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爆发是苏日远东博弈的结果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56212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日战争爆发是苏日远东博弈的结果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抗日战争爆发是苏日远东博弈的结果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抗日战争爆发是苏日远东博弈的结果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抗日战争爆发是苏日远东博弈的结果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抗日战争爆发是苏日远东博弈的结果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抗日战争爆发是苏日远东博弈的结果上Word下载.docx

《抗日战争爆发是苏日远东博弈的结果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日战争爆发是苏日远东博弈的结果上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抗日战争爆发是苏日远东博弈的结果上Word下载.docx

因为隋唐也不是亚洲北部真正的主人,在某一段时间内,它在突厥面前是被动的。

而许多历史学家故意的忽略了隋唐中原以外的其它政治势力对中原的重大作用,因此丧失了适当的比例感。

所以仅仅把视野放在中原内部,就会对中原本身的政治发展做出非正确适当的认识。

要理解隋唐,就要理解隋唐的来源,他们毫无疑问是鲜卑人的后裔,直接秉承了五胡十六国以来蛮族南入中原的整个格局。

所以中古史的问题,是整个中亚到内亚的历史格局演变造成的被动和附带的结果。

他的看法比其他历史学家高的地方,就是因为他的眼界更广阔一些,所以理清线索比较容易。

近代以来的远东也是类似的情况,不能像在春秋战国时那样将其看成一个相对孤立的整体。

而近代世界的国际体系中心,毫无疑问在欧洲,无论是拉丁美洲、中东、南亚还是远东,他们的内部的小体系或者是子系统的运动,都是欧洲国际体系运动产生的余波。

所以如果你把近代史的中心放在东亚大陆,那么你得出的结论基本上是不正确的。

这种不正确的程度,有点像汤因比曾经描绘过的一种东非中心的历史。

据他说在坦桑尼亚或者肯尼亚一带,德属坦噶尼喀的某一个黑人部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有这样的解释:

由于英国登山队员和德国登山队员,在敬拜山神的过程中有所差异,结果得罪了山神,于是山神决定,把坦噶尼喀从德国人手中夺过来交给英国人,作为这件伟大事件的附带效果,德国人在欧洲也被英国人打败了,这就是他们描绘的“东非中心论”的世界史,是当地某一个黑人部落提出的世界史观。

汤因比是一个多元论者,所以他说这个话的意思是,哪一种中心论史观都是不正确的,所以我们最好什么中心论也不要搞。

但是在我看来,他的意思实际在说明,欧洲中心论是比较接近于正确的看问题的方法,而“东非中心论”的歪曲程度,比“欧洲中心论”大得多。

对于远东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虽然比东非更接近于中心,但是它远远没有像欧洲本身一样接近中心。

也就是说它对世界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冲击力度,是远远次于欧洲的。

所以你不能把主要的动力源和次要的被波及的辅助原因混为一谈,那样的话你就把格局搞混了。

我们的近代史无论是属于或倾向于哪一种结论和流派,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其实都跟坦桑尼亚的黑人部落讲究“东非中心论”一样,讲究“远东中心论”。

比如著名的抗战在中国胜利,就是这种中心论的产物。

实际上我们如果撇去这些无聊的虚荣心,首先讨论任何具体问题都要有一个基本前提,无论是抗日战争也好,中国式革命也好,八国联军也好,还是以后的直到现在的种种事件也好,它的根本动力源不在东亚内部,而在欧洲。

东亚的所有政治势力,都是在应对欧洲产生的整个历史冲击波的过程中,做出各种不同的选择,然后施加了次要的历史影响。

如果你有哪一本书,包括我们的中国革命史,或者说反对中国革命史观或其它的中华民族史观或其它种种史观所产生的历史,之所以不正确,不在于他们在史料方面有什么不正确。

因为史料方面,大家都有正确的地方和不正确的地方。

但是一般来说正确的史料在你没有把它放在正确的位置以前是发挥不了作用的;

错误的史料一般来说仅仅是出于疏忽意料的史料,跟错别字差不多,是不会影响整个格局的。

能够影响格局的不是史料正确多少,而是在于有没有把不同分量的史料放对位置,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基本逻辑问题。

所以我在谈论远东格局之前,必须首先谈论19世纪的欧洲格局和20世纪有什么不同。

背景问题就不详细说了,最基本的问题就是:

