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第三产业发展进程研究doc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60700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丽水第三产业发展进程研究doc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丽水第三产业发展进程研究doc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丽水第三产业发展进程研究doc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丽水第三产业发展进程研究doc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丽水第三产业发展进程研究doc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丽水第三产业发展进程研究docWord格式.docx

《丽水第三产业发展进程研究doc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丽水第三产业发展进程研究doc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丽水第三产业发展进程研究docWord格式.docx

所谓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是指三产比重总是随着经济水平提高而不断地提高。

世界上发达和中等发达国家大都走过了产业结构从“一、二、三”到“二、一、三”,再到“二、三、一”,最终达到“三、二、一”的过程。

所谓第三产业发展的阶段性规律,主要是指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大致存在着以下的先后发展次序规律:

第一阶段是商业饮食业、运输邮电业领先发展;

第二阶段是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等加快发展;

第三阶段是科学教育文化产业及信息产业迅猛发展。

上述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不仅可以从发达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得到证实,而且还可以从同一时间不同发展水平地区中得到证实。

2.全省产业结构的演变进程

与迅速增长的经济总量相对应,我省产业结构经历了从低层次逐渐优化升级,从落后的农业社会向先进的工业化社会转化过程,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生产力发展积聚的内生动力结合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形成的外在需求共同推动产业结构演化发展,形成了不同阶段性特征。

在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下,我省率先走上了以制度创新为主导的市场化改革之路,经济发展动力十分强劲。

1987年开始第三产业超过第一产业,逐步形成“二、三、一”的产业结构;

1998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2.1:

54.8:

33.2,第二产业达到历史最高点,其中工业比重也达到49.2%的历史最高点,第三产业比重稳步提高;

2000年以来,经济发展越来越注重发展质量提高和经济结构优化,逐步形成了第二、三产业共同拉动经济增长格局。

随着产业结构优化、消费升级和城市化推进,第三产业得到全面加速发展。

2002年以来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基本保持在40%左右,2008年为41%,在40%-41%之间经历了7年,从2009年开始逐步向经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演进,第三产业比重开始有了稳步上升。

2010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4.9:

51.6:

43.5,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5.3%,略高于工业贡献率。

全省总体上在2000年后进入了工业化后期阶段,目前即将经历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转变。

3、全省各市产业结构演变进程情况

从全省11个市的产业演变进程看,只有杭州的产业结构完成了“三、二、一”的转变,其他10个地市均保持“二、三、一”格局。

如图所示,从第一产业比重看,2010年11个市均在10%以下,最高的是舟山,为9.6%,丽水仅次于舟山,比重为9.5%。

从第二产业比重看,除杭州、舟山和丽水外,其他8个市的比重均在50%以上,最高的是嘉兴市,比重为58.2%,丽水49.5%,居全省第10位。

从第三产业比重看,除嘉兴、湖州、绍兴和衢州4个市比重在40%以下,最高的是杭州,比重为48.7%,丽水比重为41.0%位居全省第6位,处于中间位次。

全省各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时间表

 

“二一三”结构

“二三一”结构

一产比重低于10%

全省

26.3:

46.4:

27.4

9.6:

51.8:

38.6

1978年以前

1987年

2001年

杭州市

18.1:

59.8:

22.1

9.9:

53.3:

36.8

1983年

1993年

宁波市

20.8:

56.8:

22.4

56.9:

33.5

1990年

1997年

温州市

38.1:

40.7:

21.2

27.4:

44.7:

27.9

9.3:

58.3:

32.4

1980年

1990年

1996年

嘉兴市

39.1:

42.5:

18.4

18.4:

59.1:

22.5

9.0:

56.1:

34.9

2002年

湖州市

39.5:

39.7:

20.8

20.3:

23.6

54.7:

35.4

1984年

2005年

绍兴市

39.8:

40.3:

19.9

22.4:

54.9:

22.7

9.7:

58.0:

32.3

1991年

2001年

金华市

34.4:

26.1

28.4:

39.9:

31.6

35.3

2000年

衢州市

36.1:

23.1

27.9:

43.1:

29.1

9.5:

52.8:

37.7

1988年

2009年

舟山市

9.8:

45.8:

44.4

2008年

2008年

台州市

30.3:

40.4:

29.3

29.8:

38.3:

31.9

8.8:

52.0:

.39.2

1991年

2004年

丽水市

32.6:

28.3

30.8:

35.5:

33.7

49.5:

41.0

1993年

2010年

由表可见:

杭州早在80年代初就进入了“二、三、一”格局,除了衢州和丽水外,其他地市基本在90年代初进入“二、三、一”格局;

杭州、宁波、温州三市在90年代中后期第一批进入工业化后期,其他地市在2000年以后进入,衢州和丽水则刚进入工业化中后期;

舟山因地理环境和海洋经济的特殊性,一产和三产比重一直很高,1999年二产比重大于一产,其产业结构直接转变为“三、二、一”,2008年才转变为“二、三、一”。

二、丽水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1.第三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撤地设市十年来,丽水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000年50.37亿元增加到2010年271.76亿元,实现了翻两番,年均增长14.3%,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0.6个百分点,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000年2309元提高到12832元,第三产业已成为是丽水经济稳定增长重要支撑因素。

 2.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逐步增强。

随着第三产业的长足发展,服务业吸纳就业功能不断增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社会新增人员就业问题,同时吸纳了大量从第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富余劳动力,成为劳动力转移主要渠道之一。

2010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45.99万人,比2000年增加14.02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46%,比2000年提高14个百分点。

3.第三产业是税收增长的主要源泉。

随着服务业规模扩大、领域拓展、效益提高,服务业对丽水税收增长的贡献日益突出。

2010年全市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包括国税和地税)36.39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的47.5%,第三产业各行业中,税收收入占比较高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和房地产业,分别占41.7%和25.9%。

全市第三产业地方税收收入21.32亿元,占全市地方税收收入的55.03%,批发和零售业和房地产业分别占地方第三产业税收的21.9%和39.0%。

尽管丽水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并不低,但工业发展势头强劲,从而使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优势地位难以打破,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也有不少问题需要关注。

1.服务业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近年来,虽然丽水第三产业保持较高发展速度,但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提升幅度不大。

2010年丽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0%,低于全省第三产业增幅0.3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比重41%,低于全省2.5个百分点;

比重比2000年提高4.2个百分点,年均仅提高0.4个百分点,提高幅度低于全省2.9个百分点。

2.现代服务业比重较低。

近十年来,丽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仍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传统支柱产业比重仍然较高,知识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服务业主体仍然以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服务业为主,尽管这些行业比重从2000年46.1%降低到2010年32.5%,但对服务业发展支撑力仍然较强。

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科学技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较低,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近几年一直在2.0%左右。

服务业中许多新兴行业存在着资金、技术、信息含量偏低、企业规模小、经营手段落后等问题,总体竞争力较弱。

3.服务业投资结构不尽合理。

2002-2010年九年间,丽水限额以上第三产业累计投资1129.07亿元,占全社会投资58.6%,年均增长21.1%,高于全社固定资产投资1.0个百分点。

虽然对第三业投资力度加大,但投资行业不尽合理,85%以上投资集中在房地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投资比重仅9.5%。

三、丽水产业结构演变进程分析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等人研究成果,从产业结构变动角度分析,随着工业化推进,一产比重持续下降,二产和三产比重都相应有所提高,且二产比重上升幅度大于三产,一产在产业结构中优势地位被二产所取代。

当一产比重降低到20%以下时,二产比重上升到高于三产,这时候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阶段;

当一产比重再降低到10%左右时,二产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此后二产比重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经历一个由上升到下降的“∩”型变化。

从丽水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看,一产比重持续下降,二产和三产比重相应提高,1992年丽水一、二、三产比重各占三分之一,1993年开始产业结构进入了“二、一、三”格局,1997年产业结构改变为“二、三、一”,一产在产业结构中的优势地位被二产所取代,二产比重上升幅度快于三产,丽水经济结构迈向了以工业经济为主的工业化社会。

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进一步优化,由2000年的25.8:

37.4:

36.8调整到9.5:

41.0,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6.3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12.1个和4.2百分点,丽水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

1.丽水经济仍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期。

近年来,支撑丽水经济增长主导力量仍然是工业,工业生产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突出。

2010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72.39亿元,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55.4%。

“十一五”时期,我市工业以年均25.7%的速度快速增长,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328.08亿元,这一时期经济提速主要靠工业拉动;

尽管我市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并不低,但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大大高于GDP和三产增速,从而使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优势地位难以打破,二产比重尚未出现最高点。

虽然丽水第三产业规模扩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重要支撑力量,但由于丽水仍处于工业化加快发展进程中,相对于工业而言,服务业发展速度、比重明显偏低。

2010年丽水第三产业增速和比重分别比第二产业低3.4个和8.5个百分点,其中分别比工业低4.0个和0.9个百分点。

2010年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7.7%,而同期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9.2%,其中:

工业贡献率高达53.2%。

第三产业尚未成为丽水经济的主导力量,丽水经济整体仍然呈现“工业经济型”,而非“服务经济型”。

“十二五”时期,将实施“123”全面小康工程,更离不开工业快速发展,其中,工业总产值要达到3000亿元以上,人均GDP将由4000美元向8000美元过渡,丽水将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经济加速发展时期,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仍有一定空间。

2.提高第三产业比重面临结构制约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是一个复合型指标。

它不仅含有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信息,同时它也包含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信息,该指标着重反映了第三产业发展与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相对强度。

如果仅把提高第三产业比重视为反映三产发展状况的唯一指标,就会陷入思维误区。

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丽水生态绿色农业是今后发展的优势产业,如果考虑价格变化趋势,第一产业也有较大发展空间,一产比重下降幅度将会放缓;

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主要取决于GDP与第二、第三产业增长速度的相互关系,如果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高于GDP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则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会上升,反之,则下降。

如果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持平,且均明显高于GDP发展增长速度,则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均会上升,两者上升的幅度即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幅度。

事实上三产比重难以提高,主要是三产规模与二产相比相对偏小、速度相对偏低造成的,工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是制约今后三产比重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此可见,在工业化过程还未达到成熟之时,要使第三产业比重较快提高还有较大难度。

因此,工业高速增长与明显的结构优势地位是导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不快的主要原因。

3.第三产业比重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1)从全省来看,20多年来,三大产业比重持续保持1987年以来“二、三、一”排序特征,第三产业比重从1990年30%提高到40%以上,用了12年。

2002年—2008年,第三产业比重在40%—41%之间徘徊,2010年才提高到43.5%(见图、表)。

(2)从丽水来看,1997年才呈现“二、三、一”的产业格局,比全省平均落后10年,2004年第三产业比重才提高到40%左右,之后6年比重提高增长缓慢,徘徊在40%—42%之间,可见第三产业比重提高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快速提高是不符合丽水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也是很难实现的。

只有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才会缩短缓慢过程;

同时当二产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此后二产的比重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才有可能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四、推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的建议

1.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建设,加速二三产业融合。

大力发展重点产业,促进服务外包,培育新型业态,进一步加快资源整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推进二三产业分离;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联动发展,着力提升、突破工业领域关键服务环节,全面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

促进现代工业体系建立,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统筹融合。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提高工业生产流通效率。

围绕丽水市主导产业,重点在中心城市、工业园区、农畜产品加工基地,整合物流资源和物流服务功能,引进和培育物流企业,建设现代物流园区、配送中心,鼓励生产企业物流外包,发展第三方物流。

加快建设一批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项目,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推进物流信息化,建立和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引导传统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发展。

2.大力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优先发展生态特色旅游业。

“十二五”期间,全面打响“秀山丽水、养生福地”品牌,扩大“国际休闲养生城市”影响,为丽水发挥生态人文优势,发展休闲养生经济带来了战略机遇。

要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优势,把发展生态旅游业作为全市生态经济建设的重点内容,加强品牌建设,加大旅游营销力度,推动旅游业由第三产业的先导产业向支柱产业的转变。

创建集购物、休闲、娱乐、美食于一体的商业园区,营造凸现城市形象的亮丽风景线;

进一步提升丽水城市品位,推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3.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大力发展服务业,要加快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步伐。

从改革体制、扩大开放、调整政策、制定法律等多方面入手,为服务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对一些吸纳就业能力强、从业人员投资能力弱的小型服务企业,需要制定优惠鼓励政策,在税收、用地、资金等多方面予以支持。

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制定和完善维护服务业市场秩序的行为规范和法律法规,对行业标准、服务范围、价格收费、产权管理、监督管理、奖惩办法、职业道德、纠纷仲裁等,作出合理和明确的规定。

市委市政府越来越重视和关注第三产业发展问题,并且在研究制订三产发展目标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在出台一些实质性的扶持政策和推动三产发展方面仍有一些方面需要改进和调整,如对各地提高第三产业比重进行考核,不管经济结构、发展阶段等因素,都要求提高几个百分点,就明显存在不合理、不符合规律。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第二产业发展仍有一定空间,要在短期内迅速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是不现实的。

但要真正像重视工业经济一样来抓第三产业发展,那么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是有可以缩短一些的。

因此,在确定第三产业发展目标和考核指标时,不能只把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作为唯一的指标进行考核,应该结合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特征,从各地实际出发,制定第三产业发展的具体目标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