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招聘笔试各专业知识点财务管理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24285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7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招聘笔试各专业知识点财务管理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银行招聘笔试各专业知识点财务管理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银行招聘笔试各专业知识点财务管理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银行招聘笔试各专业知识点财务管理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银行招聘笔试各专业知识点财务管理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银行招聘笔试各专业知识点财务管理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

《银行招聘笔试各专业知识点财务管理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招聘笔试各专业知识点财务管理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银行招聘笔试各专业知识点财务管理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

(1)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2)强调股东的首要地位,并强调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协调关系。

(3)强调对代理人即企业经营者的监督和控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便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

(4)关心本企业普通职工的利益,创造优美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提供合理恰当的福利待遇,培养职工长期努力地为企业工作。

(5)不断加强与债权人的关系,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

(6)关心客户的长期利益,以便保持销售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

(7)加强与供应商的协作,共同面对市场竞争,并注重企业形象的宣传,遵守承诺,讲究信誉。

(8)保持与政府部门的良好关系

知识点二、利益冲突的协调

(一)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冲突的协调

1.矛盾的表现

所有者希望以较小的代价(支付较少报酬)实现更多的财富

经营者希望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能够获取更多的报酬,更多的享受

2.协调方式

为了协调这一利益冲突,通常可采取以下方式解决:

1.解聘

这是一种通过所有者约束经营者的办法。

2.接收

这是一种通过市场约束经营者的办法。

3.激励

激励就是将经营者的报酬与其绩效直接挂钩,以使经营者自觉采取能提高所有者财富的措施。

激励通常有两种方式:

(1)股票期权。

它是允许经营者以约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本企业股票,股票的市场价格高于约定价格的部分就是经营者所得的报酬。

(2)绩效股。

它是企业运用每股收益、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来评价经营者绩效,并视其绩效大小给予经营者数量不等的股票作为报酬。

如果经营者绩效未能达到规定目标,经营者将丧失原先持有的部分绩效股。

这种方式使经营者不仅为了多得绩效股而不断采取措施提高经营绩效,而且为了使每股市价最大化,也会采取各种措施使股票市价稳定上升,从而增加所有者财富。

但即使由于客观原因股价并未提高,经营者也会因为获取绩效股而获利

 

(二)所有者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的协调

矛盾的表现:

1.所有者改变举债资金的原定用途,增大偿债的风险,降低了债权人的负债价值;

2.举借新债,增大偿债的风险,致使原有债权的价值降低。

协调方式:

1.限制性借债:

在借款合同中加入限制条款,如规定借款的用途、规定借款的信用条件,要求提供借款担保等。

2.收回借款或停止借款;

当债权人发现公司有侵蚀其债权价值的意图时,采取收回债权和不再给予新的借款的措施,从而来保护自身权益。

【例题·

多选题】协调所有者与债权人之间利益冲突的方式包括( )。

A.市场对公司强行接收或吞并

B.债权人通过合同实施限制性借款

C.债权人停止借款  

D.债权人收回借款

【解析】为协调所有者与债权人之间利益冲突,通常采用的方式是:

限制性借债;

收回借款或停止借款。

选项A是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冲突的方法。

知识点三、财务管理环节

环节

内容

方法

计划与预算

财务预测

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

财务计划

平衡法、因素法、比例法和定额法等

财务预算

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等

决策与控制

财务决策

经验判断法和定量分析法

财务控制

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反馈控制

分析与考核

财务分析

比较分析、比率分析、综合分析等

财务考核

绝对指标考核、相对指标考核、完成百分比考核、多种财务指标综合考核

【提示】

  

(1)财务预测可以测算各项生产经营方案的经济效益,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财务预算是财务战略的具体化,是财务计划的分解和落实;

  (3)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决策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

(4)财务考核与奖惩紧密联系,是贯彻责任制原则的要求,也是构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关键环节。

