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百份课题申请书中总结出普遍存在的40个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45492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几百份课题申请书中总结出普遍存在的40个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从几百份课题申请书中总结出普遍存在的40个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从几百份课题申请书中总结出普遍存在的40个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从几百份课题申请书中总结出普遍存在的40个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从几百份课题申请书中总结出普遍存在的40个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几百份课题申请书中总结出普遍存在的40个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从几百份课题申请书中总结出普遍存在的40个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几百份课题申请书中总结出普遍存在的40个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几百份课题申请书中总结出普遍存在的40个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XXX意识形态XXX之路XX人员利益冲突问题研究。

要研究什么利益?

政治利益?

经济利益?

还是其他利益?

这个选题就没有详细的说明。

3.选题太大,涵盖容太多,或时间跨度太大专家感觉研究者无法驾驭

明清XXX群体研究。

这个选题时间跨度600年,如果没有较为扎实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前期成果,申报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小。

4.选题太小,涵盖容太少;

围太小且缺乏特色和深度,被同类课题所包含例如:

XXX设计应用研究中原经济区建设中XXX制度规管理研究

5.选题指向不明 

 

XXX制度若干问题研究,“若干”两字就不规。

6.选题上缺少理论嵌入、地域嵌入、领域嵌入,不能体现申报者的比较优势。

7.选题缺少前期成果支撑

8.选题意义

(1)对课题意义强调过分,没选中的项目中有1/5的都强调诸如填补空白、在国独创等;

(2)意义过于宏观,究竟有什么意义,看不出来;

(3)意义过于庞杂,仅意义一项就写了1-2千字。

因此,最重要的或者比较好的做法是对意义有具体说明,如在理论上或在实践上究竟有什么意义,或对国家经济发展有什么贡献等。

二、研究现状方面的问题

9.对国外研究现状几乎没有述评;

研究现状缺少综、梳、述、评;

简单罗列文献,缺少观点梳理简单罗列,重要学术流派和观点把握不到位,不全面,对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外研究成果缺乏全面准确深入和简明扼要的清理与总结。

10.研究现状述评不对题,不全面,

不是述评前人的研究状况,而是介绍有关名词概念;

述评前人研究状况时过于笼统,没有实质性研究,或仅罗列了某些书,没有阐述其观点与申请者本人的观点有何不同,从而体现其研究的重要性;

11.容安排不合理

要按照课题结构和容要求撰写,各个板块要合理布局,分配字数。

不要超过字数,也不要过少的字数。

比如,要求7000字,你的申请书仅概念阐述就4000字,这就是结构不合理了。

12.文字不够准确、精炼,表述清楚、明白。

最重要的或者比较好的做法是对国外同领域中的代表作都能提及,对其观点都有述评。

学术研究主要包括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

要进行学术创新,做好学术积累工作是基础。

所谓学术积累,就是要把握本课题在国外学术界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所达到的水平,要对相关的研究成果及其得失进行全面、准确、深入、具体和简明的清理与总结以及评价。

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课题论证达到高于国外学术界所研究的水平,也说明你确实下了一番工夫。

如果你的课题论证报告低于国外学术界研究所达到的学术水平,你的课题被淘汰的可能性就很大。

全面,体现为全面掌握国外学术界研究的概况、进展和水平,对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所了解,即“谁在研究——研究什么——怎样研究——何种成果——研究得失”;

准确,表现为评价符合事实,恰如其分;

深入,体现为能抓住问题的症结和实质;

具体,体现为提供的信息(如数字、论著等)比较具体;

简明,体现为表述具有概括性、简洁性和明晰性。

三、研究容方面的问题

13.有的提出研究设想,但没有提出研究观点;

14.有的写上了整本书的框架,关键在于通过主要容体现申请者的主要观点;

15.有的主要观点缺位,以研究思路与方法代替观点;

16有的主要观点不鲜明,只是一般的论述,没有吸引人眼球的地方;

17.研究容过于庞大,主要观点根本无法表达。

18.定位不准;

基础研究?

还是应用研究?

