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61367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管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校管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校管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校管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校管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管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docx

《学校管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管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管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docx

学校管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学校管理学》试题答案B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普通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如何充分运用办学规律,发挥中小学校人力、财力、物力诸因素的作用,利用校外各种有利条件,组织和领导全体成员,有效地实现学校教育目标。

2.校长负责制

校长是学校行政的最高负责人,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处于学校的中心地位,对外代表学校,对全面领导和负责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工作。

实行校长负责制以后,校长拥有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和财经权。

3.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教学相长原则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5.常规管理,主要指的是经常性的规章制度的管理。

常规管理容:

课堂常规、饭厅常规、宿舍常规、集会常规、图书阅览常规、实验操作常规、劳动常规、礼貌要求。

常规管理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6.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简答题 (每小题7分 共35分)

1.简述办好一所学校应具备哪些条件。

有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有比较好的学生来源。

有比较完善的教学设备。

有比较高的管理水平。

2.简述我国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

化原则(实行管理)。

科学化原则(实行科学管理)。

责任制原则(各项工作有专人负责,并明确规定责任围的管理制度)。

有效原则(管理工作要讲究实效)。

3.简述实行校长负责制不会削弱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是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不是行政领导,不会包办行政工作。

党的领导是通过党员的模行动体现的。

党的领导要靠说服教育,不能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

党的领导是通过多种渠道实现的。

结论:

实行校长负责制,不仅不会削弱党的领导,相反会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4.简述教务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重视贡献的原则

强化“自己人效应”原则  

满足需要的原则

情感共鸣原则

客观、公正、实事的原则

5.简述常能训练的意义。

常能训练,实际上是德智体的全面训练。

从小接受常能训练,养成独立生活能力。

对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学会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为就业做了准备。

三、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德育管理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1)德育管理是世界各国学校管理关注的焦点,也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容

(2)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和军事力量在全球推行其价值观念,将希望寄托在青年一代身上,妄图达到“西化”的目的

(3)我国中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

不诚实、不勤劳俭朴、抗挫折心理能力差、不孝敬父母、缺乏公平和正义感和集体观念淡漠。

我国正处于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必然会产生社会失问题。

传统的伦理、价值体系不被学生接受,新的伦理、价值体系尚未形成。

大众,外来文化中不正常的不健康的容的冲击和社会上不良习惯对学生影响。

学校灌输的“理想规”与社会中的“现实规”形成强烈的反差,产生心理上的错位。

2.试述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

(1)教学目的:

正确并且准确。

(2)教学组织:

序、量、度科学

序,教学程序和课程结构。

好课应是结构合理,弛有度,气氛活跃。

量,课堂教学容量和课堂延伸量(规定延伸量和自由延伸量)。

度,教学的深难度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适合学生现有水平,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

(3)师生关系: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最佳结合

教师提出探索目标,激励学生学习动机,师生心理同步;

教师质疑设问,学生独立思考,使各类学生思维都呈现积极状态;

教师精讲,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使学生对知识能自求得知;

教师鼓励创造,学生积极探究,把学习与创造结合起来。

(4)教学效果:

教会学生学习

取得的教学效果:

思想上有提高,知识上有长进,能力上有发展,听、说、读、思、行得到有效的训练。

花费的时间精力:

花费最小限度的时间精力,取得最大限度的教学效果。

(5)教师教态: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教态:

专指教师教学时的衣着打扮、仪表风度、行为举止和感情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6)教学语言:

准、精、美、活,富有特色

准--语音准、语体准、达意准

精--精练、精确、精彩

美--生动、形象、幽默、风趣

活--善于穿插、恰当变位、适当留空

(7)板书设计:

端正,符合规

精练性、概括性、科学性、逻辑性、连续性

《学校管理学》模拟试题(第1套)

一、判断题(15分,每题1分)答案

1.错 2.对 3.错4.对5.对 6.对7.错

8.对9.错10.错11.对12.错13.对14.错15.错

  1、管理起源于工业时代。

  2、现代社会的每个主要问题,分析到最后,总是一个管理的问题。

  3、因为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所以学校一切事务都必须由校长决定。

  4、校园文化的构成,包括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部分。

  5、学校公共关系工作的目标是塑造学校形象。

  6、学校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社会组织——学校。

  7、以“个体需要模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就是要满足教师的需要。

  8、对教师实行“开发管理”,是学校育人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9、教师应该努力消除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

