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答案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269963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答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答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答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答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答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答案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答案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答案版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答案版Word文档格式.docx

1、“血腥敕令”

1550年西班牙总督在尼德兰发布敕令,规定新教徒为“异端”分子,已经抓获即处死,并处没收财产。

窝藏帮助异端者同罪,因其残酷性被称为“血腥敕令”。

(教材p107)

2、破坏圣像运动

1566年8月,在弗兰德尔的一些工业城市,爆发了工人和平民的大起义。

斗争锋芒首先指向天主教会。

群众冲向教堂和修道院,捣毁圣像、遗骨和遗物,没收教会财产,焚毁地契和债券。

运动从南部开始,很快席卷了不拉奔、西兰、荷兰等十二省区,参加人数达10万人,破坏教堂、修道院5500所。

这次起义史称“破坏圣像运动”,它标志着尼德兰革命的爆发。

1、为什么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大多披着宗教外衣?

(1)早期资产阶级还未形成成熟的理论指导革命

(2)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者本身多信奉加尔文教

(3)利用宗教做外衣便于发动群众

四、论述

1、简要论述尼德兰革命的性质、作用、特点、局限和意义。

(1)性质:

尼德兰革命既是一场以资产阶级为代表的进步力量反对封建制度的民主革命,又是一次尼德兰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解放战争。

(2)作用:

①推翻了西班牙的统治,获得了民族独立,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成为1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

②在世界范围内,封建制度的统治在荷兰打开了一个缺口,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3)特征:

以宗教为旗帜

(4)局限:

革命的不彻底性

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尼德兰的资产阶级发展得还不够成熟,尼德兰革命只在北方取得胜利,南方则受挫折而失败。

贵族寡头掌握了北方政权,政治上仍保有君主制色彩,经济上没有彻底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

(5)意义:

尼德兰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填空:

1、英国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涉足海上霸权。

2、英国的清教运动兴起后,在发展中形成长老会派和独立派。

3、“长期国会”的召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

4、1641年11月22日,英国国会通过了《大抗议》,这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反封建王权的纲领性文件。

5、英国于1650、1651年两次颁布《航海条例》,旨在打击荷兰商业优势,争取海上霸权。

6、克伦威尔建立的护国政体本质上是半君主制的军事独裁统治。

7、1679年,英国国会下院提出《排斥法案》,由此引发了辉格党和托利党的形成。

8、《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1、圈地运动

资本主义形式的圈地运动开始于15世纪后期,结束于19世纪上半期。

15世纪后,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呢绒业迅速成为英国的“民族工业”,市场对羊毛的需求量大幅增长,牧羊业有利可图。

圈地运动由此兴起。

起初,封建主圈占公有土地作为牧场,后来则大量圈占“公簿持有农”的土地,把农民从土地上驱赶出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圈地运动得以合理化。

19世纪上半期,圈地运动基本结束。

2、清教运动

英国的宗教改革带有不彻底性,国教中还保留着大量的天主教残余。

16世纪下半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强大,他们深切感到维护专制统治的国教不利于自己的发展,于是借用加尔文教作为武器,要求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因素,掀起了清教运动,借以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和观念。

清教运动反映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自由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愿望与追求利润、追求积累资本的理想。

3、掘地派运动

长期国会的土地政策不但没有满足农民的需求,相反保留了农民的封建义务。

1649年春夏,一些具有原始共产主义倾向的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便聚集起来,掀起了掘地派运动。

他们在伦敦附近的圣.乔治山开垦荒地,占有公地,被称为“掘地派”。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温斯坦莱。

1651年,克伦威尔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名,镇压了掘地派运动。

4、光荣革命

1685年,查理二世去世,詹姆士继位。

辉格党和托利党联合反抗詹姆士二世的统治。

1688年,国会派代表到荷兰,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威廉来英国继承王位。

1688年11月,威廉率军在英国登陆,詹姆士二世逃亡法国。

该事件又称“光荣革命”。

三、简答:

