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常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323585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3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美术教学常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学美术教学常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学美术教学常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学美术教学常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学美术教学常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美术教学常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小学美术教学常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教学常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美术教学常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在进行总体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明确《美术课程标准》规定的任务要求和课本教学内容的编排。

其次要依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如教师的自身专业特长和教学设施条件)、学校计划中所开展的活动内容和节假日(如春游、秋游、六一节、国庆节、植树节、运动会等)、自然资源的变化(如春天的花朵、夏天的戏水、秋天的明月、冬天的雪景等)来安排课程。

如命题画创作、风景写生、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

另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心智特点、接受能力等。

(1)学习《美术课程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美术课标”)是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指导美术教学的纲领性“法规”。

它是对美术学科教育的总体设计,体现了国家对地方美术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

因此,教师备课的首要任务是认真学习《美术课程标准》,深刻领会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总目标、阶段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精神,这是美术教师备课的基础。

只有这样,美术教师才能在《美术课标》精神的引领下,更好地领会美术教材的编辑意图,掌握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前后关系,使教学工作能够做到统观全局、分清主次,避免出现偏离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现状。

(2)安排进度

①教学内容安排

以《美术课标》和教材为主要教学资源,但不照搬,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对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和调整,必要的补充和删选,或结合学校活动、节日、社区环境、建筑等文化资源,增加自编教材内容,做到明确、具体,切实可行。

②教学进度安排

根据《美术课标》和教材的目标要求,通盘考虑各教学内容合理的时间安排,把节假日等因素统一考虑进去,使时间留有余地,使教学总体设计能顺利完成。

在这方面教师要做到周密考虑,细致安排。

(3)制定措施

采取措施,使教学总体设计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教学中,首先应给足学生练习的时间,使之学得从容、扎实。

其次要考虑练习的密度与难度,尽量使好生“吃饱”,落后生“吃得了”。

还应注意教给学生“学法”,使之能举一反三,学得轻松、有效。

还要“重结果”与“重过程”并举,使学生学有兴趣,不会气馁。

(4)教学准备

具体列出整个学期所需要的教具、参考书目,准备组织哪些美术课外小组和课外活动,准备作哪些教学补充和删选内容等等。

总体教学设计以简单的表格形式,便于自查和检查。

2.单元教学设计

美术教材是根据《美术课标》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

表现”、“设计·

应用”、“欣赏·

评述”、“综合·

探索”进行编排的。

为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1—2年级美术教材一般以散点的螺旋式进程编排教学内容,3—6年级一般采用单元结构,但每个单元的内容是既交叉又融合。

因此,教师在理解全册教材和在单元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可接受性特点、学校设施等条件,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

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明确单元教学目标。

其次要明确单元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与技能训练的逻辑关系,科学地设计课时课业的课题顺序、教学策略与方法。

然后在明确各课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可以用列表的形式,也可不列表。

3.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是对教材中的课题教学内容、目标、方法和结果以及准备范画、范作、教具、学具、熟悉示范等进行的计划和设计,即“教案”。

课时教学设计,是在钻研教材、熟悉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等基础上进行的。

课时教学设计是为了加强课堂教学目的性和针对性,也是为了积累资料,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

课时设计好比建筑施工蓝图,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可以说是教学准备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1)把握目标,树立新的教材观

写好教案最重要的一点是对教材的研究和目标的把握。

教材是《美术课标》具体化的载体,是供师生课堂教学具体实施的主要内容。

美术教材不仅为教师教学提供教法、学法的基础,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和学生学习美术的主要资源。

主要包括教科书、参考书、参考资料、音像制品、挂图等。

准确地钻研教材,多角度地分析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起着重要作用。

教师首先要站在编者的角度去通读整册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知道这些内容在小学美术学科知识结构中处于什么地位,各单元、各课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是什么,这样编排内容的目的何在,渗透了哪些教学思想和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等,只有理解教材、领会教材的编辑思想、弄懂教材的内容,才能自如地将教材运用于教学之中。

钻研教材是为了更好地使用教材实施教学。

一般步骤:

首先,通览全套教材,了解全部内容是什么和各课业内容出现的位置,把握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对整体的了解有利于理解教材是怎样体现素质教育的,更有利于教师把握阶段内容和具体课业内容;

