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林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10618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24566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3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林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10618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甘林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10618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甘林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10618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甘林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10618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甘林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10618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林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10618Word文件下载.docx

《甘林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10618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林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10618Word文件下载.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林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10618Word文件下载.docx

表1-1井田范围拐点坐标表

点号

X坐标

Y坐标

1

3859025.00

39537446.00

2

3859150.00

39538600.00

3

3859274.00

39539240.00

4

3859523.00

39539510.00

5

3859778.00

39540209.00

6

3859830.00

39540858.00

7

3860055.00

39541742.00

8

3859895.00

39542030.00

82

3859560.00

39542095.00

9

3859277.00

39542253.00

10

3858865.00

39541845.00

11

3858625.00

39541930.00

12

3858500.00

39541602.00

13

3857835.00

39541710.00

14

3857790.00

39541591.00

15

3858650.00

39541445.00

16

3858530.00

39540980.00

17

3858460.00

39540440.00

18

3857992.00

39540675.00

19

3857922.00

39540685.00

20

3857902.00

39540555.00

21

3857972.00

39540544.00

22

3858430.00

39540315.00

23

3858075.00

39538870.00

24

3858180.00

39539060.00

25

3858700.00

39538735.00

26

3858468.00

39538510.00

27

3858305.00

39537760.00

甘霖公司地处枣庄西约11km,薛城东约21km,在枣庄市薛城区邹坞镇境内。

薛—枣铁路和206国道由井田南部通过,主井副井向西距邹坞火车站仅1.5km,并有矿用专线联通;

邹坞站向西20km,经枣庄西站与京沪线连接。

井田南侧尚有薛枣一级公路向西与京福高速公路连接。

矿区间公路网较为发达,交通便利(见图1-1)。

第三节地形地貌

本井田区内地势总体呈北东高、南西低,最高标高99.14m,最低标高60.04m。

相对高差约39.1m。

属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区。

地面为一片农田,有枣薛铁路及枣薛公路在井田中部东西穿过。

本区无大的地表水系,地形总体上南高北低,井田南部及北部有两条蟠龙河支流(季节性河流)由东向西流过,雨季起泄洪作用,历年最高洪水位为+64.8m(1957年)。

主井标高+69.9m,副井标高+69.7m,均高于历年最高洪水位。

第四节气象、水文

本区气象属华北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雨水较少,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多晴日晒,冬季干燥寒冷。

据枣庄市气象局50余年来的资料,具体叙述如下:

一、气温

1960-2009年平均气温13.5℃,一般7月份平均气温最高,平均为27℃,最高气温40.4℃(1996年7月中旬),一月份平均气温最低,平均-1.8℃,最低气温-20.5℃(1957年元月)。

近年来最高气温38.9℃(1988年7月7日),最低气温-15.2℃(1990年2月1日)。

二、降水

历年雨季汛期于6月下旬开始至9月中旬结束,其中7、8月份降雨量较多。

全年平均降雨量988mm,年最小降雨量575.6mm(1957年),最大降雨量2241mm(1971年),日最大降雨量224.1mm(1971年7月21日)。

表1-2甘霖煤矿历年降雨量一览表(单位:

mm)

年季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合计

1998

90.3

203

702

995.3

1999

28

185.6

333.9

17.8

565.3

2000

50.2

163.8

89.5

316.5

2001

75

40

193.5

328.5

2002

24.5

8.2

388

460.7

2003

44.8

242.8

657

93.3

1037.9

2004

9.2

77.4

787.4

36

910

2005

46.1

198.2

817.7

47

1109

2006

64

269

625

56

1014

2007

354

619

55

1110

2008

19.2

176

582

785.2

2009

247

594

三、积雪

近50年平均降雪量25mm,年最大积雪深度53mm(1966年)。

日最大降雪量11.22mm(1957.1.14)。

四、气压和风

近年来平均气压1009.7mm,最高气压1036.3mm(1993.12.7),最低气压984.8mm(1993.4.23)。

矿井地处季风带,四季风向变化较大,全年主导风向以东南风为多,其次是南风和东风,春、夏、秋三季以东南风为主,冬季以北风、西北风较多。

4月份和夏季大风较多。

近50年平均风速2.8m/s,最大风速14.3m/s(1988.1.22)。

往年最大风速29m/s(1969.7.22)。

五、湿度和蒸发量

50年来平均相对湿度69%,最小相对湿度4%(1988.1.22),往年最小相对湿度1%(1962.3.23)。

近年来平均蒸发量1554.0mm,年最大蒸发量1731.2mm(1998年),年最小蒸发量1388.0mm(1991年),蒸发量大于降雨量。

六、地温与冻土

根据枣庄市气象局资料,近年来地表平均温度为16.8℃,极端最高值65.4℃(1988.7.8),极端最低值-18.7℃,(1991.12.29)。

往年极端最高值68.5℃(1958.6.27),极端最低值-21.4℃,(1964.2.17)。

最大冻土深度14cm(1988.12.17),最小冻土深度5cm(1992年)。

往年最大冻土深度30cm(1963.2.5),最早冻结日期10月28日(1966年),最晚冻结日期3月25日(1970年)。

第五节地震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对本区影响较大的一次地震为1668年7月25日发生的郯城-莒县大地震。

