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射频测试指导与原理正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7318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机射频测试指导与原理正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手机射频测试指导与原理正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手机射频测试指导与原理正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手机射频测试指导与原理正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手机射频测试指导与原理正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手机射频测试指导与原理正式.docx

《手机射频测试指导与原理正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机射频测试指导与原理正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手机射频测试指导与原理正式.docx

手机射频测试指导与原理正式

GSM手机射频测试指导

 

目 录

序 言  2

第一章测试条件  3

1.1正常测试条件  3

1.2极限测试条件  3

1.3震动条件  3

1.4其它测试条件及规定  4

1.5附件要求  5

第二章发射机指标及其测试  6

2.1发射载波峰值功率  6

2.2发射载频包络  11

2.3调制频谱(SpectrumDuetoModulation)  15

2.4开关频谱(SpectrumDuetoSwitching)  18

2.5频率误差(FrequencyError)  20

2.6相位误差(PhaseError)  22

2.7传导杂散骚扰(ConductSpuriousEmissions)  24

2.8发射峰值电流和平均电流  27

第三章接收机指标及其测试  29

3.1接收灵敏度(RxSensitivity)  29

3.2接收信号指示电平(RXLevel)  33

3.3接收信号指示质量(RXQuality)  35

第四章其余测试补充  38

4.1RC滤波电路对PA-RAMP的影响  38

4.2PA匹配调整  42

4.3天线开关指标测试  42

第五章附录  44

 

序 言

目前国家对手机的质量问题越来越重视,公司对于手机质量的客户满意度和返修率也一致关注。

其中,GSM手机的射频问题仍然是一个影响手机质量、开发进度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

为了保证产品的品质和性能符合GSM规范和国家标准,需要在手机测试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测试体系。

为此我们参照GSM规范欧洲标准、国家邮电部移动通信技术规范、国家信息产业部通信行业标准以及日常积累的测试经验编写了这份射频测试规程。

本规范的目的是针对研发阶段的GSM手机提供一个较全面测试和校准的指标依据,尽量保证研发阶段GSM手机的点测指标满足FTA、CTA与批量生产点测指标要求,使手机的射频问题尽可能在研发阶段暴露出来并在量产前解决,同时为评估手机的RF点测性能、指标余量、一致性、稳定性提供参考依据,另外为不熟悉测试的新员工提供一些指导。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射频指标术语解释,发射机和接收机部分射频指标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测试参考标准等,最后还给出了指标超标的一般分析。

由于我们射频知识与经验有限,不足之处请指导。

 

第一章测试条件

手机的测试条件包括测试环境条件、测试温度、湿度条件、测试电压及震动测试等内容。

民用设备的测试一般应在正常测试条件下进行,如有特殊要求时,也可在极限条件下进行测试。

鉴于移动站的特殊使用环境,下面将对移动站的测试条件作重点介绍。

1.1正常测试条件

对于移动站来说,正常测试温度和湿度条件应为以下范围的任意组合:

温度:

15—35℃

相对湿度:

25—75%

正常测试电压应为设备的标称工作电压,其频率(测试电源)应为标称频率±lHz范围内。

对于用在车载整流铅酸电他上的无线设备,其正常测试电压应为电池标称电压的1.1倍。

1.2极限测试条件

对于移动站,极限测试条件应为极限电压部极限温度的任意组。

其中对于手持机来说极限环境温度为-10~+55℃。

对于车载台和便携式移动站来说,其极限测试温度为-20~+55℃。

极限测试电压对于使用交流市电的移动站,为其标称电压的0.9~1.1倍。

对于采用汞/镍镉电池的移动站,极限测试电压为其标称电压的0.9~1.0倍。

对于采用整流铅酸电他的移动站来说,极限测试电压为其标称电压的0.9~1.3倍。

在极限温度下的测试过程:

对于高温,当实现温度平衙后,移动站在发射条件下(非DTx)开机1分钟再在空闲模式(idlemode)(非DTx)下开机4分钟,Ms应满足规定的要求。

对于低温,当实现温度平衡后,移动站应在Ms空闲模式(非DTx)下开机1分钟再进行测试,Ms应满足规定的要求。

1.3震动条件

在震动条件下测试移动站,应采用随机震动,其震动频率范围和加速度频谱密度(ASD)如下:

在频率为5~20Hz范围内,其震动ASD为0.96m2/s3。

在频率为20~500Hz范围内,在20Hz时ASD为0.96m2/s3,其它频率为-3dB/倍频程。

1.4其它测试条件及规定

1.系统模拟器(SS)

系统模拟器是一系列测试设备的总称,它是一个功能性工具,能对被测设备提供必要的输入测试信号并能分析被测设备的输出信号以实施GSM规范中所有的测试、

市场上现存的测试仪器可以实现全部或部分系统模拟器的测试功能。

如HP8922B/E/G系列、R/S公司的CMD54、CMD52及CRTS02、04、24系列等可以提供对移动站和基站不同级别的测试。

在测试基站时,系统模拟器可以模拟移动站和网络在A(或Abis)接口及空中接口(Um接口)对基站进行测量。

在测试移动站时,系统模拟器可以模拟基站及网络在空中接口(Um接口)对移动站进行测量。

2.衰落和多径传播棋拟器(MFs)