  10、学校德育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规学生的行为。

  11、“惩罚也是一种教育”的观点是对的,因为通过“惩罚”的教育,可以让学生体验和学会承担造成过失的责任。

  12、学校总务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宗旨就是要管好学校的仪器设备。

  13、服务劳动同生产劳动一样,能够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

  14、建立奖惩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总务工作人员的消极怠工现象。

  15、学校管理的效益取决于投入量的大小,投入越大,效益越好。

二、多项选择题(20分,每题4分)答案

1.abde2.acde3.abd4.abd 5.abce

1、管理就是_____。

 a.一种职能的运转;   b.一种用人的技巧;  c.一种对错误的惩罚;  

 d.一种系统的优化;   e.一种决策的制定。

2、学校创建特色的基本模式,有_____。

 a.目标优化模式     b.榜样示模式    c.容优化模式   

 d.方法优化模式    e.管理优化模式

3、校园文化的形成过程,是_____。

 a.一种对原有文化的传承与改造的过程。

 b.一种由文化主体不断创造、承载和发展的过程。

 c.一种不断获得上级表扬和肯定的过程。

 d.一种对文化构成要素进行充分整合的过程。

4、学校总务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宗旨包括_____等。

 a.为教学服务      b.为师生服务

 c.搞好校园的清洁卫生  d.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作

5、学校管理效益具有_____等特点。

 a.迟效性    b.长效性   c.模糊性    d.间接性   e.多效性

三、概念题(20分,每个4分)答案

问题答案

1就是“用人以治事”——通过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去指挥、协调他人或群体的活动,以更高的效率和质量追现组织或工作的目标。

2是指按照学校办学目标的要求,将学校的职务、岗位、人员进行科学组合,形成结构合理、责权清楚的协作系统。

3是一所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遵循教育规律,发挥本校优势,选准突破口,以点带面,实行整体优化,逐步形成一种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办学风格和样式。

4是以一定的价值观为基础和中介,以学校主流文化的要求为核心,通过整合教师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特征,从而激发教师积极性的管理模式。

5是指不但没有躯体疾病和生理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道德。

1、管理2、学校组织机构   3、学校特色   4、文化整合模式    5、健康

四、简述题(15分,每题5分)答案要点

问题答案

1

(1)、包括教师与学生两个群体;

(2)、a.学生的本质特征:

无论在其生物属性方面还是在其社会属性方面,都具有发展的不完整性和不成熟性,是一个正在发育、发展着的未成年人群体。

b.教师的本质特征:

其身份特征是从事“教书育人”活动的专业工作者;在学校管理系统中,他们则充当着互为“主客体”的角色——既是接受管理的客体,又是对学生实施管理的主体。

2a、引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加强德育科研,科研促教)

b、德育过程追求“针灸效应”(把握准确度、深度和力度)

c、工作过程追求良性互动(师生之间产生共鸣而不是制造逆反)

3a、是一种对原有文化的传承与改造的过程;

b、是一种由文化主体不断创造、承载和发展的过程;

c、是一种不断获得上级表扬和肯定的过程;

d、是一种对文化构成要素进行充分整合的过程。

  1、学校管理系统中的“人”包括哪些群体?

他们各具什么本质特征?

  2、简述在德育过程中怎样能够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效果和最大的效益。

  3、简述校园文化形成过程的基本特征。

五、论述题:

试论几种不同的效益观对学校管理实践和效益评价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30分)

答案要点

  1、功利主义效益观

  功利主义效益观,强调教育的社会属性,把教育单纯看作是服务社会的工具,忽视了儿童的个性发展。

以这样的效益观评价学校的管理效益,必然导致学校管理实践走向无视人的个性存在,甚至压抑人的个性发展的方向。

  2、极端功利主义效益观

  这种价值取向片面理解“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社会需求,将办学目标片面地建立在“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学生”的基础上,导致办学实践仅仅着眼于“升学率”,导致教育、教学行为仅仅着眼于学生的分数。

建立在这种价值取向基础之上的管理效益观,便将学校管理导向“应试教育”的方向发展。

其实质,是以所谓的“满足社会需求”取代了人自身的发展需要,以表面的社会价值取向掩盖着危害社会利益的本质。

  3、人本主义效益观

  这种效益观将教育的价值取向建立在促进儿童个性才能发展的基础上,以促进个体发展为学校管理目标,它在还原教育的本质,还原教育的人文关怀精神方面,确实比“功利主义效益观”有明显的进步,但却忽视了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忽略了教育的社会功能,忽略了个体生命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性。

  4、社会价值取向与人本价值取向相统一的效益观

  学校管理的任务之一,就是促进学校教育将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体发展需要有机整合起来。

学校管理的效益,就体现在促进这种整合过程之中。

社会价值取向与人本价值取向相统一的效益观,体现了教育的本源意义,体现了学校教育的发展规律,体现了学校管理的任务和要求。

《学校管理学》模拟试题(第2套)

一、判断题(15分,每题1分)答案

1.错 2.对 3.错4.错5.错 6.对7.对

8.对9.错10.错11.对12.对13.错14.错15.对

  1、学校管理的实质就是规学生的行为。

  2、管理目标,既是学校管理的起点,也是学校管理的归宿。

  3、学校实行“年级组办公”,必然会影响教学管理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4、校园环境建设,包括校园绿化、环境卫生和文化设施。

  5、确立学校形象,主要依赖上级部门的赞许和推广。

  6、教师是接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工作者。

  7、教师的心理特点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和履行教师角色时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

  8、学校的课程体系应该由国家规定性课程、地方规定性课程和学校自主性课程等三者共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