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管理重点要点教学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环境规划管理重点要点教学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规划管理重点要点教学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经历三大台阶,即三个最基本的“零增长”:
(1)争取到2030年基本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
(2)到2040年基本实现能源和资源消耗速率的“零增长”;
(3)2050年基本实现生态环境退化速率的“零增长”。
3.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六大挑战:
1.中国人口三大高峰(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在未来50年内相继来临;
2.中国能源和资源的超常规利用;
3.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4.中国三农问题的基本解决;
5.中国社会公平的全面实现;
6.充分认识中国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的艰巨性。
4.说明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构成。
(一)宪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
(二)环境保护基本法
(三)环境资源单行法
(四)国家其他法律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五)国家行政部门制定的各种环保法令、法规和条例
(六)环境保护地方法规
(七)签署并批准的国际环境公约
7.说明我国环境标准的分类方法。
分类方法:
我国的环境标准由五类两级组成。
五类指:
⑴环境质量标准:
属于强制性标准;
⑵污染物排放标准:
⑶环境基础标准;
⑷环境方法标准;
⑸其他标准。
两级指:
⑴国际级和⑵地方级。
按照《标准化法》规定,中国的国家标准有:
⑴强制性标准:
即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
⑵推荐性体系(其他标准)。
有关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用“GB”表示;
推荐性国家环境标准的代号,用“GB/T”表示;
行业环境标准代号用“HJ/T”表示。
第三章
1.什么是管理?
管理思想的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管理是指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分为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管理丛林阶段
2.简析管理科学理论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管理科学理论为环境管理学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
4.简析生态工业园区的含义。
生态工业园是商务(企业)群体,其中的商业企业互相合作,而且与当地的社区合作,以实现有效地共享资源(信息、材料、水、能源、基础设施和天然生境),产生经济和环境质量效益。
5.试解释下列环境经济学的概念:
外部性理论、物质平衡理论、庇克税、科斯定理、排污权交易。
外部性理论:
认为在没有市场力的作用下,外部性表现为财经独立的两个经济单位(如公司和消费者)的相互作用;
应用一般均衡分析法,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即生产和消费的外部性和它的影响范围,提出解决环境污染这个外部不经济性问题的各种方法。
物质平衡理论: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肯尼斯·
鲍尔丁(KEBoulding)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环境经济学问题———环境与经济相互作用关系问题。
生产和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其物质形态并没有消失,必然存在于物质系统之中。
物质平衡理论的一个现代经济系统由物质加工、能量转换、污染物处理和最终消费四个部门(或部分)组成。
循环经济的提出和发展,正是物质平衡理论在可持续条件下的实践。
庇古税:
是解决环境问题古典的教科书的方式,属于直接环境税它按照污染物的排放量或经济活动的危害来确定纳税义务,所以是一种从量税,庇古税的单位税额,根据一项经济活动的边际社会成本于边际效益的均衡点来确定,这时对污染排放的税率就处于最佳水平。
科斯定理:
196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罗纳德·
科斯(RHCoase,1991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发表了论文“社会成本问题”,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
在不存在交易成本和谈判成本的条件下,受外部性影响的各方将会就资源配置量达成一致意见,使这种资源配置量既是最优的,又独立于任何事先的产权安排。
科斯定理说明庇古观点的片面与错误,认为要解决外部性问题无需政府的干涉。
排污权交易:
著名经济学家戴尔斯(JHDales)提出的排污交易权理论就是在科斯定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排污权交易理论认为,环境资源是一种商品,政府拥有所有权,政府可以在专家帮助下组织实施排污权交易,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外部性内部化,达到避免较重的损害的目的。
也就是政府有效地使用其对环境资源这个特殊商品的产权,使市场机制在环境资源化配置和外部性内部化问题上发挥最佳时间这就是著名的排污权交易。
第四章
1.环境数据常用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列表法、图示法
2.刻画环境数据特征的常用的指数有哪些?
