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计算专题含答案全解全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728436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计算专题含答案全解全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计算专题含答案全解全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计算专题含答案全解全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计算专题含答案全解全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计算专题含答案全解全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计算专题含答案全解全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计算专题含答案全解全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计算专题含答案全解全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计算专题含答案全解全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实验组别

混合溶液质量/g

200

铁屑质量/g

6

9

12

15

18

析出铜的质量/g

6.4

9.6

m

16

5、为测定CuCl2和FeCl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FeCl2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200g混合溶液加人足量的AgNO3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143.5gAgCl固体;

②另取原混合溶液各200与含有杂质的废铁用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共做了五组实验,其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分析计算:

(1)表中第三组实验的m值为________。

(2)第________组实验恰好完全反应。

(3)铁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原混合溶液中FeCl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6、学校某兴趣小组做了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的实验,小明为测定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成分及含量,想烧杯中分5次共加入2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记录如下:

(1)分析实验过程,第一次加入40.0克NaOH,为什么没有生成沉淀?

________。

(2)分析实验过程,如果加入90克NaOH,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3)原来混合液中氯化铜的质量为多少克?

(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4)若小明在称量沉淀前,没有将沉淀上吸附的溶质清洗掉就直接干燥,则会造成就计算氯化铜的含量 

 

A. 

偏高 

B. 

偏低 

C. 

不变

7、实验室有一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样品中只含碳酸钠杂质,且成分均匀),为测量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质量、大小相同的3个烧杯,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克;

②向上述3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份质量不同的样品;

③充分反应后,再用电子天平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逸出)。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反应前稀盐酸+烧杯质量(克)

150

反应前固体样品质量(克)

4

8

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烧杯质量(克)

155.8

158.7

已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NaOH+HCl=NaCl+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

(1)分析表中数据,写出判断实验二中的样品已完全反应的理由:

(2)表中的m值为________。

(3)根据实验二的数据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阐述分析计算题

8、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谈究.实验结束后,老师另外提出了几个问题,请你一起参与思考.

(1)图甲装置内物质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气球仍胀大的是________(选填“A”、“B”或“A和B”)

(2)若图乙装置内Na2CO3溶液的质量为5克,滴入试管的稀盐酸质量也是5克,装置内物质充分反应后,发现NaOH浓溶液质量增加0.22克,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根据上述已知条件,通过分析可以确定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①原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②原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③原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④反应后试管中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

(3)请你选择

(2)所填的其中一项,通过计算确定其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9、科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资料:

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

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

取适量牙膏样品,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夹持仪器略去),充分反应后,测定C装置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目的是。

(2)某同学认为不必测定C装置中生成的BaCO3质量,只要测定C装置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同样可以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准确称取8.00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3.94g。

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

(1)Na+、H+;

(2)10.6g;

(3)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6.5%

【解析】

(1)由图象可知,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加入的稀盐酸的量是过量的,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为NaCl、HCl,阳离子是:

Na+、H+。

(2)由图象可知,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加入的稀盐酸恰好与碳酸钠反应。

设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z。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7311744

x100g×

7.3%yz

106x=73100g×

7.3%=117y

7.3%=117y=44z解得:

x=10.6gy=11.7g、z=4.4g

(3)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100g+12.5g+100g−4.4g=208.1g。

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

12.5g−10.6g+11.7g208.1g×

100%≈6.5%

2、【答案】

(1)稀盐酸;

(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5.6%.

(1)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盐酸会先与碳酸钠,导致溶液的pH值升高,然后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溶液的pH值不变,反应结束,溶液的pH值会继续的增大,所以a→b段表示碳酸钠与混合溶液中的稀盐酸反应;

(2)设盐酸和碳酸钠反应时,生成氯化钠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y

2HCl+Na2CO3=2NaCl+H2O+CO2↑

10611744

21.2%×

50gxy

106/21.2%×

50g=117/x=44y

x=11.7g

y=4.4g

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钠质量为m,生成碳酸钙沉淀质量为n

CaCl2+Na2CO3=CaCO3↓+2NaCl

106100117

100gnm

10621.2%×

100g=100n=117m

m=23.4g

n=20g

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3.4g+11.7g100g+150g−20g−4.4g×

100%=15.6%.

