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48868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时事政治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时事政治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时事政治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时事政治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时事政治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时事政治Word下载.docx

《时事政治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事政治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时事政治Word下载.docx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

德国、意大利、日本这些战败国几乎成了废墟,唯独美国在战争中实力大大膨胀起来。

美国凭借经济上的巨大实力和强大优势,一步一步地夺取了世界经济霸权。

其基本步骤是:

第一,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第二,建立以贸易自由化为基本原则的贸易体制,成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第三,推行一系列“援助”计划,如马歇尔计划以及通过提供“两个安全网”(“军事安全网”和“经济安全网”),加强对欧洲、日本经济的控制;

推行“第四点计划”,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实行新殖民主义政策。

第四,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和技术封锁。

  第二阶段:

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进入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伴随着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衰落,欧共体和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两大新的经济中心,世界经济中美国一国独霸的局面开始向美国、欧共体、日本三足鼎立的

    国际政治的中心位置,欧洲在世界政治中的中心地位丧失和改变了。

  ②雅尔塔体系的积极意义和消极作用

  雅尔塔体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与和平相处。

对于防止德、日军国主义和法西斯势力的复活,维持欧洲各国的相对稳定,保障欧洲与世界的和平、避免新的世界战争的爆发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联合国的建立也是雅尔塔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各国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

  消极作用:

雅尔塔体制具有少数大国,特别是美苏两大国依据新的实力对比和利益争夺胜利果实的性质,它将大多数中小国家排除在外,损害一些国家的正当权益与利益,遭到许多国家强烈的抨击与不满;

雅尔塔体制是美、英、苏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战后世界秩序重新作出的安排,是大国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

它为战后美苏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

  

(2)冷战的开始

  两极世界政治格局主要表现为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间的冷战。

冷战是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一种激烈对抗的形式,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对峙的一种重要形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依仗经济军事实力试图独霸世界。

美国改变了战时与苏联合作的政策,转而推行遏制苏联的冷战,以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形成。

  面对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政治上的孤立和敌视、意识形态上的攻击与诬蔑、经济上的制裁与封锁、军事上的包围与威胁,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不得不奋起自卫。

1947年成立了欧洲九国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

1949年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1950年,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时,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也纷纷加强政治、经济、军事联系,欧亚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联成了一片。

1955年5月5日联邦德国正式加入了北约,1955年5月14日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从战后初期到50年代中期,形成了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的世界政治格局。

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西方国家害怕、敌视并千方百计扼杀社会主义国家和蓬勃兴起的世界革命运动,而美国又借此机会谋求世界霸权。

这一格局的特点集中表现在:

政治上两面旗帜的斗争;

经济上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

军事上“冷战”和局部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

意识形态上和平演变和反和平演变的斗争。

  (3)两极政治格局的动摇

20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苏联对外政策的变化和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矛盾的加剧,两大阵营的对峙演变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争霸。

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是美攻苏守。

到70年代就变成苏攻美守。

直至20世纪80年代,美国改变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推行的“尼克松主义”和战略收缩政策,重新采取强硬姿态,实施“新遏制政策”,同苏联展开全面争夺。

加上苏联国力的下降,苏联的扩张势头得到遏制,这成为两极格局终结的先声。

1985年11月,美苏两国首脑举行日内瓦会晤,美苏关系从紧张转向缓和。

1989年12月的马耳他会晤被认为是冷战结束的标志。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开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两极格局发生动摇。

这主要是因为:

①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和第三世界的崛起。

②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矛盾冲突和解体。

③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化。

  (4)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进入格局转换的新时期

  ①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

  1989年东欧剧变,1990年两德统一,1991年华约解散,同年12月苏联解体,导致雅尔塔体制的解体、两极格局的终结。

当前世界仍处于旧格局已经瓦解,新格局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

  ②新旧格局转换的原因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打破了旧的力量的对比。

  ③新旧格局转换的特点

  旧格局的解体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它是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的。

新旧格局转换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在一段时期内,多极化与“单极世界”之间存在着斗争,有时甚至是激烈的斗争。

新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二)世界多极化

  1.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反映。

多极化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两极格局终结后,并没有出现单极格局,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当今世界力量对比虽然呈“一超多强”态势,但正逐渐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

从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的政策走向、力量对比可以看出,世界多极化方向发展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不断地向前发展。

  2.多极化趋势必然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各方力量都要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决不会牺牲或放弃自己的国家利益,屈服于别国利益。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的具体原因在于:

①美国想建立单极世界,但力不从心,中国、俄罗斯坚决反对,欧盟也难以接受,美国霸权主义遭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

②世界各种力量的分化组合以及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有利于多极化的发展;

③科技和经济实力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已经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全方位占据绝对优势,随心所欲地控制世界;

④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单极世界构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⑤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国政治地位与作用发生变化,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事务中影响越来越大。

日本经济实力雄厚,有成为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企图。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俄罗斯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发展中国家在调整中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这些国家与地区集团不约而同地主张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世界多极化是在曲折中发展的,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这是因为:

①美国的霸权主义和构建单极世界的图谋,是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最大障碍。

②冷战思维依然存在、南北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民族分裂和宗教纠纷等,也会对多极化趋势产生各种干扰和冲击。

③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重新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由此将产生多种不确定因素,世界多极化进程将充满矛盾和斗争。

  (三)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加快、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把世界的生产、贸易、金融等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相互依存、相互开放。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世界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

①国际投资增长,带来了资本国际化;

②贸易国际化,贸易成为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环节和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世界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比生产的增长速度高得多,它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一个基本特征;

③金融国际化,国际金融交易大大超过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

④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这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趋势。

其突出表现为:

第一,国际贸易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一环。

第二,国际投资,特别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越来越频繁,资本流动已经国际化。

第三,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大大超过了全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

第四,跨国公司遍布全球,产品的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

第五,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

  然而,由于经济全球化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以及世界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仍在危害世界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只能在曲折中发展。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成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形成优势互补,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它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它们更多地获得资金尤其是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加快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

有利于它们更好地利用自身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

有利于它们更快地得到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技术跨越。

但经济全球化也有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加剧了各国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尤其是使南北的发展差距、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使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的影响。

特别是当发达国家有意利用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干预时,问题就更严重。

发展中国家既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又要趋利避害。

当今世界需要的是各国共赢、平等、公平、共存的经济全球化。

  3.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体化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并行不悖的。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步骤和途径,是经济全球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活动国际化加深和国际经济竞争加剧的产物。

它的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争夺世界市场成了国际竞争的热点。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为准则,协调一致的政策,乃至建立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进行长期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达成和实现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联盟。

  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①贸易一体化,即取消对商品流动的限制;

②要素一体化,即实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③政策一体化,即在集团内达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

④完全一体化,即所有政策的全面统一。

与这四个阶段相对应,经济一体化组织可以根据市场融合的程度,分为以下六类:

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经济一体化。

  20世纪50年代是地区经济集团化的初创时期,60—70年代是发展时期,80年代是进入较高层次的时期,90年代出现了北美、欧洲、东亚三大地区经济集团。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区域集团组织有几十个,参加的国家约150多个。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矛盾的统—体,尽管区域经济集团化多少具有排他性,但有成效的区域组织都努力把地区经济与全球经济衔接起来,又具有开放性的一面,因而从长远和总体上看,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1.欧洲联盟(EU)。

由欧洲共同体(又称欧洲共同市场)发展而来,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荷卢比三国经济联盟、欧洲共同体、欧盟。

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1995年1月瑞典、芬兰、奥地利加入,使联盟由12国扩大为15国。

2004年5月1日,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10国正式加入欧盟,成员国达到25个。

2007年1月1日,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加入,使欧盟的成员国达到27个。

2007年10月18日,欧盟27个成员国的首脑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就《里斯本条约》的文本内容达成共识。

1999年1月1日欧元如期启动,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货币体系中最重大的变革。

欧盟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成效的、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性集团。

  2.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1987年美国与加拿大签订自由贸易区协议,1994年吸收墨西哥参加,形成了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组成的统一大市场。

根据协议,贸易区将用15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取消关税及其它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自由流通。

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具有重大意义。

它是美国实现其“美洲倡议”的第一步,目标是逐步取消关税和投资障碍,进一步推动西半球的贸易自由化进程。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成立于1989年。

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显然落后于前两个地区。

这是因为亚洲情况比较复杂,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民族宗教传统不同等等,一时难以建成一体化集团。

但是东亚是世界上经济最具活力且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地区,有着巨大的经济潜力。

亚太经合组织已承诺以多样化为前提,不推行一种模式,而是多形式、多结构并行的办法,在促进地区经济贸易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其成员已增加到21个。

  中国在开展区域经济合作领域起步较晚。

在大西洋两岸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的同时,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进程却十分缓慢。

2002年之前,该地区的三大国(中国、日本、韩国)基本上游离于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之外,从而使得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意义似乎微不足道。

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及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使这一地区开始意识到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2001年,中国与东盟率先达成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在推进区域经济合作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同样,中国对于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也持积极态度。

在2003年10月“10+5”会议上,中日韩三国领导人签署了《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标志着三方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中国与东盟的“10+1”合作机制更是取得了不少成果。

2004年11月29日举行的第八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及与此相关的《中国一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议》。

这两项协议为在2010年建立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确立了基本原则,这个自由贸易区将拥有20亿人口,经济规模达2.4万亿美元,对亚洲和全球的贸易和经济都将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它还将推动“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意义十分深远。

  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立场的转变,是中国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而作出的一项战略选择。

首先,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在融入全球经济的同时,也面临不断加大的外部风险,而区域经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为各国规避全球化的风险提供了一个避风港。

其次,周边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是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有助于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三,作为WTO成员,中国既要接受现行的国际经济规则,也要力图影响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从而维护自身的利益。

第四,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积极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将有助于提高整个东亚地区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力。

