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预防的措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32536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残疾预防的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残疾预防的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残疾预防的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残疾预防的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残疾预防的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残疾预防的措施.docx

《残疾预防的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残疾预防的措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残疾预防的措施.docx

残疾预防的措施

残疾预防的措施

残疾预防分三级:

一级预防:

预防致残性伤害和残疾的发生,如急性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乙型脑炎等。

(1)免疫接种:

预防某些致残性疾病的发生,如急性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乙型脑炎等。

(2)预防性咨询及指导:

如婚前医学咨询、优生优育咨询,关于营养运动等咨询,预防非感染性慢性病指导。

(3)预防性保健:

预防先天性残疾。

(4)安全防护照顾:

预防意外伤害。

二级预防:

防止伤害后出现残疾。

(1)残疾早期筛查:

如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儿童精神障碍等,做到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定期健康检查:

早期发现某些疾病并及时治疗。

(3)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实行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控制脑血管疾病的发展等。

三级预防:

残疾出现后采取的措施,预防残障。

(1)康复功能训练:

通过运动治疗和作业、语言、心理治疗等措施以改善功能,预防或减轻残疾。

(2)假肢、矫形器及辅助功能用品用具的使用:

以预防畸形,改善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

(3)开展必要的矫形、替代性和补偿性手术:

如髋和膝关节全置换术,改善下肢功能。

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下述1、2及3条中有6种以上表现:

1.社会交往有质的障碍(至少有两种表现)

(1)多种非语言行为明显障碍如对视、面部表情、身体姿势以及调节社会交往的姿态;

(2)伙伴关系低于同龄儿;

(3)缺乏主动地寻求与他人分享欢乐,兴趣或成熟的能力(例如缺乏将感兴趣的东西显示,拿来或指出给别人看的能力);

(4)缺乏社会或情感交流。

2.交流上有质的障碍(至少有一种表现)

(1)言语发育延迟或缺乏(不能通过改变手势或取笑进行交流)

(2)在能说话的患者中,缺乏主动或持久与人交流的能力;

(3)刻板动作及重复语言或反响语言;

(4)多变、自发性伪装游戏或相应发育水平的社交性模仿游戏能力差。

3.行为、兴趣、活动刻板及狭窄(至少有一种行为表现)

(1)为一个或多个狭窄、重复或刻板感兴趣的事所迷恋,而且这种迷恋程度也是常人不能理解的;

(2)保持特殊固定的生活方式或仪式性生活方式;

(3)刻板及重复的动作(例如拍手,弹手指,搓手或搓手指,复杂的全身运动);持久地迷恋某物体的一部分。

 

智力行为的分级标准

程度

学前(0~5岁)

学龄(6~20岁)

成人(21岁以上)

轻度

(能教育)

能发展社会和交往技能,

在感觉运动方面有轻微

迟滞;不到更大一些年

龄很难与正常儿童区别

能接受6年级学校教育,

可在指导下适应社会生

有通常的社会和职业技能,可以达到低等的自给,但如果处于非

常的社会和经济压力时,需要有指导

中度

(能训练)

能谈话或学会交往,在自理能力上因训练有所改进,能用中等监护来管理

在社会和职业技能上因训练有所改进,不能超过2年级的水平;在熟练的环境中可独自行走

在保护的情况下可从事一些技术性或半技术性的社会工作,在社会或经济压力时,需要有监护或指导

重度

运动能力发展得不好;可讲一些话,通常在自理上不能因训练有所改进;很少或没有交往技能

能谈话或学习交往,能学会基本的卫生习惯;在系统的训练下有所改进

在完全的监护下,生活半自理,在被控制的环境里,可发展自我保护技能

极重度

全面迟滞,感觉运动功能很差,需要护理

某些方面可能得到一点发展;对在自理上的训练可能有一点点反应

有些言语和运动有发展,在自我照顾上可能有非常有限的进步,需要人护理

智力低下诊断标准

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归纳如下:

1.轻度智力低下

(1)智商在50~69之间,心理年龄约9~12岁。

(2)学习成绩差(在普通学校学习常不及格或留级)或工作能力差(只能完成较简单的手工劳动)。

(3)能自理生活。

(4)无明显语言障碍,但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延迟。

2.中度智力低下

(1)智商在35~49之间,心理年龄约6~9岁。

(2)不能适应普通学校学习,可进行个位数加、减法计算,可从事简单劳动,但质量低、效率差。

(3)可学会自理简单生活,但需督促、帮助。

(4)可掌握简单的生活用语,但词汇贫乏。

3.重度智力低下

(1)智商在20~34之间,心理年龄约3~6岁.

