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79859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4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

《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

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贺兰县回民小学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

计划设计

 

辅导教师:

马春华

日期:

2012年2月23日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使用了新课程标准下的九年义务教育湘版美术实验教材。

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安排了四个新的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即运用多中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梅花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组部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

“综合·探索”(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这些课程内容新颖,版面美观,贴近学生的生活,受到了小朋友们的喜爱。

二、学情分析:

对于美的事物有兴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作画时初步培养了观察习惯,对于想象画、命题画有较大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的描绘。

完成作业的速度不一,部分同学习惯于带回家去完成少数同学形象表达能力还停留在幼儿园的水平。

三、本学期教学的总要求:

1、知识教育要点:

(1)感知各种随意形状。

(2)认识和运用各种平面形、常用色。

(3)运用形和色,进行临摹、添画、记忆画、想象画练习。

(4)学习使用各种简易绘画工具,学习撕、折、拼、贴和揉捏、搓、挖等手工制作法,养成正确地绘画、制作姿势与习惯。

(5)欣赏祖国风光和儿童画、民间美术作品的美

2、能力培养要点:

(1)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促进从无意想象过渡到有意想象,从再现想象过渡到创造想象。

(2)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3)提高手部运动的灵活性,促进手和脑的协调发展。

(4)提高对色彩美、形状美的能力

3、审美教育要点:

(1)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2)让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激发儿童对艺术创造活动的兴趣。

四、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1

七彩飞虹

 

11

彩球滚滚

 

2

飞旋的纸条

 

12

小树快快长

 

3

民间玩具

 

13

折纸动物

 

4

小小手

 

14

瓜果飘香

 

5

月亮走我也走

 

15

由小变大的画

 

6

蝶儿飞飞

 

16

蚂蚁搬家

 

7

划划印印

 

17

鼓儿响咚咚

 

8

踢踢腿弯弯腰

 

18

办家家

 

9

纸拖鞋

 

19

小动物小人物

 

10

泡泡乐

 

20

总结测试

 

贺兰回小电子教案

科目:

美术             编写者:

马春华

课题

准备课

1课时

教学目标:

1、本学期的学具准备,油画棒,水彩笔,水彩纸。

2、在美术室上课要保持室内卫生整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不损坏美术室的画桌。

4、命题画:

假期里的一件愉快的事。

教学重点:

要求学生在本学期做好学具准备。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保持美术室内卫生整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准备:

油画棒,水彩笔,水彩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愉快的假期结束了,又开始新的学期,在新的一年里,我相信同学们会有新的收获。

二、布置本学期学具准备:

1、美术学习用具是油画棒,水彩笔,水彩纸。

希望同学们按时准备齐全。

2、选举小组长检查学具准备。

三、室内卫生要求:

  1、到美术室上课要保持地面和桌面干净整齐。

2、不损坏美术室的画桌。

四、练习绘画:

假期里愉快的一件事

教师指导,学生大胆做画。

构图眼饱满新颖用色统一

贺兰回小电子教案

科目:

美术             编写者:

马春华

课题

第一颗、七彩飞虹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彩虹的色彩排序,认识常用色。

2、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画一幅有彩虹的图画。

3、增加学生的自然常识。

教学重点:

认识并能准确排序彩虹的七种颜色。

教学难点:

大胆想象并表达自己对彩虹的情感或者关于彩虹的故事。

教学准备:

教具:

七色色标卡片、混色示范工具、多媒体实物投影展示平台等。

学具:

水彩笔、蜡笔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1、你知道美丽彩虹是有哪七种颜色组成的吗?

教师出示七种颜色的色标卡。

  2、红、橙、黄、绿、青、蓝、紫。

学生辨认七种不同的色彩。

  (具体认识表现彩虹的七种色彩的名称。

  二、分析理解

  1、你知道这七种颜色的正确顺序吗?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2、学生根据教材说出七种颜色的正确顺序。

  三、混色游戏

  1、教师示范将红色水杯和黄色水杯的水相互混合后,引导学生观察变化;

  2、再请小朋友把黄、蓝两色和红、黄两色分别混合,观察颜色的变化;

  3、从自己的彩色笔盒子中按照顺序找出七种颜色。

  学生参与混色游戏活动,并在活动中观察和学习色彩的变化,看一看色彩的变化,说一说观察的结果。

  (通过直观的游戏活动进一步认识颜色,增强学生对色彩变化的注意力。

  四、欣赏感知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范图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看了这些画以后的想法。

  1、你能正确并按照顺序表现彩虹的七种颜色吗?

  2、你能比其他的小朋友想象的更奇特吗?

  学生欣赏教材范图,巩固彩虹的七种颜色以及其顺序印象。

  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增强体验,在体验中加强知识的记忆并为激发思维做铺垫。

  五、自主表现

  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你想把彩虹画成什么?

