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原子结构学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47735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原子结构学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二节原子结构学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二节原子结构学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二节原子结构学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二节原子结构学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节原子结构学案Word下载.docx

《第二节原子结构学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原子结构学案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节原子结构学案Word下载.docx

,也就是说它们几乎被”撞了回来”。

(3)实验分析

α粒子的散射实验结果否定了汤姆孙的原子模型。

建立了模型。

3、1911年提出卢瑟福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

,原子的正电荷和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绕核旋转。

例一、右图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时,关于观察到的现象,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同时间内放在A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

B.相同时间内放在B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比放在A位置时稍少些

C.放在C、D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D.放在D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

变式1、α粒子的散射实验中,使α粒子的散射的原因是:

()

A、α粒子与原子核外电子碰撞;

B、α粒子与原子核会发生接触碰撞;

C、α粒子发生明显衍射;

D、α粒子与原子核的库仑力;

二、原子核的电荷与尺度:

1、原子内的电荷关系,各种元素的原子核的电荷数,即原子内的非常接近它们的。

2、原子核的组成:

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原子核的电荷数就是核中的。

3、原子核的大小:

实验确定的原子半径R的数量级为,而整个原子的半径的数量级是,两者相差十万倍之多,可见原子内部是十分空旷的。

例二、当α粒子被金核散射时,如图所示,A、B、C、D四条运动轨迹中不可能的是:

变式2、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使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作用力是原子核对α粒子的()

A.万有引力B.库仑力

B.C.磁场力D.核力

3、经典理论的困难:

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正确地指出了的存在,很好地解释了但是,经典的物理学既无法解释原子的,又无法解释原子的频谱的特征。

例三、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图中虚线表示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α粒子的运动轨迹。

在α粒子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能先增加,后减少

B、电势能先减少,后增加

C、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等于零

D、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自主练习】

1.对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有()

A.实验器材有放射源、金箔、带有荧光屏的放大镜

B.金箔的厚度对实验无影响

C.如果不用金箔改用铝箔,就不会发生散射现象

D.实验装置放在空气中和真空中都可以

2.(双选)卢瑟福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解释是()

A.使α粒子产生偏转的力主要是原子中电子对α粒子的作用力

B.使α粒子产生偏转的力是库仑力

C.原子核很小,α粒子接近它的机会很小,所以绝大多数的α粒子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D.能产生大角度偏转的α粒子是穿过原子时离原子核较远的α粒子

3.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不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A.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

B.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C.原子正电荷均匀分布在它的全部体积上

D.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原子核旋转

作业:

创新设计P27页1-8必做;

9-12选作;

 

1.汤姆生的葡萄干布丁模型

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可以再分割。

在此基础上,汤姆生建立了较有影响的“葡萄干布丁”也叫“枣糕模型”——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内,电子像枣糕里的枣子一样镶嵌在原子里.

2.

粒子散射实验

1909-1911年卢瑟福指导其助手用

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生的原子模型,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3.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提出

原子中心有一个极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核集中了原子全部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高速旋转。

原子核半径的数量级为10-15m,原子半径的数量级是10-10m。

所以原子核的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

这里突出了原子核是很小的,原子内部是很空的。

4“模型”与“结构”

模型并不是真实情况的精确复制品,至今为止,我们还无法用肉眼去观测原子的内部结构,只能通过推测去建立模型,正确的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是原子的内部结构的真实写照,但是很难说是精确的.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常常会忽略一些次要的因素.进行简化,只是留下一些能够反映原物本质的主要因素.但是太阳系的行星结构则不同,我们观察得到,并且我们可以完全确定某一时刻太阳系的行星所处的准确位置.

【问题探究】

问题1:

a粒子散射实验中为什么选用金箔?

解答:

(1)金的延展性好,容易做成和很薄的箔,实验用的金箔厚度大约是10-7m;

(2)金原子到的正电荷多,与a粒子间的库仑力大;

(3)金原子质量大约是a粒子质量的50倍,因而惯性大,a粒子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问题2:

粒子的散射实验是怎么做的?

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可根据课本上的示意图来讲述,主要由放射源、金箔、荧光屏、放大镜和转动圆盘几部分组成。

实验的做法.课文中写得比较简明,重点应指出荧光屏和放大镜能够围绕金箔在一个圆周上转动,从而可以观察到穿过金箔后偏转角度不同的粒子数。

问题3:

粒子的散射实验结果是什么?

