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几何变换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742780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IS几何变换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GIS几何变换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GIS几何变换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GIS几何变换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GIS几何变换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IS几何变换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GIS几何变换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IS几何变换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GIS几何变换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实验名称:

实验(几何变换)

实验时间:

2015/04/16

实验类型:

■验证实验□综合实验□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使用几何变换,扫描文件的仿射变换,把扫描图像变换到UTM坐标系。

2)几何变换后的扫描文件的矢量化过程,

3)卫星图像的仿射变换

2、实验材料及相关设备:

1)安装有ArcmapArccatalog软件的Windows7电脑一台,

2)数据来源: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配套光盘中的GIS文件中的datesets_v7中的第六章

3)Hoytmtn.tif,一个包含扫描文件的土壤界限的TIFF文件

4)Rect_hoytmtn.tif,习作一矫正后的TIFF文件

5)Spot-pan..bil一景分辨率为十米的SPOt全色卫星图像;

road.shp,一个带有有GPS接收机测得的,并被投影到UTM坐标系的shapefile文件

3、实验理论依据或知识背景:

几何变换

⏹几何变换就是利用一系列控制点和转换方程式在投影坐标上配准数字化地图、卫星图像或航空照片的过程。

⏹GIS中,几何变换可分为地图到地图的变换和影像到地图的变换。

⏹均方根误差(RMS)是度量几何变换质量的一种定量方法。

变换方法

坐标系统之间进行几何变换有不同的方法。

各种方法的区别在于它所能保留的几何特征,以及允许的变化。

仿射变换

⏹仿射变换是假设输入(地图或影像)是均匀失真的,通常被建议用于地图到地图或影像到地图的变换。

⏹如果输入的是已知的具有不均匀分布的失真,如地形位移的航空照片(由于局部地形造成的对象移位),建议使用投影变换。

控制点

⏹控制点在确定仿射变换准确度中起关键作用(Bolstad等1990)。

控制点的选择因地图到地图的变换和影像到地图的变换而异。

⏹地图到地图变换的控制点选择相对比较直接。

我们只需要有已知真实世界坐标的点。

⏹影像到地图变换时的控制点通常也叫做地面控制点。

地面控制点(GCPs)是影像坐标(用行和列显示)和真实世界坐标都能识别的点。

GCPs直接从卫星影像选取。

因此,其地面控制点的选取并不像在数字化地图上选取4个地理控制点那么直接。

均方根(RMS)误差

控制点的好坏通常用均方根(RMS)误差来衡量,即对控制点实际位置(真实的)与估算位置(数字化的)之间偏差的估量。

数字化地图上的均方根误差

⏹如果RMS误差在可接受的围之,通常我们会假设整幅地图的变换也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在数字化控制点或输入控制点的经纬度值时,出现大的差错,该假设就是错误的。

像元值重采样

⏹三种常用的重采样方法是:

邻近点插值法、双线性插值法和三次卷积插值法。

⏹邻近点插值法是将原始图像的最邻近像元值填充新图像的每个像元。

⏹双线性插值法把基于三次线性插值得到的4个最邻近像元值的平均值赋予新图像的相应像元。

⏹三次卷积插值法则用五次多项式插值法求出16个相邻像元值的平均值。

二、实验容、步骤和结果

(要求:

详细写清楚本次实验的完成的主要容、具体实施步骤和实验结果。

纸不够可以自行添加。

1)连接ArcCatalog至第六章数据库,启动Arcmap,重命名为数据帧Task1,将hoytmtn.tif添加到Task1.单击Customize,菜单指向toolbars,选中Georeferencing,工具条出现在Arcmap,窗口,

2)放大hoytmtn.tif,定位四个控制点,用括号圈起控制点,两个在图像的顶部,两个在图像的底部,按顺时针从一到四编号,其中,左上角的点为1,

3)在第一个控制点周围放大视窗,激活Georeferencing工具条里的AddControlPoint工具。

单击于括号中心线相交的交叉点,再单击一次,在控制点上有一个由绿变红的+出现用同样的方法添加其他三个点。

4)在办步骤中,要更新四个控制点的坐标值,单击Georeferencing工具条里的viewlinktable。

表格点部出了四个控制点,XsourceYsource,Xmap,Ymap和残差值,其中前两个是扫描图像上的点,的坐标值,后两个是扫描图像上的坐标值。

5)如果控制点被正确的添加到图像,总的均方根误差应该小于4.0m,如果均方根误差大,选中残差值大的记录并删除,单击linktable上的对话框OK

6)本步骤要纠正便缓缓的土壤文件,选择Georeferencing,下拉菜单的Rectify,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所有参数为默认值,并将纠正后的图像保存在第六章数据库里,命名为rect_hoytmttn.tif