  1、美丽的彩虹是降落伞的伞顶、美丽的空中河道……;

  2、请学生说一说,画一画,教师巡回辅导。

  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彩虹的想象。

  学生绘画活动,表现自己的想象或则表现和彩虹有关的故事。

  (运用语言激发思维,在绘画活动中锻炼思维能力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六、总结评价

  1、教师总结。

  2、学生自评和互评。

贺兰回小电子教案

科目:

美术             编写者:

马春华

课题

第二课、飞旋的纸条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纸条会飞、旋转的规律。

2、学会制作会飞的纸条,并能进行装饰。

3、学生在游戏中感悟自然规律与美术活动的联系。

教学重点:

了解并制作会飞的纸条,并在交流活动中探索多种制作和飞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自然知识在美术活动中的运用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教具:

剪刀、固体胶水、24K图画纸,彩色水笔等。

学具:

剪刀、固体胶水、24K图画纸,彩色水笔等。

教学过程

  一、小组活动、交流成果

  1、导学生小组活动:

观察教材范图,自己探索制作飞旋的纸条。

  2、指导学生制作完毕后相互交流,并试飞。

  学生小组活动:

观察教材范图,自己探索制作飞旋的纸条。

  交流制作经验、试飞并汇报小组活动成果。

  (自主活动,发现问题。

  二、作品展示、探究问题

  1、教师请一名制作较为成功的同学和一名制作不是很成功的同学展示自己制作的飞旋的纸条。

  2、你觉得哪一个最漂亮?

哪一个能飞起来,哪一个飞不起来,为什么?

  3、学生代表展示自己的制作作品。

  4、学生观察不同的展示效果,并思考、交流为什么会这样?

该如何改进作品?

  (差异比较,明确要求。

  三、欣赏范图、激发思维

  1、引导学生欣赏教材范图,看一看哪一个纸条制作的最漂亮,哪一个比较特别。

  2、师:

小朋友!

你能想画出更美丽更特别的制作方法吗?

  3、学生欣赏教材范图并自主思考其他制作方法。

  4、学生根据思维启发改进或者制作一个更有新意并且更漂亮的会飞旋的纸条。

  (通过欣赏范图和谈话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体验成功、飞纸游戏

  1、教师带领学生到户外试飞自己制作的美丽的飞旋纸条。

  2、教育学生注意安全和卫生。

  3、学生自主飞纸活动,体验纸条制作成功的乐趣。

  (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总结延伸

  1、教师总结。

  2、你还能想出其他方法让纸条非起来吗?

  3、学生互评:

  谁的纸条描绘的最漂亮?

谁的纸条飞的最漂亮?

  谁的纸条制作的和教材中的不一样,有创意?

学生思考并课后交流。

  (总结全课,拓展知识。

贺兰回小电子教案

科目:

美术             编写者:

马春华

课题

第三课、民间玩具

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和接触一些民间美术的知识。

2.培养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兴趣。

3.提高艺术鉴赏力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民间玩具(部分)及其图案、色彩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难点:

深入浅出、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讲解。

教学准备:

教具:

有关民间玩具的图片。

中国民间玩具实物。

民曲录音带等。

学具:

美术书。

课前搜集本地民间玩具的资料、图片或实物。

每人一份手工娃娃的装搭配件。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中国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在特有的信仰民俗氛围中,在农耕经济、手工业生产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与人们的生产劳动、生活风俗、宗教活动的需要紧密相连。

  中国民间玩具源远流长,分布地域广阔,花色品种繁多,制作材料庞杂,功能多样。

由于它是群体之间相互借鉴与传承的共性艺术,并与民生民俗共存,因而具有稳定的传统式样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各种玩具充斥市场的今天,更应让孩子们了解和接触中国民间艺术,激发孩子们对民间艺术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艺术鉴赏力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剪纸引题,导入课题

  (本环节目的:

通过剪纸演示,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使之了解到民间玩具是民间艺术的一种。

  (师在一张彩纸上迅速剪出一图案贴在黑板的彩纸上。

  师:

小朋友,请看这是一幅什么作品?

  生:

这是剪纸作品。

  师:

你们知道剪纸属于什么艺术吗?

让老师来告诉你,剪纸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

我国的民间艺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

这些艺术作品都与人们的生产劳动、生活风俗、宗教活动的需要紧密相关,它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艺和智慧。

  在众多的民间艺术里,与我们小朋友最接近、最受喜欢的,当然是民间的玩具了。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民间玩具》(出示课题)

  三.讲授新课

  (本环节目的:

通过图片、实物和录像的欣赏,初步了解民间玩具的发展、分类及其造型色彩所包含的寓意,了解家乡的民间玩具,激发孩子们对民间玩具的兴趣和爱国爱乡的思想感情。

  

(一)简介民间玩具的概况

  我国的民间玩具历史非常悠久,早在50万年前的原始社会,就已经有了具有玩具功能的实物,过去人们称之为“耍货”、“玩艺儿”,不受重视。

但近几年来,民间玩具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纯朴的造型日益受到世人的瞩目。

你看,那些生活在田间地头的人们,劳动之余,兴致所至,信手拈来几根麦秸,可编织出一只翩翩欲飞的蝴蝶;一根针,几根线,一小块布可以缝制成令人爱不释手的布老虎;一块一钱不值的冰凉的泥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