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高考生物非选择题遗传与细胞工程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703121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7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年高考生物非选择题遗传与细胞工程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10年高考生物非选择题遗传与细胞工程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10年高考生物非选择题遗传与细胞工程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10年高考生物非选择题遗传与细胞工程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10年高考生物非选择题遗传与细胞工程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年高考生物非选择题遗传与细胞工程Word格式.docx

《10年高考生物非选择题遗传与细胞工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年高考生物非选择题遗传与细胞工程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年高考生物非选择题遗传与细胞工程Word格式.docx

解析:

控制人血型的基因若位于X染色体上或Y染色体上,则A型血、O型血与性别相关联,由此可推出答案。

胎儿红细胞刺激母体可产生抗体,因此引起该病的抗原是胎儿红细胞表面抗原。

母婴血型不合,只要母体产生的血型抗体量少就不发生新生儿溶血症,反之则产生。

母婴血型不合会发生新生儿溶血症。

Ⅰ1的基因型是ii,而Ⅱ4的基因型是IAi。

第2题(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

水稻种子中70%的磷以植酸形式存在。

植酸易同铁、钙等金属离子或蛋白质结合排出体外,是多种动物的抗营养因子;

同时,排出的大量磷进入水体易引起水华。

(1)磷元素除了形成植酸外,还可以出现在下列___________分子或结构中(多选)。

A.核糖 

 

 

B.ATP 

C.核糖体 

D.核膜

(2)种植芦苇能有效抑制水华的发生,表明芦苇与引起水华的藻类关系是___________。

(3)植酸酶可降解植酸,在谷物类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饲料的___________利用率。

(4)酵母菌中植酸酶的活性较高。

下图是从不同类型酵母菌的发酵液中提取植酸酶的工艺流程。

据图回答:

①植酸酶__________(Ⅰ/Ⅱ)属于分泌蛋白。

②若植酸酶Ⅰ和Ⅱ的肽链组成不同,其差异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提纯的植酸酶需做活性条件测定,下图为测定结果。

图中的自变量可为______________(答一种);

因变量可以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5)为从根本上解决水稻中的高植酸问题,可将植酸酶基因导入水稻,培育低植酸转基因水稻品种。

下图是获取植酸酶基因的流程。

①图中基因组文库__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cDNA文库。

②B过程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

A、C过程中__________(可以/不可以)使用同一种探针筛选含目的基因的菌株。

③目的基因Ⅰ和Ⅱ除从构建的文库中分离外,还可以分别利用图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模板直接进行PCR扩增,该过程中所用酶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获得的转植酸酶基因水稻品系植酸含量低,但易感病。

下图为选育低植酸抗病水稻品种的过程。

图中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基因控制,并独立遗传。

采用上图育种过程,需从_________代开始筛选,经筛选淘汰后,在选留的植株中低植酸抗病纯合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

选留植株多代自交,经筛选可获得低植酸抗病性状稳定的品种。

(1)BCD

(2)竞争关系(3)营养成分(4)①Ⅰ②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③温度(或pH)单位时间内植酸的降解量(或植酸降解产物的生成量)(5)①大于②逆转录酶可以③DNAcDNA耐高温(6)F21/9

磷是构成ATP、核糖体、RNA及核膜中磷脂的重要成分,所以B、C、D中含有磷。

水体中芦苇与藻类生活在一起,争夺水中无机营养,属于竞争。

植酸是多种动物的抗营养因子,在谷类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分解植酸,提高饲料营养成分的利用率。

发酵液Ⅰ中有酵母菌和其代谢产物,离心得到的上清液无酵母菌,从上清液分离提纯的植酸酶Ⅰ是酵母菌分泌蛋白。

cDNA是部分基因文库,所以基因组文库大于cDNA文库。

因为mRNA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出来的,所以A、C可以使用同一种探针筛选含目的基因的菌株。

第3题(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生物(江苏卷))

动物器官的体外培养技术对于研究器官的生理、病理过程及其机制意义重大。

下图是一个新生小鼠的肝脏小块培养装置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肝脏切成小薄片,这有利于肝脏细胞__________。

(2)气室中充入5%CO2气体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

(3)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是为了抑制细菌生长,但要注意选择抗生素的__________,以保证抗生素对肝脏无害。

(4)有机物X有毒性,可诱发染色体断裂。

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和提供的下列材料用具,探究肝脏块对有机物X是否具有解毒作用。

材料用具:

