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5 遗传定律的验证备战高考一轮复习重难点题型专项突破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735955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05 遗传定律的验证备战高考一轮复习重难点题型专项突破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专题105 遗传定律的验证备战高考一轮复习重难点题型专项突破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专题105 遗传定律的验证备战高考一轮复习重难点题型专项突破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专题105 遗传定律的验证备战高考一轮复习重难点题型专项突破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专题105 遗传定律的验证备战高考一轮复习重难点题型专项突破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105 遗传定律的验证备战高考一轮复习重难点题型专项突破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专题105 遗传定律的验证备战高考一轮复习重难点题型专项突破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05 遗传定律的验证备战高考一轮复习重难点题型专项突破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105 遗传定律的验证备战高考一轮复习重难点题型专项突破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A.利用杂合子Dd自交,后代性状之比为3:

1,可以验证分离定律

B.利用杂合子AaBb测交,后代性状之比为1:

1:

1,可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C.利用杂合子Dd进行单倍体育种得到植株D:

植株d=1:

D.利用花粉鉴定法验证自由组合定律需要花粉拥有至少两种可观测的相对性状

【答案】C

A、要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以让Dd自交,若后代出现3:

1的分离比,说明其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

B、利用双杂合子AaBb证明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通过自交出现9:

3:

1的性状分离比,测交出现1:

1的性状分离比,单倍体育种后代出现1:

1的纯合子证明,B正确;

C、要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以用单倍体育种进行,单倍体育种包括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若Dd经过单倍体育种产生的植株DD:

dd=1:

1,则说明其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C错误;

D、采用花粉鉴定法证明分离定律需要花粉拥有一种可观测的相对性状,如花粉粒形状有长形、圆形,利用花粉鉴定法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则需要花粉拥有至少两种可观测的相对性状,D正确。

故选C。

4.茉莉花有红色、紫色、白色,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现选用紫花植株与紫花植株杂交,F1中红花、白花、紫花植株的数量比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红花植株为纯合子

B.白花植株基因型为BB或bb

C.白花植株相互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紫花植株

D.可用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由分析可知:

A、红花植株为纯合子基因型为BB或bb,A正确,

B、白花植株基因型为bb或BB,B正确;

C、白花植株相互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紫花植株,C错误;

D、可用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类似测交)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D正确。

5.某单子叶植物的花粉有非糯性和糯性两种,分别受A和a基因控制。

非糯性花粉中含有直链淀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中含有支链淀粉,遇碘液变红褐色。

另有一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B和b分别控制花粉粒的长形和圆形。

研究表明,花粉粒的形状与某种蛋白质的结构有关。

现有①AABB、②AAbb、③aaBB、④aabb四种基因型的纯合子可供选择。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以上事实说明基因可以控制相关酶的合成最终控制生物的性状

B.以上事实说明基因可以直接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C.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择亲本①和④杂交

D.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亲本②和③杂交

A、A和a基因分别控制花粉的非糯性和糯性,由于非糯性花粉中含有直链淀粉,糯性花粉中含有支链淀粉,而淀粉并不是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因此A和a可以控制相关代谢过程中的酶最终控制相应的性状,A正确;

B、B和b基因分别控制花粉粒的长形和圆形,而花粉粒的形状与某种蛋白质的结构有关,说明基因可以直接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B正确;

C、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时,只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可选择AA和aa,或者是BB和bb杂交,有多种杂交方案可选择,C错误;

D、若通过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需同时研究两对相对性状,可选择①AABB和④aabb,或②AAbb和③aaBB杂交,D正确。

6.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利用该种植物的四个个体(有毛白肉甲、无毛黄肉乙、有毛白肉丙、无毛黄肉丁)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果皮有毛对无毛为显性,果肉黄肉对白肉为显性

B.甲、乙、丙、丁个体的基因型各不相同

C.若乙和丙杂交,其结果能验证两对基因A/a和B/b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

D.若乙和丙杂交,其结果能验证两对基因A/a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D

A、根据实验一有毛和无毛杂交后代全为有毛可知,有毛为显性。

根据实验二白肉和黄肉杂交后代全为黄肉可知,黄肉为显性,A正确;

B、根据实验一推断甲基因型为AAbb,乙基因型为aaBb,根据实验二推断丙基因型为Aabb,丁基因型为aaBB,四个个体基因型各不相同,B正确;

C、乙和丙杂交相当于两对基因都是测交,分开考虑都可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C正确;

D、乙aaBb和丙Aabb杂交,无论是两对基因连锁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都可能得到四种表型且比例为1∶1∶1∶1,所以无法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故选D。

7.现有三种类型的豌豆各若干,下列关于验证两大遗传定律的杂交组合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

甲、乙×

乙均可用于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B.甲×

丙只能用于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不能用于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乙×

丙既可用于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也可用于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可以用于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组合共有2种

试题分析:

要验证分离定律,可以用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个体进行自交或测交,即选择图中的亲本组合是甲×

乙、甲×

丙、乙×

丙,A正确;

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选择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的个体进行自交或测交实验,即选择图中的亲本组合是甲×

乙、乙×

丙,用于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组合共有3种,BC正确,D错误。

8.现有四个纯种果蝇品系,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余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表所示.