据地震研究部门推算,这次地震中震级为里氏8.5级,地震烈度为7度,使本区造成人员伤亡惨重,较多房屋倒塌,经济损失巨大。

根据国家地震局,建设部震发办[1992]60号文“关于发布《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和《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使用规定》的通知”,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相应的地震烈度为7度。

第六节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

本矿井共设有3个水平中央泵房,一、二水平泵房水泵直排地面。

三水平泵房正常涌水期采用一级排水直至地面,待最大涌水期时,三水平泵房开启3台水泵排至二水平水仓。

一、一水平(-70m)中央泵房

安设DS200×

5型离心式水泵2台,安设200DF-40×

5型离心式水泵1台,1台备用,1台检修。

沿副井井筒安装φ273mm、φ325mm排水管路各1趟,排水高度140m,水仓容积为3000m3。

二、二水平(-220m)中央泵房

安装MD450-60×

6型离心式水泵7台,其中4台工作,2台备用,1台检修。

沿副井井筒安装φ273mm、φ325mm排水管路各2趟,经副井口西侧钻孔安装φ325mm1趟,φ219mm排水管路2趟,排水高度为315m。

水仓容积为3000m3。

三、三水平(-325m)中央泵房

安装MD300-65×

8型离心式水泵3台,200D-43×

4型离心式水泵2台,MD580-60×

3型离心式水泵1台,其中4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

2#、4#、5#共走1趟φ377mm排水管路直至地面,另外1#、3#、6#沿28暗斜井安装φ219mm、φ273mm排水管路各1趟排至二水平水仓,三水平水仓容积为2000m3。

排水管路具有工作和备用管路,满足排水要求,一、二、三水平泵房均有两个安全出口。

水仓有效容积、数量,能够满足《煤矿安全规程》对于排出矿井最大涌水量和正常涌水量的规定要求。

泵房名称

及标高

安装水泵

配用电机

排至地点及标高

水管

备注

型号

铭牌

型号规格

容量(Kw)

电压(Kv)

直径(mm)

长度(m)

扬程(m)

流量

(m3/min)

一水平泵房

14.4

1#、2#

200D-40*5

200

4.8

JS136-4

300

+79.7

273

1*165

3#

DS200*5

187

JS138-4

325

2*165

二水平泵房

52.5

1#

MD450-60*6

360

7.5

JSQ158-4

680

1*315

2#

216

2*370

4#

5#

6#

7#

三水平泵房

34.2

200DⅡ-43*4

172

JSQ136-4

220

-220

2*700

1*800

2#、4#、5#

MD300-65*8

520

377

1*600

MD580-60*3

180

9.6

440

第二章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第一节普查、详查、勘探阶段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成果评述

一、普查、详查、勘探阶段综述

陶枣煤田有着悠久的探矿和采掘历史,解放前,中兴公司及日本侵略者曾在甘霖井田进行过钻探施工。

根据井田地质特征和勘探类型,经勘探和多年来的补充钻探,甘霖公司及其边部已形成了10条勘探线。

线距总体为450~600m,钻探工程间距基本上与线距一致,仅局部边缘地段为750m左右。

并根据矿井生产需要,选择性地施工了部分加密孔。

首先由煤炭部华东煤田地质勘探局123队对包括本矿区在内的甘霖矿区进行地质勘探工作,提交了于1959年9月提交了《山东省陶枣煤田邹坞区地质勘探(精查)报告》。

报告主要内容:

对邹坞区的煤层赋存、顶底板岩层厚度、岩性、边界的地质构造、各含水层的富水性、矿井储量情况进行了叙述。

结论:

满足矿井建井需要,但需要进一步勘探井田内的中小型断层,以满足生产需要。

1979年提交了《山东省枣庄矿务局陶枣煤田甘霖区精查勘探地质报告》。

该报告在进一步补充勘探的基础上对各个煤层的赋存,特别是深部的17、18层煤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矿井内的中小型地质构造进行了探查分析,对水文地质做了详细的叙述,进一步计算了可采储量和远景储量。

为矿井水平延伸提供了技术依据。

1965年1月,煤炭工业部华东公司枣庄分公司甘霖煤矿编制了《枣庄矿务局甘霖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

该报告自建井至1965年,根据矿井生产和补充钻探资料,对井田地层、构造、煤层、煤质和水文地质及其他开采技术条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初步确定了井田勘探类型,并以此为依据,指导矿井生产和补充钻探工程的布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初步查明了煤层结构和稳定性,对煤的物理化学性质等煤质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为矿井储量计算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初步确定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对矿井涌水量进行了预测,对矿井开拓生产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总体认为,报告得出的结论基本正确,储量基本可靠,能够满足指导矿井生产和开拓延伸的设计需要。