其次,把握分段内容和分册内容,除按《美术课标》分段法把握分段内容外,根据目前九年义务教育分校制,教学中,小学还应把握小学初中两大段内容,即小学教师除了了解小学教材外,还须了解初中的美术教材,更有利于小学和初中美术的自然“过渡”和“衔接”。

把握分册内容,主要指本学期所教的内容。

把握分册内容,便于具体教学时能够灵活调整处理教材;

再次,结合“教参”内化课本的课业内容。

分析研究课业是对所教分册各课内容加以深入理解。

弄清、弄懂、弄通该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弄清、弄懂教材版面上编排的每幅图片和每段文字内容,明白设计意图,理解课本上所展示的学习过程和教法,便于在教学中根据本校及学生特点处理教材和设计教学。

教师对教材的研究,也包括对教材的审视和处理。

教材编得怎样,有什么优缺点等。

对教材的处理要由“静态”变为“动态”。

所谓“静态处理”,就是对教材不作加工,机械地按照原貌(原结构、原顺序、原样式)进行教学。

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没有思维刺激,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跟随状态。

所谓“动态处理”,就是以运动、变化的观念对教材加以改造,营造出一种新的结构(变式)呈现给学生。

教学既富有吸引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富有力度,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和灵活性。

新的教材观认为,“教材”仅仅是一个主题、一点启示、一种资源或一些范例,是为师生提供可选择、可开发、可创造的契机,成为可拓展、可探索、可研究的平台。

教师可以借助教材,根据地域、学校和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开发和再创造,上出有个性、有特点、属于自己的课;

而学生借助教材,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能进一步创造出更加无限多样的作品来。

“教参”是编者对每个课业所作的较详尽的分析,并提供了必要的参考资料。

教师应该将课本课业内容与“教材分析”相对照,结合“教参”所提供的教学设计和相关资料,将课本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理解知识体系,从而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

将课本的各技术门类熟练掌握为自己的技能,课本所体现的教学观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观念,将课本呈现的过程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创造性地施教于教学。

(2)了解学生,建立新的学生观

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怎么看待学生,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

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的基础教育观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

建立新型的学生观,主要指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意识。

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即心中装着每位学生的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

教师只有在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能力结构、兴趣爱好、接受程度,包括他们习惯的作画方法、思想状况、个性特点、家庭经济情况等基础上,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备课要“备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

不同年级学生心智特点差异很大,每名学生的思想、兴趣不同,纪律状况也各不相同,教师要换位到学生的角度,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基础,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正确地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只有心中有学生,才有可能在课堂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使教学更切合学生实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考虑教法,创建新的教学观

美术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方式、方法。

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师生展开的一种合作、交往的教学。

好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

怎么理解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

新课程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师生一起分享理解,即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与学生交流、沟通、合作、互动。

对教学方法的设计,首先要在掌握本课教学目标基础上,研究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的联系,找到学生的知与不知的矛盾焦点,知学生之所不知及向知方面转化的条件。

要着重抓学生认识上的难点与疑点以及“难”与“疑”的所在(为什么难,为什么会有疑难),特别要注意教学重点问题上的难点和疑点的研究及解决。

然后要研究如何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条件,促使学生的知与不知的矛盾得到具体的转化。

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改变以往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要体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要充分考虑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内容及学生可接受情况,使教学方法能有效地为教学目标服务。

教学时还要根据实施过程中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多样的教学方法,切勿墨守成规,千篇一律。

教学方法的设计要由“以教师讲为主”变为“以学生活动为主”。

学生的能力是在反复的学习实践中逐步形成和提高的,因此课堂教学要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有效学习活动为主。

学生在课堂里的学习方式主要有眼看、耳听、脑想、口说和手做五种,前三种是内隐的,后两种是外显的。

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口说与手做,使内隐的思维充分地外显出来。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使教师捕捉到足够的反馈信息。

教法设计还要注重体现出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知识形成的过程。

美术学科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语言传递信息、直观形象传递信息、操作训练等。

①以语言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是通过教师以语言向学生传递信息和指导学生学习美术的教学方法。

它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

如对某个概念或原理的分析、解释或论证,或对不同绘画流派特点的归纳、小结及美术发展史的理论知识梳理,讲解绘画方法的步骤和工艺作品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以及用笔、用色的方法等。

在采用语言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时,要做到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准确性、趣味性、形象性,教师精练、条理清晰、富有情感并适当配有肢体语言的描述,更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②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更能体现美术学科同属于视觉艺术的特点,人们是通过眼睛的“看”来“感知”和“解读”的。

