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蔬菜农副产品物流配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71564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枣蔬菜农副产品物流配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红枣蔬菜农副产品物流配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红枣蔬菜农副产品物流配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红枣蔬菜农副产品物流配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红枣蔬菜农副产品物流配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红枣蔬菜农副产品物流配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红枣蔬菜农副产品物流配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枣蔬菜农副产品物流配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红枣蔬菜农副产品物流配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红枣蔬菜农副产品物流配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真情枣业合作社

红枣蔬菜农副产品物流配送项目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

真情枣业合作社红枣蔬菜农副产品物流配送项目

2、承办单位概况

承办单位:

榆林市xx情枣业合作社

企业名称

榆林市xx情枣业合作社

法定代表人

成立日期

2009

企业性质

农民专业合作社

注册资本金

300万元(RMB)

总资产

1200万元(RMB)

x情枣业合作社位于x城北1公里处,始建于二00九年,注册资金300万元,有职工51人,占地10余亩。

合作社基础设施完善,拥有固定资产800万元,实力雄厚。

生产技术先进,主要生产“x情”品牌红枣系列产品以及小杂粮深加工产品,年产值达2700多万元。

2010年,为促进本地红枣及土特产品的流通,增加当地农民收入,保证农副产品配送中心货物的运销,合作社不断扩大农副产品市场化运作,相继在西安、延安、汉中、呼市、太原、乌鲁木、北京等建立网点销售12个,有效地解决了产品的销售问题,为公司创造良好的业绩奠定基础。

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①建设单位委托榆林市卓越咨询顾问有限公司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②国家计委计办投资[2002]15号文件审定出版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③《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④国家计委、发改委、农业部2003年及今后对农产品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农产品市场主要对象为:

a、大中城市现有的运行良好、交易规模大、管理较规范的批发市场扩建和改造升级;b、以水果、蔬菜、水产品、畜禽为主的鲜活类农产品市场;c、西部地区年交易额4亿元以上的销地市场;d、现有重点农产品市场的住处管理、电子结算、储藏保鲜、物流配送、农药残留检测等设施建设。

⑤国家计委、经贸委、农业部《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计经贸[2002]2668号)。

⑥国务院《关于加强新阶段“菜蓝子”工作的通知》。

⑦农业部《农副产品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吉林省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⑧承办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1)项目提出的背景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作为食品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战略地位十分明显。

商务部正在加强中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大力推动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冷链系统和生鲜农副产品配送中心等建设,确保菜篮子安全。

农副产品既是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基本生活资料,又为工业生产提供重要原料,加快建设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解决农民农副产品“卖难”问题、促进农副产品市场开拓,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为了通过流通的效率化减少流通费用,稳定农副产品的价格,提高农副产品的竞争力,增加农民的收入,持续性带给消费者更安全,更经济实惠的商品,需开发现代化农副产品流通设施,促进农副产品的标准化、规格化、等级化,带动农村的产业化发展。

以此背景,考虑到x农村地域特性,把现有的老化恶劣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转移,扩建成现代化的农副产品物流配送市场。

x位于陕西省东北部,黄河中游西岸,县境南北长85公里,东西宽23.9公里,总土地面积2028平方公里,总人口23万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贫困县。

x农副土特产品十分丰富,特别是红枣、大明绿豆、黄豆、洋芋等产品规模优势明显,在周边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

特别是红枣生产已成为县域经常的支柱产业,目前x红枣枣林面积达45万亩,年产量约为8000多万斤,98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红枣名乡”称号。

薯类年产1.2亿公斤,名优杂豆总产达2350万公斤,土特产生产蕴藏巨大潜力。

x道路交通比较发达,榆佳路、佳吴路纵贯南北,太佳路、佳米路横贯东西。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大力发展“一红一白”为主的县域经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进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为主线的农业产业建设,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取得了显著成绩。

为了加快古城x的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x情枣业合作社适时提出并及时上马建设红枣蔬菜农副产品物流配送项目,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必将为带动县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品牌,加快建设富裕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x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2)项目开发目标

在当前农产品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的情况下,提高x红枣、土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创出榆林市农副产品冷藏、贮存、批发市场开发的模板为目标,促进x及陕北农特产品的国内市场开拓,构筑通往内地各市的物流、流通前沿基地。

(3)项目提出的理由

1、城市发展计划方面

因现有的农贸市场位于县城中心,交通堵塞,环境污染,抑制城市发展等不利原因,需转移该批发市场。

随着x县城区域的逐步扩大,有必要需建一座集冷储、物流、批发为一体的农产品交易区。

2、流通贸易方面

创建屈家庄农产品物流聚集区,可以联系山西临县以及内蒙毗邻县区的物流据点,农产品的集中交易效应可以为区域内农副产品的流通功能发挥出强大的作用。

具备确保生产者的安定出货及正常价格的功能,担负起以竞争原则所定的价格变动及供求功能来确保生产者安定的年物量出货作用,担负起中小零售商购买低价位的农副产品的市场作用。

确定农副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据点型中间批发功能,担当低价位,安定的购买场所的作用,为物价安定做出贡献。

3、道路交通方面

项目建设地屈家庄村位于主城区以北1公里处,交通设施完善,穿省、跨县公路四通八达,太佳高速公路建设在即,周边更有延神铁路纵贯榆林市境内,具有优越的多辐射功能。

4、环境方面

因现有的农副产品贸易市场位于县城中心,引起诸多环境问题及相关社会费用的增加,更是要求新批发市场的开发及转移。

(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改革和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要求。

