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复习题课后题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73862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课后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课后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课后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课后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课后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课后题答案.docx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课后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复习题课后题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课后题答案.docx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课后题答案

国际经济学复习指南

1、绝对利益:

指在某种商品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若各个经济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2、比较利益:

由托伦斯提出、嘉图发展的国际贸易理论。

认为:

即使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具有最高生产率,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只要它们的劳动生产率在不同产品上存在区别,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便能从国际分工和贸易中获得利益。

12、幼稚产业:

具有比较利益的产业处于幼稚状态,经过保护使之发展,具有现实的比较利益。

穆勒标准:

某种产业由于技术不足、生产率低下、成本高于国际市场,无法竞争,在保护下,能够在自有贸易下获利,自我投资发展,即为幼稚产业。

(368页)

13、外汇:

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和政府证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以用作支付使用的国际支付手段或债权。

14、汇率:

汇率是一国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比关系,是外汇在市场中的价格。

汇率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固定汇率、浮动汇率、远期汇率、即期汇率等。

28、国际收支:

狭义的指的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同其他国家由于贸易、劳务、资本等往来而引起的资产转移。

广义的是指系统记载的在特定时期,一个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

二、简答题与计算题

1、试推导贸易乘数公式(395页)

答:

1)在开放条件下,对外贸易的增长可以使国民收入成倍增加,贸易乘数探讨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和就业之间的关系,描述了开放经济体系部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

2)从总需求角度有Y=C+I+G+X;

从总供给角度有Y=C+S+T+M;

令T=G,变换:

C+I+X=C+S+MI+X=S+M

设dI为投资增量,dX为出口增量,dS为储蓄增量,dM为进口增量,

则有dI+dX=dS+dM

变形后dI+dX=(dS/dY+dM/dY)dY

整理dY=(dI+dX)×[1/(dS/dY+dM/dY)]

若令dS=dI=0

则有dY=dX×[l/(dM/dY)]。

即:

贸易乘数是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进口倾向之和的倒数。

9、试分析J曲线效应及其对应措施

答:

(1)J曲线效应的含义:

当一国货币贬值后,最初会使贸易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而不是改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后贸易收支恶化才会得到控制并好转,最终使贸易收支状况得到改善。

这个过程用曲线描述出来与J相似,所以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时滞被称为J曲线效应。

如图所示。

(2)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存在时滞,其原因是出口增长需要投资增加生产,因此有时滞;进口本身

有惯性,在认识决策甚至找到进口货物的替代品和生产出替代品都需要时间,因此贬值作用很难即刻体现。

(3)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状况产生影响的时滞可划分成三阶段:

货币合同阶段、传导阶段、数量调整阶段。

①在货币合同阶段,进出口商品价格和数量不会因贬值而发生改变,以外币表示的贸易差额就取决与进出口合同所使用的计价货币。

如果进口合同以外币计价,出口合同以本币计价,那么本币贬值会恶化贸易收支。

②在传导阶段,由于存在种种原因,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开始发生变化,但数量没有大变化,国际收支继续恶化。

③在数量调整阶段,价格和数量同时变化,且数量变化远大于价格变化,国际收支开始改善,最终形成顺差。

(4)J曲线效应产生原因,在于在短期进出口需求弹性小于1,本币贬值恶化贸易收支,而在中长期大于1,

本币贬值能改善国际收支。

随着现代经济不断发展,这一过程越来越短,一般认为3-6月。

这就要求贬值国要有一定的外汇储备预防J曲线效应的影响。

13、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该模型扩展了对外开放经济条件下不同政策效应的分析,说明了资本是否自由流动以及不同的汇率制度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其目的是要证明固定汇率制度下的“米德冲突”可以得到解决。

1.在没有资本流动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下在影响与改变一国的收入方面短期是有效的,但长期来看是无效的,在浮动汇率下则更为有效;

2.在资本有限流动情况下,整个调整结构与政策效应与没有资本流动时基本一样;

3.而在资本完全可流动情况下,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时在影响与改变一国的收入方面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但在浮动汇率下,则是有效的。

14、试用图形解释三元悖论的含义。

(新)

答:

不可能三角形的主要容如下:

三角形的每一边都表示一种政策选择,独立的货币政策、汇率的稳定性以及完全的金融一体化,政策各有其吸引力。

三角形的任何两边可以进行组合,组合的结果分别由三角形的三个顶角表示,即完全的资本控制、货币联盟和完全的浮动汇率,然而,三边不可能同时实现。

如果一国货币政策是完全独立的,资本又是自由跨国流动的,便不能够实行固定汇率,汇率必须要浮动。

也就是说,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的独立在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的条件给定以后,2者只能取其一。

2、试述H-O模型的主要容并予以评价(346-348页)

答:

(一)基本容:

1、基本逻辑关系:

相同种类产品的绝对价格差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基础,价格绝对差是由成本差决定的,成本差是由要素的价格差决定的,要素价格的差异是由要素存量比率不同决定的,要素存量比率的差异是由要素供求决定的,而要素的供给则是由要素禀赋决定的。

因此,要素供给的禀赋不同造成了国际贸易的产生。

2、公式推导证明:

设X=劳动密集型产品Y=资本密集型产品;

L=劳动投入系数C=资本投入系数

W=工资率R=利息率

P为一国某产品的生产成本A为资本相对丰富国家B为劳动相对丰富国家

A国家Y产品的单位成本:

Pay=Ly*Wa+Cy*Ra

3、要素价格均衡及其分析:

要素价格均衡意味着商品的价格差为0,如果从上面的公式

中考察,

因为假设前提中有A国与B国的生产函数相同,但是已知的XY两种商品的资本-劳动比不同,故只能即两国的要素价格比趋同.

