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优秀版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532651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优秀版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优秀版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优秀版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优秀版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优秀版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优秀版教案文档格式.docx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优秀版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优秀版教案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优秀版教案文档格式.docx

②句用坚毅的语气读。

5、在人群中,老汉“拖”出一个小伙子,一个“拖”字非常抢眼,他为什么这么做?

 明确:

因为小伙子是个党员。

一方面表现老汉极强的党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想像他不拖的后果。

6、老汉因此不喜欢小伙子了吗?

不是。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桥”。

正是这一“推”,足见老汉对他的爱。

7、以上描写老汉的语句应重读什么?

“拖”、“推”。

 

8、读完全文,你发现老汉和小伙子是什么关系?

前文有无暗示?

这样的结尾你觉得有何妙处?

父子。

有过暗示:

“小伙子竟来推他”,“老汉似乎要喊什么”。

这样的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让人倍觉老汉形象的高大,在深深的感叹之余不免深思。

9、你认为文中的老汉是怎样一个人?

老汉是一个在生死攸关之际,无私无畏,舍己救人,极具党性和亲情的党支部书记。

小结:

小小说通过形势危急的环境描写,完整的故事情节塑造了老汉这个在生死攸关之际,把生的希望给别人,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极具党性和亲情的党支部书记。

洪水吞没了木桥,吞没了儿子,吞没了老汉,但吞没不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可贵精神。

10、讨论:

小说以“桥”为题,好在哪里?

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

②桥见证了老汉崇高的精神,老汉的生命是一百多个群众通向新生的桥;

③桥又是引渡我们读者进入更高境界的纽带让我们的灵魂得以洗涤。

四、朗读,体会

1、文中关于对老汉描写的语句,加深对人物的理解,体会人生价值,生命的意义。

2、文章语言言尽而意不尽,留给我们想像的空间。

如:

①当你注意到老汉“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你觉得他在想什么?

②“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你觉得他要喊什么呢?

③当老太太来祭奠丈夫和儿子时,她会想什么?

在边读时边作想像。

五、课堂练习

1、小说最悲壮的情节是哪处?

(写原句)

2、小说最感人的地方是哪处?

3、找出文中你最欣赏的一处,做赏析。

4、文中的老汉是怎样一个人?

你用什么话对他和他儿子说?

(最好用古诗文)

5、你能说出我国平凡而又有伟大精神的共产党员的名字及事迹吗?

  

《桥》

南充市高坪第一小学张艳彬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语句,品析词句,体会老支书的高尚品质。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领悟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

3、理解题目“桥”的含义和小说“设置悬念”的表达特点。

1、抓住文章中令人感动的句子,结合老支书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老支书的高尚品质。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理解题目“桥”的含义和小说“设置悬念”的表达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导语:

孩子们,今天这节课,咱们将继续学习著名作家谈歌的微型小说《桥》。

请齐读课题。

在学习这篇微型小说时,我们必须关注哪三个要素?

2、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来读一读这首小诗《您是谁?

》。

3、孩子们,这首小诗是否勾起了你的回忆。

《桥》这篇微型小说主要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情吗?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概括。

二、直奔重点,聚焦老汉形象。

1、默读课文的7—23自然段。

思考:

这篇微型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谁?

(板书老汉)找出直接描写老汉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交流,这是一个怎样的老汉?

2、交流找到的句子。

(1)生: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板书:

沉着冷静

师:

面对可怕的洪水时,老汉沉着冷静,镇定如山,临危不惧,人们一见到他沉着冷静的样子,就像找到了靠山。

孩子们,展开你丰富的想象,想一想为什么乱哄哄的人们一见到老汉就安静了下来?

为什么老汉能得到大家的拥戴?

请你用上这样的开头:

曾经多少次,老汉___________________。

多好的老支书呀!

这一次,在灾难来临的时候,这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又站了出来。

读句子。

老汉就是村民们的靠山,就是村民们的主心骨,就是村民们的领路人,看到他,乱哄哄的村民们都安静下来,再读句子。

(2)生:

老汉沙哑地喊话:

“桥窄!