肝脏小块,外周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培养液,植物凝集素(刺激淋巴细胞分裂);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滴管;

吉姆萨染液(使染色体着色),有机物X溶液等。

实验过程:

①在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植物凝集素培养淋巴细胞,取4等份,备用。

②利用甲、乙、丙、丁4组上图所示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表示已完成的步骤)。

步骤一:

加入肝脏培养液

步骤二:

加入有机物X溶液

步骤三:

放置肝脏小块

上表中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取4组装置中的等量培养液,分别添加到4份备用的淋巴细胞培养液中继续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取淋巴细胞分别染色、制片。

在显微镜下观察_________,并对比分析。

若丙组淋巴细胞出现异常,而甲组的淋巴细胞正常,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吸收氧气和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

(2)维持培养液适宜的pH

(3)种类和剂量

(4)②向乙(或丁)组装置中放置肝脏小块④染色体形态和数量肝脏小块对有机物X具有解毒作用

(1)肝脏切成小薄片有利于肝脏细胞吸收O2和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

(2)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3)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应适当,否则会影响肝脏。

(4)本实验是探究肝脏小块对有机物X是否具有解毒作用,自变量为是否加入肝脏小块,因变量为染色体形态和数量。

第4题(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生物(广东卷))

在充满N2与CO2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几株番茄,CO2充足。

测得系统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1)6~8h间,光合速率___________(大于、小于)呼吸速率,容器内的O2含量___________,CO2含量___________,植株干重___________。

(2)9~10h间,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

10h时不再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

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另一细胞器即___________停止ATP的合成,___________成为ATP合成的唯一场所。

(3)若在8h时,将容器置于冰浴中,请推测呼吸速率会出现的变化及其原因。

(1)大于上升下降增加

(2)光照强度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3)呼吸速率下降,相关酶的活性因降温而下降。

(1)由图可知:

在6~8h间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容器内O2含量上升,CO2含量下降,植物干重增加。

(2)9~10h间,光合速率下降的最可能原因是CO2减少;

10h时光合速率为0,不再产生ATP的细胞器是叶绿体;

O2消耗尽线粒体也不能合成ATP,只有细胞质基质合成ATP。

(3)若在8h时,将容器置于冰浴中,酶活性降低,呼吸速率会下降。

第5题(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生物(广东卷))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如下图)。

请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___________,尿素含量___________。

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推测其是___________的产物。

(2)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

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过___________作用,为细胞提供___________。

(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

(1)和(3)可初步判断,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___________的特性。

(1)降低增加细胞代谢(代谢)

(2)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原料呼吸(分解)能量(ATP)

(3)肝细胞膜受损(或细胞裂解)

(4)选择透过(选择通透)

(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下降,尿素含量上升,尿素是蛋白质在细胞代谢中的产物。

(2)氨基酸进入细胞后,主要用来合成蛋白质,被选择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过呼吸作用,为细胞提供能量。

(3)肝脏受损,细胞膜通透性增大会使转氨酶排到细胞外。

(4)由

(1)(3)判断,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选择透过性。

第6题(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生命科学(上海卷))

图1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图2~4是图1中部分结构的放大,据图回答。

([ 

]内填图中标号,__________上填适当内容的文字。

图1

图2 

图3 

图4

(1)图中的结构1~15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和[ 

];

可能含有水溶性色素的是[ 

结构15与[ 

]的形成有关。

(2)图2、3、4所示在结构上的主要共同点是___________。

图2、3所示结构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在其中进行的循环Ⅰ、Ⅱ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

图3所示结构产生的气体从产生部位扩散到相邻细胞中被用于细胞呼吸,至少需要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有________层。

(3)已知进行有性生殖的某生物同时具有图2、3、4所示三种结构,这三种结构中的DNA能从父本传递给子代的是____________。

(1)31385或12(5、12均可)

(2)都由双层膜包被线粒体、叶绿体三羧酸循环、卡尔文循环14(3)细胞核的DNA(图4结构中的DNA)

图1中的左图是高等动物细胞,不应有叶绿体(3),下图是高等植物细胞,不应含中心体(13);

叶绿体和液泡中都含有色素,但叶绿体中的色素不溶于水,故可能含有水溶性色素的是液泡(8);

结构15为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由图可以看出,三个图都是由双层膜构成。

图2是线粒体,在其内进行的是三羧酸循环;