19世纪国际体系,首先是维也纳体系确定的,然后经过1878年的《柏林条约》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最后远东、中东、拉丁美洲和非洲,都是这个基本格局调整过程中的一些附带反应。

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定的基本格局用简单的两句话说是这样的:

在欧洲大陆内部,列强应该是实行势力均衡;

在欧洲以外的海外事件,皇家海军就是最高法院。

英国在这个体系中,属于超然的仲裁人地位。

欧洲大陆不允许再出现拿破仑或者菲利普二世这样的霸权统治者,不允许任何人统治欧洲。

这个体系保护了欧洲的小国,不像我们远东的小国一样,很容易被暴秦这样的大国吞没而变成统一帝国。

英国人负责维持欧洲的平衡,列强内部的博弈只要没有超出平衡的限度,英国人就不管。

如果有一方严重越出平衡的限度,可能产生第二个拿破仑的时候,英国就要进行断然干预,不允许任何一方再利用自己的优势。

在大国和小国发生冲突的时候,英国人尽力维护小国的独立,因此欧洲保留最多的小国。

但是这个平衡体制仅限于欧洲,海外是皇家海军说了算。

这个体系成功的维持了100年和平与繁荣,我们所谓的自由主义的世纪等诸如此类的说法,其实是对英国统治下和平的一种政治哲学性的描绘,没有英国皇家海军的霸权是无法维持的。

19世纪末叶,这个体系开始有局部的松动,局部松动就主要体现在英国以外的欧洲列强开始进入海外世界,对皇家海军的仲裁权提出了挑战。

英国对海外世界的统治对于远东来说,就体现于李鸿章时代英国对东亚的代理人统治。

因为英国皇家海军在独霸海外的时候,是不希望建立直接统治的,它的标准政策是:

只建立若干个中继站和皇家海军的基地,再控制几个要害的贸易港口。

在贸易港口以外的内地,尽可能的扶持对英国友好、能够维持自由贸易的本地统治者,而不对它进行直接统治。

英国的殖民主义跟我们有些人的想法相反,它不是英国人的主动扩张,而是英国在维持自由贸易的过程中间被迫、不得已对那些实在不守规矩的统治者实行司法仲裁的结果。

一般来说那些统治者犯的错误就是侵犯私有财产,没收扣押外商财产,或者因为挥霍浪费弄到自己破产,牵累到外商而还不起债务之类的。

像埃及、印度和印度的许多邦国、许多土邦之所以沦为殖民地,不是英国想占它的土地。

英国如果真想占它的土地,它就直接派官派兵去守。

那增加额外的费用,对于一个自由贸易帝国来说是错误的做法。

只有在这些土邦,像埃及的副王一样,花光了自己的钱以后,就想去抄没外商的财产,就去赖债欠外国人的钱不还,这种情况下由于影响了整个国际贸易体系,英国才被迫出兵干涉,强迫它回到英国人所认为的自由贸易的正路上。

如果它实在回不来,英国人采取派员监督实行间接统治,这是英国殖民主义起源。

如果按照英国人这种做法搞下去,它是根本不用占领那个地方的。

对于大清来说,这个体系就体现在香港的殖民地和上海的公共租界,以及李鸿章的清廷内部统治地位。

对于大英帝国来说,占有香港和上海这两个贸易体系,跟内地进行广泛的贸易取利就足够了,他根本就不想占领大清帝国的内地各省,只要大清帝国愿意遵守条约,好好搞自由贸易,英国不但不会侵略你,而且会积极扶持你。

这就体现于赫德对海关的改革和琅威理对北洋舰队的改革。

李鸿章在清廷内部的统治地位,主要也是因为他抓住这个机会窗口,变成大清和大英帝国之间的主要联络人和代理人。

这个体系开始出现问题就是因为法国、德国和其它国家开始介入了海外殖民事业,而他们对自由贸易的欲望不如英国。

首先最严重破坏自由贸易的是法国,它把本国的历史传统带到了非洲的阿尔及利亚、尼罗河上游,它要求直接占领海外的领土。

在这些国家内推行法国式的官僚制度,给阿尔及利亚的每一个村落都配上法国的警察,让阿尔及利亚每个孩童都学会讲法语。

这种统治方式是很昂贵的,设立官僚机构是最贵不过的事情,特别是你要在殖民地建立像本国一样的官僚机构,那是非常昂贵的事情。

英国人控制印度这个相当于大清帝国全部领土的地方,它有多少军队?