位置特征数:
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中位数
离散特征数:
级差、差方和、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变异系数
分布形态特征数:
偏态系数、峰态系数
4.决策树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方法原理:
将决策对象作为一个总系统,同时又可以分解成各级子系统,总系统决策必须满足一个总目标,而各级子系统的决策必须达到规定的子目标。
如果每一级子系统都能达到规定的目标,则总系统亦能达到既定的总目标。
5.了解主要的环境数学模型及其建模方法。
按模型的结构分类,环境数学模型可分为以下三种:
白箱模型又称为机理模型、灰箱模型又称为半机理模型、黑箱模型又称为输入-输出模型
建模方法:
图解法、质量平衡法、概率统计法
第五章
1.简述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和主要方法。
一.环境现状调查内容:
1.环境特征调查
(1)自然环境特征
(2)社会环境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3)环境污染因素调查
2.生态调查
3.污染源调查
4.环境质量调查
5.环保措施效果调查
6.环境管理现状调查
二.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
1.收集资料法2.现场调查法3.遥感技术
6.简介大气环境质量预测的箱式模型。
箱式模型是研究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与大气环境质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最简单的模式。
利用箱式模型预测大气环境质量主要适用于城市家庭炉灶和低矮烟囱分布不均匀的面源。
一般对一个城市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小区,把每个小区看作是一个箱子,通过各箱子的输入—输出关系,即可预测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
7.简介完全混合河流水质预测模型及其适用条件。
该模型适用于相对窄而浅的河流,河流为稳态,均匀河段,定常排污,即河流过水断面、流速及污染物排入量不随时间变化,污染物为难降解的有机物、可溶性盐类和悬浮固体情况下的预测。
8.简述环境统计的内容及研究和调查方法。
环境统计的内容:
自然环境、特殊环境、与环境有关的生活条件、背景材料、改善环境条件的办法
环境统计的研究方法:
1.大量观察法2.综合分析法3.归纳推断法
环境统计的调查方法:
1.定期普查2.抽样调查3.科学估算4.专项调查
9.简述环境审计的主要内容。
1.符合性审计2.环境保护管理系统审计3.过渡审计4.有害物质的处理、存放及清理的审计5.污染预防审计6.环境效益审计7.产品审计
第六章
1.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有那些?
(一)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
(三)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
(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六)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七)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3.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依据和内容是什么?
目的:
一是为了合理布局,
二是为确定具体的环境目标,
三是为便于目标的管理和执行。
依据:
1.区域或城市总体规划
2.自然条件
3.环境的开发利用潜力
4.社会经济的现状、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5.行政辖区
6.环境保护的重点和特点
内容:
1.合理确定使用功能的不同类型区,确定界面、设立监测控制点位。
2.以功能区为单元,提出生活和生产布局及相应的环境目标与环境标准的建议。
3.在各功能区内,根据其在生活和生产中所承担的环境负荷,制定规划方案。
4.建立环境信息库,供监控和决策。
5.简述环境规划方案优化的步骤。
(1)分析、评价现存和潜在的环境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和途径,研究为实现预定环境目标而采取的措施。
(2)对所有拟定的规划草案进行经济、环境、社会和生态效益分析。
(3)分析、比较和论证各种规划草案,建立优化模型,选出最佳方案。
(4)预测规划方案的实施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产生的影响。
(5)概算实施规划所需的投资总额,确定投资方向、重点、构成,评估投资效果等。
6.环境规划实施的条件是什么?
(一)环境规划纳入总体规划
(二)全面落实环境保护资金
(三)编制年度环境保护计划
(四)实行环境保护目标管理
第七章
2你认为划分水环境功能区有什么意义?
水环境功能区划是水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水环境功能区是是水环境分级管理工作和环境管理目标责任制的基石,是科学确定和实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基本单元,是正确实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水质评价的基础,通过这项基础性工作,可以进一步使水环境功能区划与水质监测、水环境管理等结合起来,形成活的水环境功能区划系统。
3如何进行水环境功能区划
5什么是水污染控制单元?
其作用是什么?
水污染控制单元是指源与水域组成的可操作实体。
6请分析排污口最优规划、均匀处理最优规划、区域处理最优规划与模仿选优各有哪些特点?
