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教师业务测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58645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业务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业务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业务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业务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业务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业务测试题及答案.docx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业务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小学语文教师业务测试题及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业务测试题及答案.docx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业务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教师测评试题

第一部分语文学科文化知识部分(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

1.看拼音,写词语。

(每字0.5分,共5分。

dùjìyòuhuòjǐnshènzhānyǎnɡɡānɡyì

()()()()()

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每音0.5分,共3分。

慰藉()潜()伏戛()然而止

苍劲()炽()热殚()精竭虑

3.下面加点字韵母不同的一项是()(2分。

A.蕴含囫囵润色尊重

B.疑惑破坏哆嗦焦灼

C.硝烟树梢元宵俊俏

D.寂寞多么敲锣邮戳

4.下面成语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完璧归赵赴汤蹈火废寝望食杯水车薪

B.津津乐道座无虚席美不胜收谈笑风声

C.漫不经心饱经风霜竭泽而渔兴高采烈

D.精兵简政天崖海角鱼贯而入司空见惯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用得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为了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我们要同心协力保护地球。

B.有一天,我一如既往地背着马草走向他的书摊。

C.闰土的心里有无边无际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D.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6.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每个0.5分,共4分。

顾:

相顾一笑()三顾茅庐()惠顾千家()奋不顾身()

A.拜访;B.回头看;C.前来购买东西的;D.注意,照管。

素:

银装素裹()素质教育()素不相识()衣着素净()

A.颜色单纯;不艳丽B.本色;白色C.本来的;原有的D.素来;向来

7.照样子,写词语。

(每词1分,共9分。

(1)远近闻名

(2)舍近求远

(3)恋恋不舍

8.根据提示,在括号内写出恰当的成语。

(每词0.5分,共3分。

展现改变把握预知宽度长度

我们不能()容貌,但可以()笑容;我们不能()明天,但可以()今天;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但可以拓展生命的()。

9.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2分。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汽车在望不到边际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C.田野的尽头,连绵的山峰犹如大海里起伏的波涛。

D.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劳动人民,才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

10.对下列语句所用的修辞手法辨别不正确的是()。

(2分。

A.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排比)

B.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拟人)

C.枝条无精打采地低垂着,一动也懒得动。

(比喻)

D.他家的银子,说出来比皇帝家还多哩。

(夸张)

11.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每句2分,共12分。

(1)我们不是要在书本中学语文,而是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修改病句)

(2)我发现在老人背后有一间石头砌成的房子。

(缩句)

(3)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改为陈述句)

(4)()的草地上开满了()的花。

(填合适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

(5)()用华丽的外表装饰自己,()用知识武装自己。

(填合适的关联词语)

(6)分别写含有表扬或批评意思的句子各一个,都要用“你好厉害呀!

”开头。

①表示表扬的意思。

你好厉害呀!

②表示批评的意思。

你好厉害呀!

(7)照样子,仿写句子,要求前后语意关联。

金钱可以买到书本,但不一定能买到智慧;

金钱可以买到药品,;

,。

二、积累运用。

(每空0.5分,共10分。

1.根据提示,在括号里写出恰当的成语。

不久,我们将离开生活了六年的母校。

回首过往的岁月,我们想起了培育我们的老师,为了我们的成长,他们、地工作。

在老师的教育下,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读懂了寓言故事《》《》;也认识了许多令我们敬佩的人,有的毛泽东,有的周总理,有

的詹天佑,有的居里夫人,有的鲁迅先生。

2.古人喜欢吟诗作赋。

在下列情境中,你会即兴吟出学过的哪一句诗呢?

(1)过春节时:

(2)下春雨时:

(3)送友人时:

(4)思念家乡时:

3.把下面的名言警句补充完整。

(1)滴水能把石穿透,。

(2),非宁静无以致远。

(3)天行健,。

(4)诚者,;诚之者,。

(5)落红不是无情物,。

(6)横眉冷对千夫指,。

三、阅读理解。

(共17分。

最优秀的人是谁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能给他寻找到一个最优秀的关门弟子。

事情是这样的:

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

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

“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déděi】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juéqū】一位好吗?