6万军队,英印帝国6万军队控制着北到帕米尔高原,南到印度洋这块巨大的、拥有3亿多人口的土地。

而且这6万人中还有一多半是廓尔喀人和本地的土著部队。

英国参加八国联军到北京的时候,虽然号称是英国军队,其实来的只有几个军官,绝大部分士兵都是在威海卫招募的山东人。

英国军官把他们训练出来以后,带着他们到天津然后一路杀进北京,然后这就算是英国人的军队。

这是英国人搞的极端省钱的殖民主义,其实这种东西与其叫殖民主义,不如叫自由贸易的监督体系比较合适。

但是英国人最后还是不得不扩大它的殖民地,主要是因为法国、德国也加进来了,他们直截了当的不守英国人定下的规矩,他们想要直接统治。

他们如果征服了一块土地,把它变成殖民地以后,就在这块儿土地上实行贸易保护政策,通过贸易保护的高关税政策,把英国货物排斥在外,用征收到的税收养一个庞大的官僚体系,它们是这种殖民的模式。

按照英国人的看法,第一,它是武断专横的,损害了殖民地各殖民地的原有习俗。

英国人在香港和上海,都是不破坏本地的习俗,英国人按照英国人自己法律行事,华人要娶小老婆照样娶,要缠足照样缠。

中华民国废除缠足多年以后,威海卫的妇女照样缠足,因为英国人不会强迫干涉,无论是强迫你缠足还是强迫你不缠足,这都违反英国人对自由的理解。

像大清帝国强迫你不要留辫子否则砍你头,这是违反普通法所规定的自由的。

像中华民国那样,派警察去非要剪掉你的辫子不可,你不剪辫子就抓进派出所,这同样也是违反英国的制度。

英国的制度就是什么也不管,你爱咋咋的,爱缠足就缠足,爱留辫子就留辫子,爱剪辫子随你,爱胖子也随你。

这种做法对于英国来说,一方面是他们的法律传统,另一方面是成本最低。

但是法国人驻华,要教你们统统学法语,学启蒙运动的理念,把你们统统变成法国人,这种层面是非常高的。

从英国的角度看,最好各国都不要搞殖民地,只搞自由贸易,搞自由贸易是对英国人最有利的。

英国人不用占领大清就能得到大清的自由贸易。

但是如果各国各占一块土地,把大清挖空了的话,英国人即使分到最大的一块,其实比起占有全部自由贸易还是吃亏的。

因为谁都不分殖民地的时候,等于全世界都是英国的自由贸易区。

如果列强瓜分了殖民地,即使有一半或者40%的殖民地归于大英帝国,但其实大英帝国所占的份额由原来的将近百分之百,也就降到现在的40%、50%了,19世纪末的情况就是这样。

大英帝国在其它后进国家的驱迫之下,很不情愿的直接占领殖民地,这是双重损失。

一方面扩大了殖民地占有区,也就增加了行政费用,这是它不高兴支付的。

另一方面,别人占领殖民地使它本来可以利用的自由贸易区缩小了,意味着维也纳体系确定的国际体系日趋衰落。

英国的应对方法不是直接反对,而是跟后进列强搞协商,第一个协商其实体现在美洲,就是门罗主义。

美国人对美洲的政策就是,坚决反对美洲列强干涉南美洲的弱小共和国,美国当时的实力是不足以支持这一带,能够实现是因为英国的暗中支持。

在英国人看来,它本来就不打算兼并南美洲的任何领土,所以美国人禁止欧洲列强进入南美对它没有损害;

