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460622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4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系统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神经系统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神经系统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神经系统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神经系统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神经系统1Word下载.docx

《神经系统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系统1Word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神经系统1Word下载.docx

小脑体蚓部、中间部调节肌张力

新小脑(大脑小脑):

小脑体外侧部协调运动

三、内部结构

1、皮质:

颗粒层、梨状细胞层、分子层

2、小脑核(4对):

顶核、球状核、栓状核、齿状核

中间核(球状核和栓状核)属旧小脑顶核属原小脑齿状核属新小脑

3、髓质

小脑三对脚:

小脑下脚(绳状体)连于小脑和延髓、脊髓之间

小脑中脚(脑桥臂)连于小脑和脑桥之间

小脑上脚(结合臂)连于小脑和中脑、间脑之间

四、小脑损伤

1、原小脑综合征

2、新小脑综合征

间脑

位于脑干和端脑之间,连接中脑和大脑半球

二、背侧丘脑

丘脑前结节、丘脑枕、终纹、下丘脑沟、内髓板

前核群、内侧核群、外侧核群

非特异性投射核团(古丘脑):

中线核、网状核、板内核

特异性中继核团(旧丘脑):

腹前核、腹外侧核、腹后核

(腹后外侧核:

接受内侧丘系和纤维丘系,腹后内侧核:

接受三叉丘系和孤束核的味觉纤维)

联络性核团(新丘脑):

前核、背外侧核、后外侧核、枕、内侧核

三、后丘脑

背侧丘脑后下方,中脑顶盖上方

内侧膝状体(听)外侧膝状体(视)

四、上丘脑

松果体、缰三角、丘脑髓纹、缰连和、后连和

五、底丘脑

位于丘脑下方,内囊和下丘脑之间

底丘脑核、未定带

六、下丘脑

位于下丘脑沟腹侧

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

1、分区:

视前区、视上区、结节区、乳头区

核团:

视交叉上核、室旁核、视上核、漏斗核、乳头体核

2、功能

神经内分泌中心、自主神经的调节、体温调节、食物摄入调节、昼夜节律调节

脑干

(一)脑干的组成

中脑:

动眼神经、滑车神经

脑桥:

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三叉神经

延髓:

舌下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

(二)脑干的外形

1、中脑:

上界:

视束,下界:

脑桥上缘

大脑脚

脚间窝:

有动眼神经根出脑

四叠体:

上丘:

上丘核

下丘:

下丘核。

有滑车神经根出脑

上、下丘臂

2、脑桥:

小脑中脚(脑桥臂)、脑桥基底部。

有三叉神经根

延髓脑桥沟:

有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

小脑上脚(结合臂)

上髓帆

3、延髓:

锥体:

大脑皮质发出的锥体束

锥体交叉:

锥体下端,皮质脊髓束纤维左右交叉

橄榄:

下橄榄核

前外侧沟:

舌下神经根

后外侧沟:

舌咽神经根、迷走神经根、副神经根

薄束结节:

薄束核

楔束结节:

楔束核

小脑下脚(绳状体)

4、菱形窝:

背侧面为小脑

髓纹

舌下神经三角:

舌下神经核

迷走神经三角:

迷走神经核

前庭区:

前庭神经核

听结节:

蜗背侧核

蓝斑:

蓝斑核

5、第四脑室:

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

(三)脑干的内部结构

1、脑干的灰质

脑神经核:

一般躯体运动核:

动眼神经核(外肌等骨骼肌。

滑车神经核

展神经核

舌下神经核

特殊内脏运动核:

三叉神经运动核(弓演化来的骨骼肌,包括咀嚼

面神经核肌、表情肌和咽喉肌。

疑核

副神经核

一般内脏运动核:

动眼神经副核(滑肌、心肌、腺体。

上泌涎核

下泌涎核

迷走神经核

一般内脏感觉核:

孤束核的下部:

脏器、心血管的感觉。

特殊内脏感觉核:

孤束核的头端:

味觉。

一般躯体感觉核:

三叉神经感觉核:

(贯穿整个脑干)皮肤、口鼻粘膜的感觉

特殊躯体感觉核:

前庭神经核、窝神经核内耳听觉、平衡觉

各脑神经核分布:

特殊躯体感觉柱

一般躯体感觉柱

内脏感觉柱(一般、特殊)

界沟

一般内脏运动柱

特殊内脏运动柱

躯体运动柱

中继核:

延髓的中继核:

薄束核:

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楔束核:

下橄榄核:

下橄榄主核

背侧副橄榄核

内侧副橄榄核

楔束副核

脑桥是中继核:

脑桥核:

接受大脑皮质的皮质脑桥束的纤维,并发出纤维交叉到对侧,是大脑皮质和小脑联系的重要中继站。

上橄榄核:

接受双侧蜗神经核的纤维,与听觉有关。

外侧丘系核

蓝斑核

中脑的中继核:

下丘:

中央核

下丘周围质

上丘

顶盖前区:

与视觉有关参与瞳孔对光反射

红核:

接受小脑和大脑皮质的纤维

黑质:

与端脑的尾状核和壳核有往返的纤维联系,富含多巴胺神经递质,与震颤麻痹有关。

2、脑干的白质:

上行纤维束:

内侧丘系:

(感觉纤维)薄束核、楔束核发出,终止于丘脑。

传递对侧躯干和上下肢是深感觉和惊精细触觉

脊髓丘脑束:

终止于丘脑,传递对侧躯干、四肢的痛温觉和粗略触压觉

三叉丘脑束:

(感觉纤维)由对侧三叉神经脊束核、脑桥核发出,终止于丘脑,传递对侧头面部皮肤、牙及口、鼻粘膜的痛温觉和触压觉。

外侧丘系:

(听觉纤维)双侧蜗神经核和上橄榄核发出。

一侧外侧丘系传导双侧耳的听觉冲动。

脊髓小脑前、后束:

起于脊髓进入小脑,传导肌梭、肌腱的深感觉和皮肤的触压觉。

内侧纵束:

贯穿脑干全长,协调眼外肌之间的运动,调节眼球的慢速运动和头部的姿势

下行纤维束:

锥体束:

额、顶叶皮质的锥体细胞发出的一部分纤维,功能:

骨骼肌的运动

皮质核束

皮质脊髓束:

皮质脊髓侧束、前束

侧束占90%+前束占10%-

起自脑干的下行纤维束:

红核脊髓束

顶盖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

3、脑干的网状结构:

概念:

除脑神经核、非脑神经核和上下行纤维束外的广泛区域,神经纤维交错成网,网眼内有散在神经元胞体。

功能:

调控机体

参与觉醒、睡眠的周期节律

中枢内上、下行信息的整合

躯体内脏各种感觉、运动功能的调节

学习、记忆

主要核团:

向小脑投射的核团

中缝核团

内侧核团

外侧核团

4、了解脑干各部代表性水平切面:

椎体交叉水平切面

内侧丘系交叉水平切面

橄榄中部水平切面

延髓橄榄上部水平切面

脑桥:

脑桥下部水平切面

脑桥中部水平切面

中脑:

中脑下丘水平切面

中脑上丘水平切面

5、代表性脑干损伤及其临床表现:

延髓内侧综合征

延髓外侧综合征

脑桥基底部综合征

脑桥背侧部综合征

大脑脚底综合征

本尼迪克特综合征

端脑

端脑外形与分叶

大脑回大脑沟

大脑纵裂:

左右大脑半球之间

大脑横裂:

大脑与小脑之间

胼胝体

半球内有三条恒定的沟,即:

1.中央沟在大脑半球背侧面中央,自后上→前下。

2.外侧沟起自半球下面→背外侧面,自前下→后上。

3.顶枕沟在半球内侧在后部。

每个半球被上述三沟分成五叶:

1.额叶在中央沟前方,外侧沟上方。

2.顶叶在中央沟后方,顶枕沟前方,外侧沟上方

3.枕叶在顶枕沟后方。

4.颞叶在外侧沟下方。

5.岛叶在外侧沟的深处,被额、顶、枕、颞四叶所遮盖。

SHAN

上外侧面的沟回

中央前沟额上、下沟中央前、后回额上、中、下回

缘上回角回颞上、下沟捏上、中、下回

内侧面的沟回

中央旁小叶胼胝体穹窿透明隔

距状沟楔叶舌回海马沟胼胝体沟扣带沟扣带回

下面的沟回

嗅束沟直回嗅束嗅球嗅三角

侧副沟枕颞沟海马旁回齿状回海马海马结构

大脑内部结构

侧脑室(经前部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大脑半球内,延伸至半球的脑叶内

分叶:

中央部、前角、中角、下角

基底核

基底核是大脑半球内的灰质核团,位于脑底附近,包括:

尾状核与侧脑室相邻、分头、体、尾三部。

豆状核位于岛叶深部。

(壳,苍白球)

屏状核位于岛叶皮质与豆状核之间。

杏仁体位于海马旁回钩的深面,与尾状核尾部相连接。

属边缘系统。

尾状核

新纹状体

壳纹状体(锥外体系一部分、躯体运动)

豆状核

苍白球——旧纹状体

参与学习记忆

大脑半球的髓质(内侧)

1、联络纤维

2、连合纤维:

胼胝体前联合穹窿穹窿结合

3、投射纤维

内囊(丘脑,尾状核,豆状核之间)

水平面形态:

内囊呈V字形,尖向内侧

前肢:

额桥束丘脑前辐射

内囊膝:

皮质核束

后肢:

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顶枕颞桥束

丘脑中央辐射(感觉)、球脑后辐射

视辐射听辐射

“三偏综合征”

口诀-----外视枕、内听颞

边缘系统(边缘叶及其相联系密切的皮质下结构)

边缘叶:

胼胝体周围和侧脑室下角底壁的结构,包括隔区(胼胝体下区和终板旁回)、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齿状回

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

1、第一躯体运动区

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前部骨骼肌运动

特点:

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的、左右交叉、身体各部分投影大小和各部形体大小无关,取决于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

2、第一躯体感觉区

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接受背侧丘脑腹后核传来的对侧半身痛,温,触,压及位置和运动觉

特点:

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的、左右交叉、身体各部分投影大小和各部形体大小无关,取决于感觉敏感程度

3视觉区

距状沟上下,即楔叶和舌叶

外侧膝状体

4听觉区

颞横回

内侧膝状体

5平衡觉区

6嗅觉区(海马旁回沟内侧及附近)

7味觉区

8内脏活动的皮质中枢

9语言中枢

运动性语言中枢:

额下回后部(44、45区)

此区受损伤,称运动性失语,咽、喉、舌、唇肌不瘫痪,但丧失说话能力,可发音,严重者仅能说出简单的字。

书写中枢:

额中回后部(8区)

此部损伤,称失写症,不能以书写方式表达意见,但运动功能仍然保存。

听觉性语言中枢:

颞上回后部(第22区)

此区受损伤,感觉性失语症,但听觉无障碍,有说话能力,但不能理解别人的言语。

视觉性语言中枢:

角回上(第39区)

此区若有损伤,失读症,视觉无障碍,但不能理解写印出的文字的意义,不能阅

周围神经系统

概述

周围神经:

脊神经

脑神经

内脏神经周围部: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按周围神经功能分:

感觉神经(传入神经)

运动神经(传出神经)

周围神经的组成:

神经

神经节

神经丛

神经终末装置

一、概述

(一)构成:

31对脊神经(C8/T12/L5/S5/Co5)

前根——运动性神经根丝构成

后根——感觉性神经根丝构成

脊神经节

(二)纤维成分:

躯体感觉纤维

内脏感觉纤维

躯体运动纤维

内脏运动纤维

(三)典型分支:

(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为脊神经干后,立即分为4支)

前支:

颈丛、臂丛、腰丛、骶丛

后支:

内侧支、外侧支、肌支、皮支

交通支

脊膜支

二、颈丛

(一)组成和位置

C1—C4前支、C5前支的一部分

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面,中斜角肌和肩胛提肌起始端的前方

(二)分支

浅皮支——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

枕小神经

耳大神经

颈横神经

锁骨上神经

肌支——支配颈部深层肌、肩胛提肌、舌骨下肌群

膈神经:

起初从前斜角肌上端的外侧浅出下行

入胸后经由肺根前方,在纵膈胸膜与心包之间下行到达膈

膈神经受损,表现为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

膈神经受刺激时可发生“呃逆”

三、臂丛

(一)组成:

C5—T1的前支

C5C6组成上干C7为中干C8和T1组成下干

上干和下干组成外侧束,下干为内侧

经、前臂内侧皮神经

后束:

肩胛下神经、胸背神经、腋神经、桡神经

束,上干和下干组成后束

(二)分支:

臂丛:

锁骨上分支:

胸长神经、肩胛背神经、肩胛上神经

锁骨下分支:

外侧束:

胸外侧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

内侧束:

胸内侧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臂内侧皮神

经、前臂内侧神经

四、胸神经前支

肋间神经:

第1至第11对

肋下神经:

第12对

外侧皮支前皮支

胸骨角平面:

T2

乳头平面:

T4

剑突平面:

T6

两侧肋弓中点的平面:

T8

脐平面:

T10

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的平面:

T12

五腰丛

组成:

T12前支一部分、L1-3、L4前支一部分

腰大肌深面,腰椎横突前方

分支:

髂腹下神经(T12、L1)、髂腹股沟神经(L1)、股外侧神经(L2-L3)、生殖股神经(L!

-L2)

股神经:

腰大肌外侧缘---腰大肌与髂肌之间---腹股沟韧带深面、股动脉外侧---大腿

肌支:

股前肌群。

髂肌

皮支:

大腿、膝关节前面皮肤

终支:

隐神经---伴随股动脉外侧及大隐静脉---足内侧

损伤后表现:

屈髋无力、坐位时不能伸膝、行走困难、膝跳反射消失、股四头肌萎缩、髌骨突出、大腿前面、小腿内侧面感觉障碍

闭孔神经:

L2-4。

肌支:

内收肌群

皮支:

大腿内侧面皮

六、骶丛(最大的脊神经丛)

腰骶干(L4-5)和所有尾骶神经前支

梨状肌前面、髂血管后面

臀上神经、臀下神经、股后皮神经、阴部神经

坐骨神经:

梨状肌下孔---臀大肌深面---腘窝上角---腓总神经、胫神经

腓总神经(马蹄内翻足)---股二头肌肌腱内侧—腓深神经、腓浅神

分支分布:

腓浅神经行于腓骨长、短肌之间(发出肌支→腓骨长、短肌)→小腿中、下1/3交界处浅出→分布于小腿外侧面、足背及趾背的皮肤。

腓深神经行于胫骨前肌与趾长伸肌间→胫骨前肌与拇长伸肌间→小腿前群肌肉及足背肌,第1趾间隙背面皮肤。

胫神经(钩状足)---腘窝---腘血管相伴---小腿后区---内踝后方分支分布:

腓肠内侧皮神经→小腿后面皮肤。

足底内侧神经

足底皮肤及肌肉。

足底外侧神经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基底核2.穹窿3.胼低体4.边缘叶

5.海马结构6.隔区7、白质前联合8、舌下神经三角

9、马尾10、白质11、灰质12、纹状体

13、椎体交叉14、神经节15、腰骶干

二、内囊是什么组成的?

位于何处?

分为哪几部?

各部通过的传导束有哪些?

若一侧内囊出血可出现什么后果?

为什么?

三、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各位于何处?

接受何处来的纤维?

