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大众传播学重点知识点推荐文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62875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大众传播学重点知识点推荐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完整word版大众传播学重点知识点推荐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完整word版大众传播学重点知识点推荐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完整word版大众传播学重点知识点推荐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完整word版大众传播学重点知识点推荐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大众传播学重点知识点推荐文档.docx

《完整word版大众传播学重点知识点推荐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大众传播学重点知识点推荐文档.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大众传播学重点知识点推荐文档.docx

完整word版大众传播学重点知识点推荐文档

大众传播学重点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一、人类传播的四个发展阶段及主要特征

 人类传播的四个发展阶段:

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1、口语传播时代:

(1)是人类传播时代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口语是人类传播所使用的第一个媒介

(2)口语传播时代漫长(3)口语是最初始、最重要的媒介,也是最基本的媒介(4)局限性:

空间距离与时间距离上受到限制。

  2、文字传播时代:

(1)这个阶段从文字发明直到印刷兴起

(2)文字媒介的显著功能:

信息在空间中传之广远,在时间上传之久远(3)文字媒介在当时具有垄断性。

  3、印刷传播时代:

(1)始于印刷媒介的形成,而延续到广播的出现

(2)印刷媒介包括:

印刷术和印刷品(3)文字信息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4)与现代化、现代性、现代文明同步(5)在这一阶段,新闻事业兴起。

  4、电子传播时代:

(1)电子媒介既包括个人性的媒介如电话、电报,又包括公共性的媒介如广播、电视,传播学中指的是后者

(2)电子媒介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3)电子媒介时代经历了三次飞跃:

广播,电视,网络,三次飞跃全面加速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二、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与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的主要贡献

  1、政治学家拉斯韦尔:

对传播学的贡献在于提出了一个经典的5w模式,同时规划了传播学的五大研究——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另外他指出人类传播活动的三项功能:

环境监控、社会协调和文化传承。

  2、心理学家卢因:

主要贡献在于从其团体动力学方面对人际传播问题做了许多研究,此外他最早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和理论,开辟了传播学的把关研究。

  3、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

主要贡献是他的两极传播理论,揭示了大众传播过程的复杂性,从而实际上扭转了早期传播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理论倾向:

媒介万能而效果无限。

  4、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

主要贡献在于从社会心理学的态度及其改变的研究方面,为有效的进行传播而提供了一系列具体的、有益的、切实可行的“劝服”策略,进而为传播学的效果研究开拓了广阔的视野。

5、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

其主要贡献在于对传播学这门学科的创立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传播学的集大成者,其代表作《传播学概论》被视为经典之作。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建立了最早一批专门致力于传播学研究与教学的基地,从而使传播学得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二,他培养了一大批传播学研究的后继之秀。

第三,为人们留下了流传甚广的著作,如《报刊的四种理论》、《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和《传播学概论》。

三、传播学两大学派即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特征及差别

  传播学研究主要有两大学派,以美国为首的经验学派和以欧洲为首的批判学派。

经验学派根植于科学主义,来源于行为科学、信息科学和新闻学,以四大先驱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和集大成者施拉姆为代表。

而批判学派则根植于人本主义,来源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中的法兰克福学派。

两大学派的对立,主要在于立场的不同,经验学派的立场总是肯定性的,而批判学派的立场总是否定性的。

  具体来说,两大学派的主要差异在于:

  1、研究内容不同:

经验学派关心的是如何传播或如何有效传播的问题,落脚点在传播的效果上;批判学派关心的是为何传播、为谁传播的问题,落脚点在传播的意义上。

  2、研究方法不同:

经验学派更关注事实判断,强调从事实出发,通过量化与统计得到实证结论;而批判学派更关注价值判断,带有思辩特征。

3、研究立场或研究取向不同:

经验学派对现状持肯定性的立场,而批判学派对现状持否定性的立场。

第二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一、符号的定义和功能

  1、符号的定义是:

符号又称指号、记号、符码、代码等,是意义和形式的统一体,是特定指示对象的代表物,是信息的物质载体。

2、符号的功能是:

传递信息和帮助思维。

二、与信号相比,象征符的主要特征包括:

  

(1)象征符是人工设定的符号,而不是伴随指示对象自然发生的现象;

  

(2)与前面一个特点相关,象征符作为人工设定的符号,不是指示对象本身所具有的特征,象征符与其指示对象之间的关系往往是非必然的设定性关系,而不是必然的因果性关系。

  (3)象征符具有约定俗成的特点,其使用带有强制性;

(4)信号所代表的大多是比较具体的存在物或比较简单的意思,而象征符则常常用以表示比较抽象、复杂的意思。

三、如何理解意义的定义?

意义的分类有哪些?

  1、意义的定义是:

意义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

一方面,它是客观事物在主观意识中的反映,另一方面它又是认知主体赋予认知对象的精神内容。

  对这一定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外部世界的存在是意义形成的基础;

  

(2)积极能动的意识活动是意义形成的条件;

  (3)无形的意义可以固化为有形的载体之中,符号便是意义的固化物。

  2、意义的分类:

  

(1)明示义与暗示义;

  

(2)内涵义与外延义;

  (3)概念义与情感义;

  (4)精确义与模糊义。

第三章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一、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和特征

  传播过程的五要素是:

1、传播主体2、传播对象,3、讯息,4、媒介,5、反馈。

传播过程的特征是:

动态性,序列性,结构性。

二、拉斯韦尔的5w模式的主要内容

  拉斯韦尔的5w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任何一个传播过程都可分解为这样五个部分,即:

(1)谁(传播者)

