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教育师范专业期末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46466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教育师范专业期末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传统教育师范专业期末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传统教育师范专业期末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传统教育师范专业期末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传统教育师范专业期末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教育师范专业期末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

《中国传统教育师范专业期末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教育师范专业期末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传统教育师范专业期末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

与奴隶制官学相比,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政教分离,自由办学;

第二,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第三,没有固定的教育场所;

第四,学生自由就学,来去自由。

3、私学兴起的意义

第一,私学自由讲学之风冲破了“学在官府”的旧传统,促使学校下移到民间;

第二,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孔子首创“有教无类”并付诸实践;

第三,扩大了教学内容;

第四,私学的产生促成了一大批教育思想家的产生,形成了诸子百家之学;

总结:

中国教育史上一次重大变革;

从此,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便出现了两种教育制度;

为中国古代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3、百家争鸣与诸子私学

私学,既指私人教育形式,又指私家学派。

春秋:

两家——儒、墨

战国: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是虚指,一般指的是“九流十家”,最有影响的是四家:

儒、墨、道、法

11

二、齐国的稷下学宫

1、性质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

因设在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是一所官学下的私学联合体。

2、办学特色

第一,学术自由,来者不拒,各家各派都可以在稷下设坛自由讲学;

第二,“不治而议论”,先生们不担任具体职务,批评时政,起到咨询或智囊团的作用;

第三,教师来去自由、待遇优厚;

第四,学生自由听讲、学无常师;

第五,制定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以加强学生管理。

3、影响

首先,促成了诸子百家的发展、融合和分化,黄老学派、阴阳学派、荀子的儒家学派就是在稷下学宫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其次,其自由办学之风,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12

三、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重中之重)

1、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开创私人办学之风;

编订《诗》、《书》、《礼》、《易》、《春秋》、《乐》(后称“六经”)

13

2、论教育的社会功能:

“庶富教”思想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方面教育的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孔子的“庶富教”思想,即反映了他初步意识到了教育是受经济制约的,只有经济发展了,教育才有可能发展。

另一方面,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

他把“足食、足兵、民信”作为立国的基本要素,但是,强调通过教育工作取得民众的信任,使之有坚定的信念和信心,是立国的根本。

教育为政治服务:

孔子从“为政以德”的思想出发,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因为通过教育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之中,这样就会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

即教育可以直接为政治服务。

教育与法律:

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

在孔子看来,治国治民,经济、军事、政治、法律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最根本的还是教育。

他把教育提到很高的地位,尽管夸大了教育的作用,但是有历史进步作用。

14

3、论教育的个体功能: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在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教育起着决定作用。

性”,指人的先天素质;

“习”,即后天的习染,包括教育和环境的影响。

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

孔子认为教育在人一生中的任何发展阶段中都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人的早期教育,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说:

“少成若天性,习贯之为常。

孔子认为人的先天素质并无差别,不论贫贱,人生来应该是平等的。

个性差别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环境习染各不相同之故,是后天作用于先天的结果,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当然,孔子并未完全摆脱先天决定论的羁绊,把人性分为三等。

肯定了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打破了奴隶主贵族比平民天生高贵的思想,成为人人有可能与应当受教育的理论依据。

15

4、“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

“类”,即“种类”,即贵贱、贫富、尊卑、种族。

意思是说,不分贵贱、贫富、种族、地域,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

第一,播学于平民;

第二,播学于四夷。

意义:

打破了贵族垄断、学在官府的格局,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16

5、“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的

“举贤才”:

通过教育来培养从政人才——君子、士。

从政君子:

德才兼备——“修己”、“安人”、“安百姓”;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

子张》)

优,即“有余力”之意,所谓“有余力”,即有时间、有精力、从容不迫地去学习。

意思是说:

“做官者已尽职,尚有余力就应该致力于学习,研习学问;

为学者有了丰富的知识,还有余力就应该去做官,为社会做事。

意义(评价):

首先,它批评当时奴隶主贵族子弟不学则仕的现象,主张从来自私学的“学而优”的下层任用官员,具有很大的进步作用和很强的时代意义。

其次,它对以后2000多年的学校教育和唐宋后的科举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7、论教学方法

首倡因材施教:

“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朱熹《论语集注》);

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述而》)(朱熹注:

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启,谓开其意;

发,谓达其辞;

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

反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08年选择题);

学思行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为政》)(罔,诬罔,受骗;

殆,疑惑。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里仁》),“言必行,行必果”(《论语·

子路》)。

18

10、历史影响(总结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和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教育实践与教育对象:

创立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

教育作用:

提出教育在人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19

教育目的:

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

教育内容与教材建设:

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

教学方法:

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对教育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启发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原则等都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道德教育(内容与原则):

重视道德教育,提出道德修养应该遵循的立志乐道、克己自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等原则方法;

教师观:

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倡导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尊师爱生,树立了作为一个理想教师的典型形象。

20

四、孟轲的教育思想

1、思孟学派

受业于子思的门人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是中教史上第一次把教育二字连用。

2、“性善论”与教育作用

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人之所以高于禽兽,就因为人性中具有“善端”,即善的因素或萌芽。

人之善性是天所赐予的,仁义礼智也是先天就具有的,但这只是一种善端。

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人皆可以为尧舜。

”这就论证了人人都可接受教育、都有培养成为圣贤的可能性。

22

3、“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孟子重视教育,有鲜明的政治目的,即为实施“仁政”服务。

“明人伦”,教育就是通过实现“明人伦”来为政治服务的。

“人伦”就是五对人与人的关系: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之义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对后世的影响十分巨大。

23

五、荀况的教育思想

2、“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性、伪之别

“性”:

“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即人的天生素质,是天赋的本能;

“伪”:

“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

”即人为的意思,是人后天习得的东西。

每个人生下来时,其天赋本能都是相同的。

他说:

“凡人之性者,尧、禹之与桀、跖,其性一也。

”(《荀子·

性恶》)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恶的,其善良则是后天人为培养的结果。

天生就有贪利的一面,如果顺着这些方面自然发展,人与人就会相互争夺而不会有谦让的善行了。

24

教育对人性的作用:

“化性起伪”,即变化自己本性的恶,树立人为的善。

一方面,任何人的道德观念和知识、才能,都不是人的先天本性所固有的,而是人的后天“积伪”的结果。

人的贵贱、智愚、贫富等都是后天“积伪”的结果,即教育和学习的结果。

“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

曰:

其唯学乎!

……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孰禁我哉!

儒效》)

另一方面,荀子特别强调个人努力、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并注意这三者作用的协调一致。

评述:

荀子批评孟子“性善论”的错误在于混淆了“性伪之分”,即孟子把后天形成的道德观念当成了先天的本性(“内发说”),肯定了人是后天环境与教育的产物(“外铄说”),是非常科学的教育思想。

但是,他又过分高估了教育的力量。

25

六、墨家的教育思想

1、“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

2、“素丝说”与教育作用

“素丝说”:

任何人的先天素质都是一样的

不同意孔子的“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观点

不仅强调了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而且同样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他以染丝为例,阐述了环境对人性形成的影响,“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

……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

人性不是命定的,先天的人性不过如待染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

26

3、以“兼士”为培养目标

墨子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兼士”,这种人才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勇于承担治国利民、兼相爱交相利的职责。

4、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

墨家的教育内容,以“兼爱”的基本思想为主,同时注重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方面的教育

27

5、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第一,主动性原则,强教于人;

第二,实践性原则,言行一致;

第三,创造性原则。

古代之道是好的,就应该传述,而对于现在好的,也应有所创造,使善的东西更多一些。

28

七、道家的教育思想

1、“法自然”与教育作用

道的含义:

道家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万物的根本;

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人类社会的法则。

无为(自然);

无不为。

“道法自然”:

自然是完善美好的,处于原始状态的人类社会,才是最理想的境界,一切构成文明内容的事情,在道家看来,都是人类痛苦的源泉。

社会愈文明、愈进步,距离道家的理想状态就愈遥远。

29

从批判儒家讲求智慧和道德教育出发阐述道家“法自然”的教育作用论:

认为一切人为的东西都是错误的,儒墨主张的教育是破坏自然、违背人性的,所以是最大的错误。

一切智慧和道德只有害处,没有好处,其教育的作用只能加速对人性的背叛,加重社会的纷争。

老子:

“绝学无忧”、庄子:

“绝圣弃智,大盗乃止”,其意都是主张不要用人为的教育去改变自然本性。

道家并不完全否定教育的作用,他们反对的只是违背“自然”的教育。

事实上,道家也提倡教育,即“自然之教”,把一切自然之道,当作教育内容,要求人们完全听凭自然、顺应自然。

30

2、“逍遥”的人格理想

道家理想中的人生境界,在于追求物我不分、与道合一的理想境界,具有很强的超现实性和神秘性。

老子主张“复归自然”,即回归自然。

老子关于理想人格的特征在于无为贵柔、知足常乐、不争(“上善若水”)。

庄子在《逍遥游》中将无己、无功、无名作为理想人格最本质的品德核心,要求超越名利等各种现实的羁绊,追求个性解放和灵魂自由,从而达到绝对自由的精神状态。

道家的理想人格论极力主张冲破儒家教育思想的樊篱,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追求一种绝对的自由和人性的解放,对后世士人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积极与消极)。

31

九、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1、《大学》

三纲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亦称为“三纲领”。

“明明德”,即恢复和发扬人先天的善性,以达到修己的目的,这显然是孟子性善论的观点。

“亲民”,即推行德治与仁政,朱熹认为,“亲民”应解释为“新民”,即推己及人,使民众去其“旧染之污”。

“止于至善”,“止”,行为。

八条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前五条在于“明明德”,侧重于修身的目的;