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1.排污口最优规划
特点:
是以各小区的污水处理厂为基础,以总处理费用最低为目标,在水体水质条件的约束下,寻求各处理厂处理效率的最佳组合。
适用情况:
这是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其目标函数是非线性的费用函数,约束条件则是线性的。
2.均匀处理最优规划
在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法律规定所有排入水体的污水都必须经过二级处理(即物理处理+化学处理),这是均匀处理最优规划的基础。
均匀处理最优规划,以全区域的污水处理费用最低为目标,寻求污水处理厂的位置与规模的最佳组合。
对一个包含n个小区的系统,可能污水处理方案为(2n-1)个,当n较小时,可采用枚举法确定最优方案。
当n较大时,可以采用数学方法求解。
3.区域处理最优规划
是排放口处理最优规划和均匀处理最优规划的综合。
模型的目标函数既是污水处理规模的函数,又是处理效率的函数。
在区域处理最优规划中,既要寻求最佳的污水处理厂的位置和处理量,又要寻求污水处理厂处理效率的最佳组合。
可以把每一小区的污水处理量作为决策变量,对某一小区的污水或全部就地处理,或被送往相邻小区进行处理。
4.模拟选优
规划方案的模拟选优与最优规划方法不同,它是先进行污水输送与处理设施规划,提出几种可供选择的规划方案,然后采用水质模型,计算各种方案中污水排放后水域控制断面的水质,找出比较好的方案。
采用模拟选优方法时,要求尽可能多提出一些初步规划方案,以供筛选。
第八章
2怎样进行大气环境污染物总量分配
1.按燃料或原料用量的分配方式:
就是将计算得到的控制区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按各污染源使用的燃料和原料用量进行分配。
2.一律削减排放量的分配原则通过对所有源排放量都进行削减来实现大气环境质量目标,从而确定控制区允许排放总量,并且同时完成总量负荷分配到源的方式。
3.优化规划分配原则
(1)源强优化规划分配原则使污染源排放量的削减量总和或削减率总和为最小
(2)最小治理费用的分配原则使污染治理费用投资总和为最小,
5固体废物管理规划的内容
(1)现状调查及评价
①环境背景数据;
②社会经济数据调查分析。
③固体废物来源、数量调查分析。
④固体废物处置现状数据调查。
⑤调查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情况。
(2)固体废物预测1.固体废物量预测2.固体废物特性分析
(三)拟定规划方案1.管理对策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固体废物管理政策。
首先是要控制其源头产生量,其次是开展综合利用2.固体废物收集回收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原则是“谁污染,谁治理”。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危险废物的运输、贮存和处置应由领取经营许可证资质的单位统一处理。
3.处理与最终处置4.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评价的重要方法就是费用效益分析。
6试述固体废物处置场选址方法
Ø
(1)填埋场与城市的距离离城市距离较远为好。
应设在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人畜居栖点500米以外。
特别注意不得建于以下地区:
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②居民密集居住区;
③直接与航道相通的地区;
④地下水补给区、洪泛区、淤泥区;
⑤活动的坍塌地带、断裂带、地下蕴矿带、石灰坑及溶岩洞区。
(2)交通运输条件运输距离越近越便利。
一般要求距离公路、铁路和河流不超过500m。
(3)环境保护条件一般要求场地面积及容量能保证使用15~20年,在成本上才合算;
对地表水造成污染的可能性很小,一般要求距离任何地表水距离大于100m,垃圾的渗出液不排入土地或农田,最好不要堆放在河流岸边;
尽可能地利用废弃土地或使用便宜的土地或荒地;
要远离机场,要求距离大于l0km。
第九章1简述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1.人为性1)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2)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主的生态系统
2.开放性
(1)对外部系统的依赖性
(2)对外部系统的辐射性
3.复杂性
(1)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迅速发展和变化的复合人工系统
(2)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功能高度综合的系统
4.脆弱性
(1)城市生态系统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需靠外力才能维持
(2)城市生态系统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调节机能(3)城市生态系统食物链简化,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小(4)城市生态系统营养关系出现倒置,决定了其为不稳定的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2如何进行城市生态评价
城市生态评价一般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协调度三个方面着手进行。
●生态水平评价
●生态健康评价
●生态安全评价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生态足迹、生态位评价
评价的一般程序:
1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
2城市生态系统组成因子分析
3评价指标筛选和指标体系设计
4专家咨询
5确定指标标准,选择评价方法
6进行单项和综合评价,向专家咨询和民意测验
7修改评价
8论证与验证
9提交评价报告
3简析城市生态规划与城市环境规划的区别
城市生态规划
城市环境规划
理论基础
生态学、城市规划学
环境科学、城市规划学
研究内容
调控城市人类与城市环境的关系
预防和控制城市环境对
城市人类的负效应
规划要素
自然环境、经济、社会
大气、水、土壤、噪声、固废等自然环境为主
规划目标
创造高效、和谐的城市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
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
环境支持
对“城市”概念的理解
将城市作为由经济、社会、环境构成的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将城市作为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个体
对“环境”概念的理解
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基本指自然环境
城市生态规划不仅考虑自然环境因子,而且还要考虑经济社会因子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环境规划在某种程度上可考虑作为城市生态规划内容的组成部分。
4简述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
生态要素的调查与评价
环境容量和生态适宜度分析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规划目标的研究
生态功能区划与土地利用布局
环境保护规划
人口适宜容量规划
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规划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
生态规划管理对策
8简析城市生态评价、生态规划和生态建设的关系
城市生态评价是城市生态规划、生态建设和管理的基础和依据。
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生态规划的关系:
城市生态建设是在城市生态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具体实施城市生态规划的建设性行为;