1、简述圈地运动的影响。

圈地运动的影响和意义是深远的。

第一,它瓦解了小农经济,推进了英国封建农业向资本主义农业过渡。

圈地封建主采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或将土地出租给肯多出租价的农场主,由他们组织劳动力进行经营。

这样,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在英国产生。

第二,农业中新的剥削方式和新的阶层开始出现。

圈地封建主向农业资本家收取的地价已不是封建地租,而是农业资本家剥削农业工人利润中的一部分。

第三,圈地运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和手段。

租地农场主积累了大量货币资本;

破产的农民成为工农业发展的自由雇佣劳动力。

总之,圈地运动从整体上加速了英国工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2、简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以君主立宪制为最终归宿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体现了保守主义的色彩,但在欧洲一个大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它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它使圈地运动得以合法化,资本原始积累加速进行;

海上优势得以保证,资产阶级在海外的竞争与殖民掠夺规模迅速扩大,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革命中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政治理论对欧洲启蒙运动和美、法等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议会制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仿效的榜样;

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第三章16——18世纪欧洲大陆的封建专制制度

1、16—18世纪,欧洲各国的封建专制以法国最为典型。

2、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又被称为“绝对君主制”。

3、欧洲近代的第一个宗教宽容法令是南特敕令。

4、三十年战争结束后,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的规定,德意志内部维持“教随国定”原则。

5、在欧洲建立的历史上第一个国际政治体系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6、近代开始一直到19世纪中叶,政治上的分裂和经济上的落后成为德意志的两大特点。

7、1649年,《法律大全》的颁布是是俄国农奴制最终确立的标志。

8、彼得一世的改革在性质上是一场强制性的现代化运动。

9、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中、东欧一些国家的封建君主突破传统的思维,在政策上作了一些调整,史称“开明专制”。

1、穿袍贵族

16——18c的法国,部分资产阶级发财致富后,通过捐买官职及购买破落贵族爵位及与之相连的产业而置身于贵族行列,被称为“穿袍贵族”。

穿袍贵族在经济、政治上与王权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因而积极支持和依附于王权。

2、特辖领地制

特辖领地制是俄国沙皇伊凡四世在位时,于1564年开始推行的一项打压大贵族,加强君权的措施,内容是:

将俄罗斯全国的土地划分为沙皇特辖区和普通区。

特辖区内的大贵族一律迁往普通区,土地化为王室领地,分封给小贵族;

普通区则由贵族组成的“杜马”进行自治管理。

特辖领地制使小贵族成为社会基础。

1、简述《威斯特发里亚和约》的地位和作用。

(1)使德国在国际上丧失了重要的政治作用,进一步加速了德国的分裂,使统一德国的努力被扼杀。

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地位,削弱了西班牙的国际地位。

(2)和约大体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家的边界,奠定了近代欧洲的国际局面;

(3)和约承认天主教与新教享有同等的权利,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下的世界主权论,使以后解决国际争端开始摆脱神权的束缚;

(4)开创了由国际会议解决国际问题的先例,为近代外交体系形成奠定基础,揭开了世界近代国际关系的新篇章。

2、简述三十年战争的影响。

⑴破坏了德国的经济,使农奴制复活,被称为“再版农奴制”。

⑵使德国的分裂局面彻底固定,严重妨碍了德意志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

⑶严重削弱了西欧天主教和封建势力。

⑷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3、如何评价开明专制?

