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篇教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528430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篇教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篇教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篇教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篇教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篇教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篇教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篇教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篇教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篇教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主要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因概念较多,没必要都能准确分析,只了解常见抒情手法即可。

4.答题步骤:

(1)指出诗歌抒情手法的显著特点;

(2)结合诗句阐释抒情手法如何运用;

(3)简析抒情手法对塑造形象、表情达意等方面的作用。

5.答题示例:

[越调]天净沙·

湖上送别

[元]张可久

红蕉隐隐窗纱,朱帘小小人家。

绿柳匆匆去马。

断桥西下,满湖烟雨愁花。

这首小令含蓄蕴藉,独具风格。

试分析“绿柳匆匆去马”一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感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步骤一)。

借沿湖千丝万缕的青青柳枝来表现自己千丝万缕的离情别绪,充满惜别之苦(步骤二、三)。

6、习题示例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葛溪驿

[宋]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注:

漏:

漏壶,古时计时器。

从全诗看,诗人是运用哪些表达技巧来抒发自己情感的?

请略加分析。

【答案】 答案要点:

①直接抒情,二、三两联直接抒发夜宿所感。

②借景抒情,首联描写葛溪驿的环境,营造氛围;

尾联以黄叶鸣蝉衬托自己的心境。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

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满川风月替人愁”一句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句诗采用了移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使那本来很美的“满川风月”也是一派愁容。

这一江风月的悲愁,正是诗人愁情的外射。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卖花声·

题岳阳楼①

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

空水漫漫。

十分斟酒敛芳颜。

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②。

  醉袖抚危阑。

天淡云闲。

何人此路得生还?

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①元丰中作者用边帅高遵裕,管勾机宜,从军守灵州,因赞画无功,作诗讥讪,于元丰五年冬十月,谪监郴州茶盐酒税,南行途经岳阳。

②《阳关》:

本是唐代王维所作的《送元二使安西》诗,谱入乐府时名《渭城曲》,又名《阳关曲》。

此词开头和结尾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任选一处试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解题时,首先应明确该句写的是什么,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

很明显,词的开头与结尾都写景,这样就可以确定答案应该与写景有关,考生分析与写景有关的表现手法,得出借景抒情的手法并不难。

其次,结合词句进行具体分析,即明确作者借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感情。

【答案】 开头和结尾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开头呈现的是一幅萧疏的画面:

秋风里,万木凋零,树叶在君山之上纷纷飘落;

洞庭湖,水天一色,烟波浩渺,茫茫无际。

表达了作者失意惆怅的情感。

结尾处,作者回首远望,夕阳西下,天边一片残红。

这既有难言的愤懑,也有无限的眷恋。

板块二 修辞手法

一、修辞手法

1.比喻

运用比喻,在写景状物时能突出生动的意象,强化特定意境的渲染;

说理抒情时能使抽象的情与理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例如: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秦观《鹊桥仙》)

2.比拟

比拟是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及行为,或者赋予甲事物以乙事物的行为动作,从而使描写生动形象,使画面鲜明灵动,使表情达意更别致、更隽永。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加点四字通过比拟把春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灵性,饶有情趣。

3.借代

借代在古诗词中运用得最广泛。

称人时可用籍贯、官职、做官地等来代称,称物时可用一些有特征的或相关联的另一类事物来代称,有的代称甚至相沿成习。

借代在诗词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很多,或得体,或含蓄,或形象,或别致。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衣冠”代指晋代士族,即名门望族,因为他们以戴高高的帽子、穿宽大的衣服招摇过市而显耀自己的身份。

4.排比

排比是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如: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苏轼《行香子》)

5.夸张

夸张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更强烈、更鲜明,更能感染读者。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上邪》)少女以五件不可能出现的事为誓,表达了对爱情的热烈坚贞和无所顾忌的追求,人物形象鲜明。

6.对比

古代诗人在创作时经常通过对比来表明自己对事物、对世事的喜恶或憎悯。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富豪之家酒香肉味飘出深宅大院,而外边却饿殍塞道,对比何等鲜明,反映了当时贫富对立的社会现实。

7.对偶

对偶是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

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浑圆自然,不见斧凿之痕。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8.双关