现要设计验证孟德尔遗传定律杂交实验的第一步,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通过观察体色验证分离定律,可选择交配品系组合为②×

B.若通过观察翅型验证分离定律,必须选择交配品系组合①×

C.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观察体色与眼色两对相对性状

D.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观察翅型和体色两对相对性状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指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因此能够发生自由组合的基因前提条件是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解:

A、若通过观察体色验证分离定律,可选择交配品系组合为①×

③或②×

③或③×

④,A错误;

B、若通过观察翅型验证分离定律,可选择交配品系组合为①×

②或②×

④,B错误;

C、要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要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控制翅形和体色的基因都位于Ⅱ号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所以选择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用②×

④或③×

④,C正确;

D、控制②和③两对性状的基因均存在于Ⅱ染色体上,这两对基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故选:

C.

9.某动物细胞中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B、C分别对a、b、c为显性。

现用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与aabbcc的个体杂交得到F1,对F1进行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F1体细胞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

A.

B.

C.

D.

【答案】A

由于aabbcc只能产生一种abc类型的配子,而测交子代基因型的种类及比例为aabbcc:

AaBbCc:

aaBbCc:

Aabbcc=1:

1:

1,说明AaBbCc产生了abc、ABC、aBC、Abc的4种配子,说明B和C基因、b和c基因连锁,即对应图中A。

故选A。

10.小麦种皮有红色和白色两种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由作用相同的两对等位基因(R1、r1、R2、r2)控制,红色(R1、R2)对白色(r1、r2)为显性,且显性基因效应可以累加。

一株深红色小麦与一株白色小麦杂交,F1中全为红色小麦,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深红色∶红色∶中红色∶浅红色∶白色=1∶4∶6∶4∶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F1产生的雌雄配子中都有比例相同的4种配子

C.浅红色小麦自交,后代可出现3种表现型

D.该小麦种群中,中红色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

A、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深红色∶红色∶中红色∶浅红色∶白色=1∶4∶6∶4∶1,该比例为9∶3∶3∶1的变式,因此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由于后代出现1∶4∶6∶4∶1的比例,因此F1的基因型为R1r1R2r2,其产生的雌雄配子中都有比例相同的4种配子,B正确;

C、浅红色小麦的基因型为R1r1r2r2、r1r1R2r2,浅红色小麦自由传粉,后代可出现3种表型,含两个显性基因表现为中红色、含一个显性基因表现为浅红色、没有显性基因表现为白色,C正确;

D、该小麦种群中,中红色植株含有两个显性基因,基因型可能为R1R1r2r2、r1r1R2R2、R1r1R2r2,D正确。

11.果蝇的灰身/黑身、长翅/残翅分别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实验中,利用纯合灰身长翅与黑身残翅个体杂交,F1全为灰身长翅;

将F1中的雌性个体与黑身残翅个体杂交,子代出现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4种表现型,且比例为4∶1∶1∶4,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灰身/黑身与长翅/残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F1雌性个体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重组

C.F1雌性个体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D.F2中的灰身长翅个体全部为杂合子

A、根据分析可知两对等位基因连锁,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此时期发生基因重组,B正确;

C、两对等位基因连锁,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此F1雌性个体能产生2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C错误;

D、F1中的雌性(AaBb)与黑身残翅(aabb)杂交,F2中的灰身长翅个体基因型全为AaBb,是杂合子,D正确。

 

12.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该植物某种群中有植株200株,其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各100株。

现用该种群中的100株红花植株自交,F1中红花植株:

白花植株=15:

1。

回答下列问题:

(1)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

若用F1中的一株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测交,F2会出现________种表现型。

(2)控制红花的基因,在该植物原种群中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F1中的植株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最简便的实验验证分离定律(要求写出验证思路,并预期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红花1或27/16(43.75%)用F1中的红花植株自交,若某些红花植株的后代出现红花∶白花=3∶1,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1)据上分析可知,这对相对性状中,红花对白花为显性。

F1中的一株红花植株基因型是AA或Aa,与白花植株aa测交,F2会出现1种或2种表现型。

(2)在该植物原种群中,100株红花植株有3/4AA、1/4Aa,100株白花植株基因型为aa,控制红花基因的基因频率=(100×

3/4×

2+100×

1/4)/(200×

2)=43.75%。

(3)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验证分离定律,最简便的方法是用F1中的红花植株自交,若某些红花植株的后代出现红花∶白花=3∶1,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13.研究人员选择果皮黄绿色、果肉白色、果皮有覆纹的纯合甜瓜植株(甲)与果皮黄色、果肉橘红色、果皮无覆纹的纯合甜瓜植株(乙)杂交,F1表现为果皮黄绿色、果肉橘红色、果皮有覆纹。

F1自交得F2,分别统计F2各对性状的表现及株数,结果如表所示。

甜瓜性状

果皮颜色(A,a)

果肉颜色(B,b)

