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头鹅养殖及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79577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2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狼头鹅养殖及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狼头鹅养殖及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狼头鹅养殖及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狼头鹅养殖及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狼头鹅养殖及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狼头鹅养殖及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狼头鹅养殖及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狼头鹅养殖及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狼头鹅养殖及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狼头鹅养殖及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狼头鹅养殖及加工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咨询有限公司

二00七年六月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狼头鹅养殖

及加工项目

2、项目承办单位:

3、项目性质:

新建

4、项目负责人:

5、项目建设地点:

6、项目建设内容

为加快**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扩大合作社生产规模,增强合作社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综合发展实力,满足市场需求,**市谯城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计划建设狼头鹅养殖及加工项目。

该项目规划在**市谯城区十河镇东关开发区新征土地3.33万平方米(50亩),项目总建筑面积26833.3平方米,其中:

(1)狼头鹅养殖

养殖基地总占地40亩,近期规划新建鹅舍20000平方米、孵化室1000平方米、整修水面2亩;购置优质种鹅1500组(每组1公3母),购置孵化机以及良种选育及畜禽疾病防疫设备;

(2)鹅加工车间:

加工基地占地10亩,加工车间1200平方米,检验车间900平方米,包装车间700平方米,仓库800平方米,冷库一座300平方米,办公及其他用房600平方米,购置屠宰、加工、检测、包装等设备;配套给排水、消防、供汽系统、区内道路、围墙、栅栏、治污设施、变配电及绿化等设施。

项目容积率为0.81,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为4.5%,建筑系数为63%,固定资产投资强度913万元/公顷(养殖投资不计在内)。

7、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1316.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57.4万元,建设期利息12.1万元,流动资金47.4万元。

项目所需资金计划项目单位自筹资金916.9万元,申请银行贷款400万元。

8、项目效益

项目建成后,年销售商品鹅9万只,平均每只按75元算,销售收入675万元;年产78吨鹅肥肝,按200元/千克算,实现收入1560万元;年加工白条鹅软包装10万箱,每箱销售价65元,实现收入650万元;鹅毛等副产品年销售收入82万元。

以上三者合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967万元,年销售利税463.5万元,税后净现值877.7万元,税后内部收益率为23.45%,投资利润率29.90%,盈亏平衡点31.3%,投资回收期4.98年(含建设期1年),贷款偿还期2.54年。

合作社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预计远期发展狼头鹅2万组,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二、编制依据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4)新的有关财务制度的会计制度;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6)《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7)《**市统计年鉴》2006;

(8)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1、产业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

  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

加快农作物和畜禽水产良种繁育、饲料饲养、疫病防治、资源节约、污染治理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培育和推广超级杂交水稻等优良品种。

加强物种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在保证粮棉油稳定增产的同时,提高养殖业比重。

加快发展畜牧业和奶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料基地,改进畜禽饲养方式,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和花卉产业。

发展水产养殖和水产品加工,实施休渔、禁渔制度,控制捕捞强度。

优化农业产品结构。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

重点发展优质专用粮食品种、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节粮型畜产品和名特优新水产品。

我国养鹅历史悠久,迄今为止是养殖数量和产品出口量最多的国家,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人们膳食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加上其他家禽品种的饲养量相对过剩,致使人们纷纷转向养鹅生产。

养鹅是节粮型畜牧业。

鹅以草食为主,发展养鹅不会与人畜争粮。

鹅全身是宝,价值高,不但鹅肉、鹅蛋、鹅肝等食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且鹅羽绒及内脏都可作为工业的优良原料,加工价值很高,在市场上甚为畅销。

2、狼头鹅的优势

狼头鹅由我国科研机构引进欧洲一种大型灰羽大雁与法国肥肝鹅良种“郎德鹅”二系杂交培育而成。

其具有驯养的灰雁与欧洲鹅的优良特性的灰色羽品种。

全身羽毛以灰褐色为基调,颈背部羽色较深,接近黑色,胸部羽色较浅,呈银灰色,腹部羽毛乳白色。

狼头鹅体型与一般家鹅有明显不同,该品种具有生长迅速、繁殖力强等优点,体形硕大,背宽胸深,腹部下垂,头部无肉瘤,喙尖而短,颈粗短,颈代有绒而羽稍有卷曲。

当站立或行走时体躯与地面几乎呈平行状态。

狼头鹅还具有抗病能力强,无瘟疫,耐草食粗饲,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易管理等特点。

60天可达7-9斤,90天11-13斤,120天15斤以上,公种最大可达20多斤。

(郎德鹅80天可达9斤,最大达14斤)。

春秋两季产蛋80枚,比郎德鹅多30枚。

特别是肥肝(肥肝鹅种的肝经催饲后其肝增大6-10倍,并积累了大量的营养物质)比郎德鹅肥肝增重150-200克,是非常好的肉用的鹅种,其肉质细腻精瘦,味极鲜美,可采用多种烹饪方法制作出一百多款佳肴美味。

3、狼头鹅的药用保健性能

狼头鹅肥肝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赖氨酸增加3-6倍,不饱和脂肪酸高达65-85%(可降低血脂和胆固醇含量抑制超量脂肪的吸收,可有效的保护心脏,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促进新陈代谢,防止衰老)。

卵磷脂(可防止老年痴呆症的发生)酶(可激活细胞,促进新陈代谢)的活性物质增加16倍,甘油三脂增加70余倍,还含有较高的组成人体的生命蓝图因子DNA,(提取DNA以其为核,人造人体器官将在近几年实现)。

