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知春五章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46583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木知春五章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草木知春五章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草木知春五章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草木知春五章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草木知春五章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草木知春五章文档格式.docx

《草木知春五章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木知春五章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草木知春五章文档格式.docx

其实,虽然连翘在我国南方北方均能生长,但像成都这种大城市的园林景观,一般而言,不大可能种植习惯于荒凉与寂寞的连翘。

哪怕是名字极其俗气,却更符合大众审美情趣的迎春,也要比它的地位高。

  在科学家洞穿本质直捣花心的眼里,世界上的许多事物原本并不具备我们所赋予它的诗性的美。

比如植物的花,严格说来,只是植物们为了繁衍而浓妆艳抹的生殖器,就像民间视作补品的鸡蛋,只不过是母鸡的月经。

本质固然并不稍具诗意,但幸好我们不是明察秋毫的科学家,我们只是时常为生活中的小细节小事件感动的普通人。

  在我看来,世上各种植物的花朵,有的哪怕一朵两朵,就可以艳压群芳,有的则需要大面积的集束式开放,才能体现一种宏大的、生机勃勃的美。

前者,比如牡丹花和玫瑰花;

后者,比如油菜花和连翘花。

不过,油菜花显然比连翘花更知名,也拥有更为强势的人脉。

为了看油菜花,女儿曾不辞辛苦地远行了一千多公里,去了云南罗平。

如果是看连翘花,我估计十公里的距离她也不一定有兴趣。

因为有了油菜花,云南罗平,江西婺源,四川芦山,全都变得知名起来,旅游胜地起来。

但因为有了连翘花而变得知名的地方,我至今没听说过。

  在李时珍先生的记述里,连翘的本名就叫连,又名异翘,后来有人把两个名字综合了一下,取了个新名叫连翘。

像迎春一样,连翘也是花先叶开。

也就是说,在纷繁热烈的花期之后,连翘才开始长出卵形的叶子,这些叶子的边缘,有着细小的齿锯。

到了秋天,连翘的果实成熟了,小小的连翘果实躲藏在茂密的叶子之间,你得足够仔细,才能发现它们偶尔暴露出的蛛丝马迹。

它们如同太行山深处那些不曾见过识面的山里人,连微笑都显得那么谦虚谨慎,生怕一不小心就会显得不合时宜。

连翘的果实呈褐黄色,表面散生着瘤点,果实虽小,看上去却像经历过许多沧桑的样子---在果实家族里,就我的视野而言,我再也没有看到过有什么比连翘果更为衰老和风尘仆仆的了。

  连翘入药的就是这些不起眼的果实。

苦涩的连翘果被中医医家们认为具有微寒的本质,归入肺、心和小肠经。

在中医理论中,大凡味苦的东西,都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苦瓜如此,黄连如此,金银花如此,连翘果亦如此。

在临床实践上,连翘果一向用于消肿散结和风热感冒。

药店里出售的家庭常备药性质的银翘解毒丸,其主体成分就是它名字中的银和翘---银是金银花,翘是连翘果。

  地处天府之国腹心地带的成都,气候温润,水旱从人,四时八节,满城飞花。

哪怕是河边或街心的一块不成样子的空地,往往也会种上一些似乎见风就长的植物。

它们开花开朵的模样,把这座城市进一步装饰得异乎寻常地自足和浮华。

大半个春天,我都在河滨的迎春花下散步,来来回回的行走中,迎春花在巅峰的繁盛之后,开始了慢慢的、却又势不可挡的凋谢。

迎春花完全凋射后,绿色的藤蔓变得结实了,粗壮了,它的生命周期终于从绚丽归为平淡。

这时候,我发现了迎春和连翘的另一个重大区别:

迎春花几乎没有果实---之所以说是几乎,是我在众多的迎春花之间寻找,一直没能找到哪怕一枚果实。

查资料,明确说迎春花是有果实的,只是结得很少。

后来有一天,终于在绿叶密林中翻找到了一枚可以作为证据的小果实。

  迎春华而不实,只能作为观赏或绿化植物。

这是对的。

想想看,要是城市里的行道树和绿化树都改成桃李或苹果这样的果树,恐怕有关部门得专门组建一支队伍来日夜看护了。

不过,在太行山深处生长的连翘,它即便栽种在都市,即便它的果实人人得见,肯定也成不了果树那样的明星。

它太普通了,虽然它的花和迎春花几乎并无二致,但它有令城里人讨厌的连翘果---之所以讨厌,是它的果实不能食用,而且,到了秋天,如果不采摘,它就会自动掉落到地上。

城里人不欢迎这样的果实,就好比城里人既溺爱它们的宠物,同时也怕它们的宠物发情太麻烦,往往一劳永逸地把宠物给阉割了一样。

城里人欢迎的是要么可以提供水果的果树,要么就是纯属绿化的迎春或梧桐。

  八百里太行如同一道屏障,斜斜地插在了山西、河南和河北三省之间。

尽管与历史上风云争雄的中原仅一步之遥,但陡峭的悬崖绝壁决定了太行山至今仍然是一个闭塞与贫困之地。

在太行山一个叫王莽岭的地方,一些全用石头垒起来的低矮小屋组成了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

由于缺少更多的平坦之地,几十座房子高低错落如蜂房。

周遭都是坚硬的岩石,村民们便异寻寻常地渴望柔软的事物,乃至他们的名字里,罕见地有许多叫什么软的---诸如王软花、宋软山、张软根。

而我们知道,依汉族人的命名习惯,很少有人会用这个出人意料的软字。

村子里,有几株碗口粗细的核桃树。

在树们中间,核桃树的形象看上去最显苦难。

它满身干裂的伤痕,枝条胡乱地指着头顶高远的天空,让人想起怒发冲冠这个词语。

在这座村庄对面的山岩上,生长着更多的核桃树,更多的怒发冲冠而上。

在核桃与核桃之间,偶尔能看到一点点令人心情一荡的黄色,那黄色软软的,细细的。

不用说,那就是在四月的寒风中悄然开放的连翘花了。

它让我再次想起了那些操着浓重地方口音的软花和软山们,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花岗岩和连翘花的阴影。

从村头的核桃树到村尾的连翘花,就是他们简洁而干净的一生。

  远行的卷耳

  高中毕业次年,我在县城的一所补习学校复读。

那时的高考升学率极低,便总想着另外谋个前程。

恰好,那年意外地搞了一回春季征兵---以往都是冬季才征兵,直到现在也是,不知那年是不是唯一的一次春季征兵?