基础性研究,应主要在开拓性和原创性上下工夫;

如果是应用研究,应在针对性、实证性和对策性上下工夫,应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

如果是综合研究,应在学科交叉研究上下工夫。

否则,你的整个课题的论证就可能会出现思路不清晰、用力不到位。

19.问题不明晰;

没有弄清课题身着重分析和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重点、难点问题,缺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课题论证;

研究任何一个课题,都要分析和解决问题,所以,申报人应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整个课题论证的重点应放在所要分析和解决的几个问题上来。

20.研究方法不具体,简单罗列,没有针对性,不能确定自己究竟要用哪种方法。

比如,综合研究法,交叉研究法;

要明确提出适合于本课题本身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取决于研究对象或研究课题的本性,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课题,其研究方法是不一样的。

因此,在进行课题论证时,不能仅仅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还应提出研究本课题所要运用的具体方法。

否则,评审专家认为你不懂学术规。

比如,文献学方法、历史辩证法法、科学和价值统一方法,就很重要。

21.研究角度缺乏创新,缺少自己独到的见解;

22.课题缺少核心观点且创新性、当下性不足;

一个课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学术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学术创新。

学术创新首先体现在学术观点的创新。

要达到学术观点的创新,同时必须研究新问题,使用新方法,运用新材料,进行新论证。

由此,在进行课题论证时,要用一定的篇幅充分说明其研究成果的创新价值——新领域、新问题、新方法、新材料、新观点、新推进、新突破和新论证。

23.论证不充分

三言两语或寥寥几百字,容详略安排不合理,头重脚轻,难点重点归纳不准,创新点概念含糊。

研究框架不合理,流程图编制缺少科学性,规性不足、逻辑不清,重点不突出,层次安排不合理;

24.口语化的表述习惯,学术规性不强

缺少学术语言,学术含量,语句不通顺,文字不流畅,表述不精当。

甚至有别字,白字;

25.研究容太多

5-6条甚至7-8条,一般2-4条比较好。

研究容表述不清晰,逻辑性不强;

26.研究容写成结项报告,核心容不突出;

27.研究容与题目不相关或相关度不高;

16.参考文献不具备权威性,层次低,不全面,有疏漏,最新研究成果少,有些参考文献主题是时间较远研究专著,甚至教材。

国外参考文献少,或权威性不足,个别老师将自己的论文作为参考文献。

最好要有2015年第一期的相关研究论文;

外文资料最好用外文列出。

所以,要通过各种有效的办法来搜集和整理研究资料。

如果遗漏一些代表性和权威性参考文献,评审专家就可能认为你的工作做的不细致、不认真。

四、课题组成员方面的问题

28.课题组成员结构层次不合理

人数太多或人数太少,合作单位超过三个,有些达到六个,地域分布太广,现实中不易集合共同研究问题。

应用研究缺少管理部门,实践部门人员参与。

29.有些成员的研究成果与课题不相关,不能支撑课题研究

30.课题组成员的构成是衡量课题组综合研究实力、能否顺利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和能否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的重要指标。

在以往项目申报过程中就曾发生过申报人员选题较好,课题论证也不错,但课题组只有申报者一个人,或者成员综合水平较低而未能通过的情况。

最好老中青三结合。

应注意满足以下条件:

(1)学历高、职称高;

(2)在某一问题上有研究、有影响;

(3)结构合理(学科结构;

知识结构;

部门结构:

理论工作者;

决策工作者;

实践工作者)。

注意:

青年项目课题组成员年龄也不得超过35周岁。

五、其他问题

31.前期成果不能支撑课题研究,或与研究课题不相关。

32.负责人没有写清自己具备课题研究的三个条件:

(1)有能力(资质、经验),有条件(空泛的写有计算机,有图书馆,有资料),在研项目多很难保证有时间。

(2)有比较优势(地域、行业)。

(3)在课题涉及领域的研究实力和地位。

33.经费预算不合理,例如调研费过高,年度支出不合理,或申报经费过少或过多。

34.格式不规,字体不统一,装订不规,

35.个别成员超项

36.为与相关课题组成员沟通,超项,在读博士申报需要导师批准。

37.学科归属不当或有偏差

所申报的选题不在资助学科围或选题的主体部分不在该学科围。

38.对创新点和特色凝练不够,表述不准确

39.申报书中存在错别字等低级错误

这是申报材料中的大忌,如描述非第三人称事物时用了“他们”(本该是“它们”)等等。

从国基金通信评议专家评审反馈意见中,可以发现,许多专家特别在意这种低级错误,反映出申请者不认真、严谨,直接导致本子被否定。

40.抄袭其他申报书

有些人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一些申报书,或者是同事的,或者是网络上的,作为参考可以借鉴学习,但是有些人在申报课题时,认为申报书不查重,反正也没事的侥幸心理,大面积抄袭别人申报书的容,甚至“拿来主义”改个题目就直接上交。

要知道,评审专家都是领域的大牛,历年评审的申报书加起来估计可以“绕地球一圈”,你抄袭的申报书,以为别人不知道,说不定评审专家早就已经看过了。

一旦“犯到”专家手里,别说基金肯定申报不上,你的学术道德也就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