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实验复习讲义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26436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实验复习讲义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实验复习讲义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实验复习讲义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实验复习讲义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实验复习讲义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实验复习讲义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实验复习讲义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实验复习讲义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实验复习讲义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豆浆、鲜肝提取液

试管、试管架、小量筒、滴管

(3)双缩脲试剂:

0.1g/mL的NaOH溶液(2mL)和0.01g/mLCuSO4溶液(3-4滴)

分开使用,先加NaOH溶液,再加CuSO4溶液。

(注意:

不需要隔水加热)

如果待测样品中含有蛋白质,则出现紫色,反之,则没有。

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两层膜之间细胞质)相当于半透膜,

(1)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失水,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会收缩,但原生质层伸缩性比细胞壁大,所以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开,发生“质壁分离”。

(2)反之,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吸水,原生质层会慢慢恢复原来状态,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紫色洋葱表皮,0.3g/ml蔗糖溶液,清水,载玻片,镊子,滴管,显微镜等

3、方法步骤:

(1)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2)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

(3)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让洋葱表皮浸润在蔗糖溶液中。

(4)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变化(变小),观察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

(5)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让洋葱表皮浸润在清水中。

(6)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变化(变大),观察是否质壁分离复原。

4、实验结果分析:

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质壁分离)

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三、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细胞中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由酶催化的。

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

细胞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环境条件的改变会不会影响细胞内酶的活性呢?

试管、过氧化氢溶液、缓冲液(pH5.0、pH6.0、pH7.0、pH8.0)酵母菌液。

淀粉溶液、唾液、37℃温水、沸水、冰块、碘液。

3、方法步骤

(1)探究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结果分析:

说明温度过高和过低均不利于酶活性的发挥,在适宜温度下酶的活性才最高。

(2)探究酶的活性与pH的关系

产生气泡多的试管中酶活性越高。

只有在适宜PH条件下酶的活性才最高。

实验四、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1)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如丙酮、酒精等)。

(2)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

反之则慢。

新鲜的绿叶(菠菜的绿叶等)。

干燥的定性滤纸,试管,棉塞,试管架,研钵,玻璃滤斗,尼龙布,毛细吸管,剪刀,药勺,量筒(10Ml),天平。

无水乙醇,层析液(20份在60~90℃下分馏出来的石油醚、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

93号汽油也可代用),SiO2和CaCO3。

(1)提取绿叶中色素:

称取绿叶5g→剪碎置于研钵→放入少许SiO2和CaCO3→加入10mL丙酮→充分研磨→过滤→收集滤液(试管口用面塞塞严)

(2)制备滤纸条:

(3)画滤液细线:

(4)分离色素:

滤纸条轻轻插入盛有层析液的小烧杯中,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

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布如下图:

(橙黄色)最快(溶解度最大)

(黄色)

(蓝绿色)最宽(最多)

(黄绿色)最慢(溶解度最小)

5、注意:

丙酮的用途是提取(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

层析液的的用途是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石英砂的作用是为了研磨充分,

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

分离色素时,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滤液细线上的色素会溶解到层析液中;

实验五: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

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能进行无氧呼吸,在氧气充裕的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的呼吸方式。

在探究活动中,需要设计和进行对比实验,分析有氧条件下和无氧条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情况。

CO2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绿色。

2、实验设计——例1:

实验设计时重点思考以下问题:

(1)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条件?

(2)怎样鉴定有无酒精产生?

怎样鉴定有无CO2产生?

如何比较CO2产生的多少?

(3)怎样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正常生活?

3、实验结果的分析:

(1)检测CO2的产生:

观察石灰水浑浊程度或者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产生CO2情况。

根据相关实验现象分析得出酵母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

(2)检测酒精的产生:

将两组实验中的酵母菌培养液各取2mL,置于2只干净的试管中,分别加入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轻轻振荡混允,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分析得出酒精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

实验六、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

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可以用高倍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燃料(龙胆紫、醋酸洋红)着色。

洋葱(蒜、葱)。

显微镜,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剪刀,镊子,滴管。

质量分数15%的盐酸与体积分数95%的酒精1:

1配制成解离液,质量分数为0.01g/mL的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

(1)洋葱根尖培养:

实验课前3~4天,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

瓶内装满清水,洋葱底部接触瓶内水面,置于温暖处,常换水。

待根长5cm时,取健壮的根尖制片观察。

(2)装片的制作:

①解离:

上午10时~下午2时(是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活跃期),剪取根尖2~3mm,立即放入解离液室温下解离3~5min,取出。

②漂洗:

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在清水中漂洗10min。

③染色:

根尖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染色3~5min。

④制片:

用镊子将染过色的根尖取出,置于栽玻片上,加1滴清水,弄碎根尖(用镊子尖),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压载玻片,使细胞分散开来。

(3)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①先低倍镜观察:

找到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②再高倍镜观察:

找到分生区细胞后,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清晰。

③观察:

找出处于细胞分裂期中期的细胞,再找出前期、后期、末期的细胞。

(根据染色体的变化特点判断各个时期)

