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套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79291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8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套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套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套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套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套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套教案.docx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套教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套教案.docx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套教案

我们又长大了

【教学目标】

1.了解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的外部特征。

2.学习运用科学预测方法,预测自己今后的生长发育情况。

3.能利用简单测量工具,比较细致地观察事物的变化,知道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4.从多方面长期观测身体的变化,了解人体生长发育规律,并做好分项记录。

5.能与同学合作测量,在总结交流自己身体变化情况的过程中,交流自己身体变化情况的过程中,交流各自的发现和想法,体验合作的愉快,分享他人的智慧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能利用测量工具准确地测量出自己的身高等,运用科学预测方法,预测出自己今后的生长发育情况。

【教学准备】

1.教学用具:

皮尺。

2.学具:

直尺、白纸、近期全身照。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引导学生确定研究项目

与三年级相比,我们的身体各部分有哪些明显的变化?

这说明什么?

生答后师归纳并板书课题。

(二)观测研究,搜集整理数据信息

1.介绍测量工具及其工作原理。

2.小组进行测量,后讨论:

身体的哪些变化证明我们长大了?

用什么测量?

怎样测量来获取关于我们身体现状的数据?

哪些测量需要小组合作,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合作?

哪些项目可以独立完成?

数据如何记录?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集体评价哪些小组的方法好。

4.按照集体讨论确定的办法开展观测研究,并做好记录。

5.自己测量后将数据填写在书中的表格中,并自制一张身体生长记录卡。

(三)对照比较,归纳预测

1.对照数据让学生思考:

你发现你们的身体有哪些变化?

课前的预测哪些是正确的?

2.小组之间相互传阅个人资料,交流想法,让学生知道身体的生长发育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发育速度不相同。

3.鼓励学生置疑,对自己的身体变化趋势做科学的预测。

(四)课后实践活动

1.测量其它的人或物的身体数据。

2.预测他人今后的生长发育情况。

【板书设计】

我们又长大了

1.测量。

2.比较。

3.制作生长记录卡。

4.小资料。

升旗台在哪里

【教学目标】

1.知道如何定性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能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2.能利用太阳辨别方向,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正确判断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不同的方位。

3.能用感官感知自然事物,正确使用方位词句准确描述物体所在位置。

4.能让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正确分辨出东、西等八个方位。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参照物。

【教学准备】

学校方位的挂图、白纸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研究问题

师问:

升旗台在校园里的什么位置?

生自由发言,要求学生平时你是怎么认识的就怎么说。

(二)开展科学探究

1.以自己为参照物,用“前后左右”描述升旗台的位置。

(1)指导每一生都认识前、后、左、右。

(2)指派四位学生分别站在升旗台一侧附近不同的位置。

每一位同学描述的一样吗?

为什么?

(3)让四位同学分别站在升旗台的四周,面向同一方向站立,根据自己站的位置,说一说升旗台的位置。

(4)告诉学生什么是参照物,描述升旗台的位置时为什么要选另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上面两次活动中,各位同学描述升旗台的位置时,分别是以什么作参照物的?

2.任意选定参照物,用东南西北来描述升旗台的位置。

(1)让学生以学校大门为参照物,用“前、后、左、右”试着描述一下升旗台在什么位置?

想想这种描述准确吗?

还有没有其它办法?

(2)“东、南、西、北”分别在我们的什么方向?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什么办法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指导学生正确指出早晨太阳升起的位置,从而判断分辨方向。

(3)让学生用学校大门为参照物,用“东、南、西、北”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方位来描述升旗台的位置。

3.表达与交流。

(1)由学生任意选定一个参照物,描述升旗台的位置,再相互交流,整理成一种大家都比较满意的说法,记录在课本上。

(2)选择一个参照物,这一个参照物的某个方向上有远近不同的两个建筑物,让学生讨论如何描述其中一个建筑物的位置,而不让听的人产生误会。

(3)请一位同学在校园选择一座建筑物加以描述。

(三)课外学习与实践

1.打听长辈,日常生活中他们有哪些辨别方向的办法。

2.自编符号,绘制一张校园建筑方位图。

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

【教学目标】

1.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各类滑轮的结构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科学探究首先应提出问题,将自己研究的关于滑轮类别和作用的结果和科学结论作比较。

3.能根据简单器材研究方案,有步骤地进行关于滑轮作用的研究实验。

4.培养学生乐于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习惯。

5.关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滑轮产品及其作用,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

了解各类滑轮的结构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能动手制作滑轮组。

【教学准备】

装有滑轮的升旗台模拟装置及图片,每个学习小组准备铁架台1个,细线1根,滑轮2个,测力计1个,装有滑轮的窗帘模拟装置。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想升国旗的情形,当国旗冉冉升起的时候,你们有什么发现?

能不能找到可以探究的问题?

(引导学生关注旗杆上的滑轮装置。

(二)认识滑轮的结构

图片展示:

旗杆顶上的滑轮装置。

1.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个装置,用语言描述一下:

这个装置是什么样的?

安装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2.根据学生的描述,教师归纳滑轮装置的构造:

滑轮是由一个周缘有槽的轮子固定在一个支架上组成的机械。

(三)滑轮的分类

1.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滑轮的构造,可是滑轮是怎样工作的呢?