古典诗词讲究含蓄美,因而双关手法运用较多,双关又分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

双关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更有趣。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南朝乐府《西洲曲》)“莲子”谐音双关,指“怜子”,“爱你”之意。

9.互文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就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既是秦时明月秦时关,又是汉时明月汉时关,也是今时明月今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的悲剧。

二、技巧点拨:

鉴赏修辞手法答题模式是怎样的?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这几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排比、对比、反复、拟人、夸张、反问、设问、对偶、互文等。

在实际的运用中,多种修辞又往往是一起连用的,准确判定这些修辞格是解题的第一步。

(1)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格;

(2)结合诗句阐释此种修辞格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

(3)指出运用此种修辞格的艺术效果等。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问题。

霜天晓角·

题采石蛾眉亭注

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

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

试问谪仙何处?

青山外,远烟碧。

蛾眉亭:

据《安徽通志》载,蛾眉亭在当涂县北二十里,据牛渚绝壁。

前直二梁山,夹江对峙,如蛾眉然。

阕写景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举出两种并作简要赏析。

【解析】 上片由景生情,起句“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气势不凡。

作者先是抬头仰视,只觉峭壁插云,好似倚天挺立一般。

待登上峰顶的蛾眉亭后,低头俯瞰,只觉悬崖千尺,直逼江渚。

这开头两句,一仰一俯,一下一上,雄伟壮丽,极富立体感。

“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作者骋目四望,由近及远,又见东、西梁山似两弯蛾眉,横亘西南天际,仿佛凝聚着无限的忧愁与怨恨。

由此作者想到金兵进逼,故土沦陷。

“几时极”三字,用时间的无穷不尽,状心事的浩茫广漠。

下片融情入景。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前句写江潮。

潮因风急,拍岸惊涛,加上暮色苍茫,更使江潮呈现出雄浑沉郁的景象,这样就为下文抒情渲染了气氛。

后句写酒后闻笛。

作者借酒浇愁之后,听到远处传来的悲凉笛声,更使人感到格外辛酸、痛苦。

“试问谪仙何处?

”作者想到李白一生怀着“济苍生”和“安社稷”的政治抱负,但他壮志难酬,最后病死在当涂。

自己虽然身任官职,但投降派得势掌权,自己的理想也无法实现。

读者从虚无缥缈的远烟中,已能充分领悟到他此刻的心情了。

【答案】 

(1)夸张: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牛渚山峭壁如削、倚天而立、直插江中的雄奇壮美之景。

拟人:

“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句运用拟人手法,写青山似女子蛾眉不展,凝愁带恨,寄寓作者内心的愁苦。

比喻:

“天际两蛾凝黛”句将江天之外两座夹江而立的远山比作女子蛾眉,突出青山的秀美。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戏答元珍

(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欧阳修被贬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次年,朋友丁宝臣(字元珍)写了一首诗给他。

欧阳修以这首诗作答。

颔联通过什么手法描绘“橘”和“笋”的形象?

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残雪压枝犹有橘”用反衬的手法写残雪能让万木凋零,却压不倒傲霜雪的绿橘,突出了绿橘不惧雪压的顽强精神。

②“冻雷惊笋欲抽芽”用拟人的手法,以一“惊”字表现了竹笋精神振奋的状态。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面问题。

采桑子

欧阳修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

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

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词的上阕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月白风清”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明朗美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处境的顺利,心情的愉悦。

(从衬托角度来谈亦可)②前后对比的手法。

用十年前的愉悦心情和在忧患凋零中老去的伤感构成对比,突出如今的悲凉况味。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题目。

诉衷情

万俟咏

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

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

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赊,空阔。

(1)词中哪几个字点明了这首词的旨意?

这首词写景时采用了什么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付杨花”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主要分付杨花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喜还家。

这首词移情入景,写景有着“以情带景”的特点,诗人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写景,因此,“小雨新霁”、“双燕舞”无不传达出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

(2)拟人手法。

作者将归家前的思家怀人的伤感情味,统统交给杨花去发落。

板块三 描写手法

1.正衬与反衬

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以景衬情如李白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三、四句用深千尺的桃花潭水烘托出了汪伦对诗人的真挚纯洁的深厚感情。

景物相衬如米芾的《望海楼》:

