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创设复习要点和模拟题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74515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环境创设复习要点和模拟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幼儿园环境创设复习要点和模拟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幼儿园环境创设复习要点和模拟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幼儿园环境创设复习要点和模拟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幼儿园环境创设复习要点和模拟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环境创设复习要点和模拟题1.docx

《幼儿园环境创设复习要点和模拟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环境创设复习要点和模拟题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环境创设复习要点和模拟题1.docx

幼儿园环境创设复习要点和模拟题1

幼儿园环境创设复习要点和模拟题

(1)

幼儿园环境创设复习要点和模拟题

教师:

李力

【考点一】幼儿园环境的概念

【考点模拟题】

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风、人际关系和情感氛围属于环境中的()。

A.广义环境

B.物质环境

C.精神环境

D.教育环境

答案:

C

【考点归纳】

对幼儿教育而言,幼儿园环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一般来说,物质环境是指幼儿生活、游戏和学习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包括园舍、家具设备、玩具材料、游戏空间、图书、室内外装修和布置等一切物质性的东西。

精神环境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风、人际关系和情感氛围等。

【考点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考点模拟题】

在布置幼儿园的墙面时,教师与幼儿一起开动脑筋、共同讨论、动手制作,最后把墙面布置得很漂亮。

这符合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A.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B.发展适宜性

C.开放性

D.参与性

答案:

D

【考点归纳】

1.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

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环境的教育性,即环境设计的目标要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并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

创设环境时,要以目标为依据,把教育目标落实到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及其每一项具体的活动中。

2.发展适宜性原则

从一般年龄特征来看,小班、中班、大班幼儿具有明显的身心发展特点上的差异,他们所需要的环境也不尽相同。

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征为其提供适宜的发展环境。

同时,环境的创设不仅要考虑到幼儿的共性,也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要让每个幼儿都能在不同的环境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和发展。

3.参与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

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过程的意义体现在:

培养幼儿的主体精神;发展幼儿的主体意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4.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的幼儿教育系统。

通过大、小环境的配合,主要是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互相取长补短,同心协力,培养适合新时代要求的幼儿。

5.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园所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简。

贯彻经济性原则的具体做法就是少花钱多办事,应当注意根据本地区、本园的实际情况,把钱花在有利于幼儿的发展上,花在提高教育的质量上。

6、安全性原则

保护幼儿的安全将康是幼儿园的基本责任,也是贯彻“保教并重”原则的重要措施。

幼儿园的的环境安全包括。

一是物质环境安全,物质环境的安全是保障幼儿人身安全的基础。

二是精神环境的安全,是保证幼儿获得心理安全的重要条件。

【考点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方法

【考点模拟题】

幼儿园户外的器械设备要符合幼儿的()。

A.身材高度

B.智力水平

C.活动能力

D.身材高度与活动能力

答案:

D

【考点归纳】

1.户外环境的创设

(1)地面

地面以坚实平坦的土地、沙地、草地为宜。

(2)器械设备

①器械设备要符合幼儿的身材高度与活动能力。

②器械设备以木材、轮胎、绳网、塑钢等材料为宜,另外,器械设备要安装牢固,定期检修维护。

③器械设备的数量与场地面积之间要保持合理的比例。

(3)游戏场地的结构

①在设计游戏场地时,应该考虑活动的动静交替和每个幼儿的不同需要。

②幼儿园的游戏场地,应当在促进动作和运动能力发展的同时,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尤其是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

③在设计游戏场地时,要尽量利用地形地貌的自然特点,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工修饰,让幼儿在接近大自然的环境中愉快地游戏。

(4)绿化

户外环境要进行适当的绿化,一方面可以美化环境,改善幼儿园小气候;另一方面也为户外活动场地提供遮荫,使幼儿在夏天也能到户外活动。

2.户内环境的创设

(1)面积与空间利用

①足够的空间是幼儿在户内开展各种活动的必要条件。

②在面积既定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空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家具、设备,为幼儿腾出活动空间。

(2)户内环境的结构

一个结构良好的户内环境应符合的标准为:

①活动区数量、面积适宜;②各活动区的活动互不干扰;③安全、卫生;④幼儿有独处的地方;⑤对幼儿的行为具有控制的作用。

(3)壁面布置

①要配合课程内容,体现一定的教育目的。

②要让幼儿参与。

③主要观众是幼儿。

④要注意形象、色彩、形式、空间等造型要素之间的和谐性。

⑤要考虑幼儿的审美趣味,富有儿童情趣。

⑥壁面要定期更换,保持整洁清新。

【考点四】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作用

【考点模拟题】

指导幼儿解决纷争、困难或情绪问题是教师在()中起到的作用。

A.准备环境

B.控制环境

C.调整环境

D.变换环境

答案:

B

【考点归纳】

准备环境、控制环境、调整环境,这是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重要作用。

1.准备环境

为了使幼儿能够更快乐、更轻松地学习和游戏,教师必须准备一个与教育相适宜的环境,这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教师在准备环境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让环境蕴含目标;

(2)增加幼儿的兴趣;(3)增强幼儿的参与意识。

2.控制环境

教师能够通过对环境的控制来激发、保持幼儿的活动积极性,帮助幼儿利用环境的条件来发展自己。

教师控制环境大致分为几个环节:

(1)诱导幼儿进入活动;

