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2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302003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2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2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2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2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2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2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2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2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2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相互切磋”。

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的方法。

谈话法

讨论法

参观法

练习法

B

讨论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相观而善…相互切磋”的过程就是为解决某个问题,彼此发表见解、观点,最后达成统一的过程,符合讨论法的含义。

故选B。

4.“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生而知之”等反映哪一理论(?

环境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

教育万能论

儿童学理论

《论语》(阳货第十九):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意思是说:

“只有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变性情的”。

《中庸?

第二十章》“生而知之”,人在出生以前就具备了一切知识。

所以属于遗传决定论。

5.以学生实践活动为基本特征的练习法,属于()。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教学法;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

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又称为发现法。

题干中“以学生实践活动为基本特征的练习法”符合以实际训练为主的练习法。

6.李天升入初中后学业成绩“屡战屡败”,他表现的一点也不在乎,经常说“我就破罐子破摔了”“听天由命吧”一类的话。

李天的状态被称为()。

焦虑

认知功能障碍

抑郁

习得性无助

D

习得性无助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力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7.认为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

成就动机理论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成绩结构理论

强化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研究证实,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型的曲线关系。

具体体现在:

动机处于适宜强度时,工作效率最佳;

动机强度过低时,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不可能提高;

动机强度超过顶峰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因为过强的动机会使机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干扰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常活动。

而动机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的,依据任务的不同性质会有所改变。

在完成简单的任务中,动机强度高,效率可以达到最佳水平;

在完成难度适中的任务中,中等的动机强度效率最高;

在完成复杂和困难的任务中,偏低动机强度下的工作效率最佳。

一般来讲,最佳水平是中等强度的动机。

8.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生来如同白板,人的知识都是学习得来的,人的差别都是由教育产生的结果。

识记

领会

分析

运用

A

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按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顺序划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亚领域。

知识目标又称为识记目标。

9.随着年龄和才智的增长,学生的()在他们自身品德的发展与提高上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自我评价能力

自我调控能力

自我教育能力

自我学习能力

随着学生年龄和才智的增长,他们个人的自觉能动性及其在德育上的主要体现——自我教育能力,在他们自身品德的发展与提高上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德育才能进行得更顺利、更有效;

另一方面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又是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10.夸美纽斯指出:

“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

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原则。

巩固性

启发性

直观性

因材施教

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

11.小刚进入到青春期以后,变得不听话了,妈妈让他穿这件衣服上学,他偏要穿那件衣服上学,爸爸晚上要检查他的作业,他坚持说自己能做好,不需要爸爸检查。

小刚的表现是进入了()。

最近发展区

生长高峰期

心理断乳期

发展关键期

心理断乳期是指青春期到青年初期这一年龄阶段,从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现独立意向的重大转变时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

12.在学生集体形成的初始阶段,主要任务是()。

组织和团结集体

建设学生干部队伍

提出共同目标

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

学生集体的形成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初始阶段:

组织和团结集体;

②第二阶段:

初步建立核心和舆论;

③趋于成熟并和谐发展的阶段:

集体开始成为真正的教育手段。

13.如果让六个月婴儿学走路,不但徒劳而且无益,同理,让四岁的儿童学高等数学,也难以成功。

说明()。

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遗产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遗传素质觉得论人发展的最终结果

只有当一个人的遗传素质达到成熟之后,再对其进行教育才能发挥作用,因而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14.“见者易,学者难”这句话强调的是()。

对动作技能学习的重要性

练习,示范

言语指导

反馈

这句话的意思是看着容易,学起来就难了。

“见者易”意在说明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示范,“学者难”则更加强调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15.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属于()。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

16.讲完“体积的大小”后,张老师要求学生回家量一量日常用品的体积。

这种教学方法是()。

实物演示法

实习作业法

实验教学法

实践探究法

实习作业法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校内外一定场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活动,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数学课的测量练习、生物课的植物栽培等。

17.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马斯洛

韦纳

阿特金森

班杜拉

18.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学记》中的“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句话反映了人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

关键期

依恋期

混沌期

题干描述即教育要抓住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期,适时而教。

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对个体的某一方面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效果。

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19.班级管理中,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称为()。

校长

教师

班主任

班干部

班主任是指在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

20.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将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是()。

贾德

汉斯塞里

加涅

罗森塔尔

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将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是罗森塔尔。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即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二、问答题(共10题)

21.课时计划即教案。

正确。

课时计划即教案,它通常是指教师为某一节课而拟定的上课计划,一般包括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课题、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进程等。

其中教学进程是教案的主要部分,教师要详细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的展开,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时间的分配等。

22.德育过程必须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为开端。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

德育过程是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的和谐统一发展,德育过程具有全面性、多端性、长期性和反复性,可以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选取多种开端。

23.在所有的精细加工策略中,列提纲和利用图形是比较有效地促使学生学习的方法。

在所有的精细加工策略中,列提纲和利用图形是比较有效地促使学生学习的方法。

24.简述新课程所倡导的新型学生观。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其所倡导的学生观包括以下三点: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5.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相似性①学习材料之间的相似性;

②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①学习者的背景知识;

②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

③学习策略的水平。

(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的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26.简述新课程标准的特点。

(1)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中。

(2)突破学科中心。

(3)改善学习方式。

(4)评价更具有操作性和指导性。

(5)为课程实施提供广阔的空间。

27.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好。

错。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是倒U曲线的关系。

每种难度的任务都有一个最佳动机水平,动机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

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

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

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

U"

曲线)。

命题分析本题的考点是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即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一般以选择、辨析、材料分析的方式出题。

28.确立教育目的有哪些依据

主观依据:

从主观方面来看.教育目的首先是教育活动中人的价值选择。

人们在考虑教育目的时往往会受其哲学观念、人性假设和理想人格等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影响。

客观依据:

(1)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2)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3)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

(4)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29.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错误。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30.简述良好情绪的标准。

(1)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正确反映一定的环境的影响,善于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

(2)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

(3)有良好情绪的学生应该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

(4)良好的情绪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