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55011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棚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大棚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大棚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大棚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大棚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棚施工方案.docx

《大棚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棚施工方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棚施工方案.docx

大棚施工方案

 

技术投标文件

 

(正本)

 

施工组织设计目录

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二、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三、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

四、施工总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五、施工安全措施计划;

六、文明施工措施计划;

七、施工场地治安保卫管理计划;

八、施工环保措施计划;

九、冬季和雨季施工方案;

十、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十一、承包人自行施工范围内拟分包的非主体和非关键性工作、材料计划和劳动力计划;

十二、成品保护和工程保修工作的管理措施和承诺;

十三、任何可能的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以及抵抗风险的措施;

十四、对总包管理的认识以及对专业分包工程的配合、协调、管理、服务方案;

十五、与发包人、监理及设计人的配合;

十六、招标文件规定的其他内容。

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武川县上秃亥乡2016年食用菌大棚项目,建筑结构形式为砖混,基础类型为毛石基础。

项目名称:

武川县上秃亥乡上秃亥村、桃力盖村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

武川县上秃亥乡上秃亥村,桃力盖村委会后渠子村、五家村林场。

项目规模:

项目占地约470.1亩,规划新建温室(640.29㎡)88栋,新建温室(367.29㎡)45栋,维修改造温室(336㎡)11栋,新建(400㎡)9栋,新建(600㎡)7栋,新建温室(330㎡)2栋,改造温室(366.6㎡)6栋,并配置卷帘机、卷管、微喷管等设施;硬化道路15539㎡;铺砂石路面52063㎡;安装铁艺围栏5550m;安装金属网围栏719m;修筑河槽防洪堤1350m。

(二)编制依据

武川县上秃亥乡上秃亥村、桃力盖村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招标文件。

现行建设工程标准、规范、验评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根据国务院《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现场条件及同类型工程施工经验。

我公司的技术、机械设备情况及管理制度。

有关国家现行设计、施工规范的标准: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根据建设部发布的《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88)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二、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一)测量放线

1、检查校核经纬仪和水准仪并检定钢尺。

2、了解设计意图,学习与校核图纸。

3、校核红线桩与水准点。

4、根据国家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测量放线方案。

使测量工作处于自我校核条件,保证测量结果的正确性。

(二)土方工程

1、土方开挖

土方的开挖采用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开挖,土方的开挖放坡均按基础垫层底边缘加0.3米工作面,边坡四周禁止停放大型设备或机械,同时也禁止堆放土方、材料。

开挖时要随时观察土方边坡稳定,如有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土方开挖前要注意四周排水沟的设置和天气预报,防止开挖后地表水和雨水流入基坑,影响基坑坑底土质。

根据规划设计指定的座标点,引测定位控制点,定位放线必须复测检查,并绘测量放线记录图,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签字后方可施工。

要先把控制桩设置好并用混凝土固定保护好,用白灰撒出开挖土方的灰线。

现场负责人要随时进行观测,保证基础底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土方开挖结束后,要及时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一起进行地验槽。

并做好验槽记录,签字同意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土方回填

回填土要分层夯实,严禁土中掺有大的块粒与有机物。

分层虚辅厚度不得超过300mm,采用小型振动打夯机压实回填土,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基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墙挤歪;较长的管沟墙,应采用内部加支撑的措施,然后再外侧回填土方。

每层压实后,须有现场试验员按标准取样,送试验室检验其干密度;回填土达到要求密实度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三)基础工程

1、砂夹石换填

本工程地基采用砂夹石换填。

【1】铺设垫层前应验槽,将基底表面浮土、淤泥、杂物清除干净,两侧应设一定坡度,防止振捣时塌方。

【2】人工级配的砂砾石,应先将砂、卵石拌合均匀后,再铺夯压实。

【3】垫层铺设时,严禁扰动垫层下卧层及侧壁的软弱土层,防止被践踏、受冻或受浸泡,降低其强度。

【4】垫层应分层铺设,分层历或压实,基坑内预先安好5m×5m网格标桩,控制每层砂垫层的铺设厚度。

每层铺设厚度、砂石最优含水量控制及施工机具。

振夯压要做到交叉重叠1/3,防止漏振、漏压。

夯实、碾压遍数、振实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

用细砂作垫层材料时,不宜使用振捣法或水撼法,以免产生液化现象。

【5】当采用水撼法或插振法施工时,以振捣棒振幅半径的1.75倍为间距(一般为400~500㎜)插入振捣,依次振实,以不再冒气泡为准,直至完成;同时应采取措施做到有控制地注水和排水。

垫层接关应重复振捣,插入式振动棒振完所留孔洞应用砂填实;在振动首层的垫层时,不得将振动棒插入原土层或基槽边部,以避名使软土混入砂垫层而降低砂垫层的强度。

【6】垫层铺设完毕,应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严禁小车及人在砂层上面行走,必要时应在垫层上铺板行走。

2、毛石基础砌筑

工艺流程;基坑验槽,基底抄平、放线——毛石验收,配制砂浆——摆石撂底,毛石砌筑——立杆挂线,顶部找平——基础验收,养护——办理隐蔽工程施工记录

【1】清理基础垫层,洒水湿润。

【2】放基础轴线、边线,抄平,立皮数杆,划出分层砌石高度,并标出台阶收分尺寸。

【3】摆石撂底。

【4】盘角挂线,砌筑基础时应先在墙角处盘角。

毛石基础应两面挂线。

先砌筑转角和交接处,先砌四个大角和墙头,再由两端向中间砌筑。

缝隙和上部凹坑用小石块或碎石和砂浆填塞平稳严实。

【5】毛石砌体的灰缝厚度宜为20—30mm,砂浆应饱满,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再用碎石块嵌实,不得采用先摆碎石、后塞砂浆或干填碎石块的方法。