此外,狼头鹅肉质中富含人体所需的铁、磷、钙、锌等微量元素及十七种氨基酸,皮下脂肪极少,营养丰富。

4、中国发展养鹅业的优势及前景

(1)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鹅是一种以草食为主的水禽,凡是有草地和水源的地方都可以饲养,鹅的觅食能力很强,可以充分利用盐碱荒地、沟渠河滩、荒山坡地以及收获后的田间进行放牧。

我国鹅的饲养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该区域内江河纵横、湖泊众多,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为鹅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环境条件。

(2)鹅产品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中国不仅是养鹅生产大国,而且也是鹅产品消费大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肉类结构的重新认识以及烹调技术的传播,鹅肉产品国内市场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已形成了比较著名的产品有:

广东烤鹅、南京盐水鹅、江苏糟鹅、宁波冻鹅,还有具有潮洲菜式的“香芋扣鹅片”、“梅子甑鹅”等都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国外近年来对鹅肉也相当重视,如德国的西式鹅肉香肠在西方国家就倍受消费者青睐。

除此之外,鹅肫、鹅蹼及鹅肠经加工后更是别有风味,其需求量逐步扩大。

鹅肥肝被誉为世界三大美味之一,肥肝中脂肪含量高达6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60%~68%,容易消化吸收。

研究表明,鹅肥肝中的卵磷脂比正常肥肝高4倍。

因此,鹅肥肝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目前,优质鹅肥肝加工成冻肝(保存期12月)在法国市场的售价1千克高达200美元。

鹅羽绒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传统产品。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和意义

1、鹅产品深加工意义

鹅的产品深加工意义十分重大,首先鹅产品深加工可以增加产品品种,使鹅产品不再局限于整胴体、羽绒、肥肝、蛋等的简单产品,而且能扩大产品市场,增加产品销售渠道,从而增产品的销量;鹅产品深加工还可延长产品保存期,有利于产品销售和保持产品市场价格稳定;鹅产品深加工更大的意义是可充分挖掘鹅体的价值及变废为宝。

不断增产增值,就不会出现鹅产品市场疲软的局面,才能使养鹅业持续稳定发展长盛不衰。

2、提高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经济效益的需要

在我国人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农产品及食品开始出现低质量过剩现象,特别在沿海发达省市表现的较为突出。

如果生产企业不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企业就无法生存。

为此,国务院做出了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而项目建设正是建立这一新型农业的有效措施。

3、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是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实现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和根本途径

我国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落后,加工转化率仅为20-30%,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仅为0.43:

1,相对发达国家60%以上和2.0-3.7:

1的水平差距巨大。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缺乏专用品种和优质原料基地;工艺、技术和设备落后;综合利用水平很低,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较差;企业规模小,综合实力弱,缺少龙头企业和优质名牌产品等。

随着农产品产销形势和市场需求变化,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因此,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尽快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是势在必行。

其主要途径:

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提高精深加工比重;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应用生物等适用高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围绕优质原料基地合理布局,规模化建设和培育龙头加工企业。

**市鹅养殖业基础好,环境无污染,具备生产优质鹅肥肝制品及低成本发展养鹅业的生产优势和规模优势,经过合理整合,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产业升级,其竞争力和市场应变力将会大大增强。

4、是适应实施“科技兴市”和“可持续发展”两个战略的需要

该项目的实施是调整优化我市畜牧业内部结构,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本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地推广科学养鹅,科学的品种改良和科学管理,使科学养鹅技术进一步地发扬光大,这样才能使当地群众的养鹅生产上档次,上规模,上台阶,逐步向产业化生产方向过渡。

5、项目的实施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项目建设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项目的发展,可带动鹅养殖业、种植业、饲料加工业、运输业、信息咨询业、技术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鹅肥肝加工项目的开发,为鹅产品的加工升值开辟了新的渠道,这必将极大地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对我市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社会稳定有积极的作用。

第三章市场预测

一、鹅消费市场

近年来,我国养鹅业发展迅速,饲养量己达到7亿只左右,鹅肉产量约达75万吨以上。

发展较快的地区有安徽、江苏、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和广东等地,近年来各地仍在继续加大饲养和加工规模。

目前鹅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处于供不应求的现状,我国对鹅的年需求量在8到9亿只左右。

在南方有“无鹅不成席”的说法。

据预测,上海年需要鹅2000万只,广州年需要7000到8000万只,广西也在7000万只左右,香港每天就需要10万只。

而且近几年鹅餐馆在全国遍地开花,鹅肉的消费呈现全国普及的局面,市场非常广阔。

在肉类市场消费份额中,鹅肉已经从十年前的1%上升到4%,今后鹅肉市场份额仍呈上升趋势。

在国际市场上鹅肉的需求量也明显呈增长趋势。

东南亚、俄罗斯、中亚各国、中东伊斯兰国家人民都喜食鹅肉,在欧洲鹅肉的价格要比鸡肉高2到3倍。

可见鹅肉的国际需求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在鹅绒方面,由于鹅绒保暖性能好,又轻便,是各种款式服装、服饰和寝具的珍贵原料。

据了解,全世界每年总产量5万吨左右,中国总产量为3万吨,其中有2/3用于原料或制品出口,每年创汇10.5亿美元。

鹅绒在国内外市场上一直是抢手货,而且一段时间以内不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在鹅肥肝方面的需求也是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法国是最大的肥肝需求国和肥肝制品的出口国,法国市场上的年贸易量约为7000吨,其中本国生产约5400吨,需要进口1600吨左右,主要来自匈牙利、以色列、波兰等国家。

法国国内肥肝消费量是4400吨,向其他国家出口销售约2600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范围的迅速扩大,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