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形态数目最清晰,染色体均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分布在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赤道板处出现细胞板,形成细胞壁,两消、两现。

前期细胞中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央,两消、两现。

实验七、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1、方法和过程:

(1)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小组成员也可以分工进行调查。

(2)每个小组可调查周围熟悉的4~10个家庭(或家系)中遗传病的情况。

(3)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等。

(4)调查时要详细询问,如实记录。

(5)小组调查数据应在班级和年级中进行汇总(以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

(6)对某个家庭进行调查时,被调查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必须写清楚,并注明性别。

(7)必须统计被调查的某种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2、实验结果分析:

被调查人数为2747人,其中色盲患者为38人(男性37人,女性1人),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1.38%。

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1.35%,女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0.03%。

二者均低于我国社会人群男女红绿色盲的发病率。

结论:

我国社会人群中,红绿色盲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实验八、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有不同的影响。

同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不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不同。

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反应也不同。

萘乙酸(NAA)是科学家通过化学的方法合成和筛选的在结构和生理作用方面与生长素相似的物质,其生理作用也与浓度密切相关,探究萘乙酸(NAA)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最佳浓度范围,在农业生产的应用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实验方法:

(1)制作插条。

(2)分组处理:

将插条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图1(药物浓度、浸泡时间等可分成多组。

如可分别在NAA中浸泡1、2、4、12、24h等)

图1图2

(3)进行实验:

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注意保持温度(25~30℃)

(4)小组分工,观察记录。

实验结果如图2

结果分析:

300-500mg/L萘乙酸是促进山茶花插条生根的适宜浓度。

研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1)分析不同插条的生根情况:

不能生出不定根:

有可能是枝条上没有芽、枝条倒插等。

都能生出不定根: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是指刺激枝条的下端生出不定根,而不是刺激根的生长。

不同的枝条可能生出的不定根的数目多少不一样,如枝条上芽多,则产生的生长素就多,易促使不定根的萌发。

(2)分析与本实验相关的其他因素。

①温度要一致。

(减少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设置重复组。

既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

③设置对照组。

清水空白对照;

设置浓度不同的几个实验组之间进行对比,目的是探究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实验九、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1、计划制定:

培养一个酵母菌种群→通过显微镜观察,用“血球计数板”计数7天内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计算平均值→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

(1)将10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加入试管中。

(2)将酵母菌菌种接入试管中的培养液内混合均匀。

(3)将试管在28℃条件下连续培养7天。

(4)每天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采用抽样检测方法。

(5)分析所取得数值并用曲线图表示出来,分析图形得出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空间、食物等环境条件充裕的情况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

在空间、食物等环境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刚接种到培养基上,种群数量增长缓慢;

第二个阶段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

第三个阶段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并处于稳定状态,即达到K值;

第四个阶段种群数量显著下降。

实验十、制作生态瓶或生态缸

一个生态系统能否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是衡量这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它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将少量的植物、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放入一个密闭的广口瓶中,便于形成一个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小生态瓶。

通过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其中动植物的生存状况和存活时间的长短,就可以初步学会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进一步理解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各种因素。

2、供选择的材料:

浮萍、满江红、黑藻、生有杂草的土块、螺蛳、蜗牛、蚯蚓、小鱼。

河水(或井水、凉晒后的自来水)、洗净的沙、凡士林(或蜡)、广口瓶。

(1)设计制作小生态瓶的方法步骤。

(选择生产者的种类、数量,选择有捕食关系的消费者的种类、数量等)

(2)制作小生态瓶,每天观察1次。

(3)若发现小生态瓶中的生物已经全部死亡,就停止观察。

(4)小组交流。

生物存活时间长的小生态瓶比生物存活时间短的小生态瓶稳定性高,生物存活时间长的小生态瓶中物种组成及营养关系等更合理一些。

因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它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制作小生态瓶的注意事项:

①生态瓶必须是透明的;

②生态瓶要放在光线良好,但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

③生态瓶要密封;

④生态瓶中投放的生物之间要构成营养关系,数量比例要合理;

⑤生态瓶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4/5,留出一定的空间,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⑥研究结束前不要再随意移动生态瓶。

练习:

1.某些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斐林试剂—还原糖—砖红色B.苏丹Ⅲ染液—脂肪—橘黄色

C.双缩脲试剂—蛋白质—蓝色D.甲基绿—DNA—绿色

2.下列实验中需要用到显微镜的是()

A.还原性糖的鉴定B.蛋白质的鉴定C.脂肪的鉴定D.淀粉的鉴定

3.将紫色水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增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

其原因是()

A.细胞壁在加温中受到破坏

B.水温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温使细胞膜等生物膜失去了选择通透性

D.加温使水中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

4.关于高倍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

B.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C.把视野调亮,图象才清楚

D.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

5.下列细胞中能够在30%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是()

A.动物的上皮细胞B.人的红细胞C.根尖分生区细胞D.成熟的植物细胞

6.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高倍镜使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物像,并把其移到视野中央,再转至高倍镜下观察

B.换高倍镜后先用显微镜上的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C.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观察的倍数

