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古诗文阅读 一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47806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古诗文阅读 一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古诗文阅读 一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古诗文阅读 一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古诗文阅读 一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古诗文阅读 一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古诗文阅读 一文档格式.docx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古诗文阅读 一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古诗文阅读 一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古诗文阅读 一文档格式.docx

外交

劝说楚王放弃攻宋

以窃疾设喻

邹忌

内政

劝谏齐王广开言路

① 

齐王欣然纳谏

2017年深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9题。

(9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选自《陋室铭》)

【乙】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

或问:

“暂住何烦尔?

”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

“何可一日无此君?

(选自《世说新语》)

7.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2分)

(1)斯是陋室:

( 

) 

(2)惟吾德馨:

(3)谈笑有鸿儒:

( 

(4)无案牍之劳形: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云: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

(2)何可一日无此君!

___________

9.刘禹锡居陋室不觉其陋,王子猷寄居不可无竹,两人所处的环境有什么相同之处?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他们的看法。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容美纪游(节选) 

◆顾彩

①二十九日,大雨。

龙江水涨,臵酒泛舟,观打鱼以为欢。

其渔者刻木一段为舟,牵巨网截江,度其中有鱼,则飞身倒跃入水,俄倾两手各持一鱼,口中复衔一鱼,分波跳浪登舟,百无一空 

江面望见人在水中,扁阔如金虾蟆。

虽可笑,然亦奇观。

②云际庵亦名留云院,在山顶平处,每将雨则云铺地埋人肩,仅露其帽,电光煜爚② 

,走 

下方,时发震雷撼墙壁。

大雨倏过,西风骤来,劈云为千百道,皆东走。

俄倾,屹立如奇峰,东西则霁 

矣。

当云行时急闭窗则留云一片挂窗牖③ 

间不去徐徐放之最可娱玩。

③初五日,过长乐坪,览山景,路坦如康庄④ 

,两边皆山,烟峦万变,应接不暇,如入画图。

草中多獐鹿,狎不避人, 

少亭台为点缀耳。

坪尽为三登坡,稍上复下者三,至底十二里,石礛⑤ 

嶙峋,下马策杖而行,渡汉阳河,清浅可浴,然容之地界到此尽矣。

【注释】①《容美纪游》是清初戏曲作家顾彩游历鄂西容美土司地区的一部游记作品。

容美:

地名,古有柘溪,容米,容阳诸称。

辖地甚广,今鹤峰、五峰,长阳大部,建始、石门、巴东、恩施局部均属之。

其地崇山峻岭,危关险隘,为古巴人后裔土家族聚居之地。

“纪”通“记”。

②煜爚:

yuè

光耀灿烂。

③牖:

yǒu 

窗户。

④康庄:

平坦而四通八达。

⑤礛:

jiān 

磨玉的砺石。

6.请结合你所学过的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度( 

霁( 

策( 

浴( 

.请将“于”“者”“但”三个虚词准确还原到原文的方框内。

(3分) 

(A) 

百无一空 

(B) 

走 

下方 

(C) 

少亭台为点缀耳 

8.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2分) 

当云行时急闭窗则留云一片挂窗牖间不去徐徐放之最可娱玩。

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路坦如康庄,两边皆山,烟峦万变,应接不暇,如入画图。

10.请从每段中分别选用两个字,各组成一个最恰当的词,概括作者沿途的游历活动。

② 

③ 

11.根据示例,从文段中再找四种容美风物,并高度概括其特点。

④ 

12.积累链接:

请默写出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描写流水清澈、鱼石可见的两句原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二)古诗阅读(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0.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B.“水何澹澹”描写了大海的近景,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C.“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1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

【甲文】

鱼我所欲也

《孟子》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1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蹴尔而与之 

蹴: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所:

(3)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4)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乙文】

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

每曰:

“点之即飞去。

”人以为诞,因点其一。

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14.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句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B.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C.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D.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15.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2017年内蒙古包头市初中升学考试试卷

宋初古文

往岁士人多尚对偶为文,穆修、张景辈始为平文①,当时谓之“古文”。

穆、张尝同造朝,待旦于东华门外。

方论文次,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二人各记其事,以较工拙。

穆修曰:

“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

”张景曰:

“有犬死奔马之下。

”时文体新变,二人之语皆拙涩,当时已谓之工,传之至今。

【注释】①穆修、张景:

北宋初年人,提倡散文,对后来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欧阳修等都有影响。

平文:

即散文,是区别于当时骈体文的一种文体。

8.(2分)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往岁士人多尚对偶为文( 

(2)穆、张尝同造朝( 

9.(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

(2)二人各记其事,以较工拙。

10.(2分)穆、张二人描述“逸马毙犬”的用语,后人认为“拙涩”,为何当时“谓之工”?

11.(2分)穆、张二人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大连市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古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7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乃入见( 

(2)民弗从也( 

(3)忠之属也(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选文运用对比手法塑造曹刿形象,请举一例分析其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8分)

田饶谓鲁哀公曰:

“臣将去君而鸿鹄举①矣。

”哀公曰:

“何谓也?

”田饶曰:

“君独不见夫鸡乎?

头戴冠者,文也;

足傅距②者,武也;

敌在前敢斗者,勇也;

见食相呼,仁也;

守夜不失时,信也。

鸡虽有此五者君犹曰瀹③而食之何则以其所从来近也。

夫鸿鹄一举千里,止君园池,食君鱼鳖,啄君菽粟;

无此五者,君犹贵之,以其所从来远也。

臣请鸿鹄举矣。

哀公曰:

“止!

