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专题复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375532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专题复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主观题主要是以材料题的形式呈现,注重考查考生获取、解读历史信息和描述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

复习备考时应注意加强本专题的主观题训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全球化趋势,因此世界经济历史以及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演变已成为世界史考查的热点,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案例分析

37.(2006年天津卷)(29分)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材料一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先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

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

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类别编成《西学书目表》,并指出:

“周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材料三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

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

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1)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翻译的内容和作用。

(3分)

(2)依据图11并结合材料一、二,说明19世纪中后期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

(8分)

(3)依据材料二,图12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译书活动产生的影响。

(4)依据材料一、三,指出17-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的原因。

(4分)

(5)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德、法历史,分别说明菜布尼茨和伏尔泰为何推崇中国文化。

(6分)

解析:

本题以中欧文化交流为切入点,解答第

(1)问时要注意当时中西交流的双向性;

解答第

(2)问要注意充分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时代背景进行回答;

归纳中国近代译书活动的影响,注意从不同阶段角度入手。

解答第(4)问时要明确:

欧洲对中国文化的吸收是服务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具有“借用”的特点;

解答第(5)问时注意从题干的限制条件——“结合德、法历史”入手即可迎刃而解。

答案:

(1)内容:

欧洲的自然科学,中国的儒家经典。

作用:

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2)数量增加,自然科学书籍增长显著,内容广泛;

由伴随传教传播文化到学习西方救亡图存;

由双向交流、平均互动到单向主动引入,由民间行为到政府参与。

(3)萌发学习西方思潮,开始工业化进程,发生政治变革,传播民主科学观念。

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共产党诞生,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4)中国文化典籍翻译到欧洲并引起反响;

欧洲思想家借用中国文化表达其主张。

(5)德意志分裂割据;

莱布尼茨赞赏儒家大一统思想,向往德意志统一。

法国教会势力强大,封建等级森严;

伏尔泰借儒学和科举制抨击天主教会和等级制度。

知识构建

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思潮:

开启民主意识

文艺复兴最早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是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它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的文艺为名,实质是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给欧洲带来深远的影响。

1.意大利文艺复兴

最早的两位代表人物是和,但丁在长诗《神曲》中揭露了教会的贪污腐化和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乔托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薄伽丘的是人性的赞歌和刺向教会的匕首;

诗人和学者,最早提出以“人学”对抗“神学”,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15世纪后期至16世纪前半期,意大利文艺复兴达到鼎盛,在雕塑与绘画艺术方面尤·

为突出,出现“美术三杰”:

、和,将人文主义思想和创作上的现实主义方法推向了更高的水平。

与他们同时代的文艺复兴代表人物还有政治学家兼史学家,他以“人”的眼光研究政治学说,冲破了神权政治理论的桎梏。

2.文艺复兴向欧洲扩展

15世纪后期起逐渐扩展到西欧其他国家,英国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是,法国的代表是作家—,德意志的代表是,西班牙作家的长篇小说《唐吉诃德》,揭示出教会的专横、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困苦。

3.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与哲学:

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以领域的革命为开端,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开始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意大利的、英国的弗兰西斯·

培根等卓越的思想家,提倡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

培根是唯物主义哲学家,认为人类借助科学发现和发明,就能够驾驭自然,提出“”的名言。

4.中心思想: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主流社会思潮的核心。

人文主义重视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从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对当时的科学、哲学、文学、艺术、教育,甚至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

但是也应看到,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二、欧洲的启蒙运动与理性主义思潮

文艺复兴运动从17世纪起逐渐演变为启蒙运动。

它是17、18世纪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启蒙运动是欧洲资产阶级发动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其内容和影响都大大超过了文艺复兴运动,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并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启蒙运动对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和新社会制度的建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17世纪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是英国的霍布斯和洛克等人。

霍布斯代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上层的利益,认为国家是通过社会契约创造的,否定君权神授,但并不反对君主专制,认为宗教是人类无知和恐惧的产物。