18世纪欧洲大陆的“开明专制”制度是封建社会内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矛盾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在英国、荷兰等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出现的,也是大陆各国人民反对封建专制斗争的一种副产品。

“开明专制”是没落的封建统治者通过某些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改革,有限度适应改变了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以防止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维持自己统治的尝试。

从主观看“开明专制”是封建地主阶级同资产阶级的一种妥协,它虽然没有给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一条通道,但是在客观上为后来德国等国通过改革从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奠定了基础。

1、简要论述开明专制产生的原因、积极作用、消极影响。

原因:

(1)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兴起是开明专制的基本前提。

(2)启蒙学者为开明专制设计了蓝图。

(3)开明君主认为开明专制的方案是解决国内矛盾和巩固加强他们的专制权力的良方。

(4)不少开明君主确实受到启蒙学者进步思想的感染,世界观发生了某些重要变化。

积极作用:

(1)开明专制的经济改革,实际的主要受惠者是资产阶级。

客观上促使欧洲落后国家的资本主义较快的速度发展起来。

(2)推动了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

(3)使欧洲原先比较落后的国家迅速富强起来。

消极影响:

普、奥、俄三国改革有过反复,后来长时期内没有开展过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所以封建残余比较浓厚,向资本主义过渡比较缓慢,人民所经受的痛苦也比较深重。

到19世纪,这三个国家一直是欧洲保守和反动势力的主要堡垒,最后发展成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

第四章启蒙运动

1、一般认为,启蒙运动兴起在英国,高潮在法国,直接实践在美国,影响在全世界。

2、亚当·

斯密的《国富论》主张:

政府应在经济上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3、法国在启蒙运动时期主张“三权分立”学说的启蒙思想家是孟德斯鸠。

4、欧洲自然法学说的创立者是格劳秀斯。

5、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文明诞生的标志。

6、启蒙运动信奉两大信条:

理性是衡量一切的标准,进步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1、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发动的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欧洲继文艺复兴之后产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1、简述启蒙运动产生的原因。

(1)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

(主要原因)

(2)17—18世纪自然科学、哲学的发展为启蒙运动提供了“理性”和“进步”的理念。

(重要原因)

(3)异质文化为启蒙思想家提供了文化与制度的理想参照.(特殊原因)

2、简述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

(1)抨击教会和神权,崇尚知识,提倡科学,反对蒙昧主义,引导人们独立思考。

(2)批判封建特权,向传统的封建权利挑战。

(3)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并为未来社会描绘了美好的蓝图。

或:

反对神权,追求科学;

反对特权,追求人权、平等;

反对君权,追求自由

1、简要论述启蒙运动的历史地位。

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它反对封建专制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彻底否定了封建神权、君权和特权,使人们的思想从传统偏见、神学教条、教会和专制制度下解放出来,成为人类思想解放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启蒙运动是近代自然科学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它的兴起和发展又大大地推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思想家们大力提倡科学文化,广泛吸收和传播科技新成果和新思想,促进了工业革命的进行,并直接影响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带来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促进了欧洲文明形态的演变。

启蒙运动是近代欧洲文明诞生的标志。

启蒙学者倡导自由、平等和天赋人权观念,尤其人民有权反抗压迫者的理论,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为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

启蒙学者用乐观主义的精神看待人类社会的发展,认为人类社会依靠理性争取不断向前进步,发展。

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轮廓得以确立:

政治上,实行主权在民的理论;

经济领域实行自由放任主义;

宗教上实行信仰自由。

第五章美国革命

1、北美独立战争的导火线是波士顿倾茶事件。

2、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正式爆发的事件是莱克星顿的枪声。

3、潘恩所作的《常识》一书,是北美独立战争期间重要的思想武器。

4、被马克思誉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文献是《独立宣言》。

5、《1787年宪法》制定之争实质上是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分配问题的矛盾显现。

6、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三权分立与人民的权利自由等制度和原则,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二、简答

1、简述北美独立战争胜利的意义。

北美独立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它推翻了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体系;

北美独立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战争期间彻底废除了长子继承法、限定嗣续法、代役租等封建残余,促进了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

北美独立战争为“欧洲中产阶级敲起了警钟”,成为法国大革命的讯号。

美国独立给西半球殖民地人民树立了榜样,启发了拉丁美洲后来更大规模的独立战争;