实验结果用“绝大多数”、“少数”和“极少数”这样的数量形容词来描述。

绝大多数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少数发生了大角度偏转;

极少数甚至被弹回。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就是在分析了如上情况后建立起来的。

【疑难解析】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应着重注意如下几点:

a.电子不可能使

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

粒子跟电子碰撞过程中,两者动量的变化量相等。

由于

粒子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300倍,在碰撞前后,质量大的

粒子速度几乎不变,而质量小的电子速度要发生改变。

因此,

粒子与电子正碰时,不会出现被反弹回来的现象。

即使发生非对心碰撞时,

粒子也不会有大角度的偏转。

b.按照汤姆生的原子模型,正电荷在原子内部均匀地分布,

粒子穿过原子时,由于粒子两侧正电荷对它的斥力有相当大一部分互相抵消,使

粒子偏转的力也不会很大。

粒子的大角度散射现象,说明了葡萄干布丁模型不符合原子结构的实际情况。

c.实验中发现少数

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甚至反弹回来,表明这些

粒子在原子中的某个地方受到了质量、电量均比它本身大得多的物体的作用。

d.金箔的厚度大约是1mm,金原子的直径大约是3×

10-10m。

绝大多数

粒子在穿过金箔时,相当于穿过几千个金原子的厚度,但它们的运动方向却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个现象表明了

粒子在穿过时基本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说明原子中的绝大部分是空的,原子的质量和电量都集中在体积很小的核上。

1.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

A.光电效应实验

B.伦琴射线的发现

C.α粒子散射实验

D.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2.对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有()

3.(双选)卢瑟福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解释是()

4.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不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5.当α粒子穿过金箔发生大角度偏转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α粒子先受到原子核的斥力作用,后受原子核的引力的作用

B.α粒子一直受到原子核的斥力作用

C.α粒子先受到原子核的引力作用,后受到原子核的斥力作用

D.α粒子一直受到库仑斥力,速度一直减小

6.(双选)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当α粒子最接近金原子核时,α粒子符合下列哪种情况

A.动能最小B.电势能最小

C.α粒子与金原子核组成的系统的能量最小D.所受原子核的斥力最大

7.卢瑟福利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研究原子结构,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

8.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α粒子穿过原子时,由于α粒子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电子不可能使α粒子的运动方向发生明显的改变

B.由于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按原来方向前进,所以使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原因是在原子中极小的区域内集中存在着对α粒子产生库仑力的正电荷

C.α粒子穿过原子时,只有少数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原因是原子核很小,α粒子接近原子核的机会很小

D.使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原因是α粒子穿过原子时,原子内部两侧的正电荷对α粒子的斥力不相等

9.关于原子结构理论与α粒子散射实验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做α粒子散射实验是为了验证汤姆生的枣糕模型是错误的

B.卢瑟福认识到汤姆生“葡萄干布丁模型”的错误后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核式结构”理论

C.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是为了验证核式结构理论的正确性

D.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

参考答案

1.C[光电效应实验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A错误.伦琴射线为电磁波,故B错误.卢瑟福由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C正确.氢原子光谱的发现说明原子光谱是不连续的,故D错误.]

2.A[实验所用的金箔的厚度极小,如果金箔的厚度过大,α粒子穿过金箔时必然受到较大的阻碍作用而影响实验效果,B项错.如果改用铝箔,由于铝核的质量仍远大于α粒子的质量,散射现象仍然会发生,C项错.空气的流动及空气中有许多漂浮的微粒,会对α粒子的运动产生影响,实验装置是放在真空中进行的,D项错.正确选项为A.]

3.BC[原子核带正电,与α粒子间存在库仑力,当α粒子靠近原子核时受库仑力而偏转,故B对,A错;

由于原子核非常小,绝大多数粒子经过时离核较远,因而运动方向几乎不变,只有离核较近的α粒子受到的库仑力较大,方向改变较多,故C对,D错.]

4.C[原子中心有一个原子核,它集中了几乎原子的全部质量和所有的正电荷,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

5.B[α粒子与金原子核带同种电荷,两者相互排斥,故A、C错误,B正确;

α粒子在靠近金原子核时斥力做负功,速度减小,同理当α粒子远离金原子时斥力做正功,速度增大,故D错误.]

6.AD

7.D[α粒子轰击金箔后偏转,越靠近金箔,偏转的角度越大,所以A、B、C错误,D正确.]

8.D[电子的质量很小,和α粒子作用时,对α粒子运动的影响极其微小,A正确.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说明原子核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所以B、C正确,D错误.]

9.D[卢瑟福设计的α粒子散射实验是为了探究原子内电荷的分布,并非为了验证汤姆生模型是错误的,A错误;

卢瑟福并不是认识到“葡萄干布丁模型”的错误后提出的“核式结构”理论,B错误;

卢瑟福做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由实验现象而提出了“核式结构”理论,C错误,D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