——城市生态规划的一系列目标、设想通过城市生态建设逐步得到实现
第十章
1何谓末端控制,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末端控制又称末端治理或末端处理,是指在生产过程的终端或者是在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之前,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其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过程的处理,以减少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总量
末端控制的环境管理模式具有线性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
v是由“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单方向流程组成的开环式系统;
v在对废弃物处理与污染控制时强调的是对企业自身制造过程中的废弃物的控制,而对分销过程与消费者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则不予以考虑与控制;
v环境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对制造过程中的废弃物与污染的控制达到排放标准与最大排放量的要求。
2试客观评价末端控制传统环境管理模式实践的作用
20多年的实践证明,将环境污染控制的重点放在末端或污染物排放口,在危害发生后再进行净化处理的环境战略、政策和措施,有很大的局限性。
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废弃物排出后的净化、处理技术常常使污染物从一种环境介质转移到另一种环境介质。
②在现行环境保护法规、管理、投资、科技等工作之中,占支配地位的是单纯污染控制,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缺少解决办法。
③环境污染末端控制给世界各国带来了越来越沉重的经济负担。
④“末端控制”的现行法规体系和运行机制,成为广泛实行污染预防的障碍。
末端控制虽然是不可缺少的,而且仍将发挥积极作用,但不足以改变环境保护消极被动局面。
我们需要将污染物排放减少到最低限度的新政策、技术和方法,迫切需要建立污染预防的环境管理模式。
3何谓污染预防,它与末端控制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这种减少污染废物及防止污染的策略,称为污染预防
根本区别:
4实施污染控制环境管理模式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基于污染预防思想的环境管理模式涉及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1)源削减:
包括减少在回收利用、处理或处置以前进入废物流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污染物的数量的活动,以及减少对公众健康和环境危害的活动。
(2)“废物最小化”,即由减少有害物的体积和毒性,其中包括废物产生后进行回收利用与减少废物体积和毒性的处理处置。
(3)循环经济:
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模式,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第十一章
1.环境绩效、循环经济、清洁生产
环境绩效是指一个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指标,控制其环境因素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境管理体系成效。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清洁生产:
在生产过程、产品寿命和服务领域持续地应用整体预防的环境保护战略。
增加生态效率,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2.简述环境绩效评估的分项目标。
评价环境法规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帮助法规政策制定部门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法规与制度;
评价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工作效率,揭示其影响工作效率的消极因素,提出改进建议;
评价环境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助于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规划;
评价环境投资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改善环境投资提出建设性意见。
3.如何进行环境绩效评估?
4.简述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途径。
发展现状:
①围绕提高资源效率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一是产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二是废旧物资回收利用;
三是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再利用;
四是环境保护产业发展迅速。
②国家近年来加大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力度。
一是加强宣传;
二是组织试点示范,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推进生态工业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取得了进步,开展生态省市建设和循环经济试点。
③从法律法规和政策上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制度环境。
总之,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将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途径: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企业、科技界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需要从物质层面、体制层面、价值层面实行全方位的变革;
需要法律、政策和技术的大力推动;
需要强有力的政府管理体制的运作与充分引入市场机制的紧密结合;
其中政府的作用尤为关键。
种种因素的存在使企业不大可能做到自觉“循环起来”,必须依靠政府的推动作用,通过以制定政策为主的制度,构建资源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赢利模式,使市场条件下循环型生产环节有利可图,从而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自发机制。
——使企业必须做、愿意做、能够做。
5.简述清洁生产的内容。
清洁的生产过程:
包括不用、少用有毒的原料和辅助材料;
无废、少废的工艺;
无污染的高效设备;
无毒、低毒的中间产品;
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因素;
节约资源,少用昂贵和稀有资源;
物料的再循环利用;
利用二次资源作原材料;
完善的管理等
清洁的能源:
包括常规能源的清洁利用;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新能源的开发;
各种节能技术等。
清洁的产品:
包括在贮运、使用中和使用后无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产品;
合理使用其功能和寿命期;
合理包装;
易于回收、复用和再生;
易降解、易处置等。
清洁的服务:
在一切服务中都要贯彻清洁生产的思想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