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练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6052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3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练习.docx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练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练习.docx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练习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鸡枞(zōnɡ) 濒临(bīn)   盎然(àn)   禁锢(ɡù)

B.鲜腴(yú)   俯瞰(kàn)  侏儒(rú)    佃农(diàn)

C.洗涤(tiáo)  炽热(zhì)  锃亮(zènɡ)  镌刻(juān)

D.遏制(è)    窒息(zhì)  酒肆(sì)     悄然(qiāo)

2.下列语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老李对父亲刚去世三天就来上班的老张说:

“家父刚过世,你还是在家里多休息几天吧。

B.小马老师参加工作刚一年,她对教学经验丰富的高老师说:

“教学上我有许多不懂之处,请您多多指教。

C.王老师高兴地对我说“你此次夺冠,为班级增了光,你真是我的高足呀!

D.小兰在刚开张的小店里买到了她心仪已久的音乐盒,兴奋地对店主说:

“下次我还会光临贵店,多多惠顾贵店的。

3.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的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小红才五岁、机灵活泼,一有不明白的事儿,就缠住你问,不问个水落石出不罢休。

B.亭亭玉立的五层教学楼共设四十间教室,十间办公室。

C.这几天来校参观的人真多,车辆络绎不绝。

D.这篇作文几经改动,总算差强人意。

4.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A.“身躯凛凛,相貌堂堂。

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写的是武松(行者),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这些情节都与他有关。

B.“看那人时,似秀才打扮,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穿一领皂沿边麻布宽衫,腰系一条茶褐銮带,下面丝鞋净袜,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

”这是对武艺高强、勇而有谋的林冲的外貌描写。

C.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

D.鲁滨孙在古巴买了一块庄园,曾在那儿过了十年安稳的庄园生活。

E.鲁滨孙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著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后来,这一土著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敬辞“令”表示敬重,“令郎”是对别人儿子的尊称,“令爱”是对别人女儿的尊称。

C.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D.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作文比赛,使同学们对写作的信心增强了。

B.夏日的大熊山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C.实践证明,能否坚持体育锻炼对提高同学们的体育成绩很有成效。

D.图书馆是文化积淀的载体、知识的殿堂和信息的集散地。

7.阅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选出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A.“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景物描写,渲染了凄苦的氛围,衬托了诗人想要为国效力的澎湃心理,为下文做铺垫。

B.本诗写八月秋雨,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八月骤雪,都写到了被子。

“布衾多年冷似铁”运用比喻,表明诗人一直穷困;“锦衾薄”侧面烘托大雪寒威,边塞苦寒。

C.“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语双关,一是表现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二是表现盼望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能尽快从深重的灾难中解脱出来。

D.为“天下寒士”求广厦,自己庐破受冻也不怕,这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和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博大胸襟。

8.下列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A.深霄   炯炯目光   心不在焉   锋芒必路

B.薪金   历尽心血   莫明其妙   深恶痛疾

C.吩咐   目不窥圆   迥乎不同   言外之意

D.气魄   九曲连环   刮目相待   失群落伍

9.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微博没有任何门槛,无须任何包装,只要想说,就可以通过微博说出来。

②任何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发表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酸甜苦辣,展示自己的“名言警句”。

③微博之所以如此受公众关注和追逐,是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④正因为如此,这一传播手段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运用。

A.③①②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④②①③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杂学成就左宗棠

徐志频

①1832年到1843年,左宗棠21岁到32岁,他从湘阴到湘潭倒插门12年,除了居家过日子,他到底还做了些什么?

②12年的寄居生活,左宗棠主要做了三件事:

一是应湖南巡抚吴荣光的邀请,去醴陵县的渌江书院主持教学;二是埋头潜心研究科学种田方法,作《广区田图说》;三是继续研究地理学,自己在家里绘制中国地图。

③今天看这三件事,教书的事情,读书人多会做。

但是,研究科学种田与自绘地图,就让人感到意外了。

④左宗棠研究种田时,不迷信古人,只相信实践。

他认真又细心,细致到亲自计算每亩田的总穗数,怀疑前人“稀禾结大谷”的说法,施行密植。

为此,他还与帮他做事的长工姜志美吵起来,逼着姜志美改掉老规矩,按自己的新办法来做。

后来,他总结种田的经验,写了本《朴存阁农书》。

⑤他自绘地图的方式也很特别:

