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6《老山界》同步测试教学提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76634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6《老山界》同步测试教学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6《老山界》同步测试教学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6《老山界》同步测试教学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6《老山界》同步测试教学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6《老山界》同步测试教学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6《老山界》同步测试教学提纲.docx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6《老山界》同步测试教学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6《老山界》同步测试教学提纲.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6《老山界》同步测试教学提纲.docx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6《老山界》同步测试教学提纲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6《老山界》同步测试

七年级语文下册《老山界》同步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瑶民(yáo)呜咽(yè)军阀(fá)缴租(jiāo)

B.督促(dū)欺侮(wǔ)攀谈(pān)矗立(chù)

C.盛饭(chéng)峭壁(qiào)骨碌(gū)咀嚼(jiáo)

D.点缀(zhuì)澎湃(bài)疲倦(juàn)倾斜(qīng)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悬涯宿营地酣然人梦惊涛骇浪

B.篱笆歇歇脚百练成钢苛捐杂税

C.奔驰鱼水情不可捉摸再接再励

D.景致运输员寒风凛冽层峦叠嶂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

A.汽车在老山界风景区的路上快速行驶,一路美景令我们心旷神怡。

B.为弘扬红军的奉献精神,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纷纷表示赞同。

C.她在女子50米步枪奥运选拔赛中一鸣惊人,获得了第一名。

D.最近,老山界风景区开展了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文化”主题活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

B.鲁迅先生的一生,写了不少讽刺揭露反动派罪恶的杂文。

C.在他不断的启发教育下,终于使我认识了错误。

D.还没吃晚饭,我已经做完了作业,只剩下外语作业还没动手。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山界》按时间顺序真实、生动地记叙了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

B.“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三十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

”文章开头就点出“三十里高”,说明山高峻,暗示翻越艰难。

C.《老山界》中有不少篇幅是写“我们”与瑶民攀谈的情节,这和课文的中心事件“翻越老山界”关系不大。

D.“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

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这句话既点出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背景,也含蓄地表明国民党军队里的一些官兵不愿意内战、希望抗日的心愿。

二、语言表达

6.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①读书是年轻人心智培养、性格创造、人生引导的重要途径。

②阅读电子书也好,阅读纸质书也罢,尽管形式不同,但可以殊途同归,关键是要被读者拉回到读书活动中来。

③我们应客观全面地看待电子阅读的兴起,在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之间正确取舍,使之达到共生共荣、相互补充。

④家庭、全社会乃至学校都应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对年轻人的阅读行为进行合理引导。

(1)第①处搭配不当,应把______改为______。

(2)第②处结构混乱,应把______改为______。

(3)第③处成分残缺,应在______后加上______。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与______互换位置。

三、综合性学习

7.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

它意味着大地、江河、文化、民族同胞等。

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

某中学七年级开展了以“爱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为营造气氛,请你为该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2)著名歌手张明敏曾说:

“现在唱爱情的歌曲太多,唱爱国的歌曲太少,我看有必要提倡爱我中华的歌曲。

”你是否赞同张明敏的看法?

原因是什么?

 

四、现代文阅读

感受老山界

①我是在今年早春时节走进老山界的,虽说我的家乡也属于老山界地区,上中学时又读过陆定一的名篇《老山界》,知道此山是红军长征时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可真正与老山界零距离接触,平生还是第一次。

所以,当我随“红军长征路线考察组”夜宿老山界脚下的岔岭村时,兴奋得一夜难眠。

②第二天早上出发时,岔岭瑶寨雾气弥漫,天空还不时下着小雨。

向导告诉我们,上山的小路已经罕有人走,杂草灌木丛生,雨天攀登,不但会湿衣裤,把人冻病,而且极易迷路,因此建议我们乘车先进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再走红军当年下坡时走的那段路。

③一辆农用车载着我们一行人开始在螺旋上升的公路上爬行。

车外浓雾弥漫,目力所及,只看得见路边的青草绿叶。

汽车穿行于云蒸霞蔚之中,如历仙境。

令人惊奇的是,山中的山茶花已经星星点点,迎风绽放了。

车行数小时后停下来,向导带我们去瞻仰红军长征纪念碑、亭。

碑面刻有陆定一的题词:

“老山界集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庐山之幽、峨眉之秀”,并镌有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简介。

立于碑前,翘首远眺,身后青山迷蒙,似无尽头,前边峰峦叠翠,连绵无穷。

神秘肃穆之情在心底愈发浓郁起来......

④重新登上公路之后,开始弃车步行。

向导引我们走入公路下一条小道,斜插入山谷腹地。

下山的路陡峭崎岖,人行其间,只能一溜小跑,想收住脚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林间倒是空旷,林木茂密处,地面寸草不生,只有一层厚厚的枯枝败叶,踩上去,软软的如踏棉絮。

腐殖质的特殊气息自脚下弥漫,直钻鼻肺。

白色的雾气填满山谷,成股地往上涌,又向谷底滚去,一团团,一缕缕,毫无规则可言。

脚下溪流交错,泉水汨汨;头顶百鸟乱飞,任我们扯破嗓子恐吓,亦不惊不散。

当年,红军就是沿着这条山路摆脱敌军追击的。

可惜他们经过此处时,行军心切,无心欣赏沿途风物景致,要不,那绝对是一次充满诗意的梦幻旅程。

⑤向下行进近两个小时,大伙都有些累了。

向导说,快到老山门了。

又走数十分钟,奇观果然出现,方知老山门是一道通往山外的山沟,两边是高高的土坎,夹着一条狭长的小路,土坎上长满了常青乔木,枝叶相连,一眼望去,俨然是一条绿色甬道。

走出绿色甬道,发现已经伫立于一道高高的山脊上了,眼前豁然开朗。

远眺,是无际的山野,云雾已经在我们脚下翻涌,一股凭天临风、傲视群雄的浩气骤然回荡于胸间。

⑥站在山脊回望老山门,心中突然生出一种奇妙的感觉:

老山界是不是一个偌大的母腹,老山门则是一条产道呢?