(2)说什么(讯息)(3)通过什么渠道(媒介)(4)给谁(接受者)(5)取得什么效果(效果)。

该模式作为传播过程直线模式的代表,是传播学研究中的一个经典模式,对传播学意义重大;其缺陷在于忽略了传播过程的反馈环节,无法揭示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三、施拉姆的传播模式的主要内容

  施拉姆的传播模式分为人际传播模式和大众传播模式。

  

(1)人际传播模式:

人际传播过程是一个讯息循环反复周流不息的过程,参与双方同时具有发出讯息和接受讯息的功能。

  

(2)大众传播模式:

媒介组织从信源输入讯息,经过译码,然后通过编码发出。

由于媒介组织的放大作用,输入讯息只是针对媒介组织的个别人,而输出讯息却是面对广大受众。

(3)评价:

施拉姆的传播模式,它代表的是传播过程的循环模式,这种模式从传播者和受传者两者出发,凸显了信息反馈和传播互动等特征。

但问题在于这种模式只是把传播过程当成一个封闭的内部过程来考察,而忽略了传播过程之外的许多因素。

四、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

  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是:

  

(1)是把微观的传播过程置于宏观的社会系统中进行考察,所以着眼点不在于透视传播过程的内在环节,而在于把握它的外在联系。

两个代表性的系统模式是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和马莱茨克的系统模式。

  

(2)评价:

系统模式对传播过程的描述比循环模式更为完善,它着眼于全局,指出了传播过程是个复杂的过程,会牵涉到许多外在社会的和内在心理的因素,因此必须用系统论的思想把握传播过程。

五、人际传播的概念是什么?

它主要有哪两种方式?

  又称人际沟通,它是人类传播的主体。

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借助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而彼此交流信息,沟通情感,协调行为的社会活动。

一般认为它有两种方式:

面对面的交谈和通过中介进行的信息沟通,如通过电话、电报、电传等手段进行的交流。

  六、组织传播的概念是什么?

组织传播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组织传播分为哪两种类型?

  1、组织传播的概念:

是发生在社会组织中的传播活动,其功能在于通过信息传递而将组织的各个部分连为一个整体,以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行和目标的有效实现。

  2、具体来说功能有四点:

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

  3、组织传播的主要类型有:

  组织传播分为组织内的传播和组织外的传播两种类型。

  组织内的传播又分为正式渠道的传播和非正式渠道的传播:

正式渠道的传播包括下行传播、上行传播、平行传播,非正式渠道的传播包括组织内的人际传播和各种小群体传播。

组织外的传播分为信息输入和信息输出两种:

信息输出,是组织外传播的主体,它包括有公共关系、广告宣传、企业标识系统(即CIS)三种形式。

 七、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是什么

  米德认为,人内传播是一个以象征符为中介的互动过程,表现为主我与客我的相互作用。

主我是个人心中的自我,而客我是他人心目中的自我。

人的自我,就是在这种主我和客我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不断发展的。

这一理论,为解释人内传播的过程提供了经典的思路,

  八、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库利提出“镜中我”理论,用来说明自我如何在与他人的互动关系中不断形成的过程。

“镜中我”其实就是“社会我”,它是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象。

具体说来其概念包括三层内容:

(1)我们想象自己在周围人们心目中的个人形象

(2)我们对他人的这种认识进行解释(3)由此形成自我和自我意识。

  根据这一理论,自我认知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人际之间的交往与互动,人际传播是认识自己的重要途径。

 九、什么是群体压力理论

  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

群体压力在传播中的作用表现在:

一是钳制群体内部的信息流动,使之朝着有利于群体目标的方向运行;二是抗衡群体外部的信息干扰,使之对群体及其成员发生尽可能小的影响。

  十、什么是一致论?

  最早的一致论研究开始于海德提出的均衡论。

一致论主张在群体传播过程中,个体态度总是与群体意识力求一致,所谓从众就是这种趋向一致的表现。

其基本思想在于,人的认知力求和谐或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会导致心理紧张,从而促使人们设法去消除或减轻不一致,以便重新达到一致。

(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人们过度沉溺于大众传媒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而不知不觉地丧失了社会行动力,结果只是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人们每天在接触媒介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势必减少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与可能)。

第四章大众传播

  一、如何理解大众传播的定义?

大众传播主要具有哪些特点?

  1、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分解为四层含义:

(1)为数众多的传播者

(2)规模庞大的传播机构(3)人数众多的受传者(4)大批复制的传播内容。

  2、大众传播的特点:

  

(1)传播者的性质:

一般是复杂的组织,或组织中工作的一群人。

  

(2)受众的性质:

众多、异质、匿名。

  (3)传播实践的性质:

信息公开而迅速地传播,不具有耐久性。

另外,大众传播还具有其他两个特点:

一是大众传播的出现和每一次重要的发展,都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二是大众传播的内容既具有文化属性,也具有商品属性。

  二、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主要有哪几种代表性的理论学说?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有四种代表性的观点: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环境监视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遗产继承功能。

  2、赖特的“四功能说”:

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提供娱乐。

  3、施拉姆的功能理论:

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一般社会功能。

4、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麻醉作用。

  三、信息环境也即由大众传播所建构的拟态环境主要具有哪些特征?

  信息环境:

就是由大众传播所建构的一个拟态环境,它有如下特性:

  1、信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具有特定含义的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影象等信息符号。

  2、一系列的信息符号按照一定的结构相互结合,便构成具有完整意义的讯息,大部分讯息并不仅仅是消息或知识,也包含着特定的观念和价值,因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