第五,中国主权范围内存在四个独立关税区(中国大陆及港、澳、台)的状况将会持续一段时期,引入和借鉴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将有助于加强相互间的融合。

  (五)综合国力竞争

  综合国力,一般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一个主权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文化、资源等方面实力和影响力的总和,是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其国际影响力的合力。

过去,大国之间也进行综合国力的较量,其中军事力量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冷战结束后,几乎所有国家都认识到:

一个国家的强盛衰落,最终起作用的是综合国力,核心是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而不单纯是军事力量。

一个国家是否在21世纪多极化格局中处于有利地位,也主要取决于它能否占有经济上的优势。

因此愈来愈多的国家重视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把经济安全置于国家安全的首位。

  经济竞争其实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科技对经济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科学技术将直接影响到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的发展,影响到各国综合国力的增长,最终将影响世界格局的变化。

当然也不可忽视国家的军事安全。

军事安全和军备完善,用高科技来装备国防力量仍是摆在各国面前的重大问题。

  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各国把经济安全确定为对外战略的重点。

第二,各国积极调整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

第三,各国竞相调整科技战略和政策。

第四,科技人才成为国际高科技竞争的焦点。

各主要国家都在调整国家战略,把争夺经济和科技优势作为主要目标。

  总的来看,综合国力的较量在当今时代呈现出下列特点:

第一,21世纪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进行的,在这场竞争中,处于科技发展领先地位的发达国家居于优势地位。

第二,网络功能的变化,使人类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经济时代,这将导致信息替代资本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并最终成为核心资源。

第三,联合争强、集团取胜的“航母式”模式,将是未来竞争的主要手段。

第四,新世纪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深刻表现为一场世界范围的“创新战”。

第五,进入新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具体形态上表现为经济和军事实力的竞争,而经济和军事实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又取决于人才和教育的竞争。

第六,在新世纪的角逐中,还存在着少数发达国家为了本国和本集团的利益,以“新干涉主义”为借口对其他国家进行制裁甚至是武装干预的危险。

  二、大国关系与地区热点问题

  

(一)大国关系

  两极格局终结是战后国际格局的最重大的变化。

各个大国为了适应这个变化,都在调整自己的对外战略、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大国关系中出现了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衡、既相互合作又相互斗争的新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国纷纷建立多种形式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国的战略思维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1.中美关系

  1997年10月底11月初,江泽民主席访美,两国领导人决定“共同致力于建设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1998年6月底7月初,克林顿总统访华,继续推动中美关系的改善。

2002年2月,布什总统访华,美中双方致力于构筑“建设性合作关系”。

2005年8月,中美之间首次战略对话。

新世纪以来,两国元首举行的会晤达18次之多,双方高层接触频繁前所未有,大大增加了两国战略互信,推进了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中美战略对话已成功举办五次,为两国在政治层面进行战略沟通提供了新的重要平台。

  2.中俄关系

  苏联解体后,1991年12月27日,中俄两国在莫斯科签署《会谈纪要》,解决了两国关系的继承问题。

1996年4月,中俄两国领导人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宣布发展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2001年7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俄罗斯,同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将两国“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和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的坚定意愿以法律形式加以确定,为两国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牢固的法律基础。

2005年6月底至7月初,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两国签署《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

2008年5月23日,胡锦涛在同来访的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会谈时就更好更快地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进一步增进政治互信,加强相互支持。

第二,深化务实合作,提高合作层次和水平。

第三,全面推进人文合作,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第四,进一步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战略协作。

  中俄双方以有关两国边界的条约为基础,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准则,本着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精神,经过多年谈判,分别于1991年5月16日、1994年9月3日和2004年10月14日签署了《中苏国界东段协定》、《中俄国界西段协定》和《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

上述三个协定一起将中俄边界线走向全部确定。

2008年7月21日,中俄外长共同签署两国政府关于中俄国界线东段的补充叙述议定书及其附图,这标志着中俄4300公里的边界全线勘定。

  3.中日关系

  1978年8月12日,中日两国缔结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为双方关系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1998年11月,江泽民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正式访日,双方共同发表了《中日联合宣言》,为两国在新世纪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确立了行动指南。

2006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被称为“破冰之旅”),双方同意努力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

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被称为“融冰之旅”),就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达成了共识。

2007年12月27日至30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被称为“迎春之旅”)。

2008年5月,胡锦涛主席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被称为“暖春之旅”),这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10年后再次访日,胡锦涛在会见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时就中日关系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巩固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

第二,加强战略互信。

第三,深化互利合作。

第四,增进两国人民感情。

第五,建立健全各领域合作机制。

第六,扩大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

双方发表了《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

2008年6月,中日东海问题达成原则共识,确定共同开发区块。

  4.中国同一些地区和集团的战略关系

  

(1)中国同欧盟关系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欧关系持续恢复和发展,连续上了三个台阶:

1998年1月,中欧领导人在第二届亚欧首脑会议期间举行会晤,决定建立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双方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

2001年双方建立全面伙伴关系;

2003年10月,第六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后,双方决定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经过30年的发展,中欧关系形成了全方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