多径衰落模拟器(MFS)在功能上也属于系统模拟器的一部分,它主要用于在无线干扰性能测量中模拟真实的移动无线信道上的宽带多径传播条件。

它能提供由COST207和GSM05.05建议中所规定的标准多径传播模式。

其中包括典型的城市区地形(TU)、农村地形(RA)、丘陵地形(HT)及专门用于测试均衡器性能的传播模式(EQU)。

MFS应能模拟上述多径传播条件下从车速3km/h到250km/h范围内的多径分布,特别是使用车速为3、50、100和250km/h的情况。

3.标准测试信号

系统测试设备应能产生下列标准测试信号作为测试输入信号:

(1)标准测试信号Co:

它是未调制的连续载波信号。

(2)标准测试信号C1:

它是标准的GSM调制信号,其调制数据为010l格式信号输入到信道编码器输入端。

信道编码器可由测试方法来选择测试和加密模式。

在非跳频模式采用该信号时,其它未使用的时隙发送空闲突发脉冲串(dummyburst),且功率电平相对于使用时隙而变化。

以上两种标准测试信号都是用于表示有用信号,对于无用信号(即干扰信号)有下列三种标准测试信号:

(3)标准测试信号I0:

为未调制的连续载波信号。

(4)标准测试信号I1:

为GsM调制载波信号,其结构遵照GSM信号突发(burst,称为突发脉冲或简称突发。

下同)结构,但其所有调制比特(包括突发中的训练序列部分)皆直接为随机或伪随机数据流。

(5)标准测试信号I2:

为标准的GSM调制信号,但与C1信号不同,其突发的训练序列部分为标准的GSM训练序列,但突发中的数据比特(包括比特58和59)皆为随机或伪随机数据流。

1.5附件要求

1、采用相同标准的射频线和转接头,要求包括转接头在内GSM频段各信道间的损耗值小于0.5dB,损耗值差异小于0.2dB;DCS频段各信道间的损耗值小于1dB,损耗值差异小于0.3dB,特性阻抗含转接头应在50±5欧姆内。

2、射频综合测试仪采用CMU200或HP8960。

频谱分析仪采用HP或AGILENT系列。

3、RF带阻滤波器BANDREJECTFILTER要求对相应发射频段的信号衰减30dB以上,对二次、三次谐波衰减(插入损耗)小于1.5dB,VSWR小于1.3:

1,输入额定功率大于1W。

4、测试时,手机在与综测仪建立连接时BSTCH信号强度设为-60dBm,当测试误码率时,BS信号标准为-102dBm。

5、测试设备通常为:

综合测试仪  R&SCMU200或Agilent8960

网络分析仪  Agilent  8753ES

频谱分析仪  Agilent  E4404B

信号发生器  R&S  SMIQ06B

示波器    6050A

直流电源  Keithley

屏蔽箱、陷波滤波器、RF衰减器、射频连接线等;  

 

第二章发射机指标及其测试

2.1发射载波峰值功率

1、定义:

指发射机载波功率在一个突发脉冲的有用信息比特时间上的平均值。

即对该载频时隙突发脉冲串的有用信息比特部分(即时隙中段突发的有用信息比特部分,对常规信道为147比特,对允许接入信道(RACH)为87比特)测量的功率的平均值。

2、目的:

如果发射功率在相应的级别达不到指标要求,会造成很难打出电话的毛病,即离基站近时容易打出而离基站远时不易打出困难,往往表现出发射时总是提示用户重拨号码。

如果发射功率在相应的级别超出指标的要求,一方面可以客服空中损耗,降低对接收机接收灵敏度的要求,但则会造成电池损耗大,待机时间短;另外扩大小区覆盖范围,引入邻道干扰。

则需测量发射机的载波输出功率是否符合GSM规范的指标。

3、

测量:

(1)、仪器连接如图一,点测或耦合测试;

 

GSM称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GSM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为:

1.频段---GSM:

EGSM900移动电话机发:

880-915MHZ;

移动电话机收:

925-960MHZ;

DCS1800移动电话机发:

1710-1785MHZ;

移动电话收:

1805-1880MHZ;2.载频间隔:

200KHZ;3.支持信道:

EGSM975-1023,0-124)共174个信道;

DCS512-885)共374个信道;4.双工频率间隔:

GSM900:

45MHZ;

DCS:

95MHZ;5.发射机输出功率:

EGSM:

5-33DBm;

DCS:

0-30DBm;6.发射功率控制级别:

EGSM:

5(33DBm)-19(5DBm);

DCS:

0(30DBm)-15(DBm);7.接收灵敏度:

EGSM:

优于-102DBm(RBER<2%);

DCS:

优于-102DBm(RBER<2%);8.频率误差:

<0.1PPM;9.峰值相位误差:

<20deg;10.均值相位误差:

<5de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