吾书子之言。

“臣闻食其食者不毁其器;

荫其树者不折其枝。

有士不用,何书其言为?

”遂去之燕。

燕立以为相。

(节选自《新序•杂事》)

【注】①举:

飞去。

②傅距:

傅,附着;

距,雄鸡脚掌后面像脚趾一样突起的部分。

③瀹(yuè

):

煮。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田饶谓鲁哀公曰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

B.守夜不失时,信也 

谓为信然(《隆中对》)

C.吾书子之言 

即书诗四句(《伤仲永》)

D.臣闻食其食者不毁其器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10.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鸡虽有此五者君犹曰瀹而食之何则以其所从来近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遂去之燕。

12.田饶给鲁哀公讲鸡和鸿鹄的故事,目的是表达 

的想法。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

入山

【元】刘因

草露蛛丝晴日明,乱虫秋意有先声。

屈盘未转坡陀①尽,苍翠忽从怀抱生。

一径峰回失南北,两山云近异阴晴。

天公若会登临意,可信伤心画得成?

【注】①陀:

不平坦。

13.请描绘诗中画线句子呈现的景象,并写出词句表达的情感。

2017年云南省初中学业考试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塞上”又做“塞土”。

12.请简要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在全诗中的作用。

1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12分)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

⑵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素: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孔子云:

16.作者给自己的陋室作“铭”有何用意?

17.本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概括。

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

四、(8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的文字,完成14-17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14.下列语句,朗读时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然则/何时/而乐耶 

B.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一句运用了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洞庭湖气势宏大、水面宽阔、天气多变的特点。

B.“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一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连用四字短语,层层渲染,写出了洞庭湖上阴雨连绵的凄楚景象。

C.“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洞庭湖恬静幽美的秋天夜景。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古仁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的人生境界。

16.下列关于选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第二和第三段,一悲一喜,一暗一明,传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情境。

B.选文语言骈散结合,依文章内容而变化,既简洁凝练,又流利畅达,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C.选文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巧妙结合在一起,于起承转合之间传达出作者超然物外、心怀天下的理想襟抱。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点明了文章主旨,表达了作者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豁达乐观的胸襟。

17.下列诗句与本文的作者表达的家国情怀最相近的一句是(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五、(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8.对颈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直”与“圆”既在写景形态上形成了鲜明对照,又共同营造出一种荒寂、雄浑、寥廓的景象。

B.诗人笔下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感而不伤的情感基调,是典型的一壮景写情的手法。

C.该联景物既为下联景物的出场设定了特殊背景,又暗示了孤寂、感伤、前路茫然的悲观心态。

D.诗人用白描手法,借助对四种景物的描写,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奇异的塞外风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19.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事情的缘起,点明了诗题。

B.颔联运用了对偶手法,以实景写作者行踪。

C.颈联写景很能代表盛唐边塞诗的特有气象。

D.尾联揭示了诗人此行路途艰辛,言有尽而意无穷。

20.下面诗句不属于边塞诗的一项是( 

A.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C.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D.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语文

古诗词赏析(4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全词用语精炼传神。

上片一个“ 

”字,点明边塞战事吃紧;

下片一个“ 

”字,尽显征人无尽悲怆。

1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揭示了征人的矛盾心理,请具体谈谈。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0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余近日以军务倥偬①,寝食不安。

吾家本诗礼门阀 

②,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

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

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

偶遇事冗③,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

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

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朴;

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

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

【注释】①倥偬(kǒngzǒng):

事多,繁忙。

②门阀:

名门贵室。

③事冗:

事务繁忙复杂。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余近日以军务倥偬( 

1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 

A.自/以为/在有所益 

B.肃/遂拜/蒙母

C.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 

D.日/必了此/功课为佳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

15.甲乙两文都讲到了读书的作用。

甲文通过写鲁肃“与蒙论议”后,与吕蒙“ 

”这一举动,侧面表现了吕蒙读书后才略的惊人长进;

乙文则指出读书可以传承“诗礼”家风,培养“ 

”品质。

16.甲乙两文中多种读书方法值得借鉴,试概括出一种并结合原谅说明。

2017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语文

阅读理解(45分)

(一)古诗词赏析(3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本诗表现了诗人的国家之痛和 

的决心。

(1分)

9.说说“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这两句诗妙哪里?

(二)文言文阅读( 

12分)

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10-13题。

【甲】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学记》)

【乙】

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①。

师襄子曰:

“可以益矣。

”孔子曰:

“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有间,曰:

“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丘未得其志也。

“已习其志,可以益②矣。

“丘未得其为人也。

”有间③,曰:

“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曰:

“丘得其为人④,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师襄子辟席再拜,曰:

“师盖云《文王操》⑤也。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①进:

继续学(新内容)②益:

增加、加深③有间:

过了一段时间。

④为人:

作曲的人⑤《文王操》:

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10.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此之谓乎 

丘未得其志也。

B.弗学,不知其善也 

孔子学琴于师襄子,

C.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学而不思则罔 

丘得其为人,黑而长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弗食,不知其旨也。

(2)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12.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谈了“教学相长”的观点,乙文讲述了孔子拜师学琴的故事。

B.《礼记》,儒家经典之一。

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C.乙文中孔子学琴经历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领会志向(主旨)、融入曲子(理解作者)的过程。

D.乙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