(2)帮助幼儿展开活动;(3)指导幼儿解决纷争、困难或情绪问题;(4)帮助幼儿结束活动。

3.调整环境

教师必须保持高度的敏感,随时审视环境,经常调整环境,使环境处于适宜幼儿发展的最佳状态。

【考点五】常见的活动区类型及其功能

【考点模拟题】

颜料、蜡笔、橡皮泥、剪刀、纸张等材料应该投放到()。

A.美工区

B.图书区

C.沙水区

D.建构区

答案:

A

【考点归纳】

【考点六】幼儿园活动区的创设

【考点模拟题】

()是幼儿在活动区活动的物质支柱。

A.空间

B.氛围

C.环境

D.材料

答案:

D

【考点归纳】

1.活动区的创设过程

(1)确定各活动区的空间位置

教师要根据本班活动室的面积和结构,依据活动区的设置原则,为每个活动区寻找一个最理想的位置。

(2)布置各活动区

按规划好的空间,利用玩具柜、椅子、桌子、大型积木等将各区相对隔开,然后逐一进行布置。

每个活动区可有醒目的标志,便于幼儿识别和掌握。

2.活动区材料投放利用的具体要求

(1)按目标投放材料

在投放材料时,还要考虑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的结合,即为幼儿将来具备某方面的能力,而现在要提供一些操作材料,完成一些近期目标以实现远期目标。

(2)按主题投放材料

主题内容是由若干个相关目标构成的,应该依据相关目标按主题投放材料。

(3)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

投放的材料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这样,材料的投放才能满足不同年龄班幼儿,或是同一年龄不同幼儿发展的需要。

(4)分期分批投放材料

材料是幼儿在活动区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学习的基本工具。

创设每个活动区时,教师应根据各个阶段的教育目标及目标的完成情况分阶段、分批、由易到难地进行投放。

(5)有些材料需随时投放

出现随时投放材料这种情况,一方面可能是幼儿的临时需要,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活动进行不下去,需要提供一种新材料以促进活动情节的发展。

【考点七】幼儿园心理环境的概念

【考点模拟题】

"心理环境"一词最早是由()提出的。

A.巴甫洛夫

B.班杜拉

C.勒温

D.桑代克

答案:

C

【考点归纳】

"心理环境"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勒温所提出的。

幼儿园心理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心理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人际关系、精神氛围、保教人员的教育观念与行为等。

【考点八】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原则

【考点模拟题】

()是指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名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A.科学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参与性原则

D.开放性原则

答案:

B

【考点归纳】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主要指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就是要对幼儿有真挚的爱,与幼儿有良好的沟通,知道幼儿的需要和想法,并让幼儿理解保教人员的要求及标准,使幼儿获得最佳的教育,实现全面发展。

2.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名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保教人员要根据不同的年龄特征提供相应的发展环境。

3.参与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强调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过程是幼儿与保教人员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共同创设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教师中心主义,培养幼儿的主体意识。

4.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包含两方面的意义:

(1)保教人员在设计幼儿园心理环境时要具有开放的心态;

(2)设计幼儿园心理环境时应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的环境系统。

【考点九】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原则

【考点模拟题】

教师对不同社会地位、不同职业和不同经济条件的家长要一视同仁,这表明()是做好家长工作的前提。

A.经常联系

B.双向反馈

C.要求适度

D.尊重家长

答案:

D

【考点归纳】

1.尊重家长

尊重家长是做好家长工作的前提。

教师对不同社会地位、不同职业和不同经济条件的家长要一视同仁,还要维护家长的威信,切忌在幼儿面前议论家长之短或变相训斥家长。

2.要求适度

教师应帮助家长与集体教育保持协调一致,而不是将幼儿园应负的教育任务硬性转嫁到家长身上。

幼儿园对家长提出的要求应切合实际,应是家长能力和物力所能达到的,不能苛求。

同时,要体谅家长的困难,尽力地给予帮助。

3.双向反馈

幼儿园在开展家长工作时,既要向家长输出科学育儿的信息,也要注意收集家长的反馈,要加强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保证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考点十】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方法

【考点模拟题】

()是一种集体方式的家园联系形式。

A.家长学校

B.家长委员会

C.家访

D.家园之窗

答案:

A

【考点归纳】

1.电话联系

电话联系是幼儿园家长工作中最快捷、最灵活的联系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电话及时向家长说明幼儿在园的情况,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

2.家访工作

家访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熟悉幼儿的资料,怎样应对家长可能提出的问题及打电话预约等。

3.入园、离园

在家长接送幼儿的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与个别家长交谈,对于幼儿的优点要及时向家长说明,对于孩子需要改进的地方要婉转地向家长提出,并与之协调好家园共育的问题。

4.亲子活动、节日联欢、开放日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能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教师要经常给家长创造这样的机会,定期举办一些亲子活动、节日联欢、开放日等,使家长能了解幼儿在园情况。

其中,开放日是最常采用的方式。

5.家园之窗

幼儿园教室门口的家长园地,是联系家园的纽带,是传输信息和知识的桥梁。

将保教内容向家长及时介绍,帮助家长明确本阶段教育重点,增强家庭教育目标的目的性,使家长对幼儿园的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6.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是家长的代表,可以把家长共同关心的话题或意见告诉教师。

更重要的是,家长委员会是教师的智囊团,如果平时教师遇到什么棘手的问题,可以请教家长委员会,大家一起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7.家园联系手册

教师可以通过《家园联系手册》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生活、学习情况,家长接到联系手册就能较为全面地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

8.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是家长工作的一种新形式,是一种集体方式的家园联系形式。

它主要是指学校向家长宣传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