“好的,好的。

”助手很温顺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

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都被苏格拉底一一婉【wānwǎn】言谢绝了。

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病入膏肓【mánghuāng】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

“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发掘出来,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

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

“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

”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chāchāi】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每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在下面画上横线。

(每音1分,共5分。

(2)“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

”这句话中苏格拉底用“蜡”

来喻指,文中与“我的蜡所剩不多了。

”对应的一个词是。

(每空1分,共2分。

(3)“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此时,苏格拉底心里的感受是。

(1分。

A.对助手的表现非常满意B.对助手的表现有点儿失望

C.希望助手能尽快地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

(4)文章娓娓道来,叙述得层次清楚。

请你概括一下第7—9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分。

(5)苏格拉底满心希望自己多年的得力助手能成为自己的,但由于助手缺乏,最终苏格拉底未能如愿,这成为这位大哲学家永久的遗憾。

面对泪流满面的助手,苏格拉底明确指出助手对不起的是助手本人,因为助手把自己

(每空1分,共3分。

(6)聆听苏格拉底临终的一番话,助手一定是如梦初醒,后悔莫及。

读到这,你一定能悟出一个道理,请写出来:

(3分。

四、习作(25分。

题目:

心灵深处的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写“秘密”“回忆”“烦恼”“快乐”“伤痛”等;

(2)说真话,抒真情,不少于500字。

 

(插入作文格纸)

 

第二部分课标及教材教法教育理论部分(满分40分)

《语文课程标准》小学测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3.课程目标从、、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二、选择。

(每小题2分,共6分)

1、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2、阅读教学过程是:

()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

3、()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A、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B、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D、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判断对错(每小题1分,共7分。

1.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

2.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作用在于传授知识、解答问题。

( )

3.改变师生关系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

( )

4.教学应注重思维结果、淡化思维过程。

()

5.课改的本身不是目的,不能为了课改而课改,课改是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的。

()

6.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少了。

( )

7.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

三、课例分析:

(9分)

请你认真阅读一年级上册17课《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片断,写出自己的点评和教学建议

(指导朗读第一句)

师:

小鸡每天都起得最早。

这天早上,小鸡早早起床,一打开门,看到大地一片雪白!

它连忙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

(课件出示句子:

下雪啦!

下雪啦!

师:

大家自己读一读。

谁来当小鸡读一读?

(指名读)

一生站起来读

师:

你读得声音太低了,谁再来读高点?

生读

师:

听到这个好消息,你的心情怎样?

生:

非常高兴!

师:

是啊,你看到这个句子里,用了两个叹号(课件中的叹号变红)。

这就表示小鸡特别的高兴!

它高兴地叫着:

下雪啦!

下雪啦!

师:

你们听出小鸡的欢乐了吗?

那么大家也带着这种高兴的心情再来读一读吧。

学生齐读。

(指导朗读第九、十行诗句)

(课件出示:

咦,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哦,它在洞里睡觉哪。

师引读:

咦,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生:

哦,它在洞里睡觉哪。

师:

大家观察一下“咦”字和“哦”字,有什么发现?

生:

都带口字旁。

师:

句子中还有一个这样的字,谁找到了?

生:

还有一个“哪”字也带口字旁。

师:

课文中这些带口字旁的字都带着语气呢。

但是它们的语气可不同。

听老师来读。

(教师范读)

生练读。

指名读。

师:

这两句是一问一答,咱们请两名同学来读。

大家评一评。

学生评读,提到了带问号的句子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师:

说得对!

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注意了标点。

读书时就应该这样,不但要读通顺,还要根据标点和一些特殊的词语读出不同的语气。

同桌互相练一练,看谁读得更好!

我的点评和建议是:

四、请任意选择一个年级,把喜欢的一首古诗先写下来,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12分)

我选择年级的古诗: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语文教师测评试题

第一部分语文学科文化知识部分(满分100分)

二、基础知识,共48分。

1.看拼音,写词语。

(每字0.5分,共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