果皮覆纹

F2的性状表现及株数

黄绿色

482

黄色

158

橘红色

478

白色

162

有覆纹

361

无覆纹

279

(1)甜瓜果肉颜色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

(2)据表中数据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出A和a、B和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完善下列实验方案,验证果皮覆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实验方案:

让F1与植株__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

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果皮颜色、覆纹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理论上F2中果皮黄色无覆纹甜瓜约有____________株。

【答案】橘红色不能缺乏对F2中两对性状(果皮与果肉颜色)组合类型的统计数据乙(果皮)有覆纹∶无覆纹=1∶370

(1)根据F1果肉为橘红色的个体自交后代中果肉橘红色∶白色≈3∶1,可知果肉橘红色为显性性状。

(2)由于F2的每对相对性状是单独统计的,没有对两对性状组合类型的数据进行统计,所以不能判断出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从表格中的数据分析,F2中有覆纹∶无覆纹≈9∶7,若要证明果皮覆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需进行测交实验,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乙)杂交,后代中出现果皮有覆纹∶无覆纹=1∶3的结果即可证明。

(4)若果皮颜色、覆纹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理论上F2中果皮黄色无覆纹甜瓜所占的比例为1/4×

7/16=7/64,F2的总株数为640(任意一对性状的株数之和),故F2中果皮黄色无覆纹甜瓜约有640×

7/64=70(株)。

14.玉米是一种二倍体异花传粉作物,可作为研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料。

玉米子粒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请回答:

(1)若用纯合饱满子粒玉米和纯合凹陷子粒玉米杂交,子代全部表现为饱满子粒,则饱满子粒这一性状称为_________________性状。

(2)用一杂合饱满子粒玉米进行自交,后代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统计后代表现型比例为饱满子粒:

凹陷子粒=________________。

(3)现有上述纯合饱满子粒玉米和纯合凹陷子粒玉米,若要用这两种玉米为材料验证基因分离定律,请你写出一种验证该定律的实验思路及预期结果______。

【答案】显性性状分离3:

1方法一:

让饱满子粒的玉米和凹陷子粒的玉米杂交得到F1,再用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方法二:

让饱满子粒的玉米和凹陷子粒的玉米杂交得到F1,再用F1与凹陷子粒玉米杂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1)合饱满子粒玉米和纯合凹陷子粒玉米杂交,子代全部表现为饱满子粒,饱满子粒是显性性状。

(2)杂合饱满子粒玉米进行自交,子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的现象,并且性状分离比饱满子粒∶凹陷子粒=3∶1。

(3)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可以选择自交或者测交,实验思路及预期结果如下:

①将两种玉米分别自交,若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则饱满子粒玉米子代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②让饱满的玉米子粒和凹陷的玉米子粒杂交,如果子一代表现出两种性状,且比例为1∶1,说明遵循分离定律。

15.有关玉米的两个研究实验:

(1)已知玉米子粒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请选用适宜的纯合亲本进行一个杂交实验来验证:

①子粒的黄色与白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②子粒的非糯和糯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③以上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思路:

选择亲本为基因型_________的个体杂交的F1;

F1自交得到F2,统计F2子粒的性状。

结果与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玉米杂交种高茎(Dd)表现为高产,且在玉米苗期便能识别高茎和矮茎。

某农场在培育玉米杂交种时,将纯种高茎玉米(DD)和矮茎玉米(dd)进行了间行均匀种植,但由于错过了人工授粉的时机,结果导致大面积地块自然受粉(设同株异花受粉与品种间异株异花受粉几率相同)。

如果希望不减产,则在进行了自然受粉的地块应从_______(填高茎或矮茎)上采集种子,次年播种后,选择_______(填高茎或矮茎)幼苗栽种。

【答案】AAbb、aaBB(或AABB、aabb)黄粒︰白粒=3︰1若非糯粒︰糯粒=3︰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若黄非糯粒︰黄糯粒︰白非糯粒︰白糯粒=9︰3︰3︰1,则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矮茎高茎

(1)设计实验验证下面三个问题,①子粒的黄色与白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③以上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由于基因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故只要验证了自由组合定律就意味着其中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根据上述分析,选择亲本为基因型AAbb、aaBB(或AABB、aabb)的个体杂交的F1;

F1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得到F2,统计F2子粒的性状。

①若黄粒︰白粒=3︰1,则验证子粒的黄色与白色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②若非糯粒︰糯粒=3︰1,则验证子粒的非糯和糯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③若黄非糯粒︰黄糯粒︰白非糯粒︰白糯粒=9︰3︰3︰1,则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2)玉米杂交种高茎(Dd)表现为高产,题意显示将纯种高茎玉米(DD)和矮茎玉米(dd)进行了间行均匀种植,进行乐子自然受粉,则会出现高茎玉米上籽粒的基因型为DD或Dd,收获种植后全部表现为高茎,当代无法选择,而矮茎玉米上籽粒的基因型为dd或Dd,收获种植后表现为高茎和矮茎,而高茎都为杂种,正是我们需要的杂交种,矮茎植株直接淘汰即可,故若希望不减产,则在进行了自然受粉的地块应从矮茎上采集种子,次年播种后,选择高茎幼苗(杂交种)栽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