图3为叶绿体,在其内进行的是卡尔文循环。

叶绿体中产生的O2需穿过类囊体膜(1层膜)→叶绿体膜(2层膜)→细胞膜(1层膜)→细胞膜(1层膜)→线粒体膜(2层膜),共计7层生物膜,即14层磷脂分子层。

精子中只有细胞核中的DNA能传给子代。

第7题(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生命科学(上海卷))

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问题。

(1)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植物材料称为___________。

(2)组织培养中的细胞,从分化状态转变为未分化状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

(3)在再分化阶段所用培养基中,含有植物激素X和植物激素Y。

逐渐改变培养基中这两种植物激素的浓度比,未分化细胞群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据图指出两种激素的不同浓度比与形成芽、根、愈伤组织的关系:

1)当植物激素X与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等于1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植物激素Y是生长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植物激素X的名称是___________。

(5)生产上用试管苗保留植物的优良性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外植体

(2)去分化(脱分化)(3)1)未分化细胞群经分裂形成愈伤组织2)当植物激素X与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大于1时,未分化细胞群分化形成芽3)当植物激素X与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小于1时,未分化细胞群分化形成根(4)促进细胞的生长(伸长)、分裂和分化细胞分裂素(5)组织培养形成试管苗的过程属于无性生殖,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1)在植物组织培养中,人们将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细胞称为外植体。

(2)外植体在培养时首先要使用激素处理使之脱去原有的分化状态,这一过程称为脱分化。

(3)据图判断,激素X与Y的比例小于1时,细胞群形成根,大于1时形成芽,等于1时则形成更多愈伤组织。

(4)Y激素的作用为促进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处理使愈伤组织分裂或分化。

(5)植物组织培养为无性生殖,可以保留母本的性状,而不发生性状分离。

第8题(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卷))

大豆是两性花植物。

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

(1)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

Bb表现浅绿;

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合

母本

父本

F1的表现型及植株数

子叶深绿不抗病

子叶浅绿抗病

子叶深绿抗病220株;

子叶浅绿抗病217株

子叶深绿抗病110株;

子叶深绿不抗病109株;

子叶浅绿抗病108株;

子叶浅绿不抗病113株

①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②用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

④将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再将这些植株的叶肉细胞制成不同的原生质体。

如要得到子叶深绿抗病植株,需要用______________基因型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

⑤请选用表中植物材料设计一个杂交育种方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

(2)有人试图利用细菌的抗病毒基因对不抗病大豆进行遗传改良,以获得抗病大豆品种。

①构建含外源抗病毒基因的重组DNA分子时,使用的酶有______________。

②判断转基因大豆遗传改良成功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具体的检测方法______________。

(3)有人发现了一种受细胞质基因控制的大豆芽黄突变体(其幼苗叶片明显黄化,长大后与正常绿色植株无差异)。

请你以该芽黄突变体和正常绿色植株为材料,用杂交实验的方法,验证芽黄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

(要求:

用遗传图解表示)

(1)①BbRRBbRr(2分)

②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1分)3∶1∶6∶2(2分)

③80%(2分)

④BR与BR、BR与Br(3分)

⑤用组合一的父本植株自交,在子代中选出子叶深绿类型即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

(2分)

(2)①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1分)

②培育的植株具有病毒抗性(1分)

用病毒分别感染转基因大豆植株和不抗病植株,观察比较植株的抗病性(2分)

(3)

(4分)

(1)组合一中父本的表现型是浅绿抗病,据题意可知控制浅绿性状的一对基因是Bb,又因母本不抗病,父本抗病,杂交后代都抗病,所以抗病是显性性状,父本控制抗病的基因型是RR,所以父本的基因型是BbRR。

组合二中父本抗病,但和不抗病的母本杂交,后代中既有抗病的又有不抗病的,所以父本抗病基因型为Rr。

父本子叶浅绿,基因型是Bb,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BbRr。

F1的子叶浅绿(Bb)抗病植株,子叶浅绿的基因型是杂合的,抗病基因型也是杂合的,因为母本不抗病,所以F1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是BbRr。

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杂交得到F1,F1随机交配(注意大豆是自交)得到F2,F2成熟群体无bb基因的个体,因幼苗阶段已死亡,只要注意这两点,③的答案很易求得。

组合一的父本植物自交即可选育出纯合子叶深绿抗病大豆。

(3)采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如果F1总表现为母本性状即为细胞质遗传。

第9题(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重庆卷))

