明发现白磷刚露出水面就剧烈燃烧起来,请你解释该现象:

(3)白磷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不溶于水、 

(4)通常保存白磷的方法是 

(5)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不难得出灭火的原理。

请你判断以下灭火的实例所依据灭火的原理。

灭火原理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住宅着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

森林着火,防止火势蔓延,将部分树木砍掉

15、小明同学在学习了燃烧与燃料有关知识后,观察到家庭用的燃煤通常加工成蜂窝状,这样会燃烧的更充分。

因此他联想到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于是引发了思考:

哪些因素能影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呢?

他做出两种猜想并进行了实验探究。

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提出的两种猜想是① 

(2)请选择其中的一种猜想,设计实验加以探究(你所选择的猜想序号是 

实验操作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