若一侧视觉中枢或听觉中枢受损,各将产生什么后果?

四、脑干内有哪些丘系纤维?

分别说明它们的起止和功能

五、下列部位各由什么神经支配?

(1)小腿内侧面皮肤

(2)大腿内侧面皮肤

(3)前臂后群肌

(4)臂前群肌

(5)手的掌面皮肤及背面皮肤

(6)小腿前群肌

(7)腹前外侧壁肌

第十八章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连脑部位)进出颅成分

(I)嗅神经感觉性端脑筛孔特殊内脏感觉

(II)视神经感觉性间脑视神经管特殊躯体感觉

(III)动眼神经运动性中脑眶上裂一般躯体运动

一般内脏运动(副交感)

(IV)滑车神经运动性中脑眶上裂一般躯体运动

(V)三叉神经混合性脑桥眶上裂一般躯体感觉

圆孔特殊内脏运动

卵圆孔

(VI)展神经运动性脑桥眶上裂一般躯体运动

(VII)面神经混合性脑桥内耳门茎乳孔一般躯体感觉

特殊内脏运动

一般内脏运动

特殊内脏感觉

(VIII)前庭蜗神经感觉性脑桥内耳门特殊躯体感觉

(IX)舌咽神经混合性延髓颈静脉孔特殊内脏运动

一般内脏感觉

一般躯体感觉

(X)迷走神经混合性延髓颈静脉孔一般内脏运动特殊内脏运动

一般内脏感觉一般躯体感觉

(XI)副神经运动性延髓颈静脉孔特殊内脏运动

(XII)舌下神经运动性延髓舌下神经管一般躯体运动

辨析脑神经与脊神经:

1、每一对脊神经都是混合性的,但脑神经分为感觉性,运动性,混合性。

2、由于头部分化出特殊感觉器,故出现与之相连的一,二,八对脑神经。

3、脑神经中的内脏运动纤维属于副交感成分,仅存在于3、7、9、10四对。

脊神经中内脏运动纤维主要属于交感成分,且每对中都有,仅2~4骶神经中含有副交感成分。

嗅神经

由特殊内脏感觉纤维组成。

由上鼻甲和鼻中隔上部粘膜内的嗅细胞中枢突聚集而成20多条嗅丝,穿筛孔入颅前窝连与嗅球传到嗅觉。

视神经

由特殊躯体感觉纤维组成,传导视觉冲动。

是神经在眶内长2.5~3cm,行向后内,穿经视神经管入颅中窝,颅内段长约1~1.2cm。

动眼神经

动眼神经:

运动性脑神经,含有一般躯体运动纤维(起于中脑的动眼神经核)和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起于中脑的动眼神经副核)。

睫状神经节:

副交感神经节,维语视神经与外直肌之间,有感觉根,交感根,副交感根三中根。

(注意观察眶内神经图)

滑车神经

运动性脑神经,起于中脑下丘平面对侧的滑车神经核,支配上斜肌。

三叉神经

混合性脑神经,三叉神经内躯体感觉神经纤维的胞体位于三叉神经节,有三大分支,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分布于面部皮肤,眼及眶内,口腔等浅感觉。

眼神经

仅含有躯体感觉纤维伴行与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的下方,经眶上裂入眶,分支有:

额神经,泪腺神经,鼻睫神经。

上颌神经

仅含躯体感觉纤维,经圆孔出颅,进入翼腭窝上部。

经眶下裂入眶,延续为眶下神经。

分支有:

眶下神经,上牙槽神经,颧神经,翼腭神经。

下颌神经

是三叉神经三大分支中最粗大的一支,为混合性神经,含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和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字卵圆孔出颅后,发出一支颊神经,支配下颌舌骨肌和二腹肌前腹。

耳颞神经,颊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分支分布于下颌牙及牙龈,终支自颏孔穿出,称颏神经),咀嚼肌神经(运动性神经,含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分支有咬肌神经颞深神经)