他的代表作是。

他的思想特点进步与落后交织。

洛克主张将国家的和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分属议会和君主。

2.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了最高峰,出现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大师级的人物。

伏尔泰抨击,反对,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在启蒙运动中有重要影响。

孟德斯鸠发展了的主张,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原则,这对于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狄德罗主编,与编撰者们组成了百科全书派,影响很大,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宣扬,反对迷信和专制。

卢梭坚决否定封建王权,热情倡导“”和“”说,非常重视公共意志,反对任何个人因谋私利而违反公共意志。

3.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

它主张批判、,以此达到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实现所追求的、权利平等和;

并依据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学说为资本主义社会确立了一整套政治构想。

理性主义启迪着人们的思想,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动摇着封建统治,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三、自由主义思潮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也导致资本主义生产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变化,自由主义思潮兴起。

1776年,英国的亚当·

斯密发表了,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实行、自由竞争和,反对国家干预经济,是为自由主义。

它是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希望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地位的必然结果。

它引发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潮流,使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以确立。

资本主义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四、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及其变化

20世纪,西方经济学取得了巨大进展。

30年代经济大危机宣告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破产,力主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

它主张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国家以总资本家的身份参与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通过一系列经济政策和措施,鼓励和刺激消费,以保证“有效需求”的充足。

二战以后,凯恩斯学派的“有效需求”学说仍有很大影响。

凯恩斯主义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规模经营和良性发展,避免了资本主义的盲目竞争,但无法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罗斯福新政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促使罗斯福新政应运而生,将凯恩斯主义付诸实践,全面加强了对的干预,在、工业、农业和等方面大刀阔斧地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其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传统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体制进行了调整,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它的实施还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资本主义现代化得以进一步发展。

2.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政府纷纷大力干预经济,凯恩斯主义得到普遍运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长足发展,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对基础工业和新兴产业的投资,导致50—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

由于遭到197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打击,70年代后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入“”,凯恩斯主义无能为力。

80年代美国政府通过降低,减少、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等措施,逐渐扭转经济颓势。

视角探新

1.儒家“民本”思想与西方“人本”主张的区别

社会背景:

儒家“民本”思想是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这一历史发展趋势的反映;

西方“人本”主张是西欧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这一历史发展趋势的反映。

阶级立场:

儒家“民本”思想代表战国时期封建地主的政治要求。

西方“人本”主张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主张目的:

儒家“民本”思想力图为封建地主统治地位的确立与巩固提供统治策略,西方人文主义的目的冲破封建神学的桎梏,张扬资产阶级的“人性”,追求人的解放。

历史作用:

儒家“民本”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的指导思想之一;

西方“人本”主张开启了民主意识,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2.西方主流思想与政治民主化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历史实践证明,凡是伟大的社会变革之前;

总是先出现反映新生事物要求、批判和否定旧制度的社会进步思潮。

这种社会进步思潮是现实存在的反映,一旦形成潮流,它又启迪、激励、引导人们去同旧制度斗争,为新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改革开辟道路。

文艺复兴:

作为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冲破了封建神学的桎梏,开启了民主意识;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

理性主义:

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自由主义:

它引发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潮流,使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以确立。

凯恩斯主义:

它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3.社会转型时期(16-18世纪)的中国与西方思想发展的不同特征

中国:

封建统治者的官方哲学——理学和心学相继占统治地位,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也在潜滋暗长,但是并未占据主流地位。

原因: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统治者大兴文字狱,钳制了思想;

经济上由于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政策,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民主思想缺乏生长的空间。

西方:

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潮流如惊涛拍岸,文艺复兴运动冲破了封建神学世界观的束缚,扫荡了西欧封建社会旧观念、旧习俗,启蒙运动则为未来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整套政治构想。

西欧封建社会神权凌驾于王权之上,在文艺复兴时期王权与资产阶级暂时结合冲击教会的特权;

西方统治者实行“重商主义”,使得自然经济迅速解体,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历史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