(2)显著的运动障碍或其它相关的缺陷,不能学习和劳动。

(3)生活不能自理。

(4)语言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

4.极重度智力低下

(1)智商在20以下,心理年龄约3岁以下。

(2)社会功能完全丧失,不会逃避危险。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

(4)言语功能丧失。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的关键年龄

精细运动关键年龄

主动用手抓物5个月

可用拇指及另外两个手指握物且可将积木在双手间传递7个月

拇指能与其他手指相对9个月

能用拇指与食指捏较小的物体12个月

搭2~3快积木,全手握笔,自发乱画15个月

搭3~4块积木,几页几页翻书,用小线绳穿进大珠子或大扣子孔内18个月

搭6~7块积木,模仿画垂直线24个月

搭8~9块积木,模仿画水平线和交叉线,会穿裤子、短袜和便鞋,解开衣扣30个月

搭9~10块积木,能临摹“O”和十字;会穿珠子、系纽扣、像杯中倒水36个月

手眼协调能力发育顺序

年龄

手眼协调能力

3~4个月

开始看自己的手和辨认眼前目标

5~7个月

6个月前,手的活动范围与视线不交叉

6个月后,手的活动范围与视线交叉,但手眼协调能力仍然比较差

9个月

能用眼睛去寻找从手中掉落的物品

喜欢用手拿着小棒敲打物品,尤其喜欢敲打能发出声音的各类玩具与物品

10~12个月

能够理解手中抓着的玩具与掉落在地上的玩具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喜欢故意把抓在手中的玩具扔掉,并且用眼睛看着、用手指着扔掉的玩具

12~18个月

开始尝试拿笔在纸上涂画,翻看带画的图书

18~24个月

发展出更高级的手眼协调动作

能够独自把积木垒高

拿着笔在纸上画长线条

把水从一只杯子倒入另一只杯子等

3岁以上

手眼协调能力获得大幅度的发展

孤独症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组终生性、固定性、具有异常行为特征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

本病男童多见。

(1)临床表现:

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是孤独症的三个主要症状,又称为Kanner三联症,同时在智力、感知觉和情绪等方面也有相应的特征。

一般从18个月开始,家长逐渐发现患儿与其他儿童存在不同。

(2)治疗和康复:

孤独症患儿的治疗以教育和训练为主。

训练应以家庭为中心,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办日间训练和教育机构,在对患儿训练的同时,也向家长传授有关知识,是目前孤独症教育和治疗的主要措施。

主要采用应用行为分析疗法、图片交流沟通系统、感觉统合训练等治疗方法。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以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冲动、任性和伴有学习困难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1)临床表现:

常因年龄、环境和周围人态度的不同,而表现多种多样症状。

ADHD的临床表现可出现很早,如自幼即睡眠差、喂养困难、脾气不好等。

在患儿进入幼儿园、学前班或小学时,症状更趋明显,如常发现患儿喜欢激惹周围的小朋友、上课时坐立不安、注意力分散、不能听从教导和作业完成不好等。

(2)治疗和康复:

ADHD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非药物治疗已成为今后治疗的趋向。

常采用行为矫正、认知行为训练、社交技能训练、感觉统合训练、药物治疗等治疗方法。

智力低下

智力低下,又称精神发育迟滞(MR),是指18岁前在个体发育时期智力明显低于同龄正常水平,并有社会适应行为的显著缺陷。

WHO报道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发病率不低于1%~2%。

(1)临床表现:

MR患儿除有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能力不良外,中度、重度、极重度者还往往伴有躯体异常表现或特征,常有以下表现:

生长发育迟缓或体格发育落后;身高、头围、体重等较同龄儿标准值低两个标准差;先天愚型面容等面部特征;皮肤和毛发异常;小头畸形等头颅骨形态异常;先天性畸形:

耳廓畸形、唇腭裂、指趾和关节畸形;感觉器官障碍;语言发育迟缓或障碍;癫痫、学习困难、多动等。

(2)治疗和康复:

MR在婴幼儿期采用病因治疗和早期干预治疗的效果较好,而3岁以后的治疗极为困难。

常采用病因治疗、早期干预治疗、药物治疗、教育康复和训练等临床和康复治疗方法。

学习障碍

学习障碍(LD)指智力正常儿童在阅读、书写、拼字、表达、计算等方面的基本心理过程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特殊性障碍。

(1)临床表现:

LD儿童的临床特征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早期可出现语言发育迟缓、构音障碍、好动、好哭闹、养育困难等。

入学后主要表现在一般认知和特殊学习技能方面困难,可出现语言理解困难、语言表达障碍、阅读障碍、视空间障碍、书写困难以及情绪和行为问题等。

LD儿童虽智力正常,但临界智力状态者占有相当比例。

(2)治疗和康复:

LD儿童仍应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但可在年级组织特殊辅导班,对LD儿童进行小组或个别辅导。

常采用心理行为疗法、感觉统合训练、药物治疗等治疗方法。

风湿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风湿热

幼年类风

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

斑狼疮

川崎病

皮肌炎

发病年龄

多三岁以上

多1岁以上

多8岁以上

多4岁以下

多2岁以上

性别

无差异

取决于亚型

女孩多见

无差异

女孩稍多

关节表现

暂时性,游走性关节痛,大关节炎

少关节或多关节

暂时性关节炎或关节痛

手、脚关节痛

关节挛缩,关节炎少见

关节外表现

发热,心脏炎,舞蹈病,皮疹、结节

取决于亚型,全身型发热、皮疹

多系统受累

眼、口、皮肤感染,淋巴结肿大,冠状动脉炎

肌肉软弱疼痛,胃肠道、呼吸道症状

实验室检查

有链球菌感染证据

ANA、RF阳性

ANA、自身抗体、DNA抗体阳性,低补体

超声心动图有冠状动脉异常

肌酶增高,肌肉活检、肌电图异常

石蜡疗法

1.将石蜡加热后施用于患部以治疗疾病,促进康复的方法称为石蜡疗法。

2.作用机制:

石蜡虽达55~60℃之高温,但并不感到热,而且冷却缓慢。

能够耐受石蜡疗法的高温,即溶解的石蜡与皮肤之间迅速产生冷却层,此层起到一种滤热气的作用。

石蜡虽然很干不含水分,但在治疗中石蜡皮膜与皮肤之间有汗潴留,也具有半湿性温热的性质。

3.生理学作用:

温热作用,充血作用,镇静作用。

4.适应症:

软组织扭伤、腱鞘炎、术后或外伤后浸润粘连、瘢痕挛缩、关节纤维性强直等。

5.禁忌症:

瘢痕较新,表面尚薄时,最好不用。

皮肤有开放性创伤,发炎,脓痂疹,高热,出血倾向等要中止。

6.使用的注意事项:

①石蜡浴可反复多次使用,但尘埃、汗、表皮等物容易沉淀于底部,所以每年要更换2~3次或将石蜡再生。

②石蜡有可燃性,要注意火灾。

③注意避免弄脏衣物。

冷疗法

1.利用低温治疗疾病促进康复的方法称为低温疗法。

温度在0℃以上,但低于体温与周围空气温度的低温疗法称为冷疗法。

2.作用机制:

①血管收缩,继之扩张。

②毛细血管通透性低下(抑制浮肿)。

③新陈代谢降低(抑制炎症)。

④加重疼痛,继之减轻(寒冷麻醉,疼痛缓解)。

⑤肌梭活动低下(抑制肌痉挛)。

3.冷疗技术:

最常用的治疗方式是用溶化的冰块和水混合应用。

这种混合物的稳定为0℃。

4.适应症:

①外伤的急性期或后遗症疼痛、抑制出血浮肿;②缓解肌肉、骨骼系统的疼痛;③缓和痉挛性等异常肌紧张、降低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度;④促通神经肌肉的反应性。

5.禁忌症:

开放性外伤、末梢循环障碍、对寒冷过敏患者等。

6.注意事项:

冷疗时要注意防止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