排成一队,不要挤!

党员排在后面!

排在前面的是——生:

村民

排在后面的是——生:

党员

排在最后面的是——生:

老汉

现在,你就是老汉,你就是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支书,在山洪咆哮,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面对一百多号疯了似的拥向木桥的村民们,你会怎样喊?

抽生读句子:

桥窄……

这一段应该怎样读?

不错!

这句话一连用了三个感叹号,你读出了老汉的坚定和果断。

在来势汹汹的洪水面前,,老汉果断地命令,读(生:

党员排在后边!

”)

水越涨越高,老汉依然镇定地喊话,读(生:

此时此刻,我们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老汉?

(舍己为人,先人后己,临危不惧)板书:

先人后己

(3)体会语言的精炼、简洁。

出示句子:

“桥非常窄!

赶快排成一队,不要挤!

党员发挥带头作用,排在后面!

孩子们,老师把老汉的话改了一下,男生读原文,女生读修改后的文段。

你更喜欢哪一句?

是的,写文章必须根据表达的需要来选择语言。

文章描写的是十分危急的时刻,所以语言要简洁,要掷地有声。

(4)分角色朗读课文的9-13自然段,老师读旁白,男生读老汉的语言,女生读有人喊的语言。

(5)师: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故事似乎接近尾声,可就在这时,老汉冲进了人群里,发生了什么事?

请孩子们快速浏览课文的15自然段。

你知道他揪出的是谁?

明知生死攸关,明知揪出儿子,儿子就多了一份危险,儿子就有可能失去生命,可老汉却凶得像——生:

一只豹子。

多么狠心的父亲,多么无情的父亲,谁来读一读这一段。

老汉难道不爱自己的儿子吗?

生:

他爱自己的儿子。

是呀,父爱如山,他怎能不爱自己的儿子?

你从哪里感受到了?

一个揪字是老汉在村民和儿子之间选择了村民,他把

生的希望留给村民们,把死的危险。

留给了自己最亲爱的儿子而一个推字又表现了他浓浓的父爱。

多么令人敬佩的老支书呀!

这种精神就叫:

大公无私

2、学习16—23自然段。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父子俩你推我先走,我让你先走,可是,突然,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当儿子被洪水吞没时,他想喊什么?

三、再识“老汉”形象,体会“环境描写”

1、学习描写暴雨的句子,感悟语言的特点。

出示: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谁来读读这段话?

应该怎样读?

大家都来练一练

2、请孩子们继续默读课文,划出直接描写洪水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挑选一句来交流。

相机出示句子: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

3、看洪水视屏,感悟洪水的狰狞。

一边读句子,一边想象刚才看到的洪水画面。

4、小组合作读读课文的一到六自然段,去感受洪水的来势汹汹和人们的惊慌失措。

5、讨论环境描写的作用。

课文主要写老汉,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写洪水呢?

四、学习课文的结局,感受写作的精妙。

1、朗读课文的24-27自然段。

为什么结尾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师生接读。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

她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她来祭奠——生:

两个人。

她——生:

丈夫和她儿子。

丈夫和她儿子

3、拓展说话训练。

如果你是获救的村民,你会低语些什么?

五、再读描写老汉的句子,感受品质。

在灾难来临时,他镇定如山。

生读:

老汉清瘦的脸上……

在最危急的时刻,这位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果断地命令:

在死亡来临的时候,在生死攸关的时候,他揪出了自己最亲爱的儿子。

老汉突然冲上前……

六、以诗结题,升华主题。

孩子们,老汉虽然已经离人们远去,但他的精神却如一座桥一样永远镌刻在人们心中。

让我们一起来送送这位老支书吧!

