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期末复习资料1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1278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期末复习资料1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传染病期末复习资料1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传染病期末复习资料1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传染病期末复习资料1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传染病期末复习资料1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染病期末复习资料1Word格式.docx

《传染病期末复习资料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期末复习资料1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染病期末复习资料1Word格式.docx

如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麻疹、白喉、流感等

4、虫媒传播:

疟疾、流行性斑疹伤寒等

5、血液、体液传播:

疟疾、乙肝、艾滋等

传染病的特征:

1、病原体;

2、传染性;

3、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

4、感染后免疫。

潜伏期:

指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成为潜伏期。

是检疫工作观察、留验接触者的重要依据,潜伏期的长短一般与病原体的感染量成反比。

再燃:

是指当传染病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处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复发:

是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热型及意义:

1、稽留热:

伤寒、斑疹伤寒急期

2、弛张热:

败血症、出血热、伤寒缓解期

3、间歇热:

疟疾、败血症

4、回归热:

回归热、布鲁杆菌

5、不规则热:

流感、败血症

传染病的预防:

1、管理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甲类传热源:

1、鼠疫;

2、霍乱。

城镇<2h;

农村≤6h。

乙类传染源:

城镇<6h;

农村12h。

丙类传染源:

24h内。

注意:

在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脊髓灰质炎采取甲类传染源报告。

隔离:

是指将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妥善地安排在制定的隔离单位,暂时与人群隔离,积极进行治疗、护理,并对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用具等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的医疗措施。

消毒:

狭义的消毒是指消灭传染环境的病原体而言,广义的消毒则包括消灭传播媒介在内。

病毒性肝炎

HBV系统综述

HBsAg:

HBV存在在间接指标,本身无传染性,也是机体感染后最先出现的血清指标。

抗HBs:

1、接种过乙肝疫苗;

2、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或处于恢复期。

HBeAg:

提示HBV病毒有活动性复制和强传染性

抗HBe:

提示病毒复制多处于静止状态、传染性降低

HBcAg:

血清中不易检测出,降解为HBeAg

IgM:

提示急性期或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期

抗HBcIgG:

凡感有过HBV感染者均可出现

HBV具有传染性的指标:

HBeAg、HBcAg、HBVDNA、HBVDNAP

传染源

传播途径

甲肝

急性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粪-口传播

乙肝

急、慢性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母婴传播、血液体液传播、其他

各型肝炎的治疗原则:

充足的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过劳和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

急性肝炎一般不采用抗病毒治疗,急性丙肝除外。

肝炎的预防:

一、控制传染源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三、保护易感人群:

乙肝的疫苗接种:

采用0、1、6个月的接种程序。

流行性感冒

病原体:

流感病毒

流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人与人之间经飞沫直接传播

主要临床表现:

急起高热、明显的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轻微。

麻疹

麻疹病毒

病人

呼吸道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发热、咳嗽、流涕、眼结合膜炎、口腔麻疹粘膜斑及皮肤斑丘疹。

典型麻疹:

1、前驱期:

口腔出现麻疹粘膜斑,位于双侧第二磨牙对面的颊黏膜上。

2、出疹期:

时间:

发热3~4天。

顺序:

耳后、发际、渐及前额、面、颈。

自上而下至胸、腹、背及四肢,最后达手掌与足底,2~3天遍及全身。

3、恢复期:

按出疹顺序依次消退。

预防:

关键是对易感者接种麻疹疫苗,提高免疫力。

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患者隔离至出疹后5天,伴呼吸道并发症者应延长到出疹后10天。

水痘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呼吸道飞沫传播、直接接触传播

同时出现的、全身性丘疹、水疱及结痂。

出疹顺序:

首先躯干及头部,以后延及面部及四肢。

成向心性分布。

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红晕消失。

1W左右痂皮脱落愈合,一般不留瘢痕。

水痘皮疹分批出现,病程中,同一部位斑丘疹、水疱和结痂可同时出现。

首选药物:

阿昔洛韦

带状疱疹

水痘和带状疱疹患者

呼吸道或直接接触传播

沿身体单侧体表神经分布的相应皮肤出现带状的成簇水疱,常伴有局部神经疼痛。

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型脑炎病毒

猪(主要)、人

虫蚊叮咬传播

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

急期表现:

高热(稽留热)、意识障碍、惊厥或抽搐、呼吸衰竭、神经系统症状

应采取以防蚊、灭蚊及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

狂犬病

狂犬病毒

带狂犬病毒的动物,我国主要是病犬(狂犬病人不是传染源)

咬伤传播

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

艾滋病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

无症状而血清HIV抗体阳性的HIV感染者具有重要意义。

要重视窗口期(2~6W)

性接触传播(我国主要)、经血液和血制品传播、母婴传播、其他

分期

时间

临床表现

急性期

通常为2~4W

发热最为常见。

无症状期

6~8年

艾滋病期

最终阶段

(1)、HIV相关症状:

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

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点:

1、除腹股沟以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的淋巴结肿大;

2、淋巴结直径≥1cm,无压痛,无粘连;

3、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

(2)、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

抗体检测是检查HIV的金标准。

伤寒与副伤寒

伤寒杆菌

带菌者或患者

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大和白细胞减少。

典型伤寒的临床表现:

病程阶段

初期

第1周

最早出现发热及全身中毒症状,可伴畏寒,无寒战。

(伤寒不寒战,寒战不伤寒)

急期

第2~3周

持续发热(稽留热)、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消化系统症状、肝脾大、WBC↓、嗜酸粒细胞↓或消失,常伴贫血。

缓解期

第4周

可能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

恢复期

第5周

各系统恢复正常

并发症:

最常见——肠出血

最严重——肠穿孔

霍乱

霍乱弧菌

病人和带菌者

剧烈腹泻和呕吐(“米泔水”样液体),引起脱水、肌肉痉挛,严重者导致周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

主要致病菌:

O1群霍乱弧菌和O139型

补液疗法:

原则:

早期、迅速、足量,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纠酸补钙,见尿补钾。

重在控制传染源

细菌性痢疾

志贺菌属

急、慢性菌痢病人和带菌者

腹痛、腹泻排黏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状。

成人:

喹诺酮类药物儿童:

三代头孢

一、管理传染源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三管一灭(水、粪、饮食、苍蝇)

三、保护易感人群

猩红热

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

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

空气飞沫传播

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皮疹消退后明显脱屑(片状脱屑)---麻疹脱屑为糠状

皮疹特点:

发热后24h内开始出疹,始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然后迅速蔓及全身,典型皮疹为皮肤上出现均匀分布的弥漫充血性针尖大小丘疹,压之褪色,伴痒感。

疹退后开始皮肤脱屑,可成片状脱皮,手、足掌、指(趾)处呈套状,而面部、躯干常为糠屑状。

首选用药:

青霉素(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脑膜炎奈瑟菌

带菌者和流脑病人

呼吸道飞沫传播

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常可危机生命。

青霉素

败血症:

是病原菌侵入血流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和代谢产物引起严重毒血症的全身性感染综合征。

钩端螺旋体病

致病性钩端螺旋体

鼠、猪

接触疫水

早期为钩端螺旋体败血症,中期为各脏器损害和功能障碍,后期为各种变态性反应后发症,重症患者有明显的肝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肺弥漫性出血,危机生命。

钩端螺旋体早期中毒症候群:

三症:

发热身痛一身乏

三征:

眼红腿痛淋巴大

青霉素(小剂量肌内注射)

赫氏反应:

是一种青霉素治疗后加重反应,多在首剂青霉素后半小时至4小时发生,是因为大量钩体被青霉素杀灭后释放毒素所致,当青霉素剂量较大时,容易发生。

日本血吸虫病

病人和保虫宿主

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

急性期病人有发热、腹痛、腹泻或脓血便,肝大和压痛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慢性期以肝脾大或慢性腹泻为主。

晚期则以门静脉周围纤维化病变为主,可发展为肝硬化、巨脾与腹水等。

最有效药物:

吡喹酮

预防关键:

消灭钉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