像大多数血气方刚的小青年一样,我也想到军队去磨炼筋骨,挣个出身。

参军是要体检的。

我所在的那个县,沱江纵贯全境,一条原本清澈见底的河流,早被几个化工企业污染成了排污通道,而沿江城镇的饮用水,竟也取自沱江。

因此,城镇居民中,肝病患者或肝功不正常者比比皆是。

父亲怕我肝功不合格,提前找了他的酒友---一个喜欢用废报纸练书法的武装部长。

武装部长找到测肝功的医生,医生拍着瘦如羊排的胸口打下了包票。

不想,天有不测风云,还没轮到测肝功,我竟在刚进行的第二项体检中查出有鼻炎。

更要命的是,医生说我有鼻炎并在体检表上如实填写时,我竟没想到立即去隔壁找那位当部长的父执。

当亲爱的部长拿到体检表时,只得万分遗憾地摇摇头,今年没戏了,明年再来吧。

郁闷了几个小时,我只得仍然回到那间坐了七十多个同学的补习学校的破教室。

  那时候年轻,认定疾病与衰老是和自己永远不沾边的事情,而所谓鼻炎,并没有任何不适,自然不放在心上。

住在沱江对岸的姨妈也是有鼻炎的,听母亲说,姨妈终年闻不到任何味道---包括在蛆虫遍地三五年也无人打扫的公共厕所和油香在空中翻滚的榨油厂。

但我能闻到---隔着一个宽大的操场和一排青灰的教工宿舍,我也能在第四节课时闻到从食堂那边飘来的回锅肉的阵阵香味。

直到那年夏天高考完毕,和父母到自贡办事,在澡堂洗澡时,忽然有两条血虫从鼻腔里爬出来,我才知道鼻炎还真得对付一番。

不久,母亲带我去镇上看中医。

大凡乡镇之人,在中西医之间,总是更相信中医的,尤其是那些长须飘洒,头发花白的老中医,更让人敬畏如药王菩萨。

老中医开出的方子很简单,只有一味叫苍耳的草药。

他叮嘱母亲把苍耳煎熟后,再让我把头伸到药罐前,不停地呼吸---意即把药蒸气吸入鼻腔。

  那是沱江之滨的一座小镇的老街,青石板的街道只有两三米宽,两旁俱是一楼一底的木房子,阁楼齐刷刷地往街中间挤,头上就只有巴掌大的一片锈迹斑斑的天,阳光就从那片天里漏下来,有气无力地跌落在中药铺门前那方黑漆的曲形柜台上。

柜台后,是一排有着无数个小抽屉的药柜,药柜和曲形柜台一样,也是黑漆的,黑漆有些斑驳了,再加上满屋子说不清是甜还是苦的药的滋味,中药铺总让我有一种下午的错觉---哪怕其实是阳光明媚的夏天的清晨。

头发花白的老中医就坐在药柜对面的一张宽大的写字台前,用毛笔在宣纸裁成的处方笺上开方子,每写一个字都极其缓慢用力,让人恨不得把笔扯过来,三五几下替他划完。

另一个像是他徒弟的小伙子,木头似地立在药柜前,但只要把单子递给他,他就像只灵活的猴子一样,来来回回地抓药。

  抓给我的药只有一味,就是苍耳。

一大把苍耳放在一张包药的黄纸上,原来,它就像我老家田野里春天来时到处都能找到的桑椹。

只不过,桑椹是深红的,而苍耳是淡黄的,且比桑椹多一些毛茸茸的小刺。

当我遵照老中医的吩咐把头埋进热气腾腾的药罐时,我闻到了被煎煮后的苍耳有一股难以名状的药味儿---就像大多数中药的滋味一样,苍耳的滋味也难以描绘。

或许,中药的神秘,本就是人类用文字的经验难以表达的。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就是苍耳和众多中药的共同滋味。

一阵猛吸之后,我能感觉到蒸汽顺着我的鼻腔,一直上升到了额头的位置。

后来我特意翻看了人体解剖图,原来我们姿色各异的五官,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它们全都通过狭长的孔道紧密联接,互通有无;

如同几株相距甚远的大树,在我们看不见的地下,它们的根须热烈地纠缠在一起。

  那一年在热气腾腾的苍耳蒸汽中度过了,次年,我没再去找部长参军,而是进了一所地方大学,读一个比患了鼻炎更郁闷的专业:

会计与统计。

不过,大多时候,我不在课堂,而是在图书馆或离校有几公里的一家临河的茶馆。

不论图书馆还是茶馆,我干的事都差不多,要么写诗,要么读书。

那时正好迷上了《诗经》,不成想,就在这部两千多年前先民的歌谣中,我竟读到了一首以苍耳为题材的诗。

其情其景,好比一个初次出国的人,居然在纽约街头邂逅发小。

那首诗是这样的: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颓。

  我姑酌彼金罍,

  维以不永怀......

  诗的大意是,一个少妇,挎着一只小竹筐,到山上去采卷耳,但总也采不满筐。

为什么呢?