因此运用直观形象传递美术信息,这是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它包括演示法、观摩法、观察比较法等。

如绘画、制作方法步骤的现场示范演示、工具性能及技能特点演示,或实物、范画、录像、课件的展示等。

在采用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时,要做到范画、范作要精选,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教师演示的每一个过程、步骤都要让学生看清楚。

③以操作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为使学生掌握美术技能,以及将所学的美术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的操作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理解,使学生能通过实际的“练”进一步体会技艺的美之所在,能更好地运用美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可以说操作训练是美术课的主要方法。

它包括练习法、创作辅导法等。

在采用操作训练的教学方法时,做到训练的要求明确,同时为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还要有不同层次的训练要求,操作训练要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

学生操作时,教师要加强巡视辅导,及时发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共性或个性问题,给予必要的具体帮助和指导。

(4)编写教案

教案又称课时计划,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

写教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准备工作之一。

教案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组织、过程设计、教法实施、理念体现等决策设计中所考虑的设想,在经过对各种教学活动进一步的推敲,使之条理化,明确地体现在教案文字之中。

编写教案的水平是教师学识与教学业务水平体现的一个方面。

编写教案的过程是教师对学科专业知识理论化提高的过程,也为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备忘材料。

认真写好每一节课的教案,不断探索、总结、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对任何一位有志于美术教育事业的老师来说,日久必将取得可喜的成果。

教案内容主要反映课题、授课时数、班级、课的类型、教具和学具准备、教材分析、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即步骤与方法)、学业评价方法、课后反思和备注。

其中教学过程是主要部分,教学过程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本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备课时应概括、具体,便于贯彻、执行和检查。

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具体特点,使之有详有略。

美术教案的编写还可适当地配以简单图例,如作画步骤图、对比图、比例透视分析图、版面设计等等。

教案的规范是“形”,教案的内容是“神”。

编写教案要避免纯知识、技能、概念的论述,要重视教学方法的设计。

①确定教学目标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认为:

“科学地确立学习目标是教学的首要环节。

”强调“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有目标地进行教学,既规范了教学行为,又避免了课堂教学中的随意性和失控现象。

修订版《美术课标》总目标的表述前加了一段文字,强调“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知识与技能:

要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学会欣赏和评述,形成美术基本素养。

方法与过程:

学生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美术课标》对“双基”的问题予以了更多的关注,但“双基”目标的确立还要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可接受程度,适当降低难度。

《美术课标》对学习的四大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要求:

“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学生应分别在三个方面达到一定的目标。

知识目标:

基本概括了造型艺术语言的要素和原理。

能力目标:

要求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

突出艺术教育的特征,强调了体验乐趣、产生兴趣,并形成一定的价值态度。

“设计·

应用”学习领域,力求培养学生设计意识和制作能力,特别是设计意识的培养。

低年级———体会“设计·

应用”活动的乐趣,能有简单的创意和手工的操作能力。

中年级———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运用不同的材料、美术语言和形式法则进行设计。

高年级———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艺术形式美感和设计功能的统一,进行有目的的制作活动。

“欣赏·

评述”学习领域,通过描述、分析、评价等方式,促进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观察和理解,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况。

低年级———接触美术,激发对欣赏活动的兴趣。

中年级———对美术作品能进行初步的艺术形式分析。

高年级———初步认识美术作品的文化与社会价值,学习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描述和评论。

“综合·

探索”学习领域,低年级———联系学生的生活,如节日、季节等。

中年级———联系其他学科如社会、科学等学科。

高年级———联系社会关注的问题,如环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我们在进行一节课的目标设计时,应以《美术课标》要求为准,再进行更具体、细化的目标制定。

②确定重点与难点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从学生实际确定的,也是教师要精讲、讲透的内容。

准确地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

它是在熟悉教材及其艺术形式特点、全面了解学生接受程度的基础上确定的。

教师教学时能围绕重点、难点讲清、讲透,学生便可顺利地接受该课内容的学习,较好地完成作业。

教学重点主要指本课内容学习的关键处,而教学中的难点就是指教材中难学、难教的内容,即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困难的方面。

教学的难点往往与教学的重点相联系。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做到抓住重点、解决难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减少教学难度,提高教学质量。