3、【答案】

(1)减弱

(2)BaCl2、CuCl2、HCl(3)2HCl+Ba(OH)2=BaCl2+2H2O

(4)由图象中的数据可知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2.33g,设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为x,

CuSO4+Ba(OH)2=

Cu(OH)2↓+

BaSO4↓

98

233

x

2.33g

98/x=233/2.33

x=0.98g

∴m=0.98g+2.33g=3.31g

4、【答案】

(1)>

(2)先无现象,当NaOH加到一定量时会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3)氢氧化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可溶解于硫酸,硫酸钡沉淀不能溶解于硫酸,由图像可知,减少沉淀为氢氧化铜,质量为5.64-4.66=0.98g,

设生成0.98g氢氧化铜时产生硫酸钡质量为x

Ba(OH)2+CuSO4=BaSO4↓+Cu(OH)2↓ 

233 

98 

0.98g

233:

98=x:

0.98g

x=2.33g

所以m=2.33+0.98=3.31;

(4)氢氧化钡溶液全部转化为硫酸钡,设产生4.66硫酸钡反应的氢氧化钡质量为x

Ba(OH)2---BaSO4

171 

233

4.66g

171:

233=x:

4.66g

x=3.42g

则氢氧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5、【答案】

(1)12.8

(2)四

(3)解:

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a

Fe+CuCl2=

Cu+FeCl2

56

64

a

16g

=

a=14g

Fe%=

×

100%=

100%=93.3%

答:

铁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93.3%.

(4)解:

设参加反应的氯化铜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银的质量为y,参加反应的氯化亚铁的质量为z。

Fe+

CuCl2=

135

x=71.75g

2AgNO3+

CuCl2==Cu(NO3)2+

2AgCl↓

287

33.75g

y

y=31.75g

m=m总-m1=143.5g-71.75g=71.75g

FeCl2==Fe(NO3)2+

127

z

71.75g

z=31.75g

FeCl2%=

100%=15.9%

原混合溶液中FeCl2的质量分数为15.9%。

6、【答案】

(1)NaOH和HCl先反应了

(2)CuCl2和NaCl

设原来混合液中CuCl2的质量为x

9.8克

原来混合液中氯化铜的质量为13.5克。

(4)A

7、【答案】

(1)因为实验三产生的气体质量为150+12−158.7=3.3(克),实验二产生的气体质量为150+8−155.8=2.2(克),实验三产生的气体质量大于实验二,所以实验二中稀盐酸有剩余,8克样品已完全反应。

(2)152.9

设8克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x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150+8−155.8=2.2(克)

Na2CO3+2HCl=2NaCl+H2O+

CO2↑

106

44

2.2克

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66.25%。

8、【答案】

(1)B

(2)②④

(3)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106 

0.22g

x=0.53g

原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6%

原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6%.

【解析】【分析】

(1)根据反应产物进行分析解答;

(2)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可知盐酸过量,碳酸钠全部反应,NaOH浓溶液质量增加0.22克,证明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0.22g二氧化碳气体,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和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进而求得原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反应后试管中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本题难度不大,可依据已有的知识解答.

9、答案:

(1)把产生的气体全部排入C中,使之被完全吸收

(2)C装置还吸收了水蒸气、氯化氢等气体,造成质量偏大

设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碳酸钙的质量为y。

Ba(OH)2+CO2═BaCO3↓+H2O

44197

x3.94g

44:

197=x:

3.94g

x=0.88g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44

y0.88g

100:

44=y:

0.88g

y=2g

CaCO3%=

100%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