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施工方案正式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21472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97 大小:90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施工方案正式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施工方案正式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施工方案正式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施工方案正式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施工方案正式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施工方案正式版文档格式.docx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施工方案正式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施工方案正式版文档格式.docx(9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施工方案正式版文档格式.docx

《成都市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暂行规定》

成建委【2007】484号

《成都市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指南(第二期)》

成建质监发【2009】11号

标准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2010年版】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34-200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11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1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1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10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411-2007

《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

JGJ126-2000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34-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GB50601-2010

《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GB50617-2010

其他文件

《施工组织总设计》

已经审核、审批通过

说明:

本表中未罗列的国家、省市地方现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图纸会审、设计变更等相关文件亦应参照执行。

第二章编制说明

(一)“泰合·

国际财富中心”城市综合体项目一期工程中的7#楼(8~30层)为住宅工程,为贯彻建质【2013】149号文、成建委【2014】65号文等相关文件的要求,特制定本施工方案,对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开展专项治理。

(二)根据本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要求,本工程质量目标为达到国家质量标准的“合格”要求,确保达到四川省、成都市优质结构工程,争创“芙蓉杯”、“天府杯”。

(三)本方案经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批准后,应作为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施工过程应严格按本方案的相关要求实施。

(四)根据本项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本项目幕墙、暖通、消防、人防设备制安、弱电、电梯、二次精装修、入房门及单元门制安等专业工程由建设单位直接分包,各专业分包单位应针对住宅工程提出相关的质量专项治理措施,并报总包单位审查,经监理、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

(五)本方案中未标明的尺寸单位除标高外均为mm,标高单位为m。

第三章工程概况

1基本概况

表3-1-1基本概况

建筑名称

设计单位

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设计单位(人防)

成都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

施工总承包单位

质量监督单位

成都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安全监督单位

成都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站

表3-1-1(续表)基本概况

建筑地点与城市环境

建设地点

基地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东大路与二环路交汇处

城市市政

附属设施

北临东大路,西临二环路,南侧规划道路(通宝路)路宽为20m(南侧靠在建伊泰天骄项目),东侧规划路(汇泉南路)路宽为25m(东侧靠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大楼)

项目规模

用地面积(m2)

50801.31

建筑面积(m2)

439027.41

建筑层数

地下3层(局部4层),地上2~40层

总体布局

地上建筑布局

1#楼为商业、电影院、办公综合楼,2#楼为商业、酒店综合楼、3#、4#、5#楼为多层商业,6#楼为商业、办公、文化馆、图书馆综合楼,7#楼为商业、办公、住宅综合楼

地下建筑布局

-1层主要功能为商业,同时设置机动车库、非机动车库、卸货区及设备用房;

-2、-3层为机动车库、设备用房

本项目各单体建筑布局详见图3-1-1所示

2住宅工程概况

表3-2-1住宅工程(7#楼)建筑概况

建筑分类

等级标准

一类高层综合楼

工程等级

一级

耐火等级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抗震设防烈度

7度

屋面防水等级

Ⅰ级

主要功能

住宅、办公、商业

建筑规模

住宅建筑面积

23359.46

商业建筑面积

4477.32

办公建筑面积

9801.50

物管用房建筑面积

208.36

架空层建筑面积

209.80

其他建筑面积

(地下室出地面楼梯等)

357.51

合计建筑面积

38413.95

地上30层(地下3层)

平面尺寸

长约31.6m,宽约20.4m(平面形状详图3-2-1)

建筑层高(m)

1F

6.1

2F、3F

4.5

4F、6F、7F

3.3

5F(含转换层)

5.7

8F~30F

3.0

建筑高度(m)

99.85(室外地坪至屋面高度)

表3-16住宅工程(7#楼)结构概况

地基形式

天然地基(中风化泥岩)

基础类型

筏形基础

结构类型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结构重要性系数

1.0

场地类别

Ⅰ类

地面粗糙度类别

C类

地基土层地震液化程度

不液化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甲级

上部结构的计算嵌固部位

嵌固部位为地下室底板

抗震构造措施等级

主楼底部加强部位为一级,非底部加强部位及裙楼为二级

附加恒载(KN/m2)

(不包括结构自重)