所以重点与难点的确定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物质准备

物质准备作为美术教学备课的一个方面,主要是对必需的物质条件作课前的检查和准备。

主要指教学设备与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学设备包括美术专用教室及其配套设备、电化教学设备。

教具、学具包括学生自备的工具、材料等,教师上课需要的课件、图片、示范画、参考图、写生对象、纸张、颜料、水盂等。

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美术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

教育部颁发的《美术课标》指出:

“各校应配齐美术教学设备与器材,配置美术专用教室,并提供储藏教具、工具、材料的场所以及展示学生美术作品的场所。

有条件的学校应配置可供美术课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美术教师应积极敦促学校配齐或改善教学设备。

教师要向学校领导讲明美术教学的特点,使学校领导明确“美术设备”与“教学质量”的关系。

专用美术教室要突出学科特点加以美化和布置。

教室墙面可以设置一块提供一个班每一位学生的作业展示栏(主要用于课堂教学时对学生作业评价的展示),悬挂名画家或教师、学生美术作品,教室还应配有提供学生进行立体作品展示的玻璃陈列柜,以起到示范和增强学习氛围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以下提供的是由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稿)的要求,并参照《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修订稿)(刊登于2002年《中国美术教育》第三期),旨在指导小学配备美术器材。

目录中列出了三种可供选择的配备方案,分别适应不同办学条件的学校。

办学条件好的学校应努力按第一方案配备;

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应按第二种方案配备;

办学条件一般的学校可按第三种方案配备;

不发达地区及规模较小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备。

目录中数量加“()”的为选配器材,在配备过程中一般应按先“必配”后“选配”的次序进行,各地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条件对目录中选配的品种和数量进行适当调整,制定切实可行的配备计划。

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各学校应尽可能提高美术器材配备的规格和档次。

配备必要的美术器材是有效地实施美术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学校领导应予以高度重视,教育行政部门也应将其作为督导检查的对象和内容。

(6)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主要指课后教师对本课教学的优劣、得失进行原因分析和反思,并提出新的改进建议或发现存在的盲点等,便于教师进一步积累教学经验,修改教案,及时总结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上 课

上课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教与学两方面相互作用的直接表现,是教师整体素养、教学水平和课前准备程度的集中反映。

上好每一节课,是每个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美术课教学一般结构及教学流程:

组织教学、导入课题、板书课题、学习探究新课内容、自主学习、分层次作业建议、学生实践尝试、教师巡视辅导、学生作业展示评价、课堂小结延伸等教学环节。

优秀的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树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育观念,紧紧地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教授模式”变为“学习模式”,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在多样化的情景下从事体验、探索、创新的活动”的过程,使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和帮助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体验者、探索者和创新者。

要上好一节课,主要应抓好下面几个教学环节:

1.组织教学

这是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而有秩序地进行的基本条件,其任务是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维护课堂秩序,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及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组织教学不仅是维护课堂秩序的一种手段,也是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的一种措施。

组织教学应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美术课的组织教学还包括检查学生是否带齐学习用具和有关创作材料。

2.导 入

导入是一项需要精心设计而且实行颇难的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有一个漂亮的、吸引人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

因为成功的课堂开头,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可为整堂课的讲解定下基调,使整个教学进行得和谐、自然。

美术课的导入方法很多,但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课型特点和教学环境来确定导入的方法。

导入新课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复习导入法

巴甫洛夫指出:

“任何一个新的问题的解决都是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旧工具实现的。

”也就是说各种新知识都是从旧知识中发展而来的。

复习导入是一种传统的导入新课的形式。

从复习前一课的知识入手,利用知识的连续关系引出新课的学习,自然过渡,导入新课。

这种导入法适用于知识技能性较强的课。

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循序渐进。

例如,上《色彩的明度》一课时,可以先复习“什么叫色彩画”,引出有关色彩问题的研究与学习。

(2)谈话导入法

语言大师莎士比亚说:

“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

课堂教学的导课要简洁。

有时候只用启发式的谈话导入就能使学生马上将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来。

例如,教学《秋游》一课时,教师可直接请学生谈一谈本学期秋游的时间、地点、感受等。

(3)提问导入法

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

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意设疑提问这种启发思维的导课方式,在导课时精心设计,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例如,上《泥塑和妈妈在一起》时,教师提问导入:

“你们喜欢和妈妈在一起吗?

和妈妈在一起时干些什么?

如果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又会怎样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