同时也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人民。

美国的独立极大地冲击了以欧洲为主宰的世界政治格局。

欧洲在美洲建立的殖民体系第一次受到致命的打击,美国独立革命的胜利为19世纪初出现的美洲政治体系奠定了基础。

第六章法国大革命

1、法国大革命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

君主立宪派掌权时期、吉伦特派掌权时期、雅各宾派掌权时期、热月党和督政府共和国时期。

2、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旧制度”的腐朽和没落。

3、雅各宾派的土地立法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基本问题——土地问题的解决。

4、法国革命结束恐怖统治,恢复和建立资本主义正常统治秩序的重大转折点是热月政变。

5、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雾月政变。

1、八月法令

法国大革命时期,君主立宪派于1789年8月4日—11日,制宪议会陆续通过一系列法令,史称”八月法令”,宣布:

废除封建制度,但一切与土地有关的封建义务以赎买的方式废除。

《八月法令》从原则上废除了封建制度,是建立君主立宪制的重要一步。

关于赎买封建义务的规定是保守的,但它较切合当时的实际。

1、简述《人权宣言》发表的意义。

《人权宣言》从根本上否定了君权神授和封建特权,确立了自由、平等和主权在民的民主原则,以资本主义私有制取代封建私有制,具有重要的历史进步意义。

2、简述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政治上,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彻底而深刻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不仅推翻了波旁王朝和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法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而且提出了一系列政治原则,不断完善和改进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对欧美以及世界各地反封建民主运动和反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都有十分重大影响。

经济上,法国大革命的胜利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生产关系,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法国确立支配地位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

思想上,法国大革命使启蒙运动中提出的,反封建的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逐渐在社会生活中取得主导地位,并且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思想意识形态的形成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直到今天,大革命所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原则仍广泛奉行。

1、如何评价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

恐怖统治实行初期确实起到巨大积极作用。

雅各宾派是在内忧外患危机中掌权的。

要巩固统治,只能用革命恐怖对待反革命的恐怖。

到1794年初,雅各宾政权建立时所面临的危机基本得以克服。

恐怖统治完成了它的使命。

恐怖统治作为一种战时体制,是在特殊条件下采用的一种非常手段,带有极大被动性,其主要方面是限制和打击资产阶级的。

统制经济体制违反了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原则,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

这在夺取胜利的情况下是必要的和暂时的。

一旦危机克服,就应该终止,恢复和建立资本主义正常秩序。

恐怖统治在实行期间违反法制,滥杀无辜现象相当严重。

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当权派,在恐怖统治年代里养成了排他自保和权力欲膨胀的心态,使他们继续利用恐怖手段,排除异己,维护自己的权力,因而不肯果断地终止恐怖,违背了历史潮流,导致了雅各宾派内部分裂为三派,即埃贝尔派、丹东派和罗伯斯庇尔派。

罗伯斯庇尔对两派都进行镇压,恐怖统治失去了原来的目标。

当一个政权的维持需要以鲜血的不断流淌作为代价时,它存在的合理性就会发生疑问,更多的人会对它产生反感,甚至公开反抗。

恐怖统治是雅各宾垮台主要原因。

2、分析英国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

同:

爆发原因:

都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制度之间矛盾激化引起。

革命主力军:

都是人民群众。

革命结果:

都新的资本主义制度代替了旧的封建制度。

异:

资产阶级结盟对象不同:

英国资产阶级与与新贵族结盟,法国与人民群众结盟。

斗争形式不同: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在宗教外衣掩护下进行,法国则公开进行政治斗争。

彻底程度不同: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保守性、不彻底性。

法国则较较民主、彻底。

(1)英、法的社会经济与阶级关系状况不同;

(2)革命所处的时代特点不同;

(3)资产阶级和人民在政治上的成熟度不同。

第七章拿破仑帝国

1、被恩格斯称为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的是《拿破仑法典》。

2、拿破仑帝国在实质上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3、拿破仑于1815年重登皇位,做了97天的皇帝,史称“百日王朝”。

1、《拿破仑法典》

为建立资产阶级的法制社会,拿破仑于1804年3月正式颁行著名的《法国民法典》,1807年改名为《拿破仑法典》。

其主要内容是:

A、明确规定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确立了绝对的个人所有制。

B、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封建特权和封建割据,主张人人自由平等,同等享有民事权利。

C、肯定农民取得土地的合法权利,把大革命时期形成的小农土地所有制从法律上固定下来。

D、制定交易、婚姻、继承、契约等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的准则。

这部法典从法律上维护和巩固了资本主义所有制和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秩序。

在很长时间内,它一直是世界各国制定新法典时的参考蓝本。

2、大陆封锁政策

为了利用法国的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在经济上打击英国,拿破仑推出了大陆封锁政策,期望切断英国与欧洲各国经济上的来往,使它不战自亡。

该政策使英法矛盾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

三、论述

如何评价拿破仑?

拿破仑是资产阶级杰出的政治家、革命家,是时势造就的英雄。

他对历史产生了较多的积极影响:

在国内,拿破仑是一个开明的君主,通过制订民法典、平息王党叛乱和加强中央集权等举措,巩固了法国革命的许多重要成果,有利于资本主义在法国的进一步发展。

在国外,拿破仑发挥自己的军事天才,用战争抗击了欧洲的“反法联盟”的多次武装干涉,几乎征服了整个欧洲大陆,并在此过程中到处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推行《拿破仑法典》,贯彻法国革命提倡的自由、平等等基本原则,从而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但同时,拿破仑又是一个罪人,战争给法国和欧洲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从主导方面看,拿破仑功大于过,是一个应该肯定的历史人物。

第八章维也纳会议与19世纪前半期的革命运动

1、维也纳会议的实质是以“合法”形式进行的分赃会议。

2、为恢复法国革命前欧洲各君主国的统治秩序,维也纳会议提出正统主义原则。

3、为解决列强领土纷争的矛盾,维也纳会议形成领土补偿原则。

4、1848年革命的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

1、简述维也纳会议的影响。

消极:

①重建了欧洲各国的封建统治秩序

②将弱小国家重新置于强国的民族压迫之下,违反了民族和民主原则。

积极:

①欧洲出现了俄、英、普、奥、法五强均势的政治格局。

②维也纳体系维护了近百年的欧洲和平。

③列强常用会议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使近代国际关系进入新的时期。

2、简述1848年革命的意义。

(1)1848年革命动摇了欧洲封建专制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德意志和意大利的民族统一运动。

(2)1848年欧洲革命使无产阶级受到锻炼,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第九章第一次工业革命

1、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轻工业的棉纺织业开始。

2、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象征。

3、19世纪30-40年代,机器制造业实现了机械化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或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是实现)

1、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也称产业革命,是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的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是人类生产的物质技术方式的一次全面而深刻的根本性变革。

它使资本主义从早期工场手工业过渡到近代机器大工业阶段。

1、简述工业革命兴起的客观条件。

(1)地理大发现以来的西欧海外扩张及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市场及资本的原始积累)

(2)手工工场的发展,创造了发明机器的物质条件,也为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创造人力条件。

由于手工工场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从而刺激了机器化大生产的产生。

(3)发财心理的驱动是工业革命的精神动因。

2、简述美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征。

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国内创造性技术革新和专利发明相结合。

②以交通运输的变革作为先导。

③工业化的进程与西进运动相互促进、同步发展。

④科学与生产技术日益紧密结合形成新兴工业。

3、简述俄国工业化进程的不平衡性表现。

①地域上的不平衡:

俄国工业革命及其以后的工业化浪潮主要集中在欧俄地区。

但东部和东南部的边远地区,直至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还保持着原有的农业社会形态。

②时间上的不平衡:

以1861年农奴制改革为转折,前一阶段工业革命受农奴制束缚进展缓慢,后一阶段由于废除了农奴制,解决了劳动力和市场的制约,工业革命进程明显加快。

③产业结构上的不平衡:

轻重工业和交通运输发展不协调。

俄国工业革命轻纺工业和消费品生产发展比较迅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