展神经

运动性神经,一般躯体运动纤维组成。

损伤引起外直肌瘫痪,内斜视。

面神经混合性神经,含有四种纤维成分。

面神经管内的分支:

岩大神经,到达泪腺,腭及鼻粘膜的腺体,支配其分泌。

面神经的颅外分支:

颞支,3支颧支3~4支颊支3~4支下颌缘支颈支

前庭蜗神经(位听神经)

特殊感觉性脑神经,由前庭神经(传导平衡觉)和蜗神经(传导听觉)构成。

损伤后表现为伤侧耳聋和平衡功能障碍,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舌咽神经

舌支传导一般内脏感觉和味觉。

咽支3~4条细支,接受咽壁的感觉传入,与咽反射有关。

鼓室神经:

终支为岩小神经,至腮腺,支配其分泌。

迷走神经

混合性神经,行程最长,分布范围最广的脑神经。

颈部分支:

喉上神经,颈心支,耳支,咽支,脑膜支

胸部分支:

喉返神经,支气管支

腹部分支:

胃前支,肝支,胃后支,腹腔支。

副神经

运动性脑神经,特殊内脏运动纤维构成,有颅根和脊髓根两部分。

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舌下神经

运动性脑神经,一般躯体运动纤维组成,支配全部舌内肌和大部分舌外肌。

一侧舌下神经完全损伤时,患侧半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舌肌瘫痪时间过长,造成舌肌萎缩。

内脏神经系统

按照分布部位不同,可分为中枢部和周围部。

周围部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

见系统解剖学393页表18-3内脏神经系统组成

辨析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异同:

1、支配的器官不同:

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一般受意志控制,内脏运动神经则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一定程度上不受意志控制。

2、神经元数目不同:

躯体运动神经自低级中枢至骨骼肌只有一个神经元。

而内脏运动神经自低级中枢发出后在周围部的内脏运动神经节交换神经元。

3、纤维成为不同

4、纤维粗细不同

5、节后纤维分布形式不同

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其低级中枢位于脊髓T1~L3节段的绘制侧柱的中间外侧核。

根据交感神经节所在位置不同,分为锥旁节和椎前节。

交感神经的分布

1、颈部,一般有3~4个,多者达6个,分为上中下神经节。

2、胸部:

胸交感干位于肋骨小头的前方,每侧有10~12个,以11个最为多见。

3、腰部:

约有4对腰神经节。

4、盆部:

盆交感干位于骶骨前面,骶前孔内侧,有2~3对骶神经节和一个奇神经节。

副交感神经

其低级中枢位于脑干的一般内脏运动核和脊髓骶部第2~4节段灰质的骶副交感核,由这些核的细胞发出的纤维及节前纤维。

副交感神经元属于胆碱能神经元。

辨析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皆为内脏运动神经,常共同支配一个器官。

1、低级中枢的部位不同

2、周围部神经节的位置不同

3、节前神经源于节后神经元的比例不同

4、分布范围不同

5、对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不同

内脏神经丛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与内脏感觉神经到达所支配的脏器的行程中,常相互交织共同构成内脏神经丛,分为:

心丛,肺丛,腹腔丛,腹主动脉丛,腹下丛。

内脏感觉神经

内感受器接受来自内脏的刺激,内脏感觉神经将其变成神经冲动,并将内脏感觉性冲动传导中枢。

牵涉性痛:

发生牵涉性痛得体表部位与病变器官往往受同一节段脊神经的支配……(详见书403页)

一些重要器官的神经支配

眼球与心

皆为感觉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复杂作用

详见405页

例题

判断题,判断对错后,若对则打钩,若错,修正答案:

1.若左侧副神经损坏,则患者症状为头向左侧侧屈,面部转向左侧,右侧肩胛骨下垂(错)

改正:

患者向右侧侧屈,面部转向左侧,左侧肩胛骨下垂。

2、三叉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含一般躯体感觉和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连脑部位为脑桥,从眶上裂出颅。

(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