【提示】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工作环节

知识点四、财务管理体制

一、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含义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是明确企业财务层级财务权限、责任和利益的制度,其核心问题是如何配置财务管理权限,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运行机制和实施模式。

【提示】核心问题是如何配置财务管理权限。

一)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一般模式

模式

含义

特点

集权型

主要管理权限集中于企业总部,各所属单位执行企业总部的指令

【优点】

1.可充分展示其一体化管理的优势,使决策的统一化、制度化得到有力的保障

2.有利于在整个企业内部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实行内部调拨价格;

有利于内部采取避税措施及防范汇率风险等

【缺点】

1.会使各所属单位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丧失活力

2.因为决策程序相对复杂而失去适应市场的弹性,丧失市场机会

分权型

企业内部的管理权限分散于各所属单位,各所属单位在人、财、物、供、产、销等方面有决定权

1.有利于各所属单位针对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及时作出有效决策,因地制宜地搞好各项业务

2.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促使所属单位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成长

各所属单位大都从本位利益出发安排财务活动,缺乏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从而可能导致资金管理分散、资金成本增大、费用失控、利润分配无序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

以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为核心,将企业内重大决策权集中于企业总部,而赋予各所属单位日常业务自主经营权

1.在制度上,企业内应制定统一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财务权限及收益分配方法,各所属单位应遵照执行,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加以补充

2.在管理上,利用企业的各项优势,对部分权限集中管理

3.在经营上,充分调动各所属单位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三、集权与分权的选择

企业的财务特征决定了分权的必然性,而企业的规模效益、风险防范又要求集权。

考虑的因素选择

企业与各所属单位之间的业务关系的具体特征:

各所属单位之间的业务联系越密切,就越有必要采用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

【提示】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宜采用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

企业与各所属单位之间的资本关系的具体特征:

只有当企业掌握了各所属单位一定比例有表决权的股份(如50%以上)之后,各所属单位的财务决策才有可能相对“集中”于企业总部。

【提示】掌握各所属单位一定比例有表决权的股份,是实行集权的基本条件。

集中与分散的“成本”和“利益”差异:

集中的“成本”:

主要是各所属单位积极性的损失和财务决策效率的下降;

分散的“成本”:

主要是可能发生的各所属单位财务决策目标及财务行为与企业整体财务目标的背离以及财务资源利用效率的下降。

集中的“利益”:

主要是容易使企业财务目标协调和提高财务资源的利用效率;

分散的“利益”:

主要是提高财务决策效率和调动各所属单位的积极性。

环境、规模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较高的管理水平,有助于企业更多地集中财权。

否则,财权过于集中只会导致决策效率的低下。

四、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设计原则

(一)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适应的原则

(二)明确企业对各所属单位管理中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三者分立原则

(三)明确财务管理的综合管理和分层管理思想的原则

(四)与企业组织体制相对应的原则

五、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的一般内容

核心内容企业总部应做到制度统一,资金集中,信息集成和人员委派。

具体内容集权:

(1)集中制度制定权;

(2)集中筹资、融资权;

(3)集中投资权;

(4)集中用资、担保权;

(5)集中固定资产购置权;

(6)集中财务机构设置权;

(7)集中收益分配权。

分权:

(1)分散经营自主权;

(2)分散人员管理权;

(3)分散业务定价权;

(4)分散费用开支审批权。

第四节财务管理环境

【本节考点】

技术环境、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法律环境

一、技术环境

财务管理的技术环境,是指财务管理得以实现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条件,它决定着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二、经济环境

在影响财务管理的各种外部环境中,经济环境是最为重要的。

1.内容

经济环境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济体制、经济周期、经济发展水平、宏观经济政策及社会通货膨胀水平等。

