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织造技术》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53172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织造技术》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现代织造技术》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现代织造技术》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现代织造技术》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现代织造技术》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织造技术》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

《《现代织造技术》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织造技术》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织造技术》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

2、能进行机织生产计划调度与安排。

3、能进行白坯织物及色织物生产工艺总体设计与质量控制。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的结构

一、教学内容选取原则

本课程教学内容选取主要体现“一条主线,多个模块”的构筑思路。

“一条主线”即由“核心技术+工艺项目+拓展训练”构成职业能力培养的主线,通过机织技术基础的应用、产品开发过程和工艺项目设计的学习与工作实践,使学生在某一特定的机织生产技术方向有所特长。

“多个模块”是根据机织技术的应用,把具体教学内容按基本技能训练、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等模块递进式组织实施。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

基于纺织企业对从事机织物生产相关技术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按学生一般认知规律分成“织造设备原理与构造”、“织造工艺设计”、“织造综合训练”三大模块来组织实施。

有关教学内容织结构体系如下图所示。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课程中的“织造设备原理与构造”、“织造工艺设计”、“织造综合训练”三大模块具体教学说明如下:

(一)织造设备原理与构造模块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机织物生产中的有关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为后面学习生产工艺设计及从事设备维护工作打下基础,主要教学内容有:

1、典型自动络筒机、高速整经机、电子分条整经机、高性能浆纱机等前织设备的技术特征、主要机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织机五大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四类无梭织机的技术特征和品种适应性,重点掌握剑杆织机、喷气织机的有关内容;

3、机织生产中的辅助设备如纬纱准备、穿结经等及织机辅助装置及其工作原理;

4、传统机织生产设备的机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二)织造工艺设计模块

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机织设备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掌握有关机织生产的工艺设计原理、方法,能够进行机织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与控制,为以后从事生产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等工作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主要教学内容有:

1、络筒、整经工艺设计的原则与方法,针对不同品种进行络、整工艺设计与实施;

2、常用浆料的性能及上浆工艺设计的原则与方法,针对不同品种进行浆料配方及上浆工艺设计与实施;

3、织造参变数内容及其选择原则,不同类型的织机上针对品种特点进行织造上机工艺设计与实施;

4、前织半制品的疵点类型及其成因和织疵的种类及其成因,质量检验与控制方法。

(三)织造综合训练模块

这是本课程的综合技能训练环节,它是学完有关前面两大模块的教学内容后进行的强化实战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课业所学到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以后承担企业中相关技术性工作任务打下一定的基础,主要教学内容有:

1、机织设备中的一些常用机构的分析和故障诊断分析;

2、机织生产计划调度(或机器配台);

3、白坯织物及色织物生产工艺总体设计与质量控制。

第三部分模块下各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采取模块下单元(或项目)制组织教学,共有16个教学单元,各单元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如下:

导论

教学目标:

使学生对该课程性质、作用与教学内容及学习方法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初步了解国内外机织生产的现状。

教学任务:

1、课程的性质、内容与学习方法。

2、机织物生产的基本情况介绍。

模块一织造设备原理与构造

本模块分为“自动络筒机”、“高速整经机”、“电子分条整经机”、“高性能浆纱机”、“其他前织设备”及“无梭织机”6个教学单元,其教学目标与任务分述如下:

单元一:

自动络筒机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自动络筒机工艺流程与主要机构组成,重点掌握筒子成形原理、张力装置、清纱器及捻接器等,了解自动络筒机主要类型及主要技术特征,为以后制定络筒工艺及络筒质量控制打下理论基础。

1、络筒机的一般工艺流程与主要技术特征;

2、络筒机的主要机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3、张力装置、清纱器及捻接器;

4、均匀络筒张力措施。

单元二:

高速分批整经机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高速分批整经机的工艺流程与主要机构组成,熟悉筒子架类型与结构组成,重点掌握经轴卷绕成形原理及整经张力控制方法,了解高速分批整经机的主要类型及主要技术特征,为以后制定分批整经工艺及经轴质量控制打下理论基础。

1、分批整经机的一般工艺流程与主要技术特征;

2、筒子架的类型与选用;

3、经轴卷绕成形原理;

4、均匀整经张力措施。

单元三:

电子分条整经机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电子分条整经机的工艺流程与分批整经机结构区别,熟悉滚筒结构与车头机构组成,重点掌握条带卷成形原理及倒轴机构工作原理,了解分条整经机的主要类型及主要技术特征,为以后制定分条整经工艺及织轴质量控制打下理论基础。

1、分条整经机的一般工艺流程与主要技术特征;

2、滚筒结构与车头主要机构组成;

3、条带卷成形原理;

4、倒轴机构工作过程与质量控制。

单元四:

高性能浆纱机

通过教学,使学生浆纱机的工艺流程与主要机构组成,重点掌握上浆机理、烘燥原理及织轴卷绕原理,熟悉其张力与伸长方法,了解浆纱机的主要类型及主要技术特征,为以后制定上浆工艺及浆轴质量控制打下理论基础。

1、浆纱机的一般工艺流程与主要技术特征;

2、浆纱机的主要机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3、上浆机理、烘燥原理及织轴卷绕原理;

4、浆纱的张力与伸长控制。

单元五:

其他前织设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综、筘、停经片的作用,能合理选用;

掌握主要穿经方法与工艺,初步了解结经原理;

了解纱线定捻要求及常用定捻方法与设备。

1、综、筘、停经片的作用与选用。

2、穿经方法与结经的工作原理。

3、纱线定捻方法与要求。

单元六:

无梭织机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织机分类及其主要机构组成,掌握现代织机中开口、引纬、打纬、卷取及送经等“五大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其主要装置的结构组成,熟悉自停机构、储纬器及布边装置等辅助机构在现代织机中的作用,了解各类织机特点及其品种适应性,尤其重点掌握剑杆与喷气织机的主要机构及工作原理,为以后制定织造上机工艺设计与调试及布面质量控制打下理论基础。

1、开口运动的基本理论及常见凸轮、多臂机等开口机构的工作原理;

2、片梭、剑杆、喷气、喷水四类无梭引纬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其主要机构组成;

3、连杆式、凸轮式等打纬机构的工作原理与特点及打纬运动与织物形成的关系;

4、卷取机构的工作原理及纬密变换;

5、送经机构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类型,经纱上机张力调节方法;

6、自停装置、储纬器、布边装置的类型及其作用原理。

模块二织造工艺设计

本模块分为“络筒工艺设计”、“分批整经工艺设计”、“分条整经工艺设计”、“浆纱工艺设计”、“织机上机工艺设计”及“织疵识别与分析”6个教学单元,其教学目标与任务分述如下:

络筒工艺设计

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络筒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原则与方法,能根据具体品种要求进行络筒工艺设计,并掌握控制络筒质量的方法与措施。

1、络筒工艺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2、络筒质量控制与相关技术措施。

分批整经工艺设计

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分批整经工艺设计与计算的主要内容、原则与方法,能根据具体品种要求进行批整经工艺设计,并掌握控制经轴质量的方法与措施。

1、分批整经工艺设计与计算的内容与方法;

2、经轴质量控制与相关技术措施。

分条整经工艺设计

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分条整经工艺设计与计算的主要内容、原则与方法,能根据具体品种要求进行批整经工艺设计,并掌握控制织轴质量的方法与措施。

1、分条整经工艺设计与计算的内容与方法;

2、织轴质量控制与相关技术措施。

浆纱工艺设计

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目前工厂常用三大浆料及相关助剂的性能,能根据品种特点与要求制定合理的浆液配方;

能进行上浆工艺设计与计算;

熟悉浆纱质量的主要指标及检测方法;

掌握控制浆纱质量的原则与方法。

1、常用主浆料及助剂的性能与使用。

2、浆液配方的制定

3、上浆工艺设计内容与要求。

4、浆纱质量检测与控制。

织机上机工艺设计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织机上机工艺设计的原则与主要内容,熟练掌握织机主要工艺参变数的调节方法,能根据具体品种要求针对喷气或剑杆织机进行织造上机工艺设计与调节,并掌握控制布面质量质量的方法与措施。

1、织机上机工艺设计的原则与主要内容;

2、喷气、剑杆等织机主要工艺参变数的调节方法

织疵识别与分析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下机织物的整理工艺流程,熟悉织物分等方法,重点掌握各类织疵成因分析的方法及其解决方法

1、整理工艺流程及其主要设备。

2、织物分等标准与方法。

3、常见织疵类型与成因分析。

模块三织造综合训练

本模块分为“织机故障诊断”、“机织生产计划安排”、“白坯织物生产工艺设计”及“色织物生产工艺设计”4个教学单元,其教学目标与任务分述如下:

织机故障诊断

通过案例与现场教学,使学生熟悉常见织机故障现象及特征;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对织机运行状态下的故障进行诊断并排除。

1、织机的经停、纬停等各种故障现象及特征;

2、织机的常见机械或电气故障诊断分析与排除;

2、织机运行过程中的常见故障诊断分析与排除。

机织生产计划安排

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熟悉机织生产计划安排(机器配台)的原则、方法;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针对具体织物生产订单或任务进行的合理生产计划安排与调度(或称机器配台)

1、机织生产计划安排(机器配台)的原则与步骤;

2、各机织设备单台(锭)定额产量计算;

3、生产作业计划安排;