小鼠基因敲除技术获得2007年诺贝尔奖。

该技术采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杂交等手段使小鼠体内的某一基因失去功能,以研究基因在生物个体发育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例如现有基因型为BB的小鼠,要敲除基因B,可先用体外合成的突变基因b取代正常基因B,使BB细胞改变为Bb细胞,最终培育成为基因敲除小鼠。

(1)基因敲除过程中外源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可利用重组质粒上的____________检测。

如果被敲除的是小鼠抑癌基因,则可能导致细胞内的_________被激活,使小鼠细胞发生癌变。

(2)通过基因敲除,得到一只AABb小鼠。

假设棕毛基因A、白毛基因a、褐齿基因B和黄齿基因b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要得到白毛黄齿新类型小鼠,用来与AABb小鼠杂交的纯合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杂交子代的基因型是_________,让F1代中双杂合基因型的雌雄小鼠相互交配,子代中带有b基因个体的概率是_________,不带B基因个体的概率是_________。

(3)在上述F1代中只考虑齿色这对性状,假设这对性状的遗传属X染色体伴性遗传,则表现黄齿个体的性别是_________,这一代中具有这种性别的个体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1)标记基因原癌基因

(2)aaBBAaBB、AaBb12/16(3/4)4/16(1/4)

(3)雄性(♂)XBY、XbY

(1)质粒上的标记基因是用来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

如果抑癌基因被敲除,则原癌基因会被激活,使小鼠细胞发生癌变。

(2)要得到F1为双杂合,亲本为纯合子,另一个亲本为aaBB,杂交子代为:

AaBB,AaBb

AaBb×

AaBb

9A_B_3A_bb3aaB_1aabb

子代中带有b基因个体的概率为:

不带B基因个体的概率是

(3)只考虑齿色:

亲本:

XBXb×

XBY

F1XBXB褐齿XBY褐齿XBXb褐齿XbY黄齿

所以表现黄齿个体的性别是♂,这一代中具有这种性别的个体基因型是XBY、XbY。

第10题(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安徽卷))

Ⅰ.现有等量的A、B两个品种的小麦种子,将它们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闭的棕色广口瓶内,各加入适量(等量)的水。

在25℃条件下,瓶内O2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在t1~t2期间,瓶内O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的_____________引起的,A种子比B种子的呼吸速率___________,A、B种子释放CO2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

(2)在0~t1期间,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发现,在黄瓜幼苗期喷洒一次乙烯利溶液(100~200mg·

L-1),可促进多开雌花,提高黄瓜产量。

但乙烯利浓度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时,其作用效果尚不清楚。

请设计实验,探究乙烯利浓度对黄瓜开雌花数量的影响。

材料用具:

2~3片真叶的盆栽黄瓜幼苗若干、乙烯利溶液(300mg·

L-1)、蒸馏水、喷壶……

方法步骤:

(1)将黄瓜幼苗平均分成A、B、C、D四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连续观察6周,记录并统计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预测:

(请在图中将预测的结果以折线的形式表示)

Ⅰ.

(1)有氧呼吸快先递增后递减

(2)种子的无氧呼吸产生了CO2

Ⅱ.

(2)用蒸馏水稀释乙烯利溶液,配制成4种浓度(要求在0~100mg·

L-1、100~200mg·

L-1、200~300mg·

L-1三个区间各至少取一种浓度)

(3)取等量上述各浓度乙烯利溶液,用喷壶分别喷洒各组黄瓜幼苗一次

(4)各组雌花数(或各组每株平均雌花数)

如配制的浓度为0、50、150、250mg·

L-1,折线图为

(要求在横坐标上注明上述

(2)配制的浓度。

解析:

Ⅰ.广口瓶是密闭的,氧气的含量一定,随着种子有氧呼吸的进行,瓶内氧气含量逐渐降低,装有A品种小麦种子的瓶内氧气含量下降的速率比装有B品种小麦种子瓶内快,证明A种子比B种子呼吸速率快。

A、B种子在瓶内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多,释放CO2量呈递增的趋势,随着O2的减少,有氧呼吸逐渐减慢,甚至停止,无氧呼吸替代有氧呼吸,释放CO2的量呈递减的趋势。

在0~t1期间,广口瓶中放入干种子和适量的水,由于种子吸足水之前有氧呼吸微弱,广口瓶内CO2有少量增加,主要是因为种子无氧呼吸产生了CO2。

Ⅱ.这是个探究乙烯利溶液浓度小于100mg·

L-1和大于200mg·

L-1对黄瓜开雌花数量的影响,因此需要配制0~100mg·

L-1、100~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