而后三条在于“亲民”和“止于至善”。

八条目实际上使道德教育成为一个过程和整体,构成了儒家的道德教育体系。

32

2、《中庸》

第一,关于教育的本质与作用。

《中庸》开头便说: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这里的天命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

率性即遵循本性。

意思是说,天所赋予人的就叫做性,循性而行就叫做道,修治此道就叫做教。

也就是说,修道即为教育,教育的作用就在于率性,尽量把天赋的善性保存和发扬出来。

第二,关于教育教学过程和步骤。

《中庸》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五个阶段。

学一思—行等教学过程。

33

3、《学记》

《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教育论著,对先秦时期的教育和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

(1)关于教育作用与目的

《学记》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服务政治,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以及“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等两方面作用的思想。

34

(3)关于教育教学原则

《学记》的精华所在

①教学相长。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学记》云: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

提出了教师自我提高的规律,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及教学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它们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深刻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

35

②藏息相辅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劳逸结合。

36

③豫时孙摩

“豫”,是预防性原则,“禁于未发之谓豫”,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采取预防措施;

“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施教;

“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

“摩”,指学习观摩原则,“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这四点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原因。

反之,是教育失败的原因。

37

④启发诱导

“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就是说,君子之教育在于诱导学生,靠的是引导而不是强迫服从,是勉励而不是压制,是启发而不是全部讲解。

教学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

38

⑤长善救失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四种缺点:

贪多务得、片面狭窄、自满自足、畏难不前。

这些缺点在每个人身上表现不同,产生的原因也各异,教师要学会具体分析,全面掌握

如果教法得当,缺点可以转化为优点,这就要求教师懂得掌握教育的辩证法,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39

四、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1、《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

汉武帝时期,命各地推荐“贤良方正”之士以备咨询,董仲舒连对三策,史称《对贤良策》,由于基本内容是关于天人关系,所以也被称为“天人三策”。

一是“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是“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三是使“诸侯、二千石皆尽心于求贤,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即建立选士制度以选拔任用贤才。

影响: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先后采取了立五经博士、开设太学、确立察举制度等措施;

而且对整个封建社会各个朝代的文教政策都发生了重大的作用和影响。

40

3、论道德教育

“三纲五常”

所谓“三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所谓“五常”:

“仁、义、礼、智、信”。

其目的是从理论上确证专制君主的绝对权威和君臣父子的严格的统治秩序。

41

一、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1、西晋的国子学

招收门阀世族子弟,限五品以上,教育等级性更明显。

2、南朝宋的“四馆”与总明观

四馆:

宋文帝设儒学馆、玄学馆、史学馆和文学馆;

总明观:

470年,宋明帝设立总明观(又称东观),设儒、道、文、史、阴阳五科,阴阳科未招生,实为四科。

为藏书、研究和教学三位一体的机构。

42

二、隋唐时期教育体系的完备

2、中央政府教育管理机构的确立

隋文帝时在中央设立国子寺,国子寺设置祭酒作为长官,专门管理所属各学。

这是我国设立专门的教育行政部门和专门教育长官的开始。

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国子监,设祭酒、司业、丞、主薄等教育官员。

43

3、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完备

中央官学:

“六学”和“二馆”,以家庭出身(品级)为入学标准

“六学”: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中的前三学属于普通学校,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属于专科学校);

“二馆”:

崇文馆和弘文馆(为收藏书籍、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所。

地方官学:

府学、州学、县学(在县还设有市学和镇学)。

反映封建官学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44

三、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也说607年、605年)始置文才秀美科(后来发展成进士科),一般认为,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

唐代,科举逐渐成为定制,宋、元、明、清,历代相袭,在中国历史上推行1300年之久。

45

3、科举制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科举制度创立之前,选士制度与育士制度是脱节的,科举制度的创立把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

首先,科举制度的建立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其一,士子们有了读书的目标——做官,因而刺激了人们学习的积极性;

其二,科举以儒经为主要内容,统一了教学内容,也统一了全国人的主导思想。

其三,科目众多,尤其是明法、明算、武举等,冲击了“儒学独尊”的局面。

其四,科举造就了大批科举人口,促进了民间私学的发展,而学校教育的繁荣又为科举提供了大量的考生来源。

46

其次,科举与官学教育的发展又始终存在着矛盾对立,这也是一个如何处理选士与育才关系的问题。

中唐以后,科举重乡贡轻生徒,使许多知识分子可以不经学校而博取入仕资格,严重地影响了官学教育的养士功能,遂导致了重科举、轻学校现象日益突出;

科举制度制约着学校教育的方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校教育产生了种种形式主义的流弊。

47

4、科举制度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