人们穿行于山之腹地,就是怀胎的孕育,冲出老山门,就是通过产道横空出世。

当年红军自这道门冲出,走上了胜利之路;今天我们从这里走出,得到的则是灵魂的净化,生命的升华。

8.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表格。

地点

感受

岔岭村

(1)

螺旋上升的公路上

(2)

(3)

神秘肃穆

(4)

奇妙

9.说说“老山界是不是一个偌大的母腹,老山门则是一条产道呢”一句的妙处。

 

10.如何理解“今天我们从这里走出,得到的则是灵魂的净化,生命的升华”一句的含意?

 

11.本文与陆定一的《老山界》都花了不少笔墨来描写老山界,请分析两文写作的侧重点和用意的不同。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

【解析】A.缴租(jiǎo)。

C.咀嚼(jué)。

D.澎湃(pài)。

2.D

【解析】

A.悬涯—悬崖。

B.百练成钢—百炼成钢。

C.再接再励—再接再厉。

故选D。

3.B

【解析】

A.心旷神怡:

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符合语境。

B.随波逐流:

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含贬义,用在此处不恰当。

C.一鸣惊人:

比喻平时没有特殊的表现,一千就有惊人的成绩。

符合语境。

D.喜闻乐见:

喜欢听,乐意看。

符合语境。

4.A

【解析】B搭配不当。

去掉“的一生”。

C残缺主语。

去掉“在、下”。

D“我已经做完了作业,只剩下外语作业还没动手”语意矛盾。

5.C

【解析】

C.与瑶民攀谈的情节说明红军战士翻山时得到了瑶民的帮助,说和“翻越老山界”关系不大的观点是错误的。

故选C。

6.

(1)创造塑造

(2)被把(3)“补充”“的目的”(4)全社会学校

【解析】

(1)“性格创造”搭配不当,也属用词错误。

改为“性格塑造”即可。

(2)把字句误用为被字句。

改为“关键是要把读者拉回到读书活动中来”。

(3)残缺“达到”这一动词的宾语。

改为“使之达到共生共荣、相互补充的目的”。

(4)“全社会乃至学校”语序不当。

应改为“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都应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应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7.①团结奋进,振兴中华;②热爱祖国,建设祖国。

(任写一条即可)

(2)我赞同张明敏的看法。

因为传唱爱国歌曲能够让我们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时刻以我们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

答题时首先要了解宣传标语的特点,即简洁,有号召力。

可引用名言,也可以自拟,所拟宣传标语要围绕“爱国”这一主题。

如: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祖国高于一切等。

点拨:

宣传标语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

标语的作用是便于“造势”,形成一种氛围。

设计宣传标语,最重要一点是紧扣活动主题,其次注意语言的简洁精练,可用句式比较整齐的两个句子,有时要注意题目是否有对修辞的要求。

(2)本题考查自由表达观点的能力。

此类题目一般不设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爱国”这一主题阐述自己的理由。

如:

赞同。

爱国歌曲可以唤起国人的爱国热情,感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8.

(1)兴奋

(2)惊奇(3)纪念碑前(4)山脊上

9.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老山界”比作“母腹”,将“老山门”比作“产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山界和老山门地形上的特点,为下文的议论做了铺垫。

10.翻越老山界,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景色,而且感受到当年红军在此行军时的精神,内心受到感染和净化,如获新生。

11.本文主要写了游历老山界的过程及看到的景致,为了突出攀登老山界之后“得到的则是灵魂的净化,生命的升华”这一感受;《老山界》一文主要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突出了红军战士的乐观和豪情,宣扬红军长征的意义。

【解析】

8.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

解答此题先通读全文,然后再筛选信息。

由第一段最后一句“夜宿老山界脚下的岔岭村时,兴奋得一夜难眠。

”可提取人物感受“兴奋”;第三段的“立于碑前”可知地点“纪念碑前”;第六段的第一句“站在山脊回望老山门”可知地点是“山脊上”。

9.考查赏析句子。

赏析句子首先要明确赏析的角度,可以从修辞手法、词语运用,或者是人物描写等角度来理解。

此句“老山界是不是一个偌大的母腹,老山门则是一条产道呢”,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老山界、老山门是本体,母腹、产道则是喻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山界、老山门的地形上的特点,引出下文的议论蓄势。

10.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

句子深层含义的把握,应通读全文,从老山界的自然风光和红军精神带给作者的感受两个方面作答。

这句话处在文末,升华了全文的主旨,表达作者老山界之行的真实感受。

重走长征路,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景色,还感受红军战士伟岸的身躯、高尚的情操,使作者一行明确了生命的意义、人生的追求,提升了思想境界。

11.回答本题,结合文章的写作内容和写作目的分析即可。

《老山界》一文具体的记叙了长征途中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克服困难、英勇顽强的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重走老山界》是一篇写在和平幸福的年代,重温老一辈革命者历尽万难、敢于献身精神。

进而明确了生命的意义、人生的追求,提升了思想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