2、项目建设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

3、在经营规模方面,拟建址是x县城周边紧靠公路的屈家庄,该址与县城中心的连接性很好,从选址离目前正在建设的太佳高速公路约2㎞,与外部的输出和物流运输很方便。

交易辐射面大、人流多,联络各地产品,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4、在交易品种方面,形成红枣、果品、蔬菜、肉食、粮油、副食品等10大系列200多个品种。

5、在管理服务方面,市场严格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运行,规范管理,治安、调运、运输、饭店、招待所、储蓄所等,配套设施基本齐全,可提供全天侯装卸、储运一条龙服务。

6、在政策环境方面,x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第三产业,特别是商贸流通领域中农副产品市场的建设。

该物流配送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将受到国家、省、市、县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取得一定的政策性扶持帮助。

(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红枣蔬菜农副产品物流配送项目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近年来x县委、县政府把做大做强红枣产业以及发展深加工小杂粮放在重中之重,农民发展红枣生产以及种植薯类、名优杂豆类土特产热情高涨,产量有大幅增加,仅靠原有输出系统已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原有市场较为分散,经营交易面积比较小,物流规模偏低,远远不能适应现有经营品种、数量、规模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老市场处在主城区内,老市场周边的道路状况不是很好,给主城道路交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二是根据x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把主城区商业及服务业逐步向主城外扩展,以提高整个城市的建设规模。

城市人口的增加必将会进一步加重农副产品需求,相关配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必须紧跟其后。

三是与周边县城相比,x至今也没有一个功能完善的农副产品市场。

为了发挥规模效益,产生价格优势,真正使老百姓受益,我们通过学习考察周边地区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建设经验,提出建设高标准、多功能、现代化的农副产品配送中心是非常合时宜的。

四是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扩大就业,保持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二、项目概况

1、拟建地点

陕西x佳芦镇屈家庄村

2、建设规模与目标

(1)建设内容及规模

新建集生产、储藏、加工、配送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总体布局分四个功能区:

即专业农副产品交易区(水果蔬菜、土特产品、红枣、家禽水产等);农副产品保鲜、储藏区;物流仓储配送区;商务信息区和配套后勤服务区。

建设内容主要为:

1、征用建设用地10亩及土地平整投资50万元;

2、新建一座900平方米农产品交易大厅,形成总规模1500平方米农产品交易市场,投资145万元;

3、新建一座1100平方米的物流中心库房,形成总库房面积2100平方米,投资125万元;

4、在原600平方米冷库基础上扩建600平方米,形成1200平方米气调冷藏保鲜冷库,投资650万元;

5、购物流配送车5部投资35万元;

6、改造15个旧农产品经营加盟店投资20万元;

(2)经营目标

拟经营红枣、蔬菜、粮油、肉类、禽蛋、水产、副食调料、干鲜果品、茶叶等10大类近200余种商品,以红枣、水果、蔬菜为主项,以x绿色无公害红枣系列产品为特色。

红枣蔬菜农副产品物流配送项目将以农副产品批发零售为龙头,以气调保鲜冷库集聚人气,将为x农副产品开辟广阔的市场渠道。

交易大厅拟设摊位100个,从业人员150人,争取年进出货物吞吐量达4000万公斤,年交易额达5000多万元。

3、主要建设条件

(1)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国家“十五”计划提出,要扶植、规范和发展一大批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在全国大中城市,主要商品生产、集散地和交通枢纽,建设若干个有合理规模、运作规范的办副产品批发市场和专业化配送中心,构建全国性物流配送网络。

国家“西部开发”相关政策扶持,使x正面临地区均衡发展的政策机遇。

改变x处于政策“边缘区”的不利局面,有利于x把握新的机遇,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向国家争取实质性政策和项目资金支持,实现加速发展。

(2)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

项目建设地屈家庄村位于主城区以北1公里处,交通设施完善,穿省、跨县公路四通八达,太佳高速公路建设在即,周边更有延神铁路纵贯榆林市境内,具有优越的多辐射功能。

(3)优越的基础建设设施。

项目建设地在有10kV输配电缆通过,完全可满足用电需求。

程控电话、互联网络和移动电话覆盖全县,通讯先进。

项目地500米处建有供水公司水塔,可直接向农副产品配送中心供应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排污可选择就近城市排污管线排放。

4、项目投入总资金效益情况

(1)项目投入总资金

项目总投资为1525万元,其主要构成如下:

建筑安装工程费:

556.7万元

设备购置费:

448.3万元

网点改造费用:

20万元

铺底流动资金:

500万元

(2)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为1525万元,其中社员入股筹措148万元,农户入股752万元,银行贷款425万元,社会其他筹资200万元。

(3)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建设期定为1年,为2009年6月~2010年6月。

第二章市场预测

一、国内市场供应现状

商品流通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末,我国农副产品流通因供求信号扭曲导致的高昂费用与机会成本,不断地呼唤着农副产品流通体制的创新。

为此,国家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对传统农副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

第一,逐步缩小农副产品统购、派购范围,扩大议购议销的比重,最后取消统购、统销政策,实行合同订购政策。

第二,发展农副产品多渠道经营,改革长期以来形成的农副产品单渠道、多环节、封闭式的体制。

在允许农民长途贩运农副产品、改革价格管理办法的同时,改革农副产品的批发体制,既在大中城市兴办农贸市场,又有计划的建立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副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已初步形成了以各类批发市场为中心、城乡农贸市场为基础、直销配送和连锁超市为补充,产区、销区、集散地市场相结合的农副产品市场体系,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

80年代中期和后期,各地相继建设了一批蔬菜、果品批发市场。

进入90年代以来,适应“菜篮子”工程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