(演示升旗和提重物的过程)要求学生在演示过程中观察滑轮的位置变化过程,区别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之处,然后进行分类。

2.出示一些滑轮让学生区分哪些是定滑轮,哪些是动滑轮。

(四)研究定滑轮的特点

1.在旗杆上,定滑轮将向上的拉力改变成了向下的拉力,能不能将向上的拉力改成向左的拉力呢?

改成向右的拉力行不行?

一共有多少种改法?

(学生动手操作)观察书本砌墙图。

2.思考:

为什么这工人要在这里设置这个定滑轮?

这个定滑轮究竟有什么作用?

3.怎样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呢?

(学生交流,讨论实验方案)

4.请一位学生口述自己的实验方案,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后动手实验。

5.从实验中得出结论:

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工作更加便利。

(五)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

既然定滑轮有这么个特点,那我们何不利用这个特点来帮助我们呢:

1.设计一个定滑轮装置,用绳子一拉窗帘合上,又一拉将窗帘又拉开。

2.设计一个定滑轮装置,用绳子一拉舞台上的幕布就会同时往两边打开,再用绳子一拉,幕布又能合拢。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顾一下,我们上节课学了什么?

定滑轮有什么特点?

(二)探究动滑轮的特点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这节课我们探究一下动滑轮,看它又具有哪些特点?

它能不能改变方向?

能不能省力?

请同学们猜一猜。

2.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呢?

3.学生口述实验方案,讨论交流,确定实验方案。

4.学生动手实验,老师巡回指导。

5.总结交流得出结论:

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三)用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

小华想把30千克大米提到二楼,可他的力气太小提不动,我们能不能根据自己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帮助他一下?

(指名回答)

(四)认识滑轮组

1.大家的设计很好,小华终于将大米成功堤到3楼上。

不过他说用动滑轮虽然很省力,可是站在楼上往上拽不太好使劲,你们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帮助他吗?

2.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像这样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使用的装置,我们给它起一个名字:

滑轮组。

(五)探究滑轮组的特点

1.我们知道滑轮组的装置,可它们组合后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能不能综合两种滑轮的优点?

2.学生猜想,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3.总结交流得出结论,滑轮组综合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它既可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六)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2.继续观察我们生活中的大吊车用了哪些滑轮。

旗杆的影子

【教学目标】

1.认识一天中影长和方向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2.能用科学探究活动中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好简单记录。

3.能利用表格,图形,统计的方法整理有关资料,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了解事物变化规律。

4.研究影子的变化规律,明白自然事物和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一天中影长和方向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教学难点】

利用表格、图形、统计的方法整理有关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归纳,了解事物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长皮尺、挂图、彩色粉笔、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提出研究问题

1.提问:

大家注意过学校的旗杆和它的影子吗?

旗杆在什么情况下会有影子?

2.让生思考并回答:

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日常生活经验来说。

3.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旗杆的影子在一天中是怎样变化的?

想办法观察。

(二)制定研究计划

1.小组讨论并制订出研究计划,制定时尽量完善,有效观察、测量、记录。

2.各小组汇报研究计划。

(三)观察记录

1.各小组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进行第一次关于旗杆影长和方向的观察,测量并做好记录。

2.各小组在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以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根据实际需要再修改方案。

3.观察记录小组将观察记录数据通报给全班,所有学生可以定时参加。

(四)总结交流

1.在观察记录过程中分析并预测数据的变化趋势,数据记录完后,看看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2.与同学交流,分析,并归纳影子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影子为什么会变化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指导学生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都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2.能利用简单测量工具,对影长和气温变化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和分析。

3.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事物和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

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对影子变化原因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

直杆,米尺,直尺,手电筒,粉笔或铅笔头,挂图,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提出研究问题

1.各小组汇报上一节课观察、研究的结果:

旗杆的影长和方向有什么规律?

把自己的发现结果写在课本上。

2.利用录像再现物体影长和方向的变化规律。

3.利用挂图展示:

“早、中、晚的直立物体和影子”。

让学生辨出早、中、晚来,并说明理由。

4.学生思考并回答:

“影子的变化为什么会有一定规律呢?

(二)推测与验证

1.让学生带着思考题做出推测。

2.分小组讨论:

用什么办法可以验证自己的推测。

学生若讨论不出结果,教师可做模拟实验来指导学生思考、实验、解释。

3.学生将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运动的情况在课本图中画出。

同学之间交流检查,如有意见不同可开展讨论,直到统一意见。

4.小组讨论交流:

旗杆影子的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5.小组汇报交流讨论结果,师小结。

(三)观察记录

1.师问:

“物体影长在变化过程中,气温有着怎样的变化规律?

”用什么办法来验证自己的判断?

2.分小组讨论观察,研究“物体影长和气温变化关系”的观测方案。

3.实际观测记录,填课本空格。

(四)总结交流

1.学生交流学习体会和感受,提研究、分析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共同探讨。

2.课后继续进行观察记录。

(五)课后实践活动

每天正午影子最短时量出直立物体的影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