但通过自1965年以后的开拓开采生产证实,原地质报告提供的有关地层、煤层、煤质、水文、构造及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的资料、数据和分析结论,与实际揭露的差别较大,尤其是煤层厚度变化,地质构造落差、延伸及对采煤开采影响较大,矿井水文地质由于当时工作手段相对落后,对各个含水层的富水性及对矿井建立排水系统都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原报告仅能作为矿井开拓延伸的依据,很难指导生产。

2008年12月,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编制了《陶枣煤田甘霖煤矿生产地质报告》,并于2009年11月20日经山东省煤炭工业局进行审查。

本报告编制是以1959年9月提交的《山东省陶枣煤田邹坞区地质勘探(精查)报告》、1965年1月编制的《甘霖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2003年3月编制的《山东省陶枣煤田甘霖煤矿保有储量核实报告》、2008年8月编制的《山东省陶枣煤田甘霖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为基础,收集了大量矿井地质、水文地质、开采技术条件、储量管理等方面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仔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

本报告反映了矿井生产实际,符合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能够正确指导矿井生产。

1、按照《煤矿地质规程》、《煤矿水文规程》要求和矿井生产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对报告内容进行了全面修编,资料较为详实。

2、充分研究并利用了井田实际揭露的煤层、构造、水文以及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的实际资料,对井田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综合修编,对各类储量重新进行了估算、核准。

3、本报告提交过程中依据充分,对资料研究细致,分析透彻,资源储量估算准确、结论可靠。

二、勘探方法及手段

井田勘探主要采取机械岩心钻探和边采边探的方法,由于历史原因各勘探阶段对井田构造、煤层稳定程度认识不甚一致。

但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勘探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井田构造、各煤层的稳定性越来越清楚,特别是通过1979年《山东省枣庄矿务局陶枣煤田甘霖区精查勘探地质报告》和采煤过程中对构造的控制,认为井田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主采煤层14、16层煤属稳定性煤层,17、18层煤属局部可采煤层。

井田各勘探阶段所采用勘探线距多在300~900m之间。

三、钻探工程质量评述

1954年~1957年煤田勘探工作由原华东煤田地质局123勘探队实施,其钻探工程质量总体上能够满足当时的规范规程要求。

1958年矿井投产以后,为满足矿井生产需要,由原枣庄矿务局钻探队施工了部分钻孔,其中1959年~1963年施工的钻孔,质量较差,煤芯平均采取率仅59%,小于50%者占所施工钻孔的19.1%,最低采取率仅10%,打丢打薄煤层现象较多,甚至全孔报废,且未进行简易水文观测、冲洗液消耗量和钻孔弯曲度测定。

1964年以后,加强了钻探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实行了钻孔验收制度,工程质量大幅度提高,基本达到了质量验收要求。

在矿井范围内施工的钻孔坐标和见煤情况见表2-2。

根据周边矿井的开采证实,煤层厚度、深度等情况真实可靠,封孔质量全部合格。

四、封孔质量评述

1985年以后施工的钻孔,根据(84)鲁煤生地字28号文规定:

只见下组煤钻孔,自孔底封至最上一层可采煤层以上100m,若有上组煤或见层位没见煤者,均自孔底封至最上一层可采煤层以上200m,同时要求第四系、侏罗系两个底界面处上下各封20m。

封孔质量全部合格。

第二节矿区地震勘探及其他物探工作评述

区内施工的钻孔均进行了模拟测井,60年代钻孔使用的是半自动记录仪测井。

所测参数有梯度、视电阻率、自然电位,测井参数不全,但起到了煤层验证的作用。

1977年以后施工的钻孔主要参数为视电阻率,自然伽玛和人工伽玛,当时验收成果均评定为甲级。

本矿范围未进行地震等其它物探勘查作业。

表2-2甘霖煤矿钻孔资料统计表

线

钻孔

编号

坐标

见煤情况

2煤层

6层

14煤层

16煤层

17煤层

18煤层

煤厚

(m)

底板

标高(m)

77-21

X:

3858476.439

Y:

39538193.337

0.45

-224.80

1.05

-282.13

0.50

-332.52

0.34

-347.63

0.49

-358.00

77-22

3858816.370

39538189.938

-246.00

0.86

-303.90

0.53

-368.20

-380.97

0.28

-388.20

77-19

3858292.434

39538914.554

0.35

-145.95

1.06

-203.55

0.36

-270.35

0.60

-282.05

0.57

-291.50

77-20

3858181.120

39538600.244

0.84

-286.91

0.87

-340.31

0.55

-356.08

86-1

38558390.354

39538836.032

0.40

-189.2

1.25

-245.13

0.82

-300.65

0.42

311.05

85-1

3859095.391

39539217.042

0.30

-147.22

-229.23

1.02

-283.30

-366.36

-345.59

0.33

-353.58

B15

3858394.519

39539470.051

-115.724

0.96

-172.504

-226.384

0.51

-239.974

0.52

-249.984

819

3859263.779

39539167.239

0.54

-229.97

1.45

-293.99

0.63

-352.20

0.72

-262.28

-371.89

77-24

3859625.922

39541734.917

-169.70

-236.33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