因为她想念她远行的丈夫。

她根本没心思采卷耳,而是想象着她亲爱的丈夫在异乡骑着马,带着仆人,风尘仆仆地赶路。

为了不让自己因思念而伤心,她的丈夫只得借酒浇愁。

在春秋时代的山岗上,远古的风在吹,遍地卷耳生机勃勃,但这个采卷耳的少妇看不见卷耳,她只看见了远在千里之外奔波的夫君的身影。

  卷耳是什么?

就是我用来治鼻炎的苍耳。

在诸种中药材中,卷耳大约是别名最多者之一。

《本草纲目》中的记载就有十多个,撮其要,《诗经》称为卷耳,《尔雅》称为苍耳---这是它所有的名字里,最响亮也最广为人知的两个。

此外,卷耳的别名还包括:

爵耳、猪耳、道人头、野茄、缣草丝、进贤菜、喝起草、白胡荽、羊负来---最后一个名字,和苍耳的来源有关。

《博物志》说,有人从洛阳赶一群羊入蜀,苍耳的果实---学名叫苍耳子---有一层密集的小刺,当羊穿山越岭时,苍耳子就沾在了羊毛上,由是,苍耳得以进入四川,并渐渐成为药材。

因它最早是沾在羊毛上得来的,所以取名羊负来。

当餐风露宿,远行千里的羊们还在为背上那些令它们不爽的附着物而烦燥时,它们当然不会想象得到,那将是一味贯穿千年风尘的人间好药。

  今天的苍耳仅仅作为中药材而彰显价值。

不过,在那个被思念击伤的少妇生活的时代,苍耳更多的不是作为药材,而是作为野菜出现在先民的餐桌上。

《本草纲目》讲,苍耳性甘、温,有小毒。

这说的是我用来治鼻炎的苍耳的果实,即苍耳子。

苍耳那看上去青中带白的叶子,却可以当菜吃---采卷耳的妇女要采的就是这东东。

此外,苍耳果实虽有小毒,但古人也发明了食用方法:

爆炒后去皮---看来,苍耳的毒在于它的果实之皮---磨为面,制成饼。

  古镇上那位老中医给我开的治鼻炎的方子,是最为简便可行的。

用苍耳子治鼻炎还有另外一种相对繁琐些的办法:

把适量苍耳子砸破后入锅,倒入香油文火慢煎,煎至苍耳子干枯时,将油沥出来倒入瓶中冷却。

使用时,用棉条蘸油塞入鼻腔。

此法据说远比用苍耳子煎水蒸鼻更为有效。

不过,得冒中毒的风险。

苍耳子的中毒症状,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流涎呕吐、腹泻口渴,等等。

天下之物,大抵有一利必有一弊,苍耳子亦然。

老中医之所以没让我用这种更见药效但带有一定风险的治疗方法,乃是老中医都是一些相对中庸平和的人,他们总是要在排除病灶的同时,确保风险最小。

就好比开车多年的老司机,远比那些刚拿到驾照的新司机更细心,也更胆小。

  作为中国古代医药著作的集大成者,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几乎将苍耳的药用功效一网打尽,除了我知道的治鼻炎外,苍耳子可断酒瘾,苍耳叶可治狂犬病、皮肤病、毒蛇咬伤及各种恶疮。

这些功效似乎都不无可能,但令我惊讶的是,李时珍录自《肘后方》的资料中载有一方:

若有人不慎吞下铜钱,则用苍耳头一把,以水一升,浸水中十余度,饮水可愈。

这一方子无论如何也叫人想不通:

铜钱卡在喉部或是下行入腹,现在的治疗,多半是外科手术。

苍耳头泡水,如何能令铜钱排出呢?

难道它能让铜钱溶化或变小?