【6】砌第一皮毛石时,应选用较大的平毛石块砌筑,坐浆,并将大面朝下。

先砌里、外石,后砌中间石。

【7】砌毛石时,应分皮卧砌,并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不得采用先砌外面石块后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

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后用碎石嵌实,不得采用先摆碎石后塞砂浆或干填碎石的方法。

【8】毛石基础每0.7m²且每皮毛石内间距不大于2m设置一块拉结石,上下两皮拉结石的位置应错开,立面砌成梅花形。

拉结石宽度,如基础宽度等于或小于400mm,拉结石宽度应与基础宽度相等。

如基础大于400mm,可用两块拉结石内外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0mm,且其中一块长度不应小于基础宽度的2/3。

【9】毛石基础最上一皮宜选用较大的平毛石砌筑。

转角处、交接处和洞口处应对如流选用较大的平毛石砌筑。

【10】有高低台的毛石基础,应从低处砌筑,并由高台向低台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基础高度。

【11】内外墙基础应同时砌筑。

否则应留置斜槎。

【12】各种预留孔洞、预埋件、拉结筋按照设计要求留置,避免事后剔凿,影响基础质量。

(四)墙体砌筑

本工程外墙采用370mm厚多空水泥砖墙,墙内外原浆勾缝。

温棚转角处设置2φ6@500连接钢筋,长度为沿墙体通长。

所有预留洞口待设备管道安装完成后用细石混凝土填实。

【1】墙体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砂浆配合比配制砌体浆,不得任意降低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特别是不能在使用混合砂浆的地方使用水泥砂浆。

砂浆宜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砂浆配合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人±2%,砂、石控制在±5%以内。

【2】多空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的以浸入砖四边1.5cm为宜,含水率为10-15%,常温施工不得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的砖砌墙。

【3】砌墙前,根据弹好的墙体等位置,认真核对墙垛等长度尺寸是否符合排砖模数,一般外墙一层砖底时,两山墙排丁砖,纵墙排条砖,如有不合模数时,七分头或丁砖应排在窗口中间,附墙垛或地基不明显部位。

【4】砌墙时应选砖,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颜色均匀,规格基本一致的砖,变形的砖一律不得上墙。

【5】砌墙时应先立好皮数杆盘角,每次盘角不要超过五皮砖,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吊靠,如有偏差要及时修整,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大角盘好后,再复查一次,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才可以挂线砌墙。

【6】砌筑一砖半墙必须双面挂线,如果长墙几个一根线,中间应设几个支撑点,小线要拉紧,每层砖都要穿线看齐,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搭顺,砖一砖厚墙应外手挂线,可以顾及到砖墙面两面平整,为控制抹灰厚度奠定基础。

【7】砌砖宜采用一铲灰、一专砖、一挤揉的“三一”砖砌法,即满辅、满挤操作法,砌砖时要放平,里手同或里手低都会影响墙体夹缝均匀,砌砖一定要“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不得小于8mm,大于12mm,在操作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自检。

互检,如出现偏差立即纠正,需返工时,绝不悯惜迁就,直到推倒重来。

【8】砂浆应随搅拌随使用,水泥砂浆必须3小时内用完,混合砂浆4小时用完,不得使用过夜砂浆,按规范定做砂浆试块,按龄期规定送试验室做强度检验。

【9】体灰缝要横平竖直,砖缝交错,不得有通缝瞎缝,砂浆饱满度要达到规范要求,混水墙应随砖随将舌冰刮尽。

(五)钢筋工程

1、钢筋进场准备

所有进场钢材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材质证明,并按要求作好钢筋标识和标志,对进场钢筋必须按规范抽样进行试验检验,进口钢材需按要求做好化学分析试验,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检验不合格的钢材一律退场,不得使用。

根据图纸会审纪要及图纸设计认真做好翻样,对节点复杂的钢筋要先放好大样,把问题提前解决。

钢筋品种较多时,要求技术人员根据图纸分段、分层翻样。

2、钢筋制作

钢筋均在现场加工制作。

钢筋翻样应根据施工图纸及现行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钢筋工程部分的要求,并结合该工程实际情况实施。

钢筋下料表中应注明每一组钢筋的所在部位,便于现场工作人员根据绑扎实际情况下料。

钢筋加工工序为:

钢筋进场→取样、试验→切断配料→分组对焊→弯曲成型→挂牌堆放。

钢筋制作前应对运输过程中弯曲变形的钢筋进行调直处理。

钢筋制作过程中的连接采用对焊,需弯曲的钢筋均在制作时一次弯曲成型。

钢筋半成品应分组挂牌,堆放整齐,按预先确定的构件编号位置分批运输和吊装。

3、钢筋的绑扎

钢筋绑扎完毕后,应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级别、直径、数量、位置、间距等是否正确,特别应注意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是否错开,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等是否符合施工图纸和国家现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

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对钢筋及预埋件进行检查验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六)电气设施安装

1、工艺流程

电气照明设施的工艺流程

线路测试——穿电缆线——灯具安装——配电箱安装——线路测试——试运行、调试——正式运行

2、施工方法

【1】开挖电缆沟。

(1)了解现场到货电缆长度。

(2)勘察铺设线路。

了解地面及地下障碍物;了解管道专业地沟的位置,大小与标高;根据电缆长度确定中间电缆接头的位置。

(3)确定地下原有管道和原有电缆线路的拆除和保证原有建筑物的用电用水问题;

(4)确定电缆施工方案。

主要包括过道路、管沟等的施工方法以及保护管的加工及敷设。

(5)开挖电缆沟,遇到转弯处,应挖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