美国又没有禁止它搞贸易,实际上是在帮它的忙。

美国人出个头,其它国家,像法国这样有野心的国家进不来了,但是大家搞自由贸易还是照样搞,只要搞自由贸易,总是对英国有利的。

1904年的诚信协议是跟法国签署的,主要就是解决了尼罗河上游和非洲的长期争议。

1907年的英俄协约解决了著名的大禁忌问题,就是俄罗斯向中亚的推进对英印帝国造成了威胁,这个威胁就涉及到希腊和新疆的问题。

英国对希腊和新疆的干涉也是保护性的,它主要目的是在这些地方树立缓冲国阻止俄国南下,如果大清国能够封闭这些地方,英国也其实并不想要这些领土。

在远东地区,它采取同样的代理人政策。

甲午以前,它选择主要代理人是李鸿章,希望李鸿章像南美的巴西帝国或者是中东的奥斯曼帝国一样,能够替英国人阻止俄国南下,同时能够维护英国在远东的贸易利益。

但是甲午一战证明大清帝国完全不中用,战争以前英国支持袁世凯和李鸿章把俄国人赶出朝鲜的扩张性政策,反对美国人维护朝鲜独立的企图。

战争一结束它已经看清楚大清帝国是扶不起的阿斗,唯一能够阻止俄国南下,能够充当东亚代理人的角色,就是原来很不起眼的日本,于是甲午战争产生了第一次英日同盟。

大英帝国改变了它代理人的选择,于是大清的国际地位急速下降,本来它像奥斯曼帝国一样,只要做英国的代理人,那么英国会极力维持你的领土完整,但是今后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随着英国在在世界大战上采取集中精力保卫北海,而在全世界采取后退政策,远东只是世界一个不太重要的部分,它在世界体系中不仅不如欧洲,而且比起中东还要更次要一点,只是比非洲稍微强一点。

所以英国人第二次和第三次英日同盟签署的时间都要比它在欧洲签署的时间晚。

1911年,第三次英日同盟奠定了20世纪初叶的远东体系,实际上意思就是:

英国授予日本在远东的行动自由,希望日本能代替它担负起维持远东秩序的任务。

这四个基本协议,第一个是门罗主义;

第二个是英法协议;

第三个是英俄协议;

第四是英日同盟。

等于是大英帝国作为总公司的老板,在年老力衰的情况下,决定进入一个半退休状态,在半退休以前,它把它原先的四个分公司分给了四个比较信得过的好朋友,美洲归美国管,非洲归法国管,中东交给俄国,远东交给日本。

在这个规划当中,奥斯曼帝国和大清帝国都做了牺牲品,这是他们后来遭到历史厄运的根本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代表国际体系的最后解体,我们可以看出,英国签署的四个分公司协议,漏了一个最主要的新兴强国就是德国,这四个协议签署,德国就应该是釜底游鱼了,它无论从哪个方向走都冲不出去。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英国人在战前就对各国做了一系列判断,它判断法国、俄国以及其它列强的要求是具体而有限的,只有德国人是希望推翻整个国际体系。

别人都是具体要点好处,比如法国人无非也就是要摩洛哥或者是苏丹的领地,那么我们分一下,分一部分给你,分一部分给我就解决了。

俄国人也无非就是要中亚,那我划一条边境,规定阿富汗以北归俄国,阿富汗以南归英国也就解决了。

日本人的要求没有超出远东范围,这个更好解决。

美国人也不可能在美洲、太平洋以外发生作用,唯一问题是德国,德国如果要求刚果的领土或者其他什么地方领土,英国人是很愿意给它的,愿意把英国自己和葡萄牙一些用不着的殖民地划给它,但是德国人实际上要求改变霸权的秩序。

这一点特别要在海上跟英国争霸,这个是英国不能容忍的。

因此早在大战前英国已经做好了全球布局。

而德国知道自己在被包围的状态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他首先采取了犯规措施。

20世纪革命化纵火者是威廉二世

20世纪的革命化,从根本上讲有一个纵火者,这个纵火者是威廉皇帝的第二帝国。

19世纪维也纳体系确定的列强外交是一种绅士的外交,绅士外交顾名思义,大家都要像宋襄公那样行事,大家谁也不能把事情做绝,虽然总是有胜有败,但是胜利者要点到为止,不能斩尽杀绝,不能采取太下作、太阴暗的做法。

比如说,德国打败法国,割地赔款是可以的,但德国不能支持法国的巴黎公社起来推翻法国政府,这样一开始事就乱了。

因为我可以支持你本国的叛党,你也可以支持我本国的叛党,大家一起搞起来,那么正规战争和秘密颠覆的区别就要完全消失了,各国没有必要派军队打仗了,我可以派秘密情报组织在你们国内搞第五纵队,用第五纵队颠覆你,这种做法在19世纪外交中间极不体面,是基本上没有被采用的。

第一次开始采用是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进入一种快要民穷财尽的情况下,于是它做出了以前列强谁都不肯做,为体面而所不为的行动,支持俄国和伊斯兰世界颠覆分子,来颠覆大英帝国和俄罗斯帝国。