其实,中医有时候不免有医者臆也的成份,有些方子的治疗原理,并不是可以用现代科学来证明的。

与其说它是科学的处方,不如说是某种附会或臆断。

比如同样是伟大的《本草纲目》,载有一个令我捧腹大笑的方子:

鱼刺卡在喉部,李时珍的说法是,取旧渔网数片,烧成灰,以水吞服即可---依其说,如果不慎吞了根老鼠骨头,那只得烧只猫吞服了。

麻烦的是一旦不慎吞了根猪骨头,那是不是得把屠夫烧来吞服了?

  虽然古书上说苍耳在中国最早的产地是我的家乡四川,但在用它治疗鼻炎多年以后,我才看到了真正的、生长的苍耳。

那是在川北的某个贫困山区,几个孩子背着尖底的小背篼在灌木丛生的山坡上东寻西觅,问他们在干什么,回答说,找苍耳。

在他们的指点下,我看到了果实已经成熟的苍耳,宽大的叶子略似梧叶,枣核形的果实上布满了绒绒的毛刺。

不过,和我在中药铺里看到的苍耳子颜色深暗不同,还长在大山里的苍耳子是一种淡淡的褐黄。

孩子们是不知道苍耳子可以治鼻炎的,当然更不知道两千多年前,有一个美丽的小妇人,曾经挎着小竹筐在山岗上采卷耳。

他们仅仅知道的是,镇上的收购站每年都要收购包括苍耳子在内的多种中药材,而他们翻山越岭采摘来的苍耳子,将是他们的学费和父亲的烧酒。

在苍耳迎风招展的大山里,有一些我们所不了解的人生,就像我们所不了解的苍耳一样,它是否会为那位挎着小竹筐的少妇,带来远行的夫君的消息。

  金银花的乡愁

  川南的农家小院,惯常种植的不外乎葱绿油亮的蔬菜或桃红杏白的果树。

图的是个实惠。

我家的后园,自然也不能免俗。

一座不规则的大约两百平方米的园子,种了三棵桃树,一架葡萄,以及若干西红柿。

不过,比较意外的是,围墙根下,却种了一株金银花。

金银花并非川南特产,当初到底是祖母还是母亲决定种金银花的,年代已远,记不清了。

种下金银花的第二年春天,碧绿的藤蔓便一日胜过一日地往围墙上爬。

两个月工夫,就把长长的围墙遮得严严实实,才初夏辰光,便有白色的金银花星星点点地闪烁在绿叶之间。

几天后,白花转黄,风起时,就像绿色的波浪之间,有无数黄白相间的小鱼在跳动。

  其时,正值农历五月,端午已过,南方的太阳炙热烤人。

每当金银花的花朵由白转黄时,祖母就不顾年事已高,端一根高凳站在围墙下,细心地把金银花一朵朵摘下来,扔到墙边那只竹条编织的簸箕里。

一会儿功夫,簸箕里便满是鲜活欲滴的金银花---从远处看,金银花和金针菇有几分相似,它们都有长长的花蕊,像是几根手指向着天空的方向软软地伸出来。

摘金银花的早晨,后园里游走着一股若有若无的药的清香。

祖母每隔几天就会摘下一大簸箕金银花,每采毕一次,都要盛在一个更大的簸箕里,任由越来越辣的太阳热热地晒。

只一天功夫,原本一大堆金银花,就会因晒干了水份而变得只有一小撮。

一年四季,全家人的饮料就是金银花泡水。

如同茶叶那样,用鲜烧的开水泡在一个大得有些夸张的白瓷壶里。

口渴了,抄起瓷壶,张口便饮。

金银花泡水,有一股淡淡的涩味,我和兄弟难得动一下瓷壶。

祖母就会苦口婆心地劝说,多少喝点吧,喝了清热解毒。

  的确,金银花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清热解毒。

夏天和秋天是乡人们全年里最忙碌辛苦的季节:

先是收割小麦,继而是薅秧苗,再则是收玉米、高梁和水稻,劳作的过程足足有半年。

这半年乃至还要稍长的时间里,金银花一直不会停止开放:

祖母前一天刚摘完,次日天明,又有一些花蕾摇动在晨曦中。

这样,整个夏天和秋天,除了我家有足够多的金银花可以泡水喝外,全院子其它十来户人家,只要肯张口,都会获得来自我家的免费金银花。

对挥汗如雨在田间劳作的农人来说,累了,渴了,有一壶金银花喝几口,也算另一种意义上的惬意和满足吧。

  比较郁闷的是有一年,气候不对,金银花开得少,弥足珍贵。

晚秋时节,金银花停止了开放,祖母把余下的金银花小心地包在一只塑料袋里,轻易不肯与人。

不想有一天,县上乡上的一群官人来村里视察,中午在我家搭伙吃饭,人多事杂,不知哪一位识货的官人,竟然把一袋金银花悄悄拿走了。

为此,祖母念叨了好些年。

  金银花又名忍冬花,其得名,是因它耐得住严寒。

这是一种极好种的植物,不论山地还是平原,不论肥沃还是贫瘠,只要有足够的阳光和雨水,它就生长得花枝招展,所向披靡。

所以农谚讲:

"

涝死庄稼旱死草,冻死石榴晒伤瓜,不会影响金银花"

  在植物、动物和矿物三种可以入药的元素中,人类最先认识和使用的是植物。

中国神话里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就曲折地反映了远古先民如何艰难地探讨各种植物的药用功效。

关于金银花的来历,有一个民间传说:

据说诸葛亮南征孟获,"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他率领蜀军,挺进到了可怕的瘴气地界,将士纷纷患上了热病。

为此,诸葛亮向当地一位老者请教。

老者命他的两个女儿---一个叫金花,一个叫银花,上山为蜀军采药。

然而,金花和银花一去不复返,等到诸葛亮和老者找到她们的药筐时,两人已为野兽吞食,只留下了药筐里的草药。

蜀军将士煎服这些草药后,迅速恢复健康。

为了纪念两位惨死的姑娘,诸葛亮把这种草药命名为金银花。

  传说显然于证无凭,只能添点谈资罢了。

据比较可信的中医典籍记载,金银花由野生植物驯化为人工栽种,已经有足足两千多年的历史---周游列国的孔老二,他的行囊里除了沉甸甸的竹简,是否还备有金银花,这个不敢肯定;

但可以肯定的是,比他晚了三百年的秦始皇,据郭沫若说,这位千古一帝患过肺病,而陕西又是金银花产地之一,估计他不可能没喝过父老相传最能清热解毒的金银花。

李时珍在集中国传统医学之大成的《本草纲目》中,对金银花的功能明确指出:

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

可见,自古以来,金银花就用于清热解毒,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以及风热感冒。

有关金银花的解毒功能,宋代文人张邦基在《墨庄漫录》中讲,崇宁年间,平江府白云寺的几个和尚,从山上采了些野蘑菇煮食。

食后,全都上吐下泻。

其中有三个和尚及时煎服了金银花,从而平安无事,另外几个则一命呜呼。

金银花的解毒功能是否真有如此强大,有待考证。

不过,南京野生植物研究所做过的一个实验,坐实了金银花能显著提高动物对高温环境的耐受力:

当对照组的动物因高温死亡百分之五十时,喂饲金银花水的动物在相同环境下仅死亡百分之六。

现代药物学的研究证明,金银花含有木犀草素、肌醇、皂甙、鞣质等成分,对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百日咳杆菌、脑膜炎球菌等,都有较强的抑菌力。

有一项调查结果多少有些令人意外:

全国的中医方剂中,竟有三分之一会用到金银花。

由金银花配伍的中成药,亦多达两百余种,像脉络宁、清开灵、银翘解毒丸、银黄口服液、双黄连和清热解毒口服液等家居药品,其主料均为金银花。

在前几年的非典和后来的甲流期间,金银花则是各种预防处方中必不可少的一味。

  查资料得知,山东省平邑县和湖南省隆回县都是有名的金银花大县,被命名为中国金银花之乡。

同样盛产金银花的山东费县的县志里记载说,当地人多年来一直把金银花当作茶饮用。

至嘉庆初,商旅贩往他处,辄获厚利。

不数年,山角水湄栽植几遍。

平邑、隆回和费县,我皆不曾去过。

倒是另一个被命名为金银花原产地的地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与开封隔了黄河相望的封丘县。

由于地处中原腹地,封丘是历史上许多著名事件的发生地---诸如春秋时期的黄池会盟,楚汉相争时的刘邦遇翟母,五代时的赵匡胤黄袍加身,均发生于此。

此外,著名诗人高适曾当过封丘县尉,因不满"

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的窘境愤而辞官。

如今,这里建成了十万亩金银花基地---在黄河冲积而成的平原和洼地上,远处是一排高大乔木,乔木下面,金银花的原野一望无际,药香袭人。

据当地人介绍,一般的金银花每亩收入三千多元,而封丘金银花能收入六千多元。

与金银花相关的深加工除了制药外,还延伸衍生了金银花茶和金银花啤酒。

  大概是汲取唯一一袋金银花被官人拿走的教训,后来,在祖母和母亲的推广下,同院的邻居和两三户亲戚,分别从我家引种了金银花。

金银花是极贱也极健的:

只需斩断几根花藤埋入土坑,每天浇些水,春天来时,它就会从泥土里探出一棵生机勃勃的苗。

邻居和亲戚们种了金银花后,我家的金银花产量太大,积余颇多,渐渐失却了用武之地。

一家人泡茶喝,无论如何也喝不完可以采摘五个月之久的金银花。

望着越积越多的金银花,老祖母若有所失。

官人们很久不下乡了,装金银花的塑料袋一个接一个地摞在一起,足有大半人高。

母亲曾拿到收购站出售,但邻近的安溪镇和赵化镇的收购站都只收高梁和皮毛,对金银花压根儿就不感兴趣。

估计富顺城里的药材公司是要收的,但富顺城太遥远,为了几个小钱跑一趟,不值得。

两年后,我家搬到了赵化镇,祖屋连同后园和后园里的桃树、葡萄,当然还有金银花,都悉数卖给了一个姓张的远亲。

  好些年过去了,春节时,回老家为祖父上坟。

邻居和亲戚家里,凡是能够走动的青壮年,统统到浙江和广东打工去了。

透过其中一户亲戚家的围墙,我看到昔日一棵金银花生长得烂漫无比的院角,已经没了金银花的影子,四个人围坐在麻将桌前,搓牌声响成一遍。

其间,一个孩子在拖声拖气地哭。

而我们已经卖给张姓远亲的祖屋里,有更多的孩子在哭---我应该喊舅舅的一个老者诉苦说,三个儿子都带着他们的老婆去了南方,扔下六个从半岁到十岁的孩子由他和老伴照料。

后园里,那株我曾无数次采摘过和凝望过的金银花还在,只不过,它已不像从前那样浓荫匝地了---它那缺少照料的藤蔓,显示出现在的主人对它完全无动于衷。

  按中医观点,热和毒形成于人体的原因,无非是饮食不当和不良生活习性所致。

现代都市无疑就是无穷无尽的热和毒的源泉---烧烤、火锅、洋酒、咖啡;

熬夜,加班,患得患失的职场竞争,五色眩目的物质诱惑,其中的任何一种,都足以让人心性浮躁,而浮躁的心性,正是热和毒得以旺盛如春草的沃土。

都市里是没有可供新鲜采摘和终日凝望的金银花的---众多金银花制剂代替了风中摇曳生姿的白花和黄花。

虽然它们也可以清我肺热,解我脾毒,但我依然固执地想泡一把昨天才从青藤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