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4901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4.开放气道:

压额抬颏,观察口腔有无异物,有异物立即取出。

5.人工呼吸:

用视、听、感觉判断病人有无呼吸,5~10秒;

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超过1秒,并可以看到胸部起伏。

6.建立人工循环:

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5~10秒;

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时观察病人面部反应。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1)扣手,两肘关节伸直(肩肘腕关节呈一直线);

(2)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

(3)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

(4)按压频率100次/分;

(5)按压深度4~5厘米,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松开与压下的时间基本相等。

7.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

不论单人或双人均为30 

2。

8.首轮做5个30 

2,历时约2分钟,复检呼吸、颈动脉搏动,如没有呼吸、脉搏,继续心肺复苏。

(二)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儿童)

检查有无动脉搏动(可查颈动脉或股动脉),5~10秒;

(1)用一手掌根或扣手,肘关节伸直

(5)按压深度约胸前后径的1/3~1/2,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松开与压下的时间基本相等。

(三)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婴儿)

拍足底、呼叫,证实病人意识丧失。

病人取仰卧位,置于硬质表面上;

靠近病人,坐位。

胸外心脏按压时另一手固定于额部,保持气道通畅。

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鼻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超过1秒,可以明显看到胸部起伏即可。

检查有无肱动脉搏动,5~10秒;

(1)二指按压:

中指、无名指或中指、食指;

双人用双手拇指环抱按压;

(2)压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

(3)按压部位在双乳头连线略下方;

(5)按压深度约胸前后径的1/3~1/2,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松开与压下的时间基本相等。

单人为30 

2,双人为15:

2,历时约2分钟,复检呼吸、肱动脉搏动,如没有呼吸、脉搏,继续心肺复苏。

徒手心肺复苏术(简述版)

徒手心肺复苏术:

是抢救呼吸.心脏骤停等危急病人生命的基本措施。

心脏骤停的原因:

1.意外事件;

2.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

3.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毒;

4.器质性心脏病;

5.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或电解质紊乱;

6.药物导致的恶性心律失常;

7.手术或麻醉意外。

用人工的方法使病人迅速建立有效的循环和呼吸,恢复全身的血氧供应,挽救病人的生命。

当我们发现呼吸,心脏骤停的病人应该立即作徒手心肺复苏术(禁忌症:

严重的胸廓畸形,广泛性肋骨骨折,血气胸,心包填塞,外伤心脏,晚期癌症等不作徒手心肺复苏术)我们需要准备的用物就是一块复苏板(有纱布的准备两块纱布),若在野外,我们就把病人放在平地上。

作心肺复苏前,我们首先判断病人的意识并呼救,判断意识包括一叫(轻拍,摇动并大声呼唤病人,若无反应,说明病人意识丧失).二听(将面部靠近病人的口鼻,感觉有无气体逸出),三摸(用食指.中指触摸病人的颈动脉有无搏动,小儿触摸腹股沟动脉,触摸不到则说明心跳停止)四呼救(快来人啊),共计10S内完成。

松开被盖,为病人去枕仰卧,(放按压板或卧于硬板床或平地上) 

 

 

畅通呼吸道:

为病人解衣松裤,将病人头偏想对侧,用纱布或手帕清理口腔,术者一手放在病人的前额,手掌向后向下用力,使头后仰,另一只手钩住病人的下颌角,并向前向上用力,两手共同作用使颌部抬起,气道打开。

(用于颈部无外伤,注意:

手指不要压向劾下软组织,以免阻塞气道。

人工呼吸:

常用的是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适用于牙关紧闭或口部有严重损伤的病人)保持气道通畅后,抢救者用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对准病人的口部用力吹气(吹气时防止气体从口鼻逸出,为防止交叉感染可在病人口比盖一张纱布)使胸廓扩张,吹气时,应用眼部余光观察胸部起伏情况,每次吹气量为500--800ML,(过大或过猛容易造成咽部压大于食管压,引起胃膨胀)吹气频率为成人12--16次/分,儿童为18--20次/分,婴儿为30--40次/分,吹气毕,松开口比,使病人的肺和胸廓自行回缩,将气体排出。

吹气与按压之比为2:

30。

首先确定按压的部位,用一手的中指,食指触肋骨下缘,向上滑动到剑突再向上移动两横指,即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双乳头连线的中点)抢救者站或跪于病人的一侧,一手掌跟部放在病人胸骨中下1/3交界处,手指翘不接触胸壁,另一只手掌跟部放在此手的手背上,手指并拢或相互握持,两臂位于病人胸骨的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4--5CM,(成人)幼儿2.5--4CM,婴儿1--2CM,按压时有节奏均匀有力,然后迅速放松,放松时,手掌跟部不离开胸壁,(按压时量要适当,过轻达不到效果,过重容易造成损伤)为小儿行胸外心脏按压时用一只手掌即可,若为婴儿,则用拇指或2--3个手指即可,(按压频率为100次/分,小儿100--120次/分,婴儿140次/分),按压与放松之比为1:

1,如此反复进行,建立5个循环后,判断胸外心脏按压的有效指征:

1,按压时能扪及大动脉搏动,SBP大于8KPA;

2.面色,口唇,甲床皮肤色泽再度转红;

3.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

4.出现自主呼吸;

5.神志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

6.睫毛反射,对光反射出现,甚至肌张力增加。

取出复苏板,为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衣被. 

根据病情为病人作进一步的生命支持:

1.药物于输液,输氧2.心电监护 

3.除颤 

4.脑复苏等 

5.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并发症:

如胸骨肋骨骨折,肝脾破裂,血胸,气胸等。

不论单人或双人均为30:

8.首轮做5个30:

(1) 

用一手掌根或扣手,肘关节伸直

二指按压:

(5)按压深度约胸前后径的1/3~1/2,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松开与压下的时间基本相等。

单人为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