它在伊斯兰世界和印度的穆斯林当中扶持代理人,展开了以反帝反殖为主的殖民革命外交。

这个政策后来被希特勒继承了,现在的比如阿尔及利亚共和国开国之父本·

贝拉,巴解组织第一批反对犹太人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教党最初的资助者就是德国人。

在以前,任何列强相互冲突的时候都不会采取这种做法。

1916年以后支持俄国布尔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瓦解沙皇俄国军心,从内部破坏俄国战争努力的也是德国参谋本部。

列宁是坐着德国参谋本部的列车,穿过敌国领土,回到俄罗斯的。

布尔什维克革命,靠的是沙皇和德国总参谋部给的5000万金卢布,这些文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落到英国人手里面,不知为什么英国人直到冷战以后才公布。

临时政府在七八月份之间,大致上已经发现这个问题,对托洛茨基提出起诉,列宁也不得不逃到芬兰边境上。

但是这时发生科尔尼洛夫叛变,于是克伦斯基觉得需要依靠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来对付军队。

于是他把托洛茨基重新放回来,依靠赤卫队去对付军队,这个决定毁了他自己。

军队一旦落入托洛茨基的手里面,他再也不会交出来。

下一步就是红色的水兵进攻东宫,临时政府彻底倒台。

布尔什维克在掌握政权的初期,因为它没有财源和兵源,依靠的就是逃兵政策。

也就是说,因为其他的政党都希望遵守协约国的约定把战争打到底,只有布尔什维克十分愿意结束战争,一方面能让德国人高兴,另一方面又要它主要支持者,就是害怕继续作战的前线士兵感到满意。

这些前线士兵,很愿意回国杀光那些强迫他们作战的军官和资产阶级,而不愿意面临德国的优势火力,这个是有情可原的,因为就当时兴登堡的估计,大概德国人的一个师,可以打俄国人一个集团军。

俄国人用劣质步枪和武器,驱使大陆为数众多、出身贫困的农民士兵越过壕沟去冲锋,其实跟送死没有什么区别的。

德国人靠着他们的优势武器,在射程之外把他们成批的扫倒。

实际上俄国士兵根本没有获得杀伤德国人的机会就彻底完蛋了,战争已经变成和单方面屠杀差不多的情况。

所以这些士兵可想而知非常痛恨送他们去死的本国统治者,觉得回国杀了这些人比起攻击根本无法打败的德国人还要容易。

布尔什维克依靠这些人解散临时政府和立宪会议,依靠德国的5000万金马克和武器支持,打败了零零散散的志愿军。

这些志愿军主要靠南方高加索乌克兰地区没有被杀绝的士官绅和资产阶级组织起来的,他们的主要武力是骑兵,依靠的武器还是沙皇时代留下来的。

因为俄国基本上没有军工生产能力,在这一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俄军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国民党军非常相似—基本上是送死的军队。

布尔什维克占有了圣彼得堡和莫斯科既有的军事资源,又得到德国军事援助,而白军基本上是只有沙皇时代留下来的老式步枪,还有他们最为依靠的是骑兵和马刀。

所以俄国最常出现的拼刺刀的情况比拼火力还要多一些。

而且白军是处在完全没有工业化的条件下,他们依靠骁勇的骑兵,俄国军官的勇猛精神和不顾一切的骑兵机动性拼刺刀。

他们基本上像后来蒋介石的军队一样没有什么重武器,重武器全部在布尔什维克那边。

我们大家都是受同样教育的一批人,所以很可能相信布尔什维克如何采取英明措施的做法,它确实有英明措施,别的政权都很难搞到粮食,只有它能够直接派队伍下乡去抢粮食。

所以在粮食这方面比别人占了很大的便宜,尽管是白军占领粮食最多的乌克兰,但是在供应粮食这方面,却不如占有贫瘠北方土地的布尔什维克。

但是这不是决定战争的主要因素,因为在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谁能够占有极少数的重武器,谁就能赢,而白军是一点重武器都没有的。

而布尔什维克能够掌握重武器,它靠的是出卖本国的利益;

靠的是依靠境外敌对势力给它送的本国生产不出来、到哪也找不到的先进武器。

通过这种手段,总算是在残酷的1918年到1919年的内战中,基本上粉碎了立宪会议和高尔察克政府军军队。

这时他的下一步就是推动世界革命了,从俄罗斯本身的角度来看,布尔什维克差不多是一个外国政党,它绝大部分领导人是犹太人、东方人、高加索人和其它乱七八糟的人,纯种俄罗斯人很少。

这样的格局跟俄罗斯帝国采取的“大俄罗斯政策”有关系。

因为在这种“大俄罗斯政策”之下,反对沙皇专制的人和反对沙皇民族歧视的人,不可避免的要走到一起来。

谁反对沙皇呢?