7)本步骤要创建一个新的shapefile,用于存储rect_hoytmttn.tif的矢量化要素,右击第六章文件夹,指向NEW,选择shapefile,在creatnewshapefile对话框里,输入文件名为hotmtn_trace.shp,要素类型为polyline,单击edit按钮,新文件的坐标系为PrejectedCoordinatesysterms/UTM/NAD1297zone11N,单击OK退出

8)插入数据帧,命名为Task2,天假rect_hoytmttn.tif和hotmtn_trace.shp,从前一个中选择Properties,在Symbology表里,选择UniqueValues,选择biuldtheattributetable.改变符号颜色为红色,值为零,关闭对话框,右击rect_hoytmttn.tif指向ZoomtoLayer.因为rect_hoytmttn.tif里面的颜色很浅。

9)在Arcmap中,单击EditorToolbar,在Editor下拉菜单中选择StartEditing,选择hoytmtn_trace进行编辑。

编辑模式激活了Arcscan工具条。

10)本步骤要矢量化参数,从Vectorization,下拉菜单选择Vectorizationsetting,单击Styles,选中Polygons,并在下一个对话框中单击OK,单击Apply,在单击Apply,关闭Vectorizationsetting对话框

11)在Vectorization菜单中选择GenerateFeatures是添加中心线的图层是hoytmtn_trace.单击OK批量式量化的结果保存在hoytmtn_trac图层,

12)Rect_hoytmtn左下角有关于土壤的注释,在标准工具上,选择Nottes,

完成图想到地图的转换

1)在Arcmap中插入新的数据帧,;

重命名为Task3,添加Spot-pan..bil和road。

Shp

2)使用快捷菜单的Zoom观察Spot-pan..bil和road。

3)在下拉菜单中的AutoAdjust打钩,右击road,选择Zoomtolayer,单击AddControlpoints,

4)在Georeferencing中单击viewlinktable,,其显示四条记录,每天条记录对应三个,

5)在Georeferencing菜单中选择Rectify。

在出现的下一个对话框中,进行祥云大小和像云冲采样的选择,同时还要定义输出文件的名称。

单击Save关闭对话框。

6)添加并查看rect_spot,经过地理坐标匹配和纠正过的rect_spot,是一个栅格数据,

7)rect_spot的值域应该是16——100,但如果他的值域是16---255,则应该使用以下方法纠正;

第一,SpatialAnalyst下拉菜单选择Reclassify。

在Reclassify对话框中,单击Unique。

行的原值为255,改为NOdata,单击OK,第二右击热Reclassofrect_spot,选择prroperties,在Show框中,选择Stretched。

改变LowLable为16,HignLable为100,单击OK,右击Reclassofrect_spot,单击Data,并选择ExportData。

然后指定输出名称和保存位置。

三、实验小结

1、实验中出现过的问题(或错误)、原因分析

(1)、在做到习作二,矢量化栅格线条时,忘了打开ARCScan的扩展模块,,后面经过同学的帮忙指正,才打开了扩展功能。

(2)、在做几何变换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错误,原因是几何方面公式知识理解较少,再加上对程序的不熟悉造成的;

(2)、在很多次操作中,出现脚本错误和在输入输出要素时出现红叉,没能成功完成,原因是细节不注意,有些小细节没做好

(3)、3次实验课从简单到困难,执行了几何变换的一些重要的基本操作步骤,好多次坐到后面就做不下去了,后面的很多数据都市一前面的为基础。

3、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问题

(1)在操作时,遇到做不来的,应该立即向人请教,或者询问老师不可一直纠结于一个问题,否则会导致做不完;

(2)上课认真听讲,保证对每个概念都有所了解,在做实验时才会更加快捷,更加有效率。

(3)在操作时,应该按照步骤认真完成,不能忽略任何一步,否则可能会导致后面的实验失败

(4)多进行练习,熟悉程序和操作方法。

指导教师评语和实验得分:

实验得分:

签名: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