4、机器配台计算。

白坯织物生产工艺设计

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常见白坯织物生产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及步骤;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针对具体织物品种进行合理的工艺分析与工艺设计与计算,正确填写有关生产工艺单。

1、白坯织物的生产工艺流程的设计;

2、白坯织物的生产工艺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3、白坯织物的总工艺单设计与制作。

色织物生产工艺设计

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常见色织物生产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及步骤;

1、色织物的生产工艺流程与主要品种;

2、色织物的生产工艺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3、色织经浆排花工艺设计与方法。

第四部分有关实施要求与说明

一、教学原则

对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安排,以及教学要求,有以下几个原则:

1、要认真对待众多的织造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与课程内容力求“少而精”之间的关系。

为解决好这个矛盾,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打好基础——从目前企业中正在使用的各种典型机织生产设备、主要机构及装置中,抓住与分析、运用有关的能力概念、能力原理和方法(如各生产工序中的张力控制理论及张力装置选用,前织生产中的卷绕成形理论及质量要求,浆料性质与上浆工艺,织机的五大运动及其织造参变数选择等),掌握最为基础的内容,为应用好各种新型织造设备,继续学习新的织造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2)重视方法——要以机织设备中的典型机构分析、工艺原理为主要学习内容,这样才能抓住各种机织设备的共性,真正做到“少而精”。

只要学会了方法,有分析、综合运用的能力,就能一通百解。

(3)加强应用——由于本专业对应用性要求比较高,学习本课程应当以应用为目的。

要把注意力集中到设备的技术特性、作用原理和工艺运用的分析上。

应用中尤其要注意现代织造生产中的主要设备的特点及其各类产品生产时的工艺要求。

通过典型产品生产工艺应用举例,要达到举一反三,正确应用的要求。

而对各种设备的内在结构分析计算不作详细的讨论。

(4)更新内容——目前织造技术发展迅猛,高性能、自动控制的机织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为贯彻“面向职业、面向企业、面向未来”的方针,就必须不断更新、补充新的教学内容。

因此本课程应删减传统的机织设备的教学,以当今企业中普遍使用的设备为起点,如织机,应以常用的剑杆、喷气织机为主。

2、充分认识职业技术课的特点,重在实践,不断提高应用与动手的能力。

(1)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本课程的教学,以机织生产中的工序为单元来安排教学内容,每单元教完后,都应适当总结,并安排一个小专题让学生完成,可以让学生综合、深化、提高所学的内容,以培养其自我学习的能力。

同时为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本课程所采用的教材中未能讲的内容可供学生选择自主学习。

(2)加强实践性,注重工艺运用观念——根据“工学结合”的原则,除完成理论教学外,还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安排一定数量的实验和现场教学的同时,并布置适当工艺分析与设计模拟训练题,引导学生课余训练,做到学用结合,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实施安排建议

根据纺织企业对从事机织物生产相关技术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按“教学模块”为序,以“教学单元”来安排教学时数及课外训练要求,具体如下表如示:

教学安排表

教学模块

教学单元

教学时数

课外训练

模块一:

织造设备原理与构造

4

由学生自主选择内容到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参观、实习等,撰写与本课程相关的调研报告,不少于12学时。

高速整经机

2

18

考核

小计

34

模块二:

织造工艺设计

由学生自主设计完成有关内容的大作业或专题小论文写作等,不少于16学时。

14

8

36

模块三:

织造综合训练

课余时间实施考工前训练及完成综合性产品生产工艺设计,不少于12学时。

12

26

合计

96

三、教学参考资料

1、教材

(1)《新型机织设备与工艺》(蔡永东主编,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2)《机织试验与设备实训》(佟昀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年11月)

(3)《色织产品设计与工艺》(马昀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年6月)

2、参考书目与资料

(1)《机织学》(朱苏康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5月)

(2)《纺织浆料学》周永元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1

(3)《剑杆织机实用技术》王鸿博等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3

(4)有关纺织专业期刊杂志

(5)有关纺织专业网站技术资料

四、考核方案

1、考核要求:

本课程为考试科目。

2、考核形式:

采取过程考核方式,每个模块教学结束后进行考核,分应知与应会两部分,并结合平时学习态度进行。

应知部分考核的题型灵活多样,内容难易结合(其中基本内容题占65%左右,水平题占20%左右,综合运用题15%左右);

试题内容一般有基本概念解释、填空、选择、简答、工艺计算与分析、综合运用等。

应会部分考核以实践技能操作、工艺设计或小论文等形式进行。

3、成绩评定办法:

采用百分制,每个模块成绩评定分为三个部分:

平时学习占10%,应知部分占40%,应会部分占50%。

按模块一占30%、模块二占40%及模块三占30%进行课程成绩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