D.换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此时可换用大一些的光圈或调节反光镜使视野变亮一些

7.现有三支试管A,B,C.先向各试管内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图中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和B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特异性(专一性)

B.A和C试管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C.实验结果是A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D.实验结果是B,C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8.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

A.叶绿素aB.叶绿素bC.胡萝卜素D.叶黄素

9.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将洋葱根尖染色的试剂是()

A.碘液B.龙胆紫溶液C.斐林试剂D.苏丹Ⅲ染液

10.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分辨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为()

A.分裂前期B.分裂中期C.分裂后期D.分裂末期

11.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

A.探究的问题:

所选定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

B.实验中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可选用浸泡法或沾蘸法

C.如果用浸泡法,对这种植物的不同插条浸泡的时间长短要有不同的梯度

D.如果用沾蘸法,对这种植物的不同插条蘸取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要有不同的梯度

12、有同学尝试设计生态瓶,在制定方案时,下列有关设计的方法步骤错误的是()

A.合理搭配瓶内生物与非生物的成分B.按合适的比例放人不同营养级的生物

C.生态瓶摆放在光照适宜的位置D.定期向瓶内投放食物

13.在设计和制作小生态瓶,探究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条件时,应遵循一定的原理,下列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关系

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

C.瓶口应敞开以保证生物有氧呼吸

D.瓶内生态系统应给予适当的光照

14.根据我国现行的食品质量标准,0~6个月的婴儿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应为12%~18%。

现有一种待测婴儿奶粉,请你尝试完成鉴定实验。

(1)实验目的:

鉴定该待测婴儿奶粉蛋白质的含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2)实验原理:

蛋白质与_______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3)材料用具:

相同浓度的标准婴儿奶粉溶液和待测婴儿奶粉溶液、0.1g/mL的NaOH溶液、0.01g/mL的CuS04溶液、试管和滴管等。

(4)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人2mL的标准婴儿奶粉溶液(编号甲)和2mL的待测婴儿奶粉溶液(编号乙)。

标准婴儿奶粉溶液在本实验中起______作用。

②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人2mL的______________溶液,振荡,摇匀。

③再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人3~4滴___________溶液,振荡,摇匀,比较颜色的变化。

(5)结果预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做中学生物学实验时,经常会用到下列试剂:

斐林试剂、龙胆紫溶液、苏丹11I染液、双缩尿试剂、丙酮等,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

当一次性食用大量糖时,尿液中是否会有

葡萄糖存在?

假若你想对此问题进行探究,你应该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_。

假如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在试管中可观察到有_____________沉淀生成。

(2)在做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时,对洋葱根尖进行染色应该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用显微镜观察时,应先用___________镜找到分生区细胞。

(3)某同学在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实验时,他已经在研钵中加人了菠菜叶、少许

石英砂和碳酸钙,还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

色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光能,此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阶段。

16.为了探究“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水和吸水?

”某同学针对这一问题作出的假设是:

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为了检验这一假设,该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

紫色的洋葱鳞片叶,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

实施实验:

(1)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

(2)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的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

(3)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这样重复几次。

(4)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细胞。

右图为该同学观察到的一个正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示意图,图中___________(填序号)合起来称为原生质层。

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除存在中央液泡外,其结构上的原因还有原生质层比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伸缩性大。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6)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原生质层逐渐恢复到原来状态。

在此过程中,中央液泡的大小和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含蛋白酶的洗衣粉。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质检局为了检验该洗衣粉中是否真的含有蛋白酶。

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如果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该洗衣粉中有蛋白酶。

(2)一学生为探究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述

(1)的实验材料及方法进行了有关实验,并将结果以下列曲线图表示。

①该洗衣粉中的酶催化的最适温度为_________℃。

②用该洗衣粉洗衣服时不能用60℃以上热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实验中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酶活性大小的观察指标。

(3)该洗衣粉不能用于洗丝质及羊毛衣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温度是否会影响酶的活性”的探究实验:

一、实验假设:

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

二、材料用具:

小烧杯、试管、淀粉、碘液、水浴锅、冰箱、蒸馏水、清水。

三、实验步骤:

①用淀粉和蒸馏水,在烧杯中制备多于6mL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并在常温下冷却;

②取唾液若干,并用蒸馏水适当稀释后备用;

③取3支试管,分别编为1号、2号、3号,各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④将l号、2号、3号试管分别放入37℃的温水、沸水、冰块的环境中lO分钟(水浴锅内加清水,然后加热到需要的温度;

冰块可用清水放于冰箱中制备);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在上面的空白处,补全实验步骤。

(2)步骤④与步骤⑤能否调换顺序?

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l号、2号、3号三支试管加入的淀粉、唾液及保温时间均相同,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以便得出科学结论。

该同学所设计的实验中,__________________起对照实验的作用。

19.在科学研究中,往往要把一个较大的课题分解成若干个小的子课题来分别进行研究。

在“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中,某小组同学选用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生理状况相同的相同植物的三组带芽的枝条甲、乙、丙,每组10支;

②将甲、乙、丙组枝条的下端分别浸泡在下表所示的溶液中,相同时间后,扦插在潮湿的沙土中,在适宜的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