(二)简要评价:

1、H—O模式与比较利益说的异点。

从基本层面看,H—O模型是建立在相对优势上的,要素流动假设也基本一致,但H—O模型认为一种要素无法进行生产,国、国际贸易均为不同区域间的商品贸易,本质是相同的。

嘉图则认为国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不能用于国际贸易,价值的决定只是由劳动一种要素决定的。

嘉图认为劳动生产率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H—O模型则将劳动生产率一致作为分析的出发点。

2、H—O模型的政策含义与案例分析。

发挥一个国家固有的优势,从优势出发进行贸易,是其政策含义。

例如,马来西亚出口潭,中东国家出口石油,中国出口劳动密集型的服装、轻工产品等,便是发挥自己优势的典型案例。

3、对H—O模型的评价。

从一国基本经济资源优势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从实际优势出发决定贸易模式(产品结构、地理格局),从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分析是理论有益的方面;但禀赋并非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同时该理论比较强调静态结果,排除了技术进步的因素以及许多实际存在的情况,影响了理论的广泛适用性,另外对于需求因素并未给予充分的重视,也影响了该理论对于实际情况的分析。

4、试述产业贸易理论并予以评价

答:

1)产业贸易理论提出与假设前提:

理论基本是从静态出发的;以不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市场,而非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具有规模收益;考虑需求的情况。

2)产品的同异质性。

同一产业是指生产的产品投入要素接近,产品用途可以相互替代;产品的同质性是指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市场区位不同,市场时间不同;产品的异质性是指产品间不能完全替代(尚可替代),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

3)同质产品的产业贸易。

①国家间大宗产品,如水泥、木材和石油的贸易;②合作或技术因素的贸易,如银行业走出去引进来;③转口贸易;④政府干预产生的价格扭曲,促进出口同种产品有利可图;⑤季节性产品贸易。

4)异质产品的产业贸易。

国际产品异质性是产业贸易的基础,这是体现在产品牌号、规格、服务等特点上的不同,需求因特点不同产生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

5)需求偏好相似论。

需求偏好相似是产业贸易发生的动因。

国际贸易是国贸易的延伸,因厂商首先满足的是国市场;人均收入决定一个国家需求结构,收入相似则市场之间的隔阂较小,易于发生贸易。

6)规模经济的贸易利益。

具有相似禀赋的不同国家,其中若有一国因规模经济而使成本降低(源于固定资本分摊、专业化分工),它便会因此产生新的优势,而在贸易中受益。

7)产业贸易水平的衡量指数:

巴指数

8)评价。

产业贸易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批判,尤其是其假定更符合实际,理论从需求角度进行了考察。

规模经济是当代经济重要的容,对于它的追求,产生了许多利益,这一理论是对比较利益的补充和发展,但是该理论基本是静态分析

5、汇率决定的四种基本理论

铸币平价说:

两国货币的价值量之比表现为含金量之比,它是汇率决定的基础。

国际借贷说:

汇率是由外汇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而外汇的供给和需由国际借贷所产生的,因此国际借贷关系是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购买力评价说:

货币的价值在于其购买力,因此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其购买力之比。

购买力平价有两种形式,即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汇兑心理说:

人们需要外汇是因为要购买商品与服务以满足人们的欲望,效用是外汇的价值基础,真正的价值在于其边际效用,而这又是人们主观心理决定的。

6、试述购买力平价论的基本容并予以评价(378页)

答:

该学说是纸币本位的产物。

解释了纸币条件下汇率决定与其剧烈波动的原因。

购买力平价说包括绝对购买力平价说和相对购买力平价说。

绝对购买力平价说指在每一个时点上汇率取决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比。

相对购买力平价说是指当两国都有通货膨胀时,名义汇率=过去的汇率×两国通货膨胀之比。

如果有甲、乙两国,甲国有通货膨胀,而乙国的物价不变,那么,甲国的货币在乙国的地位下降。

该学说认为,汇率决定于2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购买力取决于通货膨胀,而后者又取决于货币数量,故其理论基础为货币数量论。

7、试述幼稚产业论的基本容并予以评价(368页)

答:

(一)幼稚产业的定义。

通过政策保护经过一段时间后,能够掌握技术,形成资本积累并最终形成成本比较优势的产业就是幼稚产业。

1、穆勒标准。

只要将来在自由贸易下能够获利就可以保护。

在关税补贴等保护措施下,使技术经验不足、生产力低下、生产成本高于世界价格、无法与国外产业竞争的产业继续生产。

未来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可以获利,暂时的保护是值得的。

这是一个静态标准。

2、巴斯塔布尔标准。

是将穆勒标准动态化,提出了现值的观念,认为保护幼稚产业所需的社会成本不能超过该产业将来利润的现值。

3、肯普标准。

除以上两个标准的全部容,应考虑产业在被保护期的外部效应,如某技术可为其他产业所获得,因而使得本产业利润无法增加,将来利润无法补偿投资成本,国家应该予以保护。

(二)政策含义与评价。

对于幼稚产业的保护是必要的,在同等的游戏规则下,各国条件不一样,自有贸易可能会损害相对落后国家的利益,但保护的目的在于使受保护者得以进步,最终不需要保护,在国际市场中自我扶植,因此,不时单纯地保护落后。

8、试推导两缺口模型并分析它的理论与实践意义(390页)答:

(一)缺口的概念。

在宏观经济学中,S=I即储蓄能够顺利地转化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但当国资源不足以支持理想的增长速度时,出现了缺口,引进外部资源弥补这些缺口便成为必要。

(二)两缺口模型。

该模型主要考虑的是储蓄与外汇缺口。

总供给Y=C+S+T+M总需求Y=C+I+G+X

若T=G,则有:

S+M=I+X或I-S=M-X

上式左边I-S是投资与储蓄差额,为储蓄缺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