一方面是反对专制的人;

一方面就是反对大俄罗斯、大民族主义的人。

所以少数民族是天然的反对派,也是最积极的反对派。

少数民族当中最聪明的人是犹太人,最善战的、最野蛮的是高加索的人,托洛茨基和斯大林就是他们的代表。

所以在大俄罗斯人及其政党角度看,你们又拿德国人的钱,又是这些少数民族和外国人,所以你们不是颠覆势力,谁是颠覆势力?

而从列宁角度看,他作为一个国际主义者,他的目标绝不仅仅是推翻沙皇。

他虽然拿着德国人的钱,但我们不能按照白军的诬蔑,去想象他说他就是一个德国人死心塌地的代理人,他跟德国人的关系,也是相互利用的。

只不过因为他处在绝对弱势的地位上,没枪没钱,德国人有枪有钱,造成的效果好像是他为德国出力,而德国人不跟他在一块儿。

其实这是双方支持力对比造成的,他的根本目的还是在全世界发动世界革命。

俄罗斯是不太重要的,照19世纪社会党普遍观念,真正的革命中心应该是资产阶级最发达的地方,而对于欧洲来说,毫无疑问欧洲的工业中心在德国和比利时,比利时太小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德国。

所以共产国际成立时工作语言是德语,最重要的几个干将也是德国的社会党的左派。

列宁的想法是把俄罗斯作为导火索来用,引起全世界的革命,俄国革命一旦成功以后,即使资助他的德国人也在他下一步革命的范围之内,革命胜利以后,共产国际工作中心就要迁到德国国内,工作语言自然也是德语。

俄罗斯是一个导火索,它要烧尽俄罗斯的资源去引起世界革命,而不会对俄罗斯采取保己安宁的汲取财富政策。

相反,它打倒俄罗斯的资产阶级有钱人,要把它的资产全部榨取出来,在极短期内支持全世界的革命。

所谓苏维埃的暴政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苏维埃本身造成的;

另一方面是由于它的颠覆性造成的。

比如说你打进一户人家,目的是把这户人家的钱和资源拿出来,造出武器,顺便把其他邻居也搞掉。

那么你肯定不会在那个邻居的家里面实行长治久安的政策,不会实行休养生息,不会像唐太宗搞休养生息,不会指望20年以后人民更加富裕什么的,20年以后世界革命早已经爆发了哪还考虑那么多。

现在是把现有的资源尽可能的榨取出来,然后等整个世界革命成功了以后,俄国这个地方就是一个挤干的橘子,没有用处了。

这个可以解释布尔什维克在最初几年,采取的极端残酷政策。

可以说后来,大家后来都说斯大林残酷,其实斯大林比列宁应该是放的比较宽的。

因为在斯大林时代,他们已经很清楚,世界革命不能在短期成功,所以俄罗斯是它唯一的家园,在短期内是他们的家园,必须为自己的未来考虑。

在20年代的时候,根本不顾惜俄罗斯,把俄罗斯的一切资源全部消耗到更广大范围的革命当中去。

它在这场游戏中间,面临的第一个障碍是欧洲和社会党人,如果让列宁计划得以完全实施,欧洲社会党人应该像是俄国社会党和克伦斯基一样落到同样的下场。

但是这个计划没有完全成功。

20年代,欧洲激起了广泛的清党活动,在瑞典、芬兰、德国各地社会民主党都采取了报复性的活动。

布尔什维克阵营在这场运动中证明自己是失败者,而这一社会民主党的报复活动其实相当惨烈。

比如芬兰那些所谓白卫军,布尔什维克称其为资产阶级。

但事实上不是这样,芬兰的白卫军其实就是社会党人。

杀布尔什维克的所谓的白卫军,一般来说是芬兰的退伍老兵和社会民主党的工人纠察队。

他们之间关系最近,斗争斗的最狠,德国人也是这个样子。

杀德国共产党杀的最狠的首先是德国的社会民主党。

经过这场可怕的屠杀以后,在可怕的最高潮的时候,瑞典和芬兰社会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