“云间铁瓮近青天,飘渺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

春风秋月两茫然。

”所咏的是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耸立云间,临近青天,这样就烘托望海楼的高峻。

反衬可使形象更鲜明、效果更强烈。

尤为古往今来的艺术家们所青睐。

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歌以动衬静,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又通过动更加突出了春涧的寂静。

2.动和静

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诗歌或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如王籍的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声写静,以动衬静。

诗歌或一动一静,动静结合,相辅相成,如戴叔伦《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月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诗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

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

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3.虚和实

在诗歌中,所谓实,就是正面写,直接写,写眼前所见所闻;

所谓虚,就是侧面写,间接写,写想象中的,写所感。

虚实相间,相辅相成,就能避免方法上的刻板平直,更能准确传情达意。

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前三句写眼前所见,是实写;

第四句以银河比喻庐山瀑布,为虚写。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中前两句泛说西湖六月的风光自有特色,是虚写;

后两句描写满湖莲叶荷花在朝阳的辉映下,无边无际的碧绿和艳红和谐地搭配着,是实写。

全诗虚实相生,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4.渲染和白描

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

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

例如,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诗中“鱼戏莲叶东”四句的渲染描写,使得全诗生动活泼,音调优美,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画,后指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

例如,聂夷中《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全诗以小见大,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5.扬和抑

欲扬先抑是古诗词常见的一种表达技巧,也叫欲扬故抑。

它是指不从正面平铺直陈,先从反面着手,宕开一笔,欲擒故纵,而后才透露自己的真实意图,从而制造悬念,形成波澜,造成鲜明对比,达到突出某个人物或某种思想的目的。

这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在其中,“扬”是最终目的,“抑”只是一种手段,是为“扬”蓄势的。

如纪晓岚的祝寿词:

“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

生个儿子去做贼,偷得仙桃献母亲。

”大清乾隆朝王翰林为母亲做寿,请纪晓岚即席做个祝寿词助兴。

老纪也不推辞,当着满堂宾客脱口而出:

“这个婆娘不是人。

”老夫人一听脸色大变,王翰林十分尴尬。

老纪不慌不忙念出了第二句:

“九天仙女下凡尘。

”顿时全场活跃、交口称赞,老夫人也转怒为喜。

老纪接着高声朗读第三句:

“生个儿子去做贼。

”满场宾客变成哑巴,欢悦变成难堪。

老纪喊出第四句:

“偷得仙桃献母亲。

”大家立刻欢呼起来。

全诗欲扬先抑,收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欲抑先扬又叫先扬后抑,即诗势先高扬后下抑,或文意先褒扬后贬抑,好像瀑流从高处飞泻而下。

如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包含对贾生的赞叹。

可是读了后面两句,才恍然大悟,原来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虚席”,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

从全诗所表达的意思来看,前几句围绕“求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而结尾却陡然下落,点明“求贤”的真正用意,可谓“抬得高,摔得响”。

因此,可以说,欲抑先扬的手法,使对孝文帝(对象)只知自己心无百姓的贬抑(情理)更为有力,加大了讽刺的力量。

讽刺辛辣,感慨深沉,非抑扬而不能。

习题示例: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本诗的五、六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试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答此题,一要准确判定此诗五、六句运用的表达技巧是衬托;

二要认真分析诗句是怎样运用衬托手法的,即第五句以动衬静,第六句以有衬无;

三要分析诗句运用衬托的作用,即第五句反衬环境的寂静,表现作者的思潮起伏,长夜无眠,第六句衬托诗人处境的孤单和心境的孤独。

【答案】 衬托(反衬)的手法。

第五句以动衬静,以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响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更加细致地写出了作者思潮起伏、长夜无眠的情状;

第六句以有衬无,以一个绝迹尘世的僧人邻居衬托自己的孤单无依,更加突出了诗人处境的孤单和心境的孤独。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怀秦髯

李彭

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

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晓莺。

本诗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指出并具体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反衬。

作者以春色的美好反衬自己心情的苦闷,又以心情的苦闷反衬对友情的执著,突出了友谊的弥足珍贵。

(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冯延巳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

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

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上片写失去情侣以后的心情。

“花前月下”,原为游春男女的聚会之地,而偏偏在这游乐之处,失却了游春之侣;

花前诚然可乐,但独自一人,徘徊觅侣,触景生情,甚至举目四顾,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