地下室顶板

覆土恒载

覆土容重不大于18KN/m3,平均厚度不超过1.2m,最大不超过2m

附加面恒载

卧室

阳台

客厅、餐厅

1.5

2.3

1.86

厨房

卫生间

大堂、电梯厅

2.4

2.65

2.0

设备用房

板底抹灰

设备管道

1.4

0.4

0.5

有保温屋面

无保温屋面

4.8

3.8

轻质隔墙(含双面粉刷)

幕墙恒载

200多孔砖

200空心砖

150空心砖

4.40

3.20

2.60

200实心砖

120实心砖

100实心砖

4.60

3.08

2.70

玻璃幕墙

石材幕墙

1.50

2.50

使用荷载标准值(KN/m2)

住宅

卧室、客厅、厨房、走廊、门厅

楼梯间、电梯厅、人员密集的阳台

3.5

阳台、卫生间、门厅

2.5

上人屋面

不上人屋面

非住宅

商场、楼梯间、电梯厅、阳台

商业库房、通风机房

7.0

卫生间(包括填料)

8.0

变配电房、消防控制室

10.0

水泵房

5.0

电梯机房

主楼外扩地下室顶板

非消防车道

4.0

消防车道

29.5

图3-1-1单体建筑布局示意图

图3-2-1住宅工程(7#楼)建筑平面形状及尺寸示意图

3工程地质概况

3.1地形、地貌特征

本场地地形整体较平坦,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于岷江水系Ⅱ级阶地。

3.2地层结构

根据地勘报告及基坑实际开挖情况,场地上覆第四系人工填土(Q4ml),其下由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Q3al+pl)成因的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细砂、中砂及卵石组成,下伏白垩系上统灌组泥岩(K2g)。

本工程基础结构持力层所在的地层为中风化泥岩,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000Kpa。

本工程场区范围内无液化土层,建筑场地属于建筑抗震一般地段。

3.3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砂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和赋存于基岩中的裂隙水,其中孔隙潜水为本场地的主要地下水类型。

根据地勘钻孔测试,测得静止水位埋深为8.90~11.00m,标高488.84~490.67m。

施工过程应按本项目《基坑支护及降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降水,须达到设计单位所规定的停止降水条件后方可停止降水。

第四章施工准备及质量保障资源配置计划

1施工准备

1.1技术准备

表4-1-1技术准备工作要点

准备工作要点

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控制,即:

图纸初审(熟悉施工图纸,分专业列出图纸中不明确部位及问题部位、问题项)——内部会审(各专业问题汇总,找出专业交叉问题,列出图纸会审纪要清单)——图纸会审(向设计单位提出、说明各项问题;

整理图纸会审纪要,形成正式文件)

技术资料

准备

将工程所需的相关法规、规范、规程、标准和图集等技术资料列出清单,在工程开工前准备齐全

表4-1-1(续表)技术准备工作要点

场地及周边环境准备

对工程现场及周边环境(含地下管线、地下设施)进行调查,提前制定处理措施、保护措施及应急预案

技术培训

施工现场主要管理人员均经培训上岗,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组织参观、交流及专家培训,吸取其先进施工技术、经验

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管理人员学习现行规范、规程及标准的重要条文,加深对规范的理解

劳务人员进场施工前,应进行入场教育,对技术工种人员还应进行技术培训工作;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必须达到100%

检验试验

工作准备

工程所需测量仪器(设备)、检验设备(回弹仪、钢筋保护层红外线扫描仪等)、计量设备(磅秤、氧气表、乙炔表、压力表等)应按规范要求进行检验、标定,并定期复检

根据工程情况及施工试验的有关规定,计算出各种材料(主要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用量和试验数量,编制本工程的试验计划

选取具备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并签订委托检测合同,由专业机构实施施工过程中见证取样或常规的检验、试验计划

施工现场建立标养室,并设置温湿度自动控制装置和温湿度保护装置

其他技术

准备工作

《施工组织设计》经审核、审批合格后,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现行规范及设计文件的要求,编制各分项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及项目管理方案,履行审核、审批手续后实施

各专项工程施工前,应组织相关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针对本项目拟推广使用的新技术、新材料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对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提出明确的要求;

新技术、新材料使用前,应通过样板工程验证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

针对特殊季节(高温、雨期等)制定专项技术措施,保证特殊季节的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

组建QC小组,制定QC小组活动计划,开展科技创新与科技攻关活动

复核建设单位所移交的测量控制点,并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进行工程定位测量。

同时联系建设单位、规划管理部门做好验线准备工作

1.2施工现场准备

表4-1-2施工现场准备工作要点

生产条件

做好“五通一平工作”,即:

供水、供电、排水、通讯和场外道路接通至施工现场;

基坑完成捡底工作后移交总包单位

临时设施

本项目前期深基坑施工所建临时设施(办公房、围墙、施工出入口、厨房、卫生间及浴室、配电房、消防水池、中水处理池及降水沉砂池)现可继续使用

本项目场内不设民工生活区(采用场外租地搭建临时设施或直接租用房屋的方式解决)

材料(含周转材料)、钢筋加工房、木工加工房、干混砂浆棚等用于生产的临时设施建于施工现场(根据施工部署及施工顺序分阶段布置)

1.3劳动力准备

表4-1-3劳动力准备工作要点

管理人员

根据工程特点,按总承包组织机构设置的要求确定主要管理人员岗位,遵循合理分工、密切协作、因事设职和因职选人的原则,建立起有着丰富施工经验,有开拓精神和工作效率高的项目总承包部

生产作业

人员

根据专业要求选择有相应资质和业绩的专业分包单位及劳务单位。

根据采用的施工组织方式,确定合理的劳动力组织,建立相应的专业施工班组

其他

按施工总进度计划,根据不同施工阶段、不同工作内容组织劳动力进场,进行动态调整

1.4物资准备

表4-1-4物资准备工作要点

序号

1

进行各项物资的市场调研,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及施工图预算,编制物资采购、供应计划

2

专业技术人员依据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编制设备材料计划,并配合物资部门进行主要材料设备的招投标,选定最高性价比的产品;

并根据工程进度和设备安装工艺要求,合理计划各种主要材料设备进场时间

3

根据施工总平面图选定合理的进场路线及时间,制定运输、进场方案

2质量保障资源配置计划

2.1检验试验设备配置计划

表4-2-1检验试验设备配置计划表

名称

数量

用途(备注)

温湿度自动控制器

1台

用于标养室

冷暖空调

电子天平

用于精密称重

4

台秤

用于一般称重

5

回弹仪

2台

用于砼强度现场检测

6

钢筋保护层红外线探测仪

用于钢筋保护层现场检测

7

坍落度筒

10个

用于商砼进场检测

8

2m靠尺、楔形尺

5把

用于结构实体检测

9

砼抗压试模

50组

用于砼试块制作

10

砼抗渗试模

10组

11

游标卡尺

2个

用于精密测量

12

温度计

用于温度测量

13

砼振动台

1个

本工程的质量检测试验(含见证取样检测)委托具备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以上设备仅用于现场的辅助检测。

2.2测量设备配置计划

表4-2-2测量设备配置表

精度指标

单位

说明

徕卡全站仪

0.5″1mm+1ppm×

D

平面控制测量、施工放样及竖向测距

拓普康全站仪

1″1mm+2ppm×

J2光学经纬仪

2″

角度测量、平面定向

J2电子经纬仪

普通水准仪

±

3mm

水准测量、标高传递

激光垂准仪

1/100000

轴线的竖向投测

钢卷尺

50m

距离测量

线坠、塔尺等

符合规范要求

测量辅助工具(根据实际需要配置)

计算机

安装平差软件、CAD

软件平差、坐标定位、资料整理

拉力器

200N

量距改正

钢尺

5m

20

短距离测量

所有测量仪器、设备应按规范、标准要求进行标定、检测。

第五章专项治理组织管理措施

1项目整体组织管理模式

本工程实行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并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其管理程序如图5-1-1所示。

对本工程的参施单位,总承包部实施以下几种管理模式:

(1)项目部直接管理:

由项目部直接施工;

(2)劳务分包管理:

将工程中的劳务作业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劳务分包企业完成施工的模式。

同时,劳务企业还提供辅助材料和小型机具设备;

(3)总包直接专业分包管理:

将工程中的专业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其他建筑企业施工的模式;

(4)甲方指定分包管理:

等同于专业分包,纳入总承包管理;