读诗《一座桥》。

七、结束语。

孩子们,请坐,这节课,老师带着同学们继续学习了著名作家谈歌的微型小说《桥》。

这篇文章运用了大量的环境描写、多种的修辞手法,还抓住了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塑造了老汉高大的形象。

以后我们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小说时,都要关注小说的三个要素。

一起告诉老师。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八、板书设计

老汉人们

沉着冷静惊慌失措

第12课《桥》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本文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不徇私情、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语言简练生动,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即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学情分析】

我们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培养了较好的语文积累和学习兴趣,能够运用合作、讨论等形式展开阅读活动。

在课文阅读中,他们基本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还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思考人生的问题并且真正有所收获,不但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

我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抓住关键字,深入挖掘,调动自己已有的情感体验的方法来突破这个难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短句。

2理解课文内容,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重点),体会题目的含义(难点)

3领悟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多张;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一、 

回顾第一课时内容,说说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感知小说环境

1,快速阅读课文,请你从文中划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语句。

选择你认为写的最生动的一句思考:

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幻灯片出示: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2、这些句子能够给你怎样的感受?

环境描写,修辞手法等等表现了洪水来得迅猛,让人们感到恐惧,为后文突出人物形象做好了铺垫。

三、感知人们的内心,再次为主要人物形象铺垫

1,在洪水突然来临时,人们是怎么表现的?

课文在哪里体现的?

村庄惊醒了。

人们翻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

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2,抓住人们表现的关键词(惊慌,你拥我挤,疯了似的)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人们怎样的心理?

(惊慌失措)

3,出路在哪里?

幻灯出示:

东面、西面没有路。

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为什么要写窄窄的,木桥?

这里让学生深层次挖掘其内涵,桥小,人多,拥挤上去,能行吗?

为人物再次铺垫。

四、品味言行,丰满形象

在这个危险的关头一个人出现了,正是他的出现才挽救了大家的生命,他是——老支书幻灯出示:

默读课文7-23段,找出描写老汉的语句,圈出表现老汉特点的词语,边读边悟,然后同学相互交流:

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一)、指生读画出的句子。

1、木桥前,在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2、品读交流

注意关键词(拥戴)可以看出什么?

老支书在人们心目中地位高,他们敬重他。

3、为什么他在这里站着?

一个“老”看出经验丰富。

4、为什么不逃走?

心里惦记人民群众的安危,知道这个桥是不能拥挤的。

5、为什么不通知家人先走?

大雨突然,来不及了。

(二)、指生读画出的句子。

1、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2、品读交流这句话你能够怎样理解呢?

学生可以从描写方法、修辞手法去理解老支书的内心坚强,沉着镇定,让人们有了依靠。

(三)、指生读画出的句子。

1、老汉沙哑地喊话:

“桥窄!

排成一队,不要挤!

党员排在后边!

学生可以从语言描写中去体会老支书为什么叫大家排成一队的经验,以及时时刻刻为人民群众着想的党员形象。

(四)、指生读画出的句子。

1、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

“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排到后面去!

”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学生可以从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中去体会老支书坚持原则、不徇私情。

3、从后文我们知道这个小伙子是他儿子,难道老支书不爱自己的儿子吗?

一方面突出老支书不徇私情的高大形象,另一方面引出最后两父子的对话。

老汉吼道:

“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品味父子情深。

(五)、结果父子怎么样了?

文章中哪里可以看出来?

1、学生能够找出:

突然,那木桥轰地塌了,小伙子被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2、老汉看到了什么?

想象一下,他会怎么想?

老汉如果当时能喊又会喊什么?

为什么又加上“似乎”

3、我们在品读这个句子就会更加增强老支书的人物形象。

板书(舍己为人)

五、出示文章最后几段话

1、幻灯出示: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2、为什么结尾才点出两人的关系?

这种写法叫设置悬念

3、我想说:

我想对老支书说——

我想对小伙子说——

我想对老太太说——

我想对村民说——

六、总结

1、老支书是个怎样的人?

可以用哪些词概括

2、这是一座怎样的桥?

生命桥(挽救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连心桥(联系党和人民的心之间的桥梁)。

3、文章写作特点。

(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2)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3)本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七、补充图片(在1998年中国洪水面前,党领导武警战士奋勇抗洪,挽救人们生命的图片。

)这个图片主要是让孩子们坚信党的领导,党是我们最大的靠山。

八、作业布置

老支书就这样走了,你们有什么话给他说吗?