先制作一张皇舆图,纵横各为九尺。

图上画成方格,假定每格纵横各为一百里,并用五种颜色来区分各地主产的农作物。

根据这张总图,再来制作各省分图,各省又分为府县,都做了说明。

古为重险地现为散地、从前是边陲现在变成腹地的疆域沿革,这些变化,他都逐一注明。

由此,再上溯至明、元、宋、唐各朝代,严谨而专业。

左宗棠夫妻花了整整一年时间,不分昼夜地努力,全新的“皇舆图”终于画成。

⑥他画地图时,夫人周诒端就在边上端茶、摇扇、磨墨;他画好初稿,夫人就帮助他影绘、誊清。

左宗棠后来给二哥左宗植写信,生动地再现当时场景:

“日来已着手画稿,每一稿成,则弟妇为影绘之。

遇有未审,则共取架上书翻查之,十得八九,其助我殊不浅也。

⑦一个落榜举人,放着四书五经不读,八股不作,却研究种田,已违背传统做法。

左宗棠研究农业与地理,在当时看来,都是无用之学。

他当时花费大量时间,耗费心血来研究这些东西,不但看不到前景,也找不到任何出路。

⑧但是,有用与无用,会相互转化。

⑨左宗棠后来在陕西、甘肃、新疆带兵打仗,所有的军粮都在当地解决,这些学问都是他年轻时闲居在农村时种田摸索出来的。

而他对中国新疆版图、地理等情况了如指掌,又得益于他早年在家里自绘地图。

他的地图一旦派上用场,连俄罗斯人也难以望其项背。

他这些学问需要数十年的积累,不是靠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可以得来的。

⑩无心插柳柳成荫。

左宗棠这种非功利的读书方法,决定了他日后的成功。

⑪左宗棠自己怎么看这种治学方法?

1865年,身为闽浙总督的左宗棠在给大儿子的信中说:

“古人经济学问,都在萧闲寂寞中练习出来。

积之既久,一旦事权到手,随时举而措之,有一二桩大节目事办得妥当,便足名世。

(摘自《读者》2015年第11期)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左宗棠21岁到32岁的生活经历。

11.第①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2.怎样理解第⑧段中的“有用”与“无用”?

13.文中画线句使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有何作用?

14.文章结尾左宗棠的话语极富意蕴,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语段,完成各题。

①从空中俯瞰,在天安门北创,无故应瑰丽的宫股宛如室石砌成的沙盘。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紫禁城——北京故宫。

②自十二世纪起,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逐渐移到北京。

因此,在北京的古迹、文物,尤其是作为都城的象征——宫殿建筑,不仅在全国居于首位,而且和世界各著名都城的皇宫相比,也占有突出的地位。

③英国的白金汉宫,建筑面积相当于紫禁城的十分之一。

俄罗斯的冬宫,建筑面积相当于紫禁城的九分之一。

法国的卢浮宫,建筑面积尚不到紫禁城的四分之一,北京故宫,仅就现存的明永乐十八年建成的紫禁城计算,它占地七十二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十七万平方来,现实存十五万多平方来。

④在世界闻名的古国中,巴比伦的宫殿早已无存,古希腊、罗马的宫殿已只剩下废墟,埃及、印度中世纪前的宫殿也非原貌或全貌了。

北京故宫,虽然在明、清两代一直不断地被重建、改建、扩建,但它的基本规模仍然是明永乐时期所确定的,至今仍能在紫禁成中看到许多古建筑。

(节选自《故宫营造》,有删改)

15.第①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_____。

16.第③段中,前三句话的顺序不能调换,请说明理由。

17.下列对文末加点词“仍能”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明其他文明古国的宫殿都已不复存在。

B.说明紫禁城中有许多古建筑被延续不断地保存了下来。

C.流露出作者对明永乐时期故宫营建工程的赞叹之情。

D.表达作者对北京故宫的古建筑依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民族自豪感。

三、句子默写

18.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

(2)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3)夕阳西下,__________。

(4)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

(5)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

(6)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7)《论语》中阐述学与思的关系的一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分别回答问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     蕃:

(2)不蔓不枝       蔓:

(3)亭亭净植       植:

(4)宜乎众矣       宜:

20.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21.根据要求填空。

《爱莲说》运用__________的写作,以具有高洁品格的“莲”自比,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

2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课外阅读

文言阅读,完成各题。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

“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

①逆:

违抗    ②不信:

不诚实,不可靠。

23.解释加点词语

食〔       〕长〔        〕 然〔        〕 故〔       〕

24.翻译句子。

(1)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2)子以我为不信

25.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

__________,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__________。

六、综合性学习

26.综合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