总承包部依据合同约定,对分包单位履行管理、协调、配合责任。

项目启动阶段

在工程总承包合同条件下,任命项目经理,组建项目部

进行项目策划,提出各种计划,发表项目协调程序,确定项目控制基准

熟悉设计文件,进行二次(深化)设计,

图纸会审、编制施工图预算

确定材料(含周转材料)供应网络,采买、催交、检验、运输,与施工办理交接

质量缺陷期内履行保修义务,办理财务决算,清理债权债务

项目初始阶段

项目设计阶段

项目采购阶段

开工前准备工作,现场施工,竣工验收,移交工程资料,办理管理权移交,竣工结算

项目施工阶段

对试运行进行指导和服务

项目试运行阶段

合同收尾阶段

办理项目资料归档,进行项目总结,对项目部人员进行考核评价,解散项目部

项目收尾阶段

图5-1-1总承包管理程序图

2专项治理组织管理机构

施工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执行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工程师为副组长的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管理小组。

其组织机构架构如图5-2-1所示,组织管理机构各成员职责详见表5-2-1。

表5-2-1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组织管理机构各成员职责

人员构成

职务

任务及分工

项目经理

组长

负责总协调工作,负领导责任

项目执行经理

副组长

协助项目经理负责总协调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安全工程师

施工过程安全总监督,负直接领导责任

项目技术负责人

技术指挥、质量验收,负直接领导责任

劳务公司、分包单位负责人

组员

负责现场协调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责任工长

现场施工协调,负直接管理责任

施工员

现场协调,负直接管理责任

质检员

质量监督、验收,负直接管理责任

技术员

技术支持,负直接管理责任

表5-2-1(续表)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组织管理机构各成员职责

安全员

施工过程安全监督,负直接管理责任

材料员

进场材料把控,负直接管理责任

劳务公司、分包单位现场主管

现场施工总指挥,负直接领导责任

劳务公司、分包单位现场工长

现场施工指挥,负直接管理责任

劳务公司、分包单位作业班组

现场施工实施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图设计、设计交底、竣工验收

监理单位:

施工现场监理、平行检验、竣工验收

总承包单位:

施工现场专项治理管理领导小组:

专业分包单位负责人、劳务公司现场主管

劳务公司负责人、劳务公司现场主管

劳务公司、专业分包单位现场工长

作业班组

图5-2-1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管理组织机构图

3专项治理各参建单位主要职责

表5-3-1专项治理各参建单位主要职责

单位名称

专项治理主要职责

负责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严格履行法定建设程序,不得肢解发包工程、压级压价、任意压缩合理工期

工程开工前下达《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任务书》

工程建设过程中及时督促参建各方落实专项治理责任,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组织工程竣工验收时,将施工单位的专项治理自评报告和监理单位的专项治理评估报告作为竣工验收的重要审查内容

根据专项治理内容和工程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深化细部设计,有关分部、分项工程应明确设计详图和施工做法,并做好设计交底

竣工验收时,严格核查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方面的按图施工情况

涉及质量常见问题时,设计单位不得随意更改原设计图纸

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将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的设计内容作为审查内容之一

针对专项治理内容提出具体监理措施,列入《监理规划》并制订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监理实施细则

开工前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专项治理技术方案,实施过程中针对专项治理有关分部分项工程和关键环节,加强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督促施工单位落实防治措施

工程竣工验收前,提出《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评估报告》

成立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细化措施

编制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技术方案,经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

专业承包单位应提出专业承包工程相关的专项治理措施,由总包单位审查,监理、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专项治理技术方案和治理措施,强化技术交底,遵循样板引路原则,加强专项治理的过程控制和中间环节验收

竣工验收前,组织自评并提出《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自评报告》

其他单位

建筑材料供应单位和质量检测机构等其他参建各方,应严格按照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落实专项治理措施

第六章专项治理技术方案

1地下室混凝土开裂防治技术措施

表6-1-1地下室混凝土开裂防治技术措施

项目

防治技术措施

施工降水

施工期间,严格按本项目《基坑支护及降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施工降水(即采用45口大管径管井降水并辅以基底集水明排);

施工降水应持续进行,不得中断

须达到设计单位要求的停止降水条件后方可停止施工降水

地下室外墙与基坑护壁之间回填前,基坑内不得有积水

地下室周边

水位观测

严格按本项目《基坑支护及降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所要求的观测方法、观测频率进行地下水位的观测,应安排专人观测并做好记录

雨季施工期间,应适当加密地下水位观测频率

表6-1-1(续表1)地下室混凝土开裂防治技术措施

结构构件

变形观测

施工期间及建筑物使用期间,由建设单位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监测单位对结构构件的沉降进行观测;

观测完成后应按要求提供相应的监测成果

施工期间,总包单位应根据本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及《测量工程施工方案》的要求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