选一个题目写一段话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2.桥》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语言,理解内容,深刻感受课文中人物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3)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等

一、复习导入:

1、学生回顾本文题材及小说三要素。

2、教师适时讲解阅读小说时,一定要关注故事的环境和情节,从而来感受人物形象,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进行创编故事。

二、传授新知:

1、出示词语:

A、咆哮狂奔狞笑放肆势不可当

B、拥戴清瘦沙哑揪出豹子

让学生观察这两组词分别是描写什么的?

它们两者之间又存在什么关系呢?

2、请同学们带着感情来朗读课文,并在文中标出描写洪水和老汉的语句。

3、出示课件1: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

(1)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2)作者用四个字构成了两句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出示课件2: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1)学生回答从哪个词语中可以感受到山洪的势不可当?

(2)在生活中什么情况下才会出现“咆哮”?

在这里是谁在咆哮?

它是怎样咆哮的?

出示课件3:

(1)谁在“跳舞”?

它跳舞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2)“跳舞”不是代表着开心快乐吗?

那么在这里洪水跳舞,又带给人们怎样的感受呢?

出示课件4:

提问读了这句话,感受到了什么?

是从哪个词中感受到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出示课件5: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提问学生,这是个什么句?

出示课件6: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从这一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4、是啊,灾难来了,洪水像恶魔般在路上舞蹈,露出狰狞的面目,人们惊慌失措,极度恐慌,唯有一个人例外,他是谁?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他又作出了怎样的抉择?

(小组进行合作交流:

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老汉?

表现了他哪些优秀品质?

(出示课件)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神态描写,这是一个比喻句,把老汉比作山,与其他人的惊慌失措形成鲜明的对比,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老汉的从容、镇定与冷静。

(出示课件)老汉沙哑地喊话:

语言描写,写出了在肆虐的洪水面前,老汉发扬了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舍己为人。

老汉的声音虽然是沙哑的,但是他传出来的声音就像大山一样坚定,就像大山一样铿锵有力,学生齐读这句话。

(出示课件)老汉冷冷地说:

“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语言描写,这句话是老汉说给和他争辩的党员听的。

(出示课件)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

“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排到后面去!

”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1、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小伙子什么身份?

老汉为什么要把他揪出队伍?

(这句话运用了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写了老汉严厉地训斥了一个违反纪律的党员,从“冲、揪、吼”这几个动词中可以感受到老汉非常的坚决果断。

2、那他除了是党员这个身份,和老汉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寻找答案。

3、既然是父子关系,那他还把儿子从队伍里揪出来,那可是他的亲骨肉啊,他是不是不爱他的儿子?

从哪儿看出来的?

(出示课件)老汉吼道:

(这是动作和语言描写,老汉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因为他——爱他的儿子。

老汉的这一推,成了老汉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最简单也是最壮美的动作。

一起读课文句子。

(出示课件)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这是神态描写,写为了乡亲们,老汉英勇献身。

这些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生动地塑造出一个忠于职守、舍己为人、大公无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在亲人和群众面前以身作则,又爱子心切,在对人民群众的大爱之中,也深藏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真爱的优秀共产党员形象。

4、桥塌了,老汉似乎要喊些什么?

你猜猜他可能会喊些什么?

引导学生写出老汉没来得及喊出的话。

5、课件出示:

(师朗读):

洪水吞没了木桥,吞没了儿子,吞没了老汉,但吞没不了的是什么?

6、课文最后才点明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7、为什么文章要以“桥”为题?

8、就是这样的老汉,将村民们送上了跨越死亡的生命桥,然而令人心痛的是,洪水吞没了这对了不起的父子。

(1)生满怀哀思与崇敬齐读“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2)出示小练笔。

(配乐)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这位肝肠寸断的老母亲,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她看见了泪流满面的乡亲们,却看不见老伴清瘦的脸颊;

她听见了人们嘤嘤的哭泣声,却听不见儿子深情的呼唤;

她看见了(),却看不见();

她听见了(),却听不见()。

三、教师总结:

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对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老汉舍己为人、大公无私、英勇无畏的精神。

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学习他这种精神,并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四、作业设计:

根据课文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