【例题16·

多选题】在下列各项中,属于财务管理经济环境构成要素的有()。

A.经济周期B.通货膨胀水平C.宏观经济政策D.公司治理结构

【答案】ABC

【解析】经济环境属于在影响财务管理的各种外部环境中的重要环境。

公司治理结构属于公司内部环境。

2.注意不同经济周期下的财务管理策略

复 苏

繁 荣

衰 退

萧 条

设备投资

增加厂房设备

实行长期租赁

扩充厂房设备

停止扩张

出售多余设备

建立投资标准

放弃次要利益

存货储备

建立存货

继续建立存货

削减存货

停止长期采购

人力资源

增加劳动力

停止扩招雇员

裁减雇员

产品策略

开发新产品

提高产品价格

开展营销规划

停产不利产品

保持市场份额

压缩管理费用

3.注意通货膨胀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企业应对措施

(1)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

  ①引起资金占用的大量增加,从而增加企业的资金需求。

②引起企业利润虚增,造成企业资金由于利润分配而流失。

③引起利润上升,加大企业的权益资金成本。

④引起有价证券价格下降,增加企业的筹资难度。

⑤引起资金供应紧张,增加企业的筹资难度。

(2)应对措施

所处阶段

措施

通货膨胀初期

①进行投资可以避免货币贬值风险,实现资本保值;

②签订长期购货合同,以减少物价上涨造成的损失;

③取得长期负债,保持资本成本稳定。

通货膨胀持续期

①采用比较严格的信用条件,减少企业债权;

②调整财务政策,防止和减少企业资本流失等等。

四、法律环境

法律环境对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影响范围包括企业组织形式、公司治理结构、投融资活动、日常经营、收益分配等。

第二章预算管理

概念:

预算是企业在预测、决策的基础上,以数量和金额的形式反映的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投资、财务等活动的具体计划,是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对各种资源和企业活动的详细安排。

一、预算特征:

预算最主要的特征是数量化和可执行性,包括:

1.预算必须与企业的战略或目标保持一致

2.预算是一种可以据以执行和控制经济活动的最为具体的计划,是对目标的具体化,是将企业活动导向预定目标的有力工具。

二预算的作用

1.通过引导和控制经济活动,使企业经营达到预期目标

2.可以作为各目标业绩考核的标准

3.可以实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

三、预算的体系:

1.分预算:

①业务预算:

销售预算;

生产预算;

材料采购预算

②专门决策预算:

一般不纳入业务预算,但应计入与此有关的现金预算和预计资产负债表

3.总预算即财务预算:

①现金预算

②预计财务报表:

预计利润表;

预计资产负债表

四、预算工作组织:

包括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和考核层

1.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对企业预算管理工作负总责=决策层

2.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

对企业预算管理负总责。

根据情况设立预算委员会或指定财务管理部门负责预算管理事宜,并对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

(决策层)

3.预算管理委会或财务管理部门:

拟订预算的目标、政策,制定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审议、平衡预算方案,组织下达预算,协调解决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组织审计、考核预算的执行情况,督促企业完成预算目标。

主要拟定预算的目标、政策、制定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管理层)

4.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

具体负责本部门业务涉及的预算编制、执行、分析等工作,并配合预算委员会或财务管理部门做好企业总预算的综合平衡、协调、分析、控制与考核等工作。

其主要负责人参与企业预算委员会的工作,并对本部门预算执行结果承担责任。

(执行层)

5.企业所属基层单位是企业预算的基本单位,负责本单位现金流量、经营成果和各项成本费用预算的编制、控制、分析工作,接受企业的检查、考核。

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财务预算的执行结果承担责任。

6.企业管理部门或财务部门:

具体负责企业预算的跟踪管理,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预算与实际执行的差异及原因,提出改进管理的意见与建议。

(考核层)

五、预算的编制程序:

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

二、预算编制程序

企业编制预算,一般应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

1.下达目标:

由董事会、经理办公会或类似机构:

(1)企业发展战略和预算期经济形势的初步预测,在决策的基础上,提出下一年度企业预算目标。

预算委员会或财务管理部门:

(2)将预算目标下达各预算执行单位。

2.编制上报:

预算执行单位(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企业所属基层单位)

(3)提出详细的本单位预算方案,上报财务管理部门。

3.审查平衡:

财务管理部门:

(4)审查、汇总各单位预算方案,提出综合平衡的建议。

预算委员会:

(5)充分协调“审查平衡”,并反馈给有关预算执行单位予以修正。

4.审议批准

(6)在预算执行单位修正调整的基础上,编制出企业预算方案,报财务预算委员会讨论。

预算委员会:

(7)责成有关预算执行单位进一步修订、调整不合理之处。

(8)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正式编制企业年度预算草案。

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

(9)审议批准年度预算。

5.下达执行:

(10)将审议批准的年度总预算,一般在次年3月底以前,分解成一系列的指标体系。

(11)逐级下达各预算执行单位执行。

六、预算编制方法:

1.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与业务量有关)

①固定预算:

也叫静态预算,根据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一业务量为惟一基础,缺点是过于呆板,可比性差

③弹性预算:

能够适应多种业务量水平,是在成本习性分类的基础上。

分为

公式法:

可比性适应性强;

成本分解麻烦

列表法:

直接简便缺点:

工作量大弹性不足

2.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与成本费用有关)

①在基期成本费用水平基础上,缺点:

导致无效开支无法控制,不必要开支合理化。

②零基预算:

以零为出发点。

不受现有费用项目的控制;

不受现行预算约束;

调动节约费用积极性。

3.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与预算期间有关)

①定期预算:

以不变的会计期间作为预算期。

与会计期间相适应,便于实际数与预算期相对比。

缺乏长期打算,导致短期行为

②滚动预算:

逐期向后滚动,预算期与会计期间脱离,可以保持预算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也叫连续预算或永续预算。

七、预算编制中的年度预算目标要解决两个问题:

①建立预算目标的指标体系:

包括盈利指标、规模增长指标、投资与研发指标、风险控制(资本结构)指标、融资安排。

核心指标是预计目标利润

②测算并确定预算目标的各指标值

八、目标利润的核算方法:

①量本利分析法:

目标利润=预计产品产销数量*(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费用

②比例测算法:

销售收入利润率法、成本利润率法、投资资本回报率法、利润增长百分比法

③上加法:

倒算法

九、上加法的应用举例:

例:

某企业盈余分积金的提取比率是净利润的10%,预算年度计划以股本的15%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并新增未分配利润300万元,企业股本10000万元,所得税税率25%,则应该完成的目标利润是

解:

设净利润是X

X-10000*15%-X*10%=300

解得:

X=2000

目标利润=2000/(1-25%)=2666.67万元

十、主要预算的编制:

通过目标利润预算确定利润目标后,以此为基础编制全面预算

销售预算(以此为起点)→生产预算(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结存量,是唯一以数量形式反映的生产量,不涉及现金)→材料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按

成本习性划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单位生产成本预算(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单位产品制造费用)→销售与管理费用预算(也需划分固定费用变动费用)→

专门决策预算(除个别项目外,一般不纳入日常业务预算,但应计入现金收支预算和预计资产负债表)→现金预算[(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余缺)即:

期初现金余额+经营现金收入减经

营现金支出减资本性现金支出=现金余缺+短期借款-支付利息=期末现金余额]→预计利润表(编制依据是各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现金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以计划开始日的资产

负债表为基础,然后根据计划期间的各项预算资料调整。

预算执行:

企业预算一经批复下达,各预算执行单位就必须认真组织实施,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从横向到纵向落实到内部各部门、各单位、各环节和各岗位,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

十一、预算的调整:

企业正式下达执行的财务预算,一般不予调整,预算执行单位在执行中由于市场环境、经营条件、政策法规等进行重大变化,导致重大偏差,可以调整预算。

调整遵循的要求:

1.预算调整事项不能偏离企业发展战略

2.预算调整方案应当在经济上实现最优化

3.预算调整重点应当放在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重要的、非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关健性差异方面。

预算的分析和考核:

企业应当建立预算分析制度,由预算委员会定期召开财务预算执行分析会议,全面掌握预算的执行情况,研究、落实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问题的政策措施,纠正预算的执行偏差。

第三章筹资管理

  

第一节筹资管理概述

【本节主要考点】

【考点1】筹资的分类

【考点2】筹资管理的原则

【考点3】企业资本金制度

一、筹资的分类

企业筹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其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资本结构调整等需要,运用一定的筹资方式,筹措和获取所需资金的一种行为。

分类标志类型举例

1.按企业所取得资金的权益特性不同:

股权筹资:

包括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利用留存收益

债务筹资:

包括发行债券、借款、融资租赁、赊购商品或服务等方式取得的资金(商业信用)

衍生工具筹资:

包括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

2.按是否以金融机构为媒介

直接筹资包括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吸收直接投资

间接筹资包括银行借款、融资租赁等

3.按资金的来源范围不同

内部筹资包括利用留存收益

外部筹资包括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向银行借款、融资租赁、利用商业信用

4.按所筹集资金的使用期限不同

长期筹资包括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取得长期借款、融资租赁

短期筹资包括商业信用、短期借款、保理业务

二、筹资管理的原则:

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合法筹措资金。

合法性原则

分析生产经营情况,正确预测资金需要量。

规模适当性原则

合理安排筹资时间,适时取得资金。

及时性原则

了解各种筹资渠道,选择资金来源。

来源经济性原则

研究各种筹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

结构合理性原则

三、企业资本金制度(2010年教材新增)

(一)资本金的本质特征

资本金:

是指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注册资金,是投资者用以进行企业生产经营、承担民事责任而投入的资金。

二)资本金的筹集

1.资本金的出资方式

投资者可以采取货币资产和非货币资产两种形式出资。

【提示】全体投资者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公司注册资本的30%。

(三)资本金的管理原则

企业资本金的管理,应当遵循资本保全这一基本原则。

具体包括资本确定原则、资本充实原则以及资本维持原则。

资本确定原则:

指企业成立时资本金数额的确定。

企业设立时,必须明确企业的资本总额以及各投资者认缴的数额。

资本充实原则:

指资本金的筹集应当及时、足额。

企业筹集资本金的数额、方式、期限均要在投资合同或协议中约定,并在企业章程中加以规定,以确保企业能够及时、足额筹得资本金。

资本维持原则:

指企业在持续经营期间有义务保持资本金的完整性。

企业除由股东大会或投资者会议做出增减资本决议并按法定程序办理者外,不得任意增减资本总额。

【提示】在下列四种情况下,股份公司可以回购本公司股份:

①减少注册资本;

②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

③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

④股东因对股东大会做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有异议而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

第二节股权筹资

一、吸收直接投资

吸收直接投资的基本情况

吸收直接投资是指企业按照“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原则,直接吸收国家、法人、个人和外商投入资金的一种筹资方式。

吸收直接投资是非股份制企业筹集权益资本的基本方式。

吸收直接投资实际出资额,注册资本部分形成实收资本;

超过注册资本部分属于资本溢价,形成资本公积

吸收直接投资的种类

1.吸收国家投资

2.吸收法人投资

3.吸收外商直接投资

4.吸收社会公众投资

吸收直接投资的出资方式

1.以货币资产出资

2.以实物资产出资

3.以土地使用权出资

4.以工业产权出资

以货币资产出资、以实物资产出资、以工业产权出资、以土地使用权出资。

(1)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全体股东或者发起人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公司注册资本的30%;

(2)除现金外其他出资方式都需要符合特定条件,其中一个共同条件是作价公平合理;

(3)以工业产权出资的风险最大(技术具有强烈的时效